名稱:罕貝拉 G1
產國:衣索比亞產區:西達摩 古伎 罕貝拉產區處理廠:Haro soresa
海拔:2050米
品種:原生種(Heirloom)
加工方式:日曬處理
產區介紹
古伎產區是近年備受矚目的產區,這幾年在風味展現與品質都有相當好的成績。古伎產區曾歸屬於西達摩產區,但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衣索比亞商品交易所 (ECX) 獨立成一個新產區。
位在耶加雪菲的東南方的古伎產區鄰接著西達摩和蓋德奧ㄌ區,是個有著高聳山脈、高地、高原、山谷和平原等複雜的地形變化的地區。
該地最大優勢在於土壤生命力透過自然有機物質的循環維持,藉由周邊林木枯萎的落葉或凋零物、植物殘根等做為天然肥料。
罕貝拉由衣索比亞最南的行政州——奧羅米亞州( Oromiyaa )管轄,西邊與耶加雪雪產區科契爾(Kochere) 隔山相望距3200m,東鄰夏奇索(Shakiso) 、南接烏啦嘎(Uraga) 、北接科契爾Kercha 。
目前罕貝拉內約有20家處理廠,它們分布在子產區的不同村落、莊園,規模大小也不同。
分級制度
埃塞當年舊的分級方式,是單純按照缺陷數來分級,水洗處理的豆子最高級是Grade 1 - G1,日曬的最高等級是Grade 3 - G3。現行的分級方式是ECX制定的以物理屬性特徵與杯測風味特徵結合評分以定級數。
所有的咖啡按照處理方式日曬或水洗定義為三種類型:
a. Speciality (washed & unwashed) :缺陷數少,杯測風味品質高;
b. Commerical (washed & unwashed) :達不到精品等級,但比國內消費等級要高;
c. Local / Domestic (washed & unwashed):缺陷數多(未熟豆),過季以及存放不佳導致的風味相對較差的咖啡。
其中,Specialty 與Commerical是針對出口國際市場,Local是針對國內市場販售的咖啡。
ECX 具體分級與評分標準如下:
A. 水洗處理方式的評分定義
1. 物理特徵佔40%:缺陷數(20%),外觀尺寸(10%),顏色(5%),氣味(5%)
2. 杯測品質佔60%:乾淨度(15%),酸質(15%),口感(15%),風味特徵(15%)
B. 日曬處理方式的評分定義
1. 物理特徵佔40%:缺陷數(30%),氣味(10%)
2. 杯測品質佔60%:乾淨度(15%),酸質(15%),口感(15%),風味特徵15%
C. 整體總結:
1. 所有咖啡按照處理方式先分類為:日曬,水洗;
2. 各自按照物理特徵與杯測基本品質評分為G1-G9 的9個等級;
3. 對當中G1-G3按照SCAA標準再次杯測,更細緻的評定其風味屬性,對其中不低於85分的G1、G2評定為Q1等級;
4. 對其中介於80到85的G1 ,G2,G3評定為Q2等級,對80分以下的所有G1,G2,G3 評定為G3等級;
5. Q1與Q2分類為Specialty Grade 出口。G4 - G9保持原分級不變,與G3一起分類為CommercialGrade出口。
水洗豆Grade1代表每300克生豆中有瑕疵豆0~3顆;Grade2代表每300克中有缺點豆4~12顆。當然,實際上賣家和買家的瑕疵豆標準肯定是有點不同的(要不然為什麼我們可以挑出來那麼多瑕疵豆?),但是瑕疵率的對比還是很輕易分辨得出。G1的瑕疵豆明顯要比G2的少,這也就是說,排除具體風味和烘焙程度的影響,衣索比亞G1的咖啡豆要比G2的咖啡豆更加優質、評分更高,起碼在瑕疵風味上很明顯可以區分開。
生豆分析
前街咖啡這次採購的是罕貝拉G1級別的咖啡豆,使整個烘焙過程和體現風味的程度更加優質和穩定。
咖啡處理法
日曬乾燥處理法是最傳統的處理方式,果實在採收後經過自然日曬乾燥,步驟如下:
1、咖啡農採收後直接放在日曬場,以陽光曝曬乾燥;
2、曝曬過程中需適時的翻動攪拌,避免乾燥不均勻或者發酵;
3、數日後曬至乾燥;
4、將乾燥後的生豆用去殼機去除果肉和果皮,取出生豆。
優點:日曬處理方式處理的咖啡果實,在處理時保留了它的果膠,而果膠本身是帶有甜味的,日曬過程中,糖分會轉化至咖啡豆中,所以處理後的咖啡相對而言甜感會較強,口感豐富,層次感較強。
缺點:會存在較多的瑕疵豆,豆子外觀不統一,容易吸附地表的異味和土味。
烘焙建議
杯測風味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器具:HARIO V60
參數:15克粉/1:15/90℃/
研磨度:中粗細研磨(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7%)
手法30克水悶蒸30秒,直接中心注水到125克後分段,見粉床後再注水至225克,見粉床移走濾杯,總萃取時間為:2′00″。
風味:莓果果汁飽滿感,紅茶的茶感,柚子皮,甜味餘韻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