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罪認罰實體從寬與程序從簡

2020-12-26 瀟湘晨報

原標題:認罪認罰實體從寬與程序從簡

根據2018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和2019年兩高三部發布的《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規定,認罪認罰從寬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實體從寬;二是程序從簡,即通過給予被告人從寬處理的優惠條件,促使被告人認罪認罰,以提高訴訟效率,簡化訴訟程序,達到案件繁簡分流的目的。整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設計可以說都是圍繞這兩方面內容展開的。那麼,當實體從寬與程序從簡發生衝突時該如何適用,是司法者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無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司法實務界都還沒有對這一問題展開詳細的探討。筆者認為,在兩者關係中,實體從寬處於核心地位,程序從簡處於從屬地位,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應首先考慮實體從寬的要求,如果被告人雖然認罪認罰,但不符合實體從寬的條件時,不能僅僅為了達到程序從簡目的而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對認罪認罰者從寬處罰的正當性依據來源於實體法理論

要回答認罪認罰者緣何得以從寬的問題,只能從實體法中的刑罰理論中尋找答案。較為通行的觀點認為,對犯罪人判處刑罰的正當性依據主要在於如下兩方面內容:一是基於報應需求的責任刑;二是基於社會需求的預防刑。而認罪認罰從寬的主要依據在於預防刑的減少。這是因為,責任刑要求我們從行為本身的社會危害性去考慮應判處的刑罰,包括違法事實和(個人)責任事實,一般是指犯罪人犯罪時的行為表現,如行為手段、行為後果、犯罪時間、犯罪地點、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心理狀態等等;預防刑要求從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去考慮應判處的刑罰,一般是指行為人犯罪前和犯罪後的行為表現,主要包括初犯、偶犯、再犯、累犯、自首、坦白、立功、悔罪、退贓退賠、積極賠償損失、與被害人達成和解等等。認罪認罰顯然是行為人犯罪後的表現,綜合了認罪悔罪、退贓退賠、積極賠償損失等一系列內容,其體現的主要是犯罪人人身危險性和再犯可能性的減少,因此屬於預防刑的內容。而且,如果認為認罪認罰減少的是責任刑,與立法規定的基本精神也不相符合。因為,責任刑主要是對行為人犯罪時的社會危害性的衡量,講究罪刑均衡,其彈性空間較小,反映在量刑上一般是必減主義。例如,預備犯、未遂犯和中止犯均反映了行為人犯罪時的社會危害性,在刑事立法中也都採用了必減主義的量刑原則。預防刑主要是對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的衡量,講究預防的必要性,其彈性空間較大,反映在量刑上多是得減主義。如自首、立功、犯罪人的一貫表現等情節均反映了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在刑事立法上也都採用得減主義的量刑原則。而刑事訴訟法第15條和《指導意見》第8條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均採用了得減主義的處理方式。因此,認罪認罰者得以從寬的依據主要在於對預防刑的減少,而預防刑中並不包含訴訟程序簡化(訴訟效率提高)的內容。

對認罪認罰者從寬處罰的主要法律依據來源於刑法實定法

正是由於對認罪認罰者得以從寬處罰的理論依據來源於刑罰理論中預防刑的減少,這決定了它的主要法律依據也只能來源於實體法。首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要想達到案件繁簡分流、提高訴訟效率的目的,必須存在給予被告人一定利益的優惠機制,而這種優惠機制主要表現為從實體法方面給予被告人一定程度的量刑減讓。因此,如果沒有實體從寬,就不可能存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其次,支持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據是關於實體從寬的刑法規定。刑法規定的量刑依據、量刑原則、量刑情節和關於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的規定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主要法律依據。同時,《指導意見》第7條指出,認罰主要考察的是犯罪人的悔罪態度和悔罪表現;第8條指出,應根據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以及法定的和酌定的量刑情節,綜合考慮認罪認罰的具體情況;第9條指出,從寬幅度的把握,應考慮是否有悔罪表現以及罪行的嚴重程度等。這些內容沒有超出現行刑法的規定。因此,離開了實體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將無從適用。再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認罪」和「認罰」的整體判斷標準依賴於實體法的規定。認罪認罰是實體從寬的前提,實體從寬是認罪認罰的法律結果。即使被告人具備了認罪認罰的形式條件,也要從實體法上判斷其「認罪」和「認罰」是否足以表明其人身危險性有所降低,是否具有從寬處理的條件,如果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沒有任何降低,不符合刑法規定的從寬處理的條件,則不能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因此,對認罪認罰者從寬處罰的依據來源於實體法的規定。

「公正優先、兼顧效率」的價值理念要求以實體從寬為先

基於以上分析可見,認罪認罰者得以從寬處理的正當性依據之一在於預防刑的減少,主要法律依據也在於刑法實定法。因此可以推導出,實體從寬為程序從簡提供了實體法基礎,但反過來不可能推導出程序從簡可以直接導致認罪認罰者的從寬處理,這決定了實體從寬必然處於核心地位。同時,刑法理論和刑法實定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犯罪人定罪和量刑上的公正。因此,實體從寬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代表著「公正」的要求,而程序從簡則主要代表了「效率」的要求。在刑事訴訟法學理論中,公正與效率的關係一般表述為「公正優先,兼顧效率」,即應在能夠實現公正的前提下去兼顧效率,沒有公正的效率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因此,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實體從寬處於核心地位,程序從簡處於從屬地位,當實體從寬與程序從簡發生衝突時,應首先考慮實體從寬的要求,只在認罪認罰者滿足了實體從寬的條件(責任刑和預防刑的減少)下,才能適用簡化程序並給予被告人一定的量刑減讓,嚴格遵循「公正優先,兼顧效率」的適用原則,以實現公正和效率的有效協調。如果從實體從寬(責任刑和預防刑的減少)角度不能給予犯罪人以從寬處罰,也不能以適用了簡化程序或者提高了訴訟效率為由給予被告人從寬處罰。因為,對刑事司法程序中的認罪者給予刑罰輕緩化之本質理由並不在於促使其儘快認罪,而在於這種協商正體現出犯罪嫌疑人的悔罪表現和改造可能性,從而顯示其人身危險性相對於未認罪者較低。而且,如果僅出於效率的考慮給予犯罪人從寬處罰,使其在沒有改造好的情況下回歸社會,很可能會導致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而對其進行新的追訴和審判是對司法資源的進一步浪費,反而不利於訴訟效率的提高。

(作者分別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李會彬 嶽啟傑)

【來源:北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浙江紹興:善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助推掃黑除惡攻堅戰
    657名涉黑惡人員自願認罪認罰 浙江紹興:善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助推掃黑除惡攻堅戰   近日,浙江省嵊州市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趙某等13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涉及7個罪名60餘起犯罪事實、110餘冊案卷,因全案認罪認罰,法院以
  • 在認罪認罰從寬中為嫌疑人爭取「取保候審」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貫穿刑事訴訟全過程,適用於偵查、起訴、審判各個階段,沒有適用罪名和可能判處刑罰的限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適用,不能因罪輕、罪重或者罪名特殊等原因而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認罪認罰獲得從寬處理的機會。
  • 持續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看看這家檢察院怎麼做
    自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以來,麗江市古城區檢察院嚴格按照最高檢提出的「落實常態下重在質量、效果」的要求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到位,著力實現「兩提高、一降低」的目標,持續推進認罪認罰制度在落實中深化、在深化中落實。
  • 【麗檢 基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從17.3%到83.42 %
    自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以來,古城區人民檢察院嚴格按照最高檢提出的「落實常態下重在質量、效果」的要求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到位,著力實現「兩提高、一降低」的目標,不懈推進認罪認罰制度在落實中深化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修改後刑事訴訟法正式確立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明確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可以依法從寬處理的原則和相關程序。但是,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沒有作出專門具體的規定,僅在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百二十三條中分別規定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不需要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不適用速裁程序」。
  • 認罪認罰從寬中量刑建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隨著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確立,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視域內,量刑建議不再是檢察機關基於控方立場提出的一項量刑主張,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檢察機關協商之後的有效成果,成為牽動認罪認罰從寬程序有效運行的關鍵環節。當前,認罪認罰從寬中量刑建議的運行存在一些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 「認罪認罰從寬」實施兩年,成效如何?有哪些問題?
    10月1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最高檢檢察長張軍作關於人民檢察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的報告時提到,今年前8個月檢察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達83.5%。不過,這一制度在實踐中出現了新的課題,全程參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計的最高法刑一庭審判長楊立新坦言,目前很多狀況「始料未及」。
  • 被告人認罪認罰又反悔上訴 從寬條件「歸零」
    新聞來源:正義網認罪認罰又反悔上訴 從寬條件「歸零」寧波奉化:抗訴意見獲法院採納正義網訊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檢察院提出抗訴、寧波市檢察院支持抗訴的於某某詐騙案宣判,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判處於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1萬元。
  • 推進「認罪認罰從寬」落實落地,基層檢察院這樣精準發力!
    1月6日,2021年全市檢察機關認罪認罰從寬工作推進會在保定蓮池區檢察院召開。會後,高新區院、唐縣院、博野縣院、安國市院第一時間組織學習貫徹全市檢察機關認罪認罰從寬工作推進會議精神。 快來跟隨小編到現場看看吧。
  • 審判階段及二審程序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制度
    據此,作為我國刑事訴訟的重要階段之一——審判階段自然須貫徹認罪認罰從寬原則,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從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來看,立法也確實在審判階段規定了相應的認罪認罰從寬條文。2019年「兩高三部」聯合出臺的《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後簡稱《指導意見》)第5條也規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貫穿刑事訴訟全過程,這其中就包括審判階段。
  • 京師實務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立法沿革和適用現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的目的是為進一步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完善刑事訴訟程序,合理配置司法資源,提高辦理刑事案件的質量與效率,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這一目的值得充分肯定。
  • 最高檢:不能為提高認罪認罰從寬適用率 脅迫嫌疑人認罪認罰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和程序,記者了解到,實踐中不少專家、實務工作者強調避免適用過程中為追求適用率而脅迫、誘導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今天(12月10日),最高檢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檢察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提出28條貫徹落實意見,其中強調不能片面追求適用率。並提出探索控辯協商同步錄音錄像制度。
  • 最高檢出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堅持證據裁判原則
    最高檢出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堅持證據裁判原則 法治日報 | 2020-12-11 08:40:30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提出十個方面28條貫徹落實意見。
  • 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最高...
    其中,最高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既要依法適用、應用盡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又要更加注重提升案件質效,不能片面追求適用率;認罪認罰是「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是「一味從寬、一律從寬」,對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等重罪案件,應當依法從嚴懲治,即使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要慎重把握從寬;要加強對自願性和合法性的審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時獲得有效法律幫助,依法保障被害方權益;嚴禁使用暴力、威脅
  • 湖北鹹寧嘉魚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偵查階段的適用問題探析
    人民法治網訊 2018年10月26日,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在總結過去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正式以立法形式確定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根據新刑訴法的規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於刑事訴訟全過程,包括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審判階段。
  • 兵團第三師檢:全力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我國刑事法領域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在全面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大背景下,第三師檢察分院主動作為、積極應對,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多次在會議上強調大力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積極意義。為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到實處,第三師檢察分院多措並舉。
  • 最高檢專門就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發布指導性案例(附...
    答:這批指導性案例有以下三個方面特點:一是在案例選取上,體現對不同類型認罪認罰案件的指導。選取的案例充分考慮了對不同類型案件的覆蓋面,從犯罪主體看,有單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從訴訟程序看,有速裁程序與普通程序;從案件事實看,有疑難複雜的重罪案件與事實清楚簡單的輕罪案件。二是在編寫體例上,側重闡述檢察機關認罪認罰案件辦理的履職情況。
  •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要該寬則寬當嚴則嚴
    據介紹,兩年多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不斷提升,並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在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結人數佔同期刑事案件辦結人數的83.27%。2019年1月至今年10月,法院審結的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的案件中,量刑建議採納率達到89.52%。
  • 昌寧縣檢察院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效顯
    今年以來,昌寧縣檢察院加大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該院所辦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達92.08%。
  • 福清市人民法院: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推動掃黑除惡鬥爭
    在這裡,重點介紹一下在涉黑惡案件中引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經驗成效。福清市人民法院早在2016年就開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各項工作都走在全國前列,在涉黑惡案件中適用該項制度具有天然優勢。經過充分研究論證,福清市人民法院全國首創在涉黑惡案件中引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同時,採取先易後難庭審形式,將認罪認罰及認罪的被告人與不認罪的被告人分開庭審,分階段審理、層層推進,極大促進案件審判效率和質量的「雙提升」。事實也證明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推動涉黑惡案件審理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專項鬥爭開展以來,福清市人民法院共審結涉黑惡被告人223人,其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有128人,適用率達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