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愛經典#
文|冷絲
欄目|宮鬥劇
宮鬥劇《如懿傳》(周迅、霍建華、張鈞甯、李純、辛芷蕾主演)和《延禧攻略》(秦嵐、聶遠、佘詩曼、吳謹言、許凱主演)講的其實是同一個故事,男女主角也是一樣的,但在播出過程之中,《延禧攻略》比《如懿傳》的播出效果要好很多。
應該說,相比較過去的宮鬥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有所突破。
兩部劇明確地把家庭倫理概念和古裝劇嫁接起來,打破並跳出了所謂帝王將相和宮鬥權謀的框架,同時試圖從純粹的後宮女性之間圍繞一個男人的爭鬥關係中跳脫出來,轉而將男女之間的婚姻關係作為主要表現對象,主題思想明顯有了變化,也有深化。
簡單來說,《延禧攻略》講述的是少女魏瓔珞在後宮化解重重危機,最終成長為乾隆盛世的令貴妃,後被追封為孝儀皇后的故事。《如懿傳》講述的是與弘曆青梅竹馬的如懿,追求始終如一的情感,卻在長期不對等的婚姻和情感關係中慢慢消磨了彼此的真心,最後黯然離世的故事。
講的雖然是同一背景之下的同一個故事,這兩種故事走向並沒有高下之分。兩部劇以宮廷婚姻作為主要表現對象,在立意層面賦予了宮鬥劇獨特的精神內核。兩部劇都用細節打磨生活質感,在臺詞和主劇情之外描繪皇家生活範式。
不過,冷絲觀察到,與《延禧攻略》相比,《如懿傳》的「閒筆」是比較多的。這裡的閒筆不是指那些注水的情節和空洞的對白,而是指在追求情節進展之外,還有較多的空間留給了生活質感的打造和細膩情感的抒發。
比如,《如懿傳》多次出現如懿在宮中孤獨垂淚的場景,雖然沒有臺詞,沒有情節的推進,但演員細膩的表演和視聽語言把「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的意境恰如其分地呈現出來,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悲劇意蘊。
再如,如懿和海蘭在宮中閒坐談笑的場景,夏天場景中出現的冰塊和風扇,木蘭秋獮時壯闊的草原,江南煙火中的市井民生,圓明園行宮的亭臺樓閣等等頗具匠心的視覺呈現,這下場景和畫面都體現出編劇和導演的良苦用心。
通過諸多精心描摹的細節的呈現,《如懿傳》為觀眾描繪了一幕幕異常生動的皇家生活圖景,建構了極具現實質感的敘事空間。在一味追求快節奏風格和強情節敘事的當下電視劇創作領域,《如懿傳》這種對宮廷生活細節的生動刻畫和還原,體現出的現實主義精神特質是難能可貴的。
與《如懿傳》不同的是,《延禧攻略》更注重情節的緊湊,進宮並成為人生大贏家的富察皇后突然離世,瓔珞失去在後宮中的靠山,因性格剛直又觸怒了皇上被貶去圓明園。她從明玉的口中得知七阿哥死得蹊蹺,或許另有隱情,決心回宮查明真相,還先皇后一個公道。
魏瓔珞憑藉自己的聰明伶俐哄太后開心,順水推舟成功回宮並獲寵封妃,而愉妃從旁協助成功將純貴妃拉下馬。那拉皇后利用避子湯離間皇帝與瓔珞,瓔珞巧妙地避其鋒芒離宮。順嬪為了報仇利用瓔珞,反被魏瓔珞利用,男主角皇帝穩坐釣魚臺順勢揭開了順嬪的真面目。
最終,魏瓔珞成為又一個最大的人生贏家。魏瓔珞的形象更符合當下主流的女性真正的獨立形象,也更能夠激起廣大女性觀眾對心中理想自我的追尋。
在暗流湧動的深宮之中,魏瓔珞憑藉自己堅強的意志、靈活的頭腦、博大的胸懷,屢次化險為夷,最終成為贏家,與皇上相濡以沫三十餘載,成為皇帝心中割捨不掉的令貴妃。
《延禧攻略》貼近現實,契合了時代特點,將歷史融入影視作品中,不僅將電視劇自身的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是緊扣當下熱門,讓人耳目一新,是當代古裝劇中的典範作品。在影視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古裝劇獨具特色的地方,還能擁有高收視率,話題熱議居高不下,傳播速度快,影響力大,不容小覷。
冷絲認為,從審美角度來看,《如懿傳》勝一籌,但從情節的吸引人角度看,《延禧攻略》勝一籌,它們都有自己最為成功的一面。
你如果是慢性子,你可以好好欣賞《如懿傳》;你如果是急性子,你就去看看《延禧攻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