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眼鏡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2020-12-21 半島都市報

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目前,市面常見的眼鏡鏡片按照材質主要分為PC鏡片和樹脂鏡片。由於樹脂鏡片的透光率和折射率較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是樹脂鏡片。常見的鏡片折射率主要有1.56、1.60、1.67、1.74四種。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鏡片的折射率越高,同等度數下,鏡片的邊緣就越薄。

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浩宇:一般普通鏡片折射率相對低一些,同樣度數的鏡片會厚一些,高檔鏡片材料更貴,做出來的鏡片更加美觀,比較薄、比較輕。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

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不屬於普通金屬,它的材質、人工的拋光工資、電鍍成本等各項成本都會偏貴。

記者了解到,丹陽的大部分眼鏡架企業目前都以給國內外眼鏡品牌代工為主,自營品牌的產量較少,這主要是因為眼鏡行業競爭較為激烈,自營品牌推廣費用過高,推廣難度較大。目前眼鏡框架生產企業的淨利率普遍在12%左右。

供貨還要培訓

眼鏡經銷商淨利潤率8%

鏡片的價格最低只要10元,而眼鏡架的價格最低也僅為30元,以此來計算,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和國外品牌相比,這樣的眼鏡在質量上存在什麼差別?我們日常配這樣一副眼鏡又為何需要一兩百元呢?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眼鏡大都是來自於江蘇丹陽。由於鏡片出廠會經過嚴格的檢驗,因此從品質上來說,國內鏡片和進口鏡片區別不大。

雖然每個人使用的眼鏡鏡片度數並不相同,但工廠一般會預先生產涵蓋所有度數的鏡片銷售給經銷商,專門定製的鏡片只佔總產量的10%不到。下遊的眼鏡店鋪一般也是從經銷商處訂貨。

經銷商告訴記者,採購來的大多數鏡片會以30元左右的均價銷售給下遊眼鏡店,相比十幾元的出廠價,雖然看似利潤較高,但銷售的壓力並不小。除了採購鏡片和眼鏡架的成本外,經銷商還需要給眼鏡店提供培訓服務,負責店鋪鏡片的退貨以及對報損產品進行更換,算下來利潤並不高。目前行業內淨利率普遍維持在8%左右。

店鋪租金高致眼鏡價格貴

零售店淨利潤率不到10%

經銷商以均價30多元一副的價格將鏡片賣給下遊眼鏡店,算上眼鏡框,一副眼鏡的成本也不超過100多元,為何日常生活中配一副眼鏡需要數百元乃至上千元?這其中的利潤究竟到了何處?

蔡力在江蘇丹陽的眼鏡城裡經營著一家店鋪,他告訴記者,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均價在100元到200元,最低甚至69元就可以配一副眼鏡。

江蘇丹陽眼鏡城商戶 蔡力:我們在這裡已經開了十幾年了,運營管控比較健康,正常來說一年的運營成本在50萬到60萬左右。

蔡力告訴記者,運營一家眼鏡店,最大的費用就在於人工和房租,這兩者合計佔比達到90%。像他這樣的一家60平米的店鋪,每年租金要20多萬元,按成本來算,每天的銷售額需要達到1600元以上才可以保本。

記者翻看大眾點評發現,上海的眼鏡店均價在數百元不等。像人民廣場、南京路等繁華地段的店鋪,眼鏡均價則普遍高於1000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去品牌因素外,大部分眼鏡的生產成本都相差不大,上海和丹陽眼鏡售價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店鋪租金的巨大差距。

由於消費者更換眼鏡周期較長,因此大部分眼鏡店的生意並不多,店鋪只能採用高客單價的方式進行銷售。

A股唯一一家眼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也是如此,2019年毛利率高達71.17%,這意味著眼鏡成本僅為售價的3成不到。但算上門店租金和人工後,企業的淨利率卻僅有9.5%。如果將淨利潤平均分到397家門店,意味著每家門店一年的淨利潤僅為15.7萬元。

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 郭汶炎:運營、人員、房租等各種各樣的費用,佔比較大。從直觀上來看,在大城市的商場裡面,開一個很小規模的眼鏡店,每天最起碼要賣兩副以上才可能不虧錢,但是現在從大環境來看,能賣到兩副以上的門店還是偏少的。

相關焦點

  • 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這一暴利行業被曝光
    眼鏡行業歷來讓人覺得非常「暴利」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呢?↓↓↓答案是——「一副鏡片成本為10元,眼鏡架為30元"據央視財經《正點財經》報導一副眼鏡的出廠價只需幾十元這是怎麼回事呢?自營品牌推廣費用過高,推廣難度較大目前眼鏡框架生產企業的淨利率普遍在12%左右鏡片的價格最低只要10元而眼鏡架的價格最低也僅為30元以此來計算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
  •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買過!近日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對此進行了行業調查結果令人吃驚「一副鏡片成本為10元,眼鏡架為30元"出廠價總共只需幾十元
  • 央視曝光了:太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而在明月鏡片的招股說明書裡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 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
  • 暴利的眼鏡行業:出廠幾十元,售價上千元?
    這大大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在尋常眼鏡黨的認知中,一副眼鏡動輒成百上千,而成本難道只有6.23元,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暴利行業眼鏡生產的曝光也接踵而至。而走在探究者最前沿的當然是傳媒行業「老大哥」央視。關於眼鏡行業的探究央視也是特意出了一期節目,讓我們一同來看。
  • 起底暴利眼鏡行業:售價千元的眼鏡成本不足30元,錢都被誰賺了?
    原標題:一副眼鏡出廠價幾十元,售價上千元,錢被誰賺了?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而在明月鏡片的招股說明書裡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
  • 出廠價只需幾十元的眼鏡為什麼賣到上千元?
    昨天看到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集採招標價只需700元左右的冠脈支架在醫院最高賣到了13000多元的新聞後,自己便聯想到自己所戴的眼鏡也是這樣的一個暴利行業。因為以前自己看過一個影像資料,一個眼鏡的鏡片和鏡架在我國最大的眼鏡生產基地丹陽的成本只需四十元(鏡片不超過十元,鏡架不超過三十元)。可是我們最後購買的眼鏡價格已經從原來讀書時的幾十元變成了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了。如果僅僅按照這個進貨價和零售價的比例來看,眼鏡行業無疑是一個類似於冠脈支架一樣的暴利行業。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01、成本價6.23元,售價少則幾百多則上千 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眼鏡行業到底有多「暴利」?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招股說明書提到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
  • 一副眼鏡出廠幾十售價上千,最大獲利方竟是地產開發商?
    ,也是被外界討伐「暴利」的對象之一。 2019年,明月的鏡片單位成本價為6.23元,出廠價約為13.5元——這是一個在市面上相對廉價的價格。但與此同時,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明月鏡片被標出的最低價格為228元一副。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不光是孩子,看看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的成年人,可以說,完全不近視的成年人還是很少的,眼鏡行業是很多人都會接觸到的一個行業。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關於眼鏡行業,大家一直都知道是「暴利」的存在。在此前,坊間更是流傳這樣的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而大家一直都只是「聽說」,直到這份招股書的披露,才發現20元都是「高價」了。
  • 誰說丹陽眼鏡行業暴利?!央視調查結果出來了!
    這也一度讓「眼鏡 暴利行業」這組關鍵詞重回各大熱搜榜。記者了解到,丹陽的大部分眼鏡架企業目前都以給國內外眼鏡品牌代工為主,自營品牌的產量較少,目前眼鏡框架生產企業的淨利率普遍在12%左右。供貨還要培訓眼鏡經銷商淨利潤率8%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和國外品牌相比,這樣的眼鏡在質量上存在什麼差別?
  • 視科新材IPO:鏡片成本4元出廠價8元, 同城彎弓射「明月」?
    視科新材主要鏡片生產基地位於「眼鏡之都」江蘇省丹陽市,與明月鏡片同城競爭。眼鏡行業一直被稱為「暴利」行業,出廠十幾元的鏡片到終端消費者手中卻要上百元,隨著越來越多眼鏡企業上市,相關數據也逐漸為外界所知。2017年-2020年上半年,視科新材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3.93%、43.76%、45.60%和47.01%,增長較快,主要得益於光學鏡片業務的擴大。
  • 廉價鏡架在杭身價倍漲 出廠幾十元能賣到上千元
    中新網杭州8月25日電(記者 成效偉 實習生 孫旭萍)一副在眼鏡專賣店標價為480元的板材眼鏡架,出廠價僅為五、六十元,翻了近8番。而眼下正值學校開學,一副普通眼鏡至少為幾百元的開銷,讓不少學子「望而卻步」。對此,近日,記者走訪了杭州多家知名眼鏡店了解情況。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摘要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   招股書顯示,2019年,明月鏡片每片鏡片的單位成本只有6.23元,平均售價為13.48元;每副鏡架成本為20.91元,平均售價為29.16元;每副成鏡成本也僅有56.09元,平均售價為126.05元。   實際上,生產環節吃下的利潤並不多。明月鏡片2019年整體銷售淨利潤為14.58%。
  • 眼鏡那麼貴,不是因為「暴利」,而是因為你買的就不是眼鏡
    近日,由於一家眼鏡鏡片生產企業明月鏡片謀求上市,眼鏡這一人們心目中的傳統暴利行業,再次引起熱議。其實這樣的新聞並不新鮮,戴眼鏡的同學想必都對眼鏡的高價有切身體會,動輒幾百甚至上千的價格,讓我們配眼鏡的時候著實會心疼一把。
  • 眼鏡店暴利內幕:鏡片零售價是出廠價20倍以上
    鏡片零售價格是出廠價的10倍至20倍以上實際上,早在15年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現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明確對眼鏡產品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並起草了《眼鏡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其間進行了多次修訂。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橫崗眼鏡城,在這裡聚集了上百家眼鏡生產商和零售店,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銷售的加價環節逐漸清晰,眼鏡行業低頻消費、半醫半商等特點成為了推高價格的因素。從整個產業來看,生產端和零售端都面臨著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
  • 暴利眼鏡行業背後真相!你配的防藍光眼鏡有效嗎?
    近日,央視財經爆出一篇文章《太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可能只要幾十元!錢被誰賺了?》,曝光了眼鏡行業背後的暴利真相。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小朋友在配眼鏡的時候經常商家被告知,配眼鏡要選擇藍光的,#防藍光的眼鏡或設備能預防近視嗎
  • 進價幾十元賣幾百元 消費者抱怨眼鏡高利潤卻別無選擇
    幾十元拿貨,幾百元賣給顧客;大品牌限定最低售價  一些消費者抱怨眼鏡高利潤卻別無選擇  6月6日第23個「全國愛眼日」即將到來。近些年,眼鏡價格持續上漲,有關眼鏡行業暴利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消費者認為眼鏡行業是高利潤行業,但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現狀。  5月20日至27日,記者先後來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一些眼鏡店,發現鏡架價格和鏡片價格不等,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則要幾千元,會員顧客一般都能打折。  鏡框的形狀、顏色、輕重、質量,鏡片的薄厚、耐磨度、防輻射等保護功效都是眼鏡購買者綜合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