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卻給了我們不小的能量補充。據調查,全國範圍87.56%的人都有午睡的習慣。
睡午覺真的是人類的本能需求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張駿副教授曾在該院微信公眾號上刊文談到,早在1986年有項關於「人類睡眠與覺醒的節律實驗」中發現,人完全清醒的狀態只能持續差不多4小時,4小時左右就會發困一次,在一天當中,人最容易覺得想睡的有兩個時段——凌晨1:00~4:00和下午13:00~16:00。
在這兩個時段中,受生物鐘的刺激控制,人體處於生理清醒狀態的低潮,需要通過睡眠來再次保證自己恢復體力和精神。只是兩者區別就是,午覺睡的時間短,晚上睡的時間長。
午睡的好處有很多!
1. 提高記憶力
午睡一會兒,會感覺頭腦清醒了不少。一項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白天小睡與夜間睡眠一樣可以促進睡眠依賴的記憶。
2. 改善心情
白天小睡可以調節情緒,改善午睡後的心理狀態。一項刊發在《Psychiatry & Clinical Neurosciences(精神病學與臨床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午睡後清醒期間,快樂、放鬆成分的量值顯著升高。
3. 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發表在《Heart(心臟)》雜誌在線版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偶爾午休(每周一到兩次)的人與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中風/心力衰竭發生的風險幾乎減少一半,降低了48%。
我們也經常聽到關於午睡的各種說法。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中午越睡越困,醒不了;午睡越睡越累,還不如不睡;糖尿病人不適合午睡,對身體危害大;
綜合上述說法,午睡睡對了,能給身體補充能量,睡錯了可能越睡越累。那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會問了,午睡到底該怎麼睡?睡多久才正常?今天,就一一解釋清楚,關於午睡的那些事。
1
午睡時間越長,越影響壽命?
午睡時間的長短,可能並不會直接影響壽命,但科學的午睡可以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病率。
曾有研究表明,每天午睡30分鐘,可減少約30%冠心病的發病率。
每天半小時左右的午睡時間,可以使冠狀動脈得到充分休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頻率。
但有一點,心臟疾病是相對容易影響壽命的,從某種程度上講,午睡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影響壽命的。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午睡時間太長,更容易患糖尿病,是真的嗎?
2
午睡超過一小時
患糖尿病風險增加46%?
北京大學醫學部曾做過相關研究,發現午睡超過90分鐘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較高。主要是因為白天睡覺時間太長,會影響機體代謝,可能會引起糖代謝異常等問題。
2016年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白天午睡時間超過90分鐘,會增加代謝症候群的患病率,可能引發糖尿病。
日本也做過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午睡時間超過一小時,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會增加46%。
由此可見,午睡時長與糖尿病之間,確實存在一定關係。
但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午睡方式不一樣,而且午睡頻率也不同,午睡時間的長短對患糖尿病概率還是有個體差異的。
3
午睡雖好
為什麼有人越睡越累?
午睡時間太久
正常情況下,一般建議午睡時間在30-60分鐘。
如果睡眠時間過久,大腦中樞神經會促使腦組織毛細血管關閉時間過長,使體內代謝過程減慢,導致睡醒後全身不適,而感覺累。
午飯後馬上午睡
建議午睡安排在午飯30分鐘後為宜。
飯後胃內食物較多,胃腸加強蠕動,血液循環加快。如果飯後立刻午睡,大腦和全身供血量相對減少,身體感覺不適,加上午睡時間短,所以,通常睡醒後會感覺累。
趴在桌子上或者坐著午睡
睡覺時心率相對較慢,流經各內臟器官的血流速度相對較慢,大腦的血液灌注也會相對減少,坐著午睡醒來時,可能會引起「腦缺血」,從而感覺累或者頭暈。
4
人人都適合午睡嗎?
午睡雖好,但真不是人人都適合。尤其是失眠人群,最好不要午睡。
失眠人群晚上本來就睡不好,白天再午睡,睡眠動力就會在晚上減小,可能會加重失眠程度或者情緒。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群,午覺可以睡,但注意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
65歲以上人群、體重超標20%(按肥胖指數計算的百分比)的人群
午睡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可能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血壓偏低的人群
午睡時血壓會相對降低,容易引起呼吸困難等不良情況。
血液循環系統可能存在嚴重障礙的人群
午飯後大腦的血液會流向胃部,血壓降低,大腦供氧量減少,可能會加重頭暈。
5
如何科學地午睡?
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對於女士、無焦慮或抑鬱等情緒症狀、夜晚睡眠時間≥8小時的三類人來說,午睡時間超過90分鐘時,容易出現代謝症候群。這項研究一共納入5129名成年人,其平均年齡為39.4歲。
在所有人中,午睡15分鐘左右時,代謝症候群風險最低;
午睡15~45分鐘時,代謝症候群風險僅輕度增加;
午睡超過45分鐘後,代謝症候群風險顯著增加。
午睡時間與代謝症候群風險之間的劑量反應曲線
在所有人中,午睡時間超過90分鐘的人腰圍增粗、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升高的風險分別增加55%、59%和48%。
所以,午休就別睡太長時間了,不要超過1個半小時。其實一般15-30分鐘,對於我們來說就足夠了!
此外,午睡還有2個不要!
1. 不要吃了飯就睡
復旦大學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在2015年健康時報刊文談到,剛吃過午飯時,體內大量血液流向胃,大腦供氧明顯下降,馬上入睡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另外,大量食物積聚在胃中平躺午睡易導致胃內食物反流,不利於食物充分消化對食道有損傷。
最好餐後溜達十幾分鐘,再休息。
2. 不要趴著睡
不少人午睡喜歡趴在桌上,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肖毅在2013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說,這樣的睡眠姿勢並不好,首先它不是一個舒服的姿勢,這種姿勢使頸部前傾,與頸椎的生理彎曲相反,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頸椎變形,頸部肌肉疲勞,引發頸椎病。
此外,趴著睡覺還影響呼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人醒後出現頭昏、眼花、耳鳴、肢體麻木等症狀。這樣不僅沒有達到休息的目的,反而加重疲憊感。
建議上班族在辦公室最好準備摺疊躺椅、U型枕等物品,午休時可以將U型枕墊在脖子上,靠在椅背睡覺。
綜上所述
午睡並不是人人適合
建議午睡時間
在30-60分鐘左右
儘量不要趴著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