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頭VS平頭」中歐美的卡車文化為何差異巨大呢?

2020-12-12 汽車科學島

長度計量標準運力需求不同分析基礎:美系車的代表性車型有兩類,分別為:皮卡&重卡。似乎北美汽車的文化中關鍵詞是「卡車」,而且都是所謂的「長頭卡車」,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美國鐵路運輸的不發達,主要通勤與運輸方式為陸運和空運。而飛機的運力是非常有限且成本極高的,於是公路運輸就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支撐。

知識點1:長頭重卡裝備的柴油發動機排量非常誇張,參考卡特彼勒、康明斯、納威斯達等主機廠,這些品牌的柴油機不僅有超高功率同時也有巨大的體積。平頭卡車被戲稱為「坐在二樓開車」,如果裝備這些機器的發動機採用中置後驅布局的話,估計感覺會像是「坐在三樓駕駛」。而且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與非常高的溫度也難以實現理想的駕駛品質,所以這些車只適合採用長頭設計。

知識點2:以公路運輸為主的北美很重視專業司機的駕駛體驗,貨車駕駛員也是一份收益不輸白領的理想工作。那麼不用精打細算從車輛整備質量「節油」,也沒有理由讓工作環境變得很差的工作,在選車時自然是前置發動機的「長頭車」更有吸引力了。這種車不僅有「房車級」的巨大駕駛室,同時還能夠依靠前置發動機與巨大的總質量實現「碰撞潰縮保護」,長頭車的安全防護等級要比平頭車高得多。

01平頭卡車-起源歐洲

國內早期的重卡多為長頭車型,這點相信年級大一些的駕駛員都是深有體會的。真正普及「平頭重卡」是從2000年後開始,原因是參考了歐洲的平頭卡車,參考斯堪尼亞、奔馳卡車、MAZ/DAF等品牌。原因歐洲卡車考慮的是總長度對轉彎半徑盲區,車輛穩定性與可控性等因素,要保證車輛總長度不會太誇張才能在路況複雜的路段安全通勤,於是在計量車輛總長度時要求加入車頭。

北美重卡計量車長是不加入駕駛室的,歐洲與國內的計量標準則加入駕駛室。那麼也就是說駕駛室越長貨箱就要越短,而貨箱更長運力才能更大;面對國內運輸行業的白熱化競爭,貨箱哪怕多出幾分公分的長度也會很有吸引力。結果則造成了卡車採用中置後驅的平頭造型,駕駛室「跨坐」在發動機上以實現空間最大化利用,這就是平頭重卡會風靡的原因。

總結:不能否認平頭重卡的運力以及被動安全等級都要弱於長頭重卡,然而國內的鐵路運輸是非常發達的,陸運雖然佔比仍舊很高但並不是不可取代。所以公路運輸只能通過行業競爭的方式實現「瘦身」,之後在從業人員的收益更理想,且對運力的要求更合理後才有可能重新用回長頭重卡,現階段的長頭車有些奢侈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平頭卡車還是長頭卡車?哪一款才是你的「菜」?
    重型卡車的車頭,基本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平頭,另一種是長頭,就像豆腐腦也分甜鹹兩派,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慣。在我們國內一般見到的,都是平頭車。至於長頭車,則在美國比較多見。而盛產重卡的歐洲,平頭和長頭兩種都有,總體來說以平頭居多,像是大名鼎鼎的斯堪尼亞、奔馳、依維柯、沃爾沃,很多卡友都無比熟悉。當然,這些品牌也同樣都有長頭車型,不過主要還是出口美國為主。說起國內和歐洲為何更青睞平頭車,而美國更多用長頭車,最重要的原因,自然離不開法律法規。國內和歐洲的標準,限制的是卡車的總長,也就是車頭+貨箱的長度。
  • 咱們國內的卡車都是平頭的,為什麼美國都是長頭卡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也是以平頭卡車為主、長頭卡車為輔,當然這也是與當時的政策有關,80年代後、美國放寬了相關政策,從此長頭卡車才在數量上超越了平頭卡車;實際上咱們國內的卡車起步就是以長頭卡車為主,後來更多是的參考歐洲的一些標準,所以重卡也仿效歐洲、形成了以平頭卡車為主的趨勢
  • 美國卡車都是大長頭,為什麼我們中國卡車都是「小平頭」?
    當你想到美國卡車,你可能會想到擎天柱,在文化的渲染下,機車的酷酷外形和長長的車身是美國公路運輸車輛的真實寫照,而我們國內的卡車是「小平頭」的造型。對於那些喜歡研究卡車的人來說,他們會注意到美國卡車機車和我國卡車機車的區別,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法律在美國,沒有規定車長度,只有車輛的長度看起來像規則,卡車司機,喜歡自己配備了一張長鼻子卡車,所以你可以使駕駛更大的能力,而且還櫃的容量將會更大,所以對朋友的長途卡,長鼻子卡車更舒適、更耐跑。
  • 為啥美國卡車都「大長頭」,國產卡車都是「小平頭」?答案很簡單
    為啥美國卡車都「大長頭」,國產卡車都是「小平頭」?答案很簡單如今道路上的汽車種類越來越多,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汽車,而且購買的時候也可以自由的選擇,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基本上都能夠在市面上拿到現貨。由於每個人的需求和愛好都有所不同,所以他們所喜愛的汽車類型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小轎車,還有人更喜歡SUV,當然還有一部分喜歡卡車的,認為它們看起來比較霸氣。這部分愛好者發現部分地區卡車車頭是不一樣的,為啥美國卡車都「大長頭」,國產卡車都是「小平頭」?答案很簡單。
  • 「長頭&平頭」卡車驅動類型與運力和碰撞保護的關係-詳解
    卡車(貨車)分為五個等級與兩種類型,其中有「長頭車」設計的只有兩類。微卡-平頭輕卡-平頭中卡-平頭重卡-平頭或長頭皮卡-長頭名詞解釋:平頭車指中置後驅車(下圖為中置後驅貨車底盤)貨車的分級標準有兩個標準:車身長度與額定載質量,關於載重量對於卡車人來說應該不用贅述,重點聊一聊尺寸分級。以不用辦理營運證與運輸資格證的輕卡微卡和皮卡為例,這些車不辦兩證的前提是車身長度小於六米(總質量小於4.5噸)。
  • 平頭車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缺點,貨車為什麼偏好平頭設計?
    摘要:長頭卡車,中置後驅,歐洲標準,用戶需求,安全差異。「擎天柱」是讓中國卡友認識到美系卡車的主要元素,超長車頭、超大駕駛時的美系牽引車頭確實顯得很威武,似乎也更加安全。但是全球範圍內似乎只有美系卡車頭使用「前置後驅·長頭設計」,歐亞汽車市場則多以平頭貨車為主,原因是什麼呢?答案也許會有些出乎預料:運力需求。美國的鐵路運輸並不是陸運的主力,承載陸運的核心是公路運輸。所以對於車輛的運載能力與動力需求是非常高的,參考康明斯、納威斯達、卡爾比特等知名主機廠,其為卡車裝備的柴油機有巨大的排量與巨大的體積。
  • 為何國外卡車是長頭,國內卡車短平頭?對比一下差距太大
    目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3.4億臺,馬路上出現的大多都是私家車,卡車的數量很少,普通人沒有接觸到卡車的機會,對卡車也並不了解。如果大家觀察過卡車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內和國外的卡車差距較大。為何國外卡車是長頭,國內卡車短平頭?對比一下差距太大。
  • 為啥我國的貨車都是平頭,美國的貨車卻是長頭?卡友:這就是差距
    雖然大貨車總是被我們稱為馬路殺手,但是如果沒有大貨車的話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像今天這樣五光十色,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國的大貨車往往都是平頭的,而美國的大貨車往往都是長頭的,明明這兩種貨車都是為拉貨而生,而且很顯然長頭的大貨車如果發生了碰撞事故會更加安全,為什麼我們的貨運公司卻不使用這種長頭貨車,反而是在堅持使用平頭貨車呢?
  • 為什麼國內是平頭卡車,而美國長鼻子卡車頭很常見?看完就知道了
    , 但是,反過來看國內的卡車,大部分是平坦的「大平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為什麼國內是平頭卡車? 美國長鼻卡車的頭常見嗎? 看了就知道了。首先美國卡車長鼻子與其自身的路況有很大關係, 美國人的人均道路面積超過了500平方米,視野開闊,路況良好,因此感冒的長頭卡車和美國很受歡迎, 在美國的交通網絡中,鐵路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發達,但高速公路非常完善,收費站也非常少,即使有也是象徵性的費用,所以大量的商品運輸依賴於這輛大型卡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被稱為是「一個安裝在車輪上的國家
  • 只生產了3年,保有量極少,帶你看看一汽解放J5R長頭卡車
    系列長頭卡車之中。 小編對新時期長頭卡車的展望: 高端舒適型配置的確在某些方面與美系卡車不相上下,但是就目前現有運輸環境來看,國產商用車企業還應當針對實際需要推出高性價比的新一代長頭卡車。
  • 對抗美國車長頭卡車,來自俄羅斯的URAL 6464造型有點萌
    在俄羅斯諸多卡車品牌中,長頭造型的卡車主要集中在上世紀50-80年代期間生產的居多,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平頭卡車佔據更加主動性的優勢。特別是在近20年的幹線物流運輸卡車的發展中,本國著名汽車廠URAL也曾推出過一款舒適度極高的物流運輸車型。
  • 看慣了國產卡車,今天換換口味,感受一下美國不同風格的平頭卡車
    世界上卡車造型主流就兩種:平頭和長頭。我國與歐洲主要以平頭為主,而美國和加拿大主要以長頭為主。美式重卡在全球也算獨樹一幟,因此美式平頭重卡有著與歐系、日系平頭重卡完全不同的風格。看了那麼多國內與歐洲的平頭卡車,今天我們換換口味來看看美國的平頭重卡——福萊納第二代阿格西。
  • 平頭卡車太危險 貨車司機有苦說不出 車身長度國家標準亟待調整
    現在貨車市場,主要以平頭車為主,而長頭卡車非常少見。平頭卡車,對於駕駛員的保護,是非常弱的,一旦發生追尾,只要車速快一些,駕駛員幾乎是九死一生。而如果是對向的碰撞,即使車速較慢,駕駛員受重傷的可能性也是非常的高。雖然對於卡車駕駛室有安全有相應的國家標準,但是卡車上面幾噸甚至幾十噸的貨物面前,意義不大。
  • 康明斯+採埃孚 國產長頭卡車不僅動力猛,還能復刻經典美式造型?
    對於在國內從事貨運行業的卡友們來說,在路上見到平頭卡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相反,長頭卡車就沒那麼多見了。但少見並不代表不受歡迎,長頭卡車在國內的人氣並不差,甚至有很多卡友會特意去購買長頭卡車,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長頭車才會引起大家的關注呢?
  • 再帶您圍觀血統最純正的國產美式長頭卡車,如今高端配置又升級了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再帶您圍觀血統最純正的國產美式長頭卡車,如今高端配置又升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經過我國卡車行業數十年的發展,到現在為止,已經基本確定了背景和方向,即接近歐洲標準。具體表現為平頭駕駛室,寬敞的空間和主動安全系統。我們今天經營的不同品牌是不同的。幾乎所有類型的卡車,技術和概念都起源於歐洲。
  • 真正的美式長頭車,到底有多豪華,為什麼國內沒有豪華長頭車呢?
    但是有一種車型,國內外都有,而且大家對這種重卡車型非常關注和感興趣,那就是長頭卡車,不管是國內外,長頭卡車都有,但是卻又存在很大的差別,就像美式長頭車,相比較國內的長頭車,真的不只是豪華了一點。小編總結了一下,覺得美式長頭卡車的豪華點主要在這幾個方面:外觀、駕駛室內部設計以及內飾、空間這三點,從外觀上面來看,基本上是美式的硬朗風,從車群中基本上一看上去就很有辨識性,首先是因為他獨特的長頭設計,其次就是硬朗的油漆風格以及造型,而且在整個車頭的設計上面,設計師也會充分地考慮到成本以及維修問題,將翼子板、引擎蓋、保險槓等基本上都是採用分體式的結構設計,畢竟這個大傢伙維修起來不僅費時費事
  • 車高僅為2.72米,專為過限高杆打造,解放安捷超低頂長頭卡車實拍
    對於整個商用車市場來說,國內現行法規框架下,對長頭卡車的發展還是有一定限制,這就導致長頭卡車這麼多年以來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發展,即使是有一些車企還在繼續生產長頭卡車,但長頭卡車始終不是市場中的主流車型,只能在一些細分領域發光發熱,而常見的這些細分領域就包括轎運車運輸,砂石料運輸等行業。
  • 為啥美國卡車都是長鼻子,而我國卡車卻是短平頭?差距有點大啊!
    為啥美國卡車都是長鼻子,而我國卡車卻是短平頭?差距有點大啊!國內工業起步往,汽車工業是在各個開放後,依靠合資政策才逐漸發展起來,卡車方面發展更早,以往多是借鑑前蘇聯的經驗,逐漸開始自主研發,像東風、一汽還有江淮的卡車在國際上都很有名。
  • 國產長頭卡車乘龍T7模型評測來了,內飾外觀全解讀,讓您看過癮
    但作為一個國內的老牌重卡製造企業,東風柳汽早期生產的長頭卡車也是很受兩廣地區的歡迎,甚至經過不斷技術升級的柳汽龍卡長頭卡車,依然在國內部分工況下有大量的保有量。因此柳汽決定,再次基於這一套駕駛室總成平臺,開發出一款現代化的長頭重卡車型。最終,他們拿出了乘龍T7。
  • 這款國產長頭卡車,卡友都盼著它早日上市,如今國六版配置又升級了
    要說國內最值得期待的長頭卡車,那一定是少不了江淮格爾發V7。就我個人來講,格爾發V7吸引我的地方在哪呢,首先是它的外形設計,它的外形是完全的按照美式的風格去打造的一款車型,也就讓它在造型設計上更加像一款美國的長頭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