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貨車司機數量在3000萬以上,他們承擔著中國物流70%以上的貨運量,他們背井離鄉,長途奔波,不僅要忍受孤獨和寂寞,腰椎間盤突出等職業病更是常見,還得提防油耗子偷油。
在當前貨運價格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大貨車都只配一個司機,這個司機通常是車主,因為微薄的收入請不起司機,除去油費、過路費、車貨,每個月的收入所剩無幾,疲勞駕駛已成常態。特別是拉綠通的司機,對時間要求非常高,蔬菜水果必須保證新鮮,分秒必爭。最讓司機和家屬們擔心的,不是越來越低的運價,而是路上的安全。
現在貨車市場,主要以平頭車為主,而長頭卡車非常少見。平頭卡車,對於駕駛員的保護,是非常弱的,一旦發生追尾,只要車速快一些,駕駛員幾乎是九死一生。而如果是對向的碰撞,即使車速較慢,駕駛員受重傷的可能性也是非常的高。雖然對於卡車駕駛室有安全有相應的國家標準,但是卡車上面幾噸甚至幾十噸的貨物面前,意義不大。
而相對於平頭貨車,長頭貨車的安全性要高得多,它有一個較長的車頭,在發生追尾事故時,車頭有一定的潰縮空間,形成緩衝區,能夠最大限度保證駕駛證的安全。此外,由於長頭貨車空氣動力學效應更好,它的油耗相比平頭卡車更低,對於節能減排有非常大的意義,可節油10%以上,對於車主來說,節約下來的錢,就是利潤。
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長頭卡車,比如乘龍T5長頭卡車,但是銷量都不樂觀。那麼,為什麼長頭卡車既省錢,又安全,卻不受司機喜歡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家標準對於汽車長度的限度。目前國家對於汽車外廓尺寸的標準是《GB1589-2016 道路車輛外輪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對於車身長度作了限制,車身長度是從車頭開始計算,車頭長了,貨箱的長度就短了,這就造成貨箱體積的減少,它就競爭不過平頭卡車。
司機們為了能夠在艱難的貨運市場生存下來,不得不購買平頭卡車,尤其是快遞市場,多以輕拋物為主,少半方的容積,影響都很大。
隨著我國道路條件的改善,高速總裡程的增加,完全可以讓車頭更長的貨車通行,尤其是在目前的政策下,貨車不讓進城,正常通行沒有任何問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切實關心廣大貨車司機的安全問題,讓國家標準更加人性化,要麼不讓車頭參與車長計算,要麼車頭與貨箱單獨計算,讓長頭車能夠與平頭車有同等的市場競爭力,讓司機們自由選擇,而不是被迫購買平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