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兒哥電話:15004001801
痛經和肝、脾、腎的關係很密切,要梳理肝、脾、腎經。可以用地機穴、三陰交、陰包穴、太衝穴、水泉穴等五個穴位對付痛經。
探查脾經,我們用小指的掌指關節。脾經很長,我們主要找小腿這一段。
兩個痛點之一,地機穴
兩個痛點之一,三陰交
大家可以坐在沙發上,翹一個二郎腿,摸一下小腿,有一根骨頭很粗大,骨頭的內側就是脾經循行線路,外側是胃經。
從膝關節到踝關節這一段,用自己的小指掌指關節敲擊,注意不要敲到骨頭上,是在骨頭縫上行進。
手法仍然是:發力力矩要短,3釐米左右;力的角度是垂直的,速度不用很快。從膝關節脛骨內側緣依次敲擊到踝關節。多數朋友是在膝關節下方四指寬處,內踝間上面四指寬處有兩個痛點。疼痛的感覺,一種是有點發酸,一種是特別疼痛。
說明氣堵在這兩個點,過不去。這個氣被你導引起來之後,它拼命地撞擊這個堵塞點。酸的朋友說明氣血相對弱一些,它撞擊得軟綿綿的,這種情況下不妨再服用一些補益氣血的藥物。
找到兩個穴位後,輕輕地用掌根按揉。我個人喜歡敲揉結合——在一個點上敲三下,然後揉一下;敲三下,揉三下。大家切記,力量不要很大。使勁敲沒必要,對待身體要溫柔。
脾經按揉一會兒,小腿會有一種暖暖的感覺,這是氣血流轉起來的表現。
用我們大拇指的指間關節,把大拇指立起來。採用坐正、坐直,雙腳平放地上的姿勢。
陰包穴取穴
肝經很長,從大腳趾一直走到頭部,我們找大腿內側上的肝經穴位。
注意不是大腿上面也不是大腿下面,是大腿內側。在內側正中線上畫一條線,一分為二,用右手大拇指指間關節,順著這條線從上到下輕敲探查。注意動作要領同上。
從大腿上方依次敲擊到膝關節,在膝關節上方大概五指寬的地方有一個強烈的痛點,它就是肝經上很著名的一個穴位——陰包穴。
找到之後輕輕按揉,因為這個地方往往非常疼。陰包穴還有個特點,它不僅疼,還帶著一種很緊繃的感覺,特別硬。說明肝是很緊張的。
陰包穴幾乎沒有人不疼的,和我們今天所處的大時代背景有關係,我們一直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肝最喜舒達,一張一馳,可是我們張得太厲害,收不回來了,所以會有疼和硬的感覺。
太衝穴取穴
肝經另外一個很有名的穴位,叫太衝穴。太衝穴特別好找,在大腳趾和二腳趾延長線的交匯處,在腳面的最高點,可以用食指定揉。
曾有朋友說:我沒有感覺啊!
大家別忘了,上面陰包穴疼得很厲害,為什麼太衝穴沒有反應呢?是因為氣堵在上面了。所以記住我們疏通肝經的秩序是先按揉、敲揉陰包穴,待陰包穴痛感下降後,再點揉雙側的太衝穴。直到太衝穴也不疼了,說明肝經的下肢部分基本暢通了。
水泉穴取穴
腎經的易堵塞穴位是水泉穴。看上圖,找到水泉穴後,把拇指放到水泉穴上按揉,注意固定著,不要蹭來蹭去,要用擰螺絲的力,一圈一圈逐漸加力。水泉穴多數人都會是刺痛的感覺,好在它雖然按揉起來疼得厲害,但是通暢起來的速度也是很快。
上面講的五個穴位,有痛經史的朋友或者正在痛經的朋友,不妨依次探查,按揉敲揉每個痛點3到5分鐘,每個穴位交替進行,往往一個穴位做第二遍的時候,痛感已經下降,你只是引導一下,氣的周流是身體自己完成的。
沒有痛經問題或者男士,對這幾個肝、脾、腎常見堵點,也應該做出計劃,每天兩次,每次3到5分鐘,持續按揉,大概一個禮拜左右這些痛感就消失了,意味著這個氣血在這些經絡上比較暢通了。
來源:正安聚友會
附其它治療方法:
針灸
治則:寒溼凝滯、氣滯血瘀者溫經散寒、化瘀止痛,針灸並用,瀉法;氣血不足者益氣養血、調補衝任,針灸並用,補法。
處方:關元、三陰交、地機、十七椎(痛經的經驗效穴)
加減:寒溼凝滯加灸水道;氣血瘀滯加合谷、太衝、次髎;氣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裡。
操作:針刺關元,宜用連續捻轉手法,使針感向下傳導;寒凝血瘀者針後在小腹部穴位加灸。
月經來潮前3~5天開始治療,發作期每日治療1~2次,間歇期可隔日1次。
穴位貼敷
取中極、關元、三陰交、腎俞、阿是穴。經前或經期用1cm見方的「痛舒寧硬膏」貼敷。每日換1次。
取嚏法
藥物:皂莢3份,冰片1份。
操作:上藥共研極細粉末裝瓶備用。凡遇痛經患者使用時,取藥末少許置患者手帕或掌中,令其捂鼻呼吸,傾刻患者張口收腹,噴嚏頻作,繼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奮。
每日1~2次,一般患者1~3次痛經可除,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
臍敷
藥物:生吳茱萸粉2份,雲南白藥1份,陳醋若干。
操作:上藥用陳醋調和成麵團狀即為吳茱萸白藥膏。治療時每次取藥膏如蠶豆大納神闕穴,外用傷溼膏固定。
從就診當天及月經期前6天開始,至月經來潮後第6天止,每日1換,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對肝鬱溼熱證患者,每次取六神丸1粒研碎和入藥膏中同敷。因雲南白藥及傷溼膏均為孕婦忌用品,故已婚婦女做此治療前需排外妊娠,治療過程中需避孕。
注意事項
1 針灸對原發性痛經有顯著療效。治療宜從經前3~5天開始,直到月經期末。連續治療2~3個月經周期。一般連續治療2~4個周期能基本痊癒。
2 對繼發性痛經,運用針灸療法減輕症狀後,應及時確診原發病變,施以相應治療。
3 經期應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防止受涼或過食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