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新機遇,構建新格局——《2021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流行趨勢報告...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末,中國自行車年產量800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年均產量超3000萬輛,年產值過千億元,中國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近4億輛、電動自行車近3億輛,自行車產量居全球第一。疫情防控期間,在上遊斷供、下遊停產、需求乏力的多重夾擊之下,我國自行車企業產量2300多萬輛,同比增長近10%;電動自行車企業產量近1600萬輛,同比增長近19%,實現由負轉正,行業逆勢增長。
-
疫情之下,歐洲多國緣何掀起自行車熱潮?
(財經天下)疫情之下,歐洲多國緣何掀起自行車熱潮?中新社北京8月14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許多行業遭受嚴峻衝擊,自行車作為個人代步工具卻在海外多國意外走俏。6月以來,隨著歐洲多國疫情形勢趨緩,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國相繼開始「解封」,歐洲民眾的生活也逐步走向正軌。
-
橡膠:關注後疫情時期需求結構變化
2020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貫穿全年,也左右著天然橡膠市場運行節奏。疫情對橡膠產業鏈供需端的作用具有高度不對稱性,其直接重塑了下遊需求結構,進而倒逼上遊原料分流發生改變。進入四季度,宏觀回暖進程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又面臨冬季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經濟復甦的成果岌岌可危。不過新冠疫苗的研究實驗捷報頻傳,預計2021年全球市場普遍開啟經濟反彈模式,天然橡膠行業將在機遇與挑戰並存中逐漸走上正軌。
-
疫情推動自行車需求 日本禧瑪諾市值飆升56億美元
來源:新浪財經北京時間28日消息,據外媒暴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自行車需求飆升,日本99年歷史的自行車零部件製造商禧瑪諾(Shimano)股價一路上漲,自3月中旬以來市值暴增6040億日元(約合56億美元)。
-
疫情催生自行車出口訂單激增
為避免人員聚集,相比公共運輸,民眾更加青睞安全、環保、輕巧的自行車,而且有些國家為此還推出了交通補貼。金輪自行車的出口市場就已覆蓋歐盟、東南亞、俄羅斯、南美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特殊時期造就特殊需求「訂單激增且交貨時間緊,出口通關政策的便利高效在特殊時期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
-
逆勢增長30% 中國發布自行車產業未來趨勢
[摘要]近日,由中國自行車協會主辦的主題為「把握新機遇,構建新格局」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2021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流行趨勢報告》。今年,我國自行車行業實現逆勢增長,全行業累計營業收入達750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超30億元,同比增長30%。
-
《人民日報》評:電動自行車行業為何表現亮眼!
其中,電動自行車營業收入377.4億元,同比增長13.4%,實現利潤總額16.7億元,同比增長31.6%。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上半年,電動自行車產銷量、營業收入、利潤,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6月份增長更明顯。中國作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國內電動車產業鏈十分成熟、完善。
-
深入平常生活的自行車熱潮,荷蘭人騎自行車不只是說說而已
今年,由於各國相繼出臺了新冠疫情期間的抗疫措施,作為個人出行交通工具的自行車再一次成為了國際舞臺上的明星,全世界正在關注著這項歷史悠久,也是目前最環保、安全的戶外運動方式。
-
疫情後全球新格局對經濟和產業意味著什麼?
2.長期的後遺症,也就是說疫情如何在長期重塑全球和中國經濟,全球的這種貨幣大放水、財政大舉債的後遺症有哪些?後疫情時代全球可能是通縮還是通脹?這是我想講的第二個主題,疫情之後的長期後遺症;3.如何投資於疫情之後全球東西方脫鉤和逆全球化的世界,包括全球的產業鏈脫鉤、科技脫鉤,甚至金融脫鉤是否會加快,會不會形成一個世界兩套生產鏈?一個地球兩套科技標準,甚至一個世界兩個金融市場。
-
清流|自行車出口爆單:有工廠訂單排到2023年 需求翻了幾十倍
本文為「全球疫情下的中國經濟復甦之路」系列之二出品|清流工作室作者|梁耀丹 主編|趙妍爆料郵箱:stoolpigeon
-
全球新冠病亡破百萬,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9月28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死亡病例已超過100萬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其為「令人痛苦的裡程碑」。世界如何會遭遇「百萬+」的新冠之殤?這場疫情又將給世界帶來哪些深刻改變?
-
「媒庫文選」從自行車復甦到電動交通夢:英國綠色經濟在疫情下蓬勃...
From Dusted-off Bikes to Electric Dreams:UK Green Economy Booms on Back of Covid-19 從自行車復甦到電動交通夢:英國綠色經濟在疫情下蓬勃發展Jillian Ambrose 吉莉恩·安布羅斯The queues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一季度世界各國PMI都降到榮枯線以內,疫情衝擊令製造業市場需求回落,製造業生產活動放緩,處於疫情第一線的中國更是如此,一季度經濟歷史性下滑6.8%,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指數為35.7%,下降14.3個百分點。服務業受疫情衝擊更大,非製造業PMI為29.6%,下降24.5個百分點。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PMI創我國有PMI數據以來最低記錄。
-
汽車「讓路」自行車,北京推廣慢行交通
文|經濟觀察報 丁文婷 2017年9月的一天,上地中關村軟體園內,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慢行團隊與園裡各家公司代表座談,調研回龍觀至上地的交通出行需求和對自行車出行的接受度。一份份問捲髮放到各公司員工手中,堵車、擁擠、出行體驗差成為問卷回覆中的高頻詞。
-
自行車裝備商拓樂業績回暖給國內相關產業的啟示
拓樂認為疫情影響了公司本季度的經營狀況。拓樂集團CEO兼總裁馬格努斯·韋蘭德(Magnus Welander)在聲明中稱,這個季度在很多方面都很特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歐洲和北美核心市場的門店大規模關閉。
-
疫情刺激維生素類保健品需求上升 供不應求下這個千億產業迎提速...
日前,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保健食品行業研報指出,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民眾對保健食品的需求增大。疫情之後,將是健康產業加速發展的窗口時期。研究人員認為,保健品佔據較大比例的膳食補充劑類產品、增強免疫力的產品將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在2019年保健食品得到最嚴監管後,保健行業市場將得到進一步規範。2020年保健品行業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
安全套巨頭停擺形成1億缺口 國內產業格局或將重塑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疫情可能重塑一些產業的全球格局。截至當地時間4月 20日,馬來西亞宣布新增3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3月12日以來最低單日增幅,累計確診5425例。近日,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宣布,行動管制令實施近一個月以來,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已控制在「相對穩定的水平」,為徹底阻斷病毒傳播,政府決定再次將禁令從4月15日延長至4月28日。在疫情的持續襲擊下,安全套所在的橡膠產業鏈受影響最為直接也最快。
-
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悄然在改變
不少人關心:這場尚未結束的疫情,對世界將帶來怎樣的改變?如何在更廣泛的時空坐標下看待中國的抗疫?圍繞這些話題,我們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王義桅: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此前稱,新冠肺炎疫情將是「全球化遊戲規則改變者」。其實,疫情衝擊下,不只是全球化的規則正在改變,全球化的內容也正在改寫。疫情催生新的全球化轉型,全人類勝利的邏輯超越了某個國家單贏的邏輯。
-
我國是全球最大自行車出口國,為什麼技術卻不高,還不掙錢?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出口國,雖然現在自行車已經不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不再受國民的青睞,但是這一出行工具近幾年卻順著「健康出行」的口號而出圈,又一次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很多公共自行車得不到妥善的保管,最後只能報廢,最後,不管是OFO還是其他的共享單車品牌都只剩一地雞毛。今年在疫情的危機下,公共出行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自行車一類的出行工具大火,國內的疫情現在已經有所好轉,國外的狀況可能暫時還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所以自行車在海外更加的受歡迎,同時還有政府對騎車的補貼鼓勵。
-
江蘇發布《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2020年電動自行車市場現狀及發展...
2016年11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要求,著眼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產品,大幅提升新能源交通工具和新能源的應用比例,全面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建設,推動新能源交通工具、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