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2300多名市民正在一起做韓國泡菜。 資料圖
近日,在首爾某超市,像手掌一樣大的白菜,已賣到了3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8元)。
眼下,又到了韓國家庭醃製泡菜的季節,但白菜價格的暴漲卻難壞了家庭主婦們。
「像手掌一樣大的白菜,已賣到了3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8元),再大一點的,要7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41元)。」家住首爾望遠洞的古今子說,「這個價格真是太不像話了,活了這麼大歲數,這麼貴的白菜價格還是第一次。」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最新的統計顯示,10月上旬,一顆白菜的零售價上漲至13600韓元(約合人民幣79元)。有機構估算,按一家二十顆白菜計算,一個四口之家今年醃泡菜的支出將達到43萬韓元(約合2500元人民幣)。
住在韓國京畿道安養的家庭主婦崔某如今一到大型超市就會嘆息。
這是因為近來蔬菜、水果、豬肉、加工食品等沒有不漲的。她不得不一邊觀察價格變化,一邊尋找便宜貨,如此一來,連買菜時間都變長了。
「本來是來買菜的,看到白菜的價格後,就氣得放下了(菜)。想用捲心菜製作泡菜代替白菜的生拌菜,但捲心菜因為比白菜還貴,所以乾脆放棄了買。」崔某接著補充道,「餐桌上經常出現的時令菜價格上漲過快,即使不買很多,也要花很多錢。」
那麼,韓國主婦們的菜籃子為何會「亮起紅燈」?
白菜零售價與去年相比上漲55%
中秋過後,韓國就步入了準備醃泡菜過冬的季節。
作為泡菜大國,韓國地處高寒地區且大部分土地地勢偏陡,這對於蔬菜的種植十分不友好。為了能在冬天吃上蔬菜補充維生素,民眾便想到了醃製秋天的蔬菜,通過鹽、醬和發酵來增加蔬菜的保存期限。久而久之,泡菜對於民眾來說,已有了特殊意義。到了現代,雖然人們已經不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營養,但醃泡菜、吃泡菜的習慣還是流傳了下來。
如今,泡菜對於韓國人來說更多代表著一種與「家」有關的情懷:和家人一起,參與每一個醃製的步驟,放下手機享受和家人的時光,品嘗的也是家鄉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以至於韓國有說法稱「有100戶家庭,就有100種泡菜的味道」。所以,每年10月下旬,韓國便會掀起「囤白菜」風潮。
但是,今年,這股「熱風」卻異常寒冷。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最新的統計顯示,10月上旬,一顆白菜的零售價上漲至13600韓元(約合人民幣79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5%。由於今年白菜價格的暴漲,人們醃製泡菜的費用比往年增加了一半以上。而製作泡菜所需要的其他材料,價格也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據了解,韓國泡菜市場供需失衡的狀況可能將持續到下個月。
手掌大的白菜賣到3000多韓元一顆
面對價格暴漲的白菜,家庭主婦們的憂愁也日益加重。
不久前,家住首爾松坡區的主婦金藝善去了趟市場,然而看到白菜的價格後,就打道回府了。
「比去年貴了近一倍。」金藝善說,「我們家有4口人,本來計劃購買20顆左右的白菜醃製泡菜,(但)一看價格,(便覺得)今年應該考慮減少數量或買包裝好的泡菜吃」。
「像手掌一樣大的白菜,已賣到了3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8元)一顆,再大一點的,要7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41元),這個價格真是太不像話了,活了這麼大歲數,這麼貴的白菜價格還是第一次。」家住首爾望遠洞的古今子如是說,「不僅如此,本來想買來包肉吃的生菜,也因為太貴放棄了。(那些)生菜看起來質量並不好,但價格卻寫著每100克賣2980韓元(約合人民幣17元)。我透過塑膠袋數了數,大概只有10張生菜葉,這樣算每張生菜接近300韓元。」
在首爾的一家超市裡,前來購買白菜的顧客絡繹不絕。日前,這家連鎖超市向每家分店調運了5000顆平價白菜,每顆賣2000韓元(約合12元人民幣),每人限購兩顆,結果半天就賣光了。
菜價太貴,白菜地頻現偷菜賊
此前,在韓國江原道江陵市,由於白菜價格上漲,更發生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9月25日下午5時許,江原道平昌郡某白菜地,一名70多歲的男子正把白菜往自己的網袋裡裝。
剛好經過前面田地的農民安某(化姓)看到,便問:「你是誰,在田地幹什麼?」該男子回答道:「經過了老闆的允許,要把白菜拿走。」在覺得有點捉摸不透的安某打電話確認事實時,該男子乘坐麵包車飛速逃跑。
安某報警後,繼續在白菜地裡巡視,結果在不遠處,又看到了一名60多歲的女性在搬運白菜。安某急忙問這名女性「在幹什麼」,但該女性沒有回答,也直接坐上麵包車匆忙離開了現場,不過開車沒過多久就掉進了附近溪流中,被警察逮捕。在該女性車內,警方發現了50顆左右的小白菜。
據調查,該女子稱現在過得十分艱難,白菜價格又很貴,所以想到了來偷白菜。那名70多歲男性也在不久後被捕,他偷白菜是為了賣給飯店。
部分泡菜廠因原材料缺貨停工
韓媒KBS新聞吐槽說:「之前白菜太貴,有人說是『金菜』,現在,簡直就是吃鑽石啊!」那麼,是什麼讓韓國白菜成了「金菜」「鑽石菜」呢?
秋白菜一般在7月開始種植,10至11月收穫。而在今年秋季,颱風接連來襲,在7月至8月種植的白菜和9月種植的小白菜都受到了「溼害」。受溼害的白菜根部腐爛或變軟,商品價值下降。所以,今年韓國白菜往往價格又貴質量還很低。不僅如此,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老百姓們收入普遍減少,食物價格上漲讓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難以承受。
如今,昂貴的白菜讓很多韓國人放棄了買白菜自己製作泡菜的想法,打算直接買醃製好的泡菜,但是這樣的泡菜也供應不足。很多泡菜工廠也因原材料嚴重缺貨、生產成本暴漲,不得不減產,甚至停工。最受歡迎的cj公司和宗家店泡菜公司,表示由於白菜收成不佳,很難立即增加產量,因此感到非常遺憾。而在位於仁川市的辣白菜泡菜廠,更是由於白菜庫存「見底」,只好改做蘿蔔泡菜。
此外,已經有多款泡菜產品在直營網店上處於脫銷狀態,超市裡原滿滿當當的泡菜供貨架,也變得空空如也。
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冀雨欣首爾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