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護士曝醫院管理混亂事故頻發,病人被血嗆死,呼吸機把肺吹爆

2020-12-26 古姿觀察

紐約是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城市,累計確診達到了183770人。紐約的醫療系統在平時也是全美最為忙碌的醫療系統,這次又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醫護人員壓力非常大,前不久約長老會艾倫醫院急診醫生洛娜·布雷恩就因為壓力過大選擇自殺。根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5日報導,一名在紐約醫院ICU病房工作的護士在社交媒體YouTube爆料稱,因為醫院的管理不善和醫療過失的原因,很多新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被謀殺」,而且「沒人在乎,因為他們很多都是少數族裔(非洲裔為主)」。

(妮可·西洛特克抱怨)

這個護士名叫妮可·西洛特克,來自內華達州。她形容自己每天的工作就像是「走進暮光之城」。她表示自己曝光這些是受到絕望的驅使,因為他為患者辯護的努力全部落空了。有一次一位住院醫生給一名仍有心跳的病人去纖顫。儘管自己提醒了麻醉師的錯誤做法,但他並未理睬,結果造成病人死亡。" 我很確定,如果你給一個心率為 40 而且心率穩定的人去纖顫,那就是謀殺。"

(壓力很大)

西洛特克還列舉了另外兩個事例。一個病人在被麻醉師醫生插管時,食道破裂了,最終被自己的血液嗆死。還有一次,一位醫生給病人裝呼吸機後沒有調整正確,最終導致病人的肺被吹爆了。這兩個事例其實都是典型的醫療事故,這在醫院日常救治過程中也基本都會遇到。不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病患眾多,而且壓力非常大,事故發生的頻率也要比平時多很多。不過目前紐約醫院的情況已經好多了,醫護人員也充足了,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這種事情,讓西洛特克很難理解。

(救治)

之前紐約的醫生就曾經表示,他們可能在診療過程中過度依賴呼吸機,這反倒是導致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將近80%患者在上呼吸機後死亡。後來他們發現導致新冠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並非是低血氧,而是疲勞和呼吸窘迫。新冠肺炎病人血氧水平不需要維持在88%上,其要比其他肺炎還要更低一些,盲目插管不但不會改善病人狀況,反而會進一步損傷肺部,造成肺部洩露、水腫以及發炎,使得病情進一步惡化。所以目前大部分醫院已經開始慎用呼吸機,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採用呼吸機的,有條件的可以選用無創式的,或者其他通氣方法,幫助病人維持呼吸。然而能夠上呼吸機的時候,也往往都是病人快不行的時候,死亡率高也很正常。

(操控呼吸機)

至於西洛特克稱,因為這些病人都是黑人少數族裔,所以沒有人在乎他們的死活。不能排除種族歧視的可能性,但是這個可能性很低,因為在美國黑人族裔本身從事醫療行業工作比重就很大。另外新冠狀病毒肺炎中,非洲裔美國人重症率是明顯要高於其他族裔的。這跟非洲裔美國人群體整體健康水平低和生活習慣不好有直接關係。他們醫保覆蓋率和受教育程度低,不怎麼信任醫療機構,很少看醫生。另外就是飲食習慣多油膩、高糖,使得整個群體的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基礎病的發病率很高。這次新冠病毒肺炎中,基礎疾病是導致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因素。

(非洲裔美國人)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

相關焦點

  • 紐約醫護人員控訴醫院高管:我們連口罩都沒有,你們卻在豪宅度假
    而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紐約,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萬,關於紐約醫院醫療資源短缺的消息頻發。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0日報導,紐約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 )一名醫護人員接受了匿名採訪,控訴了醫院的現狀和管理人員。這名工作人員稱,目前醫院裡的景象十分悽慘,每天有大量的人確診、大批的病人死去,每天醫生、護士都十分繁忙。
  • 戶外充氣城堡為何事故頻發?
    包頭市昆都侖區應急管理局通報,目前2名輕傷兒童正在醫院接受觀察治療,狀況平穩。事件責任人已被公安機關控制,事件原因和相關善後工作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和處理中。據媒體梳理,2014年7月至今已發生至少24起充氣城堡致人傷亡的相關的事故。
  • 黑色垃圾袋當防護服,紐約醫護人員說著說著就哭了
    新華社紐約3月29日電(記者徐興堂)幾天前,紐約市著名的西奈山醫院曾爆出醫護人員用黑色垃圾袋作防護服的新聞。隨後,這家醫院一名48歲的男護士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這只是紐約市醫療系統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個縮影:防護用品短缺、醫護人員缺乏、醫院床位不足。在電視上,接受採訪的一些醫生和護士常常說著說著就哽咽了:他們既要面對救治病人的繁重工作,也為自身安全擔憂……紐約市已然成為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眼」,其醫療系統承受著空前壓力。
  • 美國紐約醫療資源緊缺,有醫院讓兩名患者「共享」一臺呼吸機
    由於呼吸機資源不足,當地已經有醫院開始嘗試讓兩名患者共同使用同一臺呼吸機。據《紐約時報》3月26日報導,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開始使用一些呼吸機治療多名患者,這一「突破」可以緩解呼吸機嚴重短缺的局面,並幫助全美各地的醫院應對患者激增的情況。
  • 海外疫情追蹤美國確診數躍居全球第一,紐約醫院進入危機模式
    而在美國疫情「震中」紐約,由於醫療資源告急,一些醫院已調至危機模式,嘗試兩名病人共用一臺呼吸機。雖然形勢異常嚴峻,但是美國總統川普仍在考慮鬆綁防控,讓部分封鎖地區重新開放。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用專家的觀點指出,紐約是美國最大城市,人口多(800多萬)、密度高(每平方英裡2.7萬人)、交通網密集,又是旅遊目的地,並且全美約有25%的檢測在紐約進行,造成紐約的病例數字異常驚人。美國被猛然推向全球病例數第一的位置,招來一些美國媒體的質問。「我們怎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VOX新聞網問道。VOX新聞網認為,這是一場徹底的應對管理災難。
  • 紐約一名護士感染新冠死亡,沒口罩沒防護服身上只有垃圾袋
    曼哈頓醫院的護士經理凱蒂·凱利(Kious Kelly)於3月18日給他的妹妹發了一些災難性的消息:他的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並且正在重症監護室的呼吸機上。他告訴她他可以發簡訊,但不能講話。「我很好。不要告訴爸爸媽媽。他們會擔心的。」
  • 呼吸機不夠用,80歲以上的危重病人先「拔管」,對嗎?
    第一條是,3月26日,據德國《巴登日報》(Badische Zeitung)報導,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醫院因醫療能力不足,不再給80歲以上處危重狀態的病人吸氧,而是使用助眠產品和鎮靜藥物進行「姑息療法」。所謂姑息療法,指的是僅為病人減輕痛苦,並給予臨終關懷。
  • 浦東醫院閉環管理,343名血透患者怎麼辦?浦東全區總動員!
    浦東醫院閉環管理,343名血透患者怎麼辦?浦東全區總動員!浦東醫院血透室91臺儀器維繫的是343名長期血透患者的生命,11月20日啟動的閉環管理要持續14天,對當時不在院內的339名血透患者來說,可謂性命攸關。閉環管理宣布的那一刻,金惠敏立刻向浦東新區衛健委醫政處匯報:「我們院外有339名血透患者,每周分成兩批做血透,明天就必須落實170名患者做血透!」這是一次大考!
  • 水上樂園事故頻發,安全監管豈能當「甩手掌柜」
    7月29日,吉林延邊龍井市一水上樂園海嘯池設施損壞致44人受傷……記者梳理發現,6月30日至7月29日一月內,全國僅公開報導的水上樂園事故已致3人死亡,48人受傷。適逢暑期,被家長和孩子們視為消暑勝地的水上樂園,為何接連發生傷亡事故?(8月22日《工人日報》)  一月內3死48傷,水上樂園為何安全事故頻發?
  • 開封一醫院病人劃傷護士面部縫八十多針 時隔半年被捕
    在她工作期間,一名精神病人趁其不備將刀片劃向她的臉龐……半年後,此事迎來最新進展——行兇者經過司法鑑定,屬於限定刑事責任能力,已被批准逮捕,案件已進入起訴階段。邢女士也拿到了工傷鑑定書,被判定為工傷。看護期間 護士面部被病人劃傷2018年10月9日,在開封市第五人民醫院(開封市精神衛生中心、開封市精神病醫院)當護士的邢女士像往常一樣值夜間11點至次日上午8點30分的班。
  • 疫情下的紐約護士群像:人們開始因為我們是護士而躲著我們了
    紐約市內的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收治了大量新冠肺炎患者,對奮戰在這裡的護士們來說,休息簡直是一種奢侈。院方一位新聞發言人對《紐約時報》表示,前來就診的病人已經佔滿了醫院內的幾乎每個樓層。相較於同樣經歷過挑戰,剛剛得到休整的國內醫護人員,美國同行們如今的遭遇不免讓人覺得似曾相識。《紐約時報》採訪了九位身處抗疫一線的紐約大學醫療中心護士,記錄下他們的工作、希望與等待。
  • 穿上戰袍,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陽春三月,晨曦初露,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裡忙碌了一整晚的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雪峰走到一位患者床旁,看著佩戴呼吸機、沉睡如孩童的病人,發自肺腑地感嘆:「生命如此美好,苦難終將過去。」
  • 7年23起事故,血的教訓為何難換平安?
    據媒體梳理,2014年7月至今已發生至少23起充氣城堡相關的事故。儘管去年7月起,國家已正式實施《充氣式遊樂設施安全規範》,但一系列血的教訓卻仍然難換孩子們在遊樂園的平安玩耍。孟州事故造成6兒童受傷,目前無生命危視頻來自:新京報 網傳視頻顯示,現場一片混亂,有孩子家長抱著孩子求救。
  • 隔離病房裡 9個重慶護士為一個孝感病人搬了208瓶氧氣,每瓶重110斤!
    熊恩平和另外8個護士同事是重慶市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她們主要負責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隔離病房三樓的護理工作。這棟由教學樓臨時改造的隔離病房,沒有集中供氧設施,病人要吸氧,只能用氧氣瓶。對科室的用氧需求,送氧氣瓶的工人師傅說24小時隨叫隨到。
  • 紐約護士發屍體照片,曝光一口罩用5天,感染的醫護也不能休息!
    29日,一位來自紐約的護士,拍下如此慘痛的患有新冠肺炎死者的照片,凡是看到的人,都覺得太震驚了。這位護士強烈呼籲大家,一定要戴口罩,他還宣稱,現在衛生局連醫護人員感染了,都得去醫院上班,一套防護服,跟口罩要堅持使用五天,才準許更換。
  • 幫病人渡過生命的岔路口
    而且,今天早上靜脈血也採集不出來。 有過危重症救治經驗的醫護都知道,如果經驗豐富的護士都採不出靜脈血,除非患者本身血管條件過差(多為高齡老人),否則,一定是患者病情極危重,影響了外周循環。 12:30,我接替上一組醫生進入病房。危重病人床旁交班後,付源偉醫生在離開前向我簡單介紹了本病房血氣分析針和血氣分析儀的用法。
  • 一個普通紐約人的新冠死亡故事:輾轉三家醫院,他住院了,去世了
    阿雷利亞諾希望接受治療的努力表明,在冠狀病毒疫情最嚴重的兩個州紐約和新澤西,護士和醫生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有限的資源到底怎麼用,用在誰身上? 在許多情況下,衛生保健工作者必須在幾分鐘內確定哪些人的病情嚴重到可以在醫院接受緊急護理,哪些人可以在家中康復。
  • 美國護士哭訴同事接連成了自己的病人,拜登:這不是開玩笑吧?
    會上,一護士哭訴,曾一起戰鬥的同事接連成了自己的病人,靠呼吸機維持生命,「醫院和政府沒能保護好他們」。她還說,自己從2月到現在一直未得到病毒檢測,拜登聽完護士哭訴問這不是開玩笑吧。有調查顯示,近一周明尼蘇達州離崗隔離的醫護增加了11%。
  • 在ICU病房護士都做了什麼?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詳解
    「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護士是主力軍,要為患者提供非常專業的護理工作。」會上,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介紹了護理人員在護理病人過程中所做的工作: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院區ICU病房,收治的病人都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患者病情變化非常迅速,而且常常合併有多器官衰竭或有多種併發症,治療上非常複雜。
  • 義大利醫院床單制口罩,呼吸機不夠,醫生哭著選擇讓哪些病人活下去
    當地時間3月10日,義大利普利亞大區波諾莫醫院一名護士上傳視頻,在等待民防部門發放口罩期間,醫院護士用舊床單製成口罩。隨著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數過萬,現有醫療系統已經超負荷運行,病床緊缺,醫護人員全天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