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嗎?簡直不知悔改!」「我沒有錯,憑什麼打我?」
閒來無事去表姐家玩耍,看見房門打開,便輕輕走進房間,想給她一個驚喜,發現表姐正在陽臺對孩子進行「審判」,孩子坐在地面上,側著身子不理會媽媽。
見我到來,表姐讓孩子在陽臺「面壁思過」一個小時,之後寫一百字檢討。「表姐,什麼問題這麼嚴重?」「這臭小子撒謊,騙了我五十塊錢去買新玩具。」
我「安慰」表姐說小孩子犯點錯很正常,孩子知錯能改就好,不要過度懲罰孩子。
話雖如此,但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方面,我也有「強迫症」,對孩子的各種錯誤零容忍。不管是孩子上課不認真,考試作弊,還是頂撞父母、撒謊、和小夥伴打架,或是和父母發脾氣,摔東西,都會受到我的「家法伺候」。
想必很多家長和我一樣,孩子犯了錯誤,任由孩子如何「辯解」,都要讓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面壁也好,零花錢減半也罷,都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但很多時候,孩子犯錯的錯誤,也會含有某種特殊的含義。
作為家長,孩子的各種錯誤都會燃起我們憤怒的火焰,對孩子的教育也顯得略為主觀,會認為孩子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一邊對孩子喋喋不休地講各種錯誤的嚴重後果,一邊質問孩子有沒有知錯,總是希望孩子可以立刻站起身來,態度堅定地說:「爸爸媽媽我知道錯了,下次我一定改正!」
但現實並不是可以隨意改變的「劇本」,孩子總喜歡「即興表演」,對自己的錯誤不知悔改,接連再犯,對父母的批評教育熟視無睹,反而覺得自己沒有犯錯,堅信自己行為的「存在即合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經常犯錯,並不是因為叛逆期的到來,或是故意和父母唱反調,只是孩子對他們犯的錯誤,理解的層次不同。孩子會認為自己「犯錯」可以達到某種滿足感或是目的,但他們又很難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而出,只能通過略顯「笨拙」的方式展現出來。
就像著名詩人泰戈爾說的那樣,「錯誤是真理的鄰居,因此它欺騙了我們」。有時候我們也會被孩子的表面錯誤所「欺騙」,沒有看到錯誤背後隱藏的活躍思維和聰明的頭腦。
孩子經常犯的幾種錯誤,其實是頭腦聰明的表現,家長不要被「蒙蔽了雙眼」,及時引導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和父母頂嘴是孩子的一項「重罪」,在很多家長看來都是孩子叛逆,挑釁父母權威的行為。只要孩子和父母「狡辯」,都會對孩子怒吼一句:「爸爸媽媽說的話永遠是對的!不要狡辯!」但從另一角度分析,孩子喜歡頂嘴,說明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強。
富蘭克林曾說,「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敢於和父母頂嘴的孩子,對各種事情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獨到的見解和觀點,不會隨意改變立場。他們在頂嘴時,大腦在不停轉動,思考著如何完善自己的觀點,孩子的頭腦自然比同齡人要聰明。
第二個錯誤便是撒謊,這是很多孩子的「拿手好戲」,有些孩子的「演技」完全不輸奧斯卡影帝,謊話張口即來,內心毫無波瀾。犯了錯誤想要逃避責罰、想讓父母滿足自己的過分要求時,孩子都會選擇編織謊言。
雖然德國詩人海涅曾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但孩子的頭腦思維可以從謊言中體現而出。
孩子在撒謊時,為了達到天衣無縫的效果,會仔細在腦海中對各種細節和話術進行演練,力求達到「真實」。在此過程中,孩子的邏輯和細節觀察力,都得到了提升,也可以快速自圓其說,大腦時刻在運轉,想不聰明都難。
孩子經常犯錯,家長要如何正確引導呢?
第一步當然是不要讓孩子會錯意,避免錯誤「進步」
即便我們意識到孩子犯的一些錯誤,可以讓頭腦思維更加活躍聰明,但如果直截了當地對孩子說:「寶貝你知道嗎?雖然你經常犯錯誤,但說明你大腦靈活。」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很容易誤解父母的意思,覺得自己沒有犯錯,反而是因為太過聰明。孩子會變得盲目自信,也會不斷將錯誤進行到底。我們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錯誤的嚴重後果。
第二步便是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小孩子犯錯誤在所難免,我們要讓孩子在錯誤中反思總結,不斷登上成功的階梯。偉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曾說過: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
我們要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通過耐心地溝通,幫助孩子找出錯誤的原因以及需要改正的錯誤。也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會因為他們的錯誤而疏遠,受到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僅僅是因為孩子犯了錯誤。
寄語:即便是聖人,也難免會犯錯,何況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呢?我們在包容孩子的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將隱藏在錯誤下的「真理」挖掘而出,為孩子的人生道路增添幾分閃耀光芒?作為「資深」家長的你,可還有更好的「治癒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