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寶寶早說話?語言啟蒙是關鍵,3個小技巧助寶寶「早開金口」

2020-12-18 小婷老師育兒觀

寶寶出生的時候,表達情緒的方式是咿咿呀呀的聲音,想要寶寶說說,想聽那第一聲爸爸或者媽媽都是很激動的事情。所以做爸爸媽媽的對孩子的語言啟蒙就要重視起來,父母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教育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越早培養出孩子的開口說話的能力,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父母就能越好的和孩子一起交流和孩子一起成長,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有些新手奶爸奶媽們比較著急,希望可以早點聽到孩子喊自己的那一聲,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不停地對孩子重複「爸爸媽媽」的發音,著急的心態可以理解,但孩子學說話是一個慢慢學習的過程,急不得!

最近網上就有一個小寶寶「說話」的視頻火了,視頻裡護士把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嬰兒放到媽媽旁邊的小床上時,可能因為習慣了媽媽熟悉的氣味和溫暖的懷抱,小寶寶剛接觸到床就發出了響亮的一聲「媽媽」,惹得病房裡的人都哈哈大笑。

一些新手寶媽也是羨慕的,自家孩子一天教幾百遍也還是不會喊爸爸媽媽別人家孩子一出生就會,真是羨慕嫉妒呀!

對此,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個醫生就說,大家這都是「過度解讀」了。原來小孩子喊「媽媽」,並不是他有意識下的行為。人的上下唇瓣做出「」的動作時,自然而然地會發出「mama」的聲音。當寶寶在情緒激動之下做出這個動作時,急促的發音聽起來就像是在喊媽媽了。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喊「媽媽」。

3個小技巧助寶寶「早開金口」

1. 提供聽力環境

現在的社會上競爭是很激烈的,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未來都有很強烈的危機感,所以就給孩子報興趣班補習班樂器才藝,沒有落下的,甚至有的孩子兩三歲開始彈鋼琴了

我不能說這種現象是好壞,而不能說這樣的狀況是不是完全的「拔苗助長」,因為孩子早接觸這些東西就能更早地適應,學習語言也是如此

孩子學習語言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有良好的聽力環境,因為只有聽得清楚聽得好,寶寶才能說得清晰表達流利

其實兒歌是很實用的工具之一,兒歌都具有節奏明快歌詞簡單朗朗上口的特點,就很適合給寶寶放著聽。除此之外,一般的普通話測試裡用到的短對話都發音清晰、語速適中,作為寶寶的聽力材料也很合適。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儘早學習外語,同理可以把兒歌和聽力測試更換成外語版本。

2.進行對話練習

在一些進行有意識對話的家庭裡面,寶寶開口說話就會比普通家庭要早。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所以就沒有在意這個問題,但是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爸爸媽媽就要為孩子開口說的這件事做好一定的準備。

儘量的保證孩子在的環境下所接觸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多多的進行面對面交流,可以讓孩子看著阿爸爸媽媽說話,同時也可以放大說話的表情和口型,都有利於孩子的觀察,因為孩子小無法給出一些反應,但是還是可以通過觀察來了解整個對話的過程和對話的信息。在這個不斷重複的過程裡,孩子會慢慢地建立意識思維和開口說話的聯繫。

3.科學啟蒙書籍

書籍永遠的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為家長、老師並不能時時刻刻的陪在孩子身邊,但是書籍就可以做,可以孩子任何需要的時出現。所以給孩子選擇一個可以學說話的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就是這麼選擇的,但是我有加上一點就是選擇的有聲書,因為這樣孩子就可以聽,我也可以休息一下,我並不是一個很勤快的媽媽,為了彌補這一點,我就選擇的有聲書,就是是這樣本《寶寶語言啟蒙讀本》,專門為0~3歲的寶寶量身定製。

這本書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很多文字,因為這年齡段的寶寶不能那麼多文字,反而圖片是他們理解一個詞的途徑,這本書就很符合這一點,所以不要看到都是圖,沒有多少字就覺得不值,者這都是根據孩子的發展規律來的

對於寶寶的語言啟蒙,這裡一共分了6步:1、發音;2、表達;3、用詞;4、更準確;5、溝通;6、專項練。在排版上也很符合孩子觀看。還有這本書的紙只夠厚實不怕寶寶撕

讓我們一起期待孩子說話吧!#育兒有方法#

相關焦點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很多家長都聽過「貴人話語遲」的解釋,面對自家孩子說話晚,總是用以此來安慰自己,難道寶寶說話早晚真的分男、女嗎?
  • 0~3歲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這3個技巧,能讓寶寶說話更伶俐
    有一次我想去深入了解一下這孩子,我發現他已經對身邊的人開始恐懼了,不僅不會說話而且當你去觸碰他的時候,他下意識就要逃跑,根本沒法交流,慢慢孩子到了6歲基本的會說了一點,還是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他媽媽又生了第3個孩子,已經3歲了,比第二個孩子小三歲,在第二個孩子的案例下,這位媽媽就一直陪著第三個孩子,認為自己的方法不對,就從網上買了關於寶寶說話的繪本
  • 寶寶說話晚要不要緊?一招幫助寶寶早開口
    想知道寶寶是不是說話晚了,先了解 1~3 歲寶寶語言發展的裡程碑——12~16 個月:能夠聽懂 100~150 詞、簡單的句子或請求,比如能對所接收的請求作出反應;能夠說 20~30 個詞;16~20 個月:能夠理解 200 個詞和詞組;能說 50~200
  • 芝加哥大學:語言發展或和精細動作相關,「指操」助娃早開金口
    在和同學的聊天中我發現,作為全職媽媽的她,把小芝士照顧的很好,同時也很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寶寶剛張口,她就馬上送水杯,吃飯也基本上是她在喂。這種行為,一方面讓孩子失去了語言表達的需求,另一方面影響了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導致了語言發展落後於平均水平。
  • 培養寶寶早說話,我是怎麼做的
    語言發展是有規律的。0-3個月的寶寶,進行的是無意識交流,會發出類似「啊,唔」之類的簡單發音。4個月開始,寶寶開始進行有意識的交流,學會發一些連續的音節。9個月到1歲半,寶寶的語言能力進入單詞階段,開始說一些名詞為主的單詞,甚至簡單的句子。1歲半以上,學會用一些動詞和名詞連起來,組成短句表達自己。2歲-3歲,寶寶語言飛速發展,進入句子的擴展和主動講故事階段。
  • 不到1歲寶寶英語啟蒙「玩」出新高度!99%的媽媽知道後都後悔
    一說起英語啟蒙,很多家長腦海裡都是問題滿天飛:現在學英語是不是太早了?寶寶這麼小,英語啟蒙有用麼?寶寶學語言的最佳年齡是什麼時候?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中文啟蒙的問題呢?什麼時候啟蒙最佳,什麼時候輸入?英語啟蒙,其實就和中文是一樣的道理。小寶寶每天也要接觸中文環境,也得有人給孩子輸入中文,孩子大了後才能開口。
  • 6個技巧教寶寶學說話,家長多堅持,寶寶將來能言善道
    洋洋今年三歲了,說話還很不利索,有時候家裡人也弄不明白他想表達什麼。出門以後別人都不知道洋洋想說什麼,別的小朋友也不願意和他一塊玩。 看著別家孩子能說會道,洋洋的爸媽都急死了!後來諮詢過專業的幼師才知道,洋洋口齒不伶俐都是因為1歲之前家裡人基本不和洋洋說話,導致孩子接受的語言刺激太少。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寶寶說話晚,是很多家長的心病。家長會忍不住各種擔心:萬一寶寶不會說話咋辦?寶寶說話晚,是不是智力有問題?是不是自己帶娃沒帶好,導致娃說話晚?雖然民間有「貴人語遲」的說法,但家長們更害怕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關於寶寶說話的一些小知識。
  • 一歲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3個技巧,教孩子「能說會道」
    鄰居也是一臉愁容,說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開口說話特別遲,很多同齡的孩子都會說一些話,也會跟著大人叫爸爸媽媽,以前自己的兒子半歲就會叫爸爸媽媽了,結果這個寶寶的語言表達卻異常遲鈍。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有一些孩子開口說話特別遲,嚴重的話可能都要到學齡前階段才開口說話的,不僅不會說,也不想說話,這個時候父母的指引就很關鍵了。
  • 寶寶學會說話的秘密在哪裡,預防語言障礙很重要
    嬰兒什麼時候開始說話?幾乎所有的寶寶在出生後11個月大,就開始學會說話。但在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之前,他們就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從聆聽父母的聲音開始,就在辨別語音的韻律,通過觀察父母的嘴型感知聲音的動作,通過父母的表情體會語言內涵。
  • 科學證明寶寶越早說話讀書時語言成績越好,但是否也代表越聰明?
    寶寶在10個月左右的時候通常開始學會走路以及簡單的說話,這時我們會想孩子是否越早說話越聰明,越早走路越棒?甚至會否覺得孩子是說話比走路早好還是走路比說話早好? 先了解下通常情況下寶寶幾歲會說話:
  • 不說話、說話晚、說不清,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寶寶不張口說話,很多家長都用「貴人語遲」來安慰寶寶和家人。 但家長聽說過「狼孩」的故事嗎? 被父母拋棄或丟失的孩子,機緣巧合下被野生動物「收養」。 語言發育的黃金期,「狼孩」整日與動物為伴,沒有接觸過任何人類語言。
  • 哪有什麼「貴人語遲」,家長做好3點,讓孩子「早開金口」
    3、有的孩子比較膽小,可是家長又比較強勢,於是,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家長會表現出著急,甚至大聲訓斥孩子"你究竟想說什麼,大膽的說出來呀。"家長的態度讓孩子不敢說話,長此以往,孩子邊不愛說話。
  • 寶寶要怎麼樣才能變得會說話、愛說話?要從這兩個時期做好引導
    也就是說,寶寶愛不愛說話,和寶寶嬰兒期的語言啟蒙工作做沒做好,有著很大的關係,那麼,嬰兒期的語言啟蒙,我們又該如何正確進行呢?a「正常」交流很重要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本身是不具備語言能力的,那麼這個時候和寶寶說話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
  • 如何給2歲以內的寶寶進行英語啟蒙?90%的家長都做錯了!
    語言學習關鍵期理論指出,6歲以前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而2歲以前更是進行語言啟蒙的最佳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不分語言區的,不管你給他輸入是中文還是英語亦或是其它語種,寶寶都會同樣接受。寶寶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不僅不會混淆,還有利於智力的發展。
  • 寶寶小手握緊拳頭?家長讀懂寶寶的手勢語言,才能更好地呵護寶寶
    但是大多是第一次當父母,對於照顧這個小寶寶還真是充滿了忐忑,主要原因就在於,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家長學會讀懂寶寶的手勢語言十分必要。剛榮升寶媽的同事燕子最近被孩子弄得整天十分焦慮。仔細一問原來是最近孩子特別鬧騰,總是把身邊的東西扔的到處都是,奶粉喝到一半就扔奶瓶,牛奶溢得到處都是,看到自己滿身牛奶還咯咯地笑。
  • 孩子說話驢唇不對馬嘴,語言邏輯的矯正是關鍵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很多孩子整天小嘴說個沒完,可愣是沒有一句話能讓父母馬上聽明白的。有些父母倒是很看得開,認為孩子年齡還小,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比較正常,哪個孩子也不可能在3歲之前就能對答如流,父母在家裡扳一扳就過去了。有些父母則是顯得很慌張,懷疑寶貝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就像小品裡「村口的吳老二」一樣。
  • 孩子不說話,你覺得是貴人語遲?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其實不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自身情況不一樣,說話會有早晚之分,而且通常女孩比男孩說話要早,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一般4-6個月的差異都是正常範圍,但如果滯後時間太長,建議家長們要及時就醫。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除了一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部分就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時,家長是否有進行正確引導。
  • 肥寶札記|周歲寶寶說話那些事兒
    問娃,你是想吃葡萄麼?他看著我「嗯」。 我跟娃爹說,小貨會說葡萄了,娃爹不信。晚飯時,發生了以上對話。 肥的寶小朋友說話算是比較早的,7M27D會叫爸爸,9個月的時候會叫媽媽,之後是陸續學會了各種動物的叫聲:旺旺、啊(大象),嘎嘎。
  • 2歲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發展寶寶語言能力,還有這幾件事不能忽視
    我家的可愛多已經2歲3個月了。最近跟大家分享了幾個短視頻,記錄了多多在滿2歲之後,一些有趣的小變化。2歲的多多,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語言能力開始爆發式發展,變成一個小話癆,有事沒事都在喃喃自語,耳朵也靈得很,大人們不經意說出口的一些詞語,她立馬就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