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3個技巧,教孩子「能說會道」

2020-12-26 箐媽育兒日記

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出生之後,每一個變化和成長,父母都會很關心,也都會深深的印刻在腦海裡,尤其是孩子的說話表達,稍微比其他的孩子遲一些,父母就會非常焦灼,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啞巴,是不是有語言表達的障礙等等。

01寶寶語言發展遲鈍

前幾天,鄰居家的婆婆送來了邀請函,說是孫子的周歲宴,邀請我們一家子一起去慶祝一下,因為兩個家庭關係不錯,經常串門,所以也就應承了。

在周歲宴上,大家都爭著逗孩子,孩子笑的特別開心,但是當朋友要引導孩子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孩子卻不會說,於是朋友就問鄰居,怎麼孩子滿一周歲了,還不會開口說話.

鄰居也是一臉愁容,說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開口說話特別遲,很多同齡的孩子都會說一些話,也會跟著大人叫爸爸媽媽,以前自己的兒子半歲就會叫爸爸媽媽了,結果這個寶寶的語言表達卻異常遲鈍。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有一些孩子開口說話特別遲,嚴重的話可能都要到學齡前階段才開口說話的,不僅不會說,也不想說話,這個時候父母的指引就很關鍵了。

其實,孩子出生後一直到一歲前,是開口說話的樞紐時期,與其擔心孩子不會開口說話,還不如從生活的小事當中慢慢引導孩子,教孩子開口說話。

對於孩子來說,出生之後,一直到一周歲左右,都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時期,一歲之後進入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父母要利用好,並正確的引導和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這對於孩子的語言發育有著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02寶寶學語言的四個階段

對寶寶來說,語言的學習主要有4個階段,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年齡段的不同特性,對孩子進行指向性的訓練和引導。

一歲前

這個階段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正在逐步形成,最常見的就是咿咿呀呀的說著,對於外界的聲音也會有很高的興趣,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多和寶寶說話,讓寶寶多聽聽不同的聲音和發聲源。

一至兩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夠簡單的說一些詞彙,但是想要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還需要配合手勢動作來完成,想要了解和探索的心理也會引導寶寶去了解周圍的所有事物,這個時候,父母要多咋孩子面前說話,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並多讓寶寶開口。

兩至三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夠簡單的說些句子,會喜歡問這個問那個,這個時候父母要多些耐心,讓寶寶慢慢將自己的話語表達完整,而不是中途打斷寶寶說話,並可以讓寶寶效仿爸媽說話,逐漸習慣使用長句子。

三至六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會比較流暢,能夠運用很多不一樣的詞彙,也能判斷正確的語言語序,這時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系統的語言學習,也可以視孩子的能力,讓孩子接觸其他語種。

03 三個技巧教會孩子能說會道

當孩子進入語言發育的時期,孩子本身是會有表達的想法和念頭的,但是這是不足夠的,還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激發。

1、營造豐富的語言交流氛圍

一個正常的孩子,只有在豐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語言能力才會得到發展,也就是說,父母平時要多在孩子面前說話發聲,給孩子締造一個可以模仿和學習的環境,讓孩子在聽的同時,也慢慢學會去說。

2、用身邊的實物加強孩子的認知

和孩子說話並不需要刻意找各種話題,父母大可從身邊的或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作為話題去和孩子交流,比如告訴孩子自己正在做飯,這個是鍋,這個是盤子等等,漸漸的孩子就能掌握更多的詞彙。

3、讓孩子自己想要說話

在教會孩子說話的同時,父母也要激發孩子表達的欲望,讓孩子說出來,別只用動作來表達,在孩子說的時候,父母也要等孩子說出來,而不是替孩子說,這樣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得到發展。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總會有一定的差異,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能更好的說話和表達,父母就要給孩子營造合適的環境,教孩子說話的同時,也讓孩子開口說話,這才有利於孩子以後的說話和溝通能力發展。

本文由箐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0~3歲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這3個技巧,能讓寶寶說話更伶俐
    研究發現:1~3歲的孩子在生長發育的出現的往往是直覺行動思維,這是思維的初級表現,也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我有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就是錯過早期教育導致6歲孩子說話還沒有3歲孩子說的全,我這個親戚一共生了3個孩子,生第一個的時候沒有時間有精力去管,孩子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到第二個有點時間了但是不多,然後就開始瘋狂的工作養孩子,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孩子周圍也沒有多少說話的人,久而久之這孩子三歲時候性格就變得內向了,不愛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 2歲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發展寶寶語言能力,還有這幾件事不能忽視
    我家的可愛多已經2歲3個月了。最近跟大家分享了幾個短視頻,記錄了多多在滿2歲之後,一些有趣的小變化。2歲的多多,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語言能力開始爆發式發展,變成一個小話癆,有事沒事都在喃喃自語,耳朵也靈得很,大人們不經意說出口的一些詞語,她立馬就學會了。
  • 寶寶開口說話的早晚,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老一輩人:貴人語遲
    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同,有的孩子開口比較早,9、10個月就已經能清楚地叫人了,但有的小傢伙開口則比較晚,一歲多了說話仍是磕磕絆絆的,而這時老一輩人就會說:「這時貴人語遲,別著急!」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早晚,真的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嗎?
  • 孩子說話晚,大多是這3類媽媽帶出來的原因,一招教孩子快速開口
    哪知道如今三歲了,去到幼兒園卻被老師反映連基本的「老師」都不會發音,也不會用口杯喝水,語言能力發育晚了別的小朋友一大截,讓麗麗最好帶著孩子去檢查一下。麗麗聽到老師的話後內心五味陳雜。孩子說話晚,可能是家長這3種教育方式所致帶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孩子在1歲左右模仿能力達到了高峰期。
  • 寶寶說話晚要不要緊?一招幫助寶寶早開口
    春節到了,孩子們也又長大了一歲。在寶貝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爸爸媽媽們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煩惱。其中有一個常常被大家討論到的話題就是:孩子越來越大了,可是還沒有開口說話,怎麼辦?這一次,丁香媽媽就為大家找來了專業的心理學老師葉壯,來教教大家如何讓孩子開口說、說得好。
  • 寶寶一歲多還不會說話?其實不是他的錯,而是父母沒做對!
    堂哥家的二寶,已經一歲半了還不太會說話,連基本的稱呼還沒學全,只會叫媽媽、奶奶,其餘全用「嗯、嗯」來表達,這讓一家人非常著急。正常來說,寶寶在一歲多時已經會說簡單的短句了,為何堂哥家的寶寶卻遲遲不會說話呢?
  • 想讓寶寶早說話?語言啟蒙是關鍵,3個小技巧助寶寶「早開金口」
    有些新手奶爸奶媽們比較著急,希望可以早點聽到孩子喊自己的那一聲,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不停地對孩子重複「爸爸媽媽」的發音,著急的心態可以理解,但孩子學說話是一個慢慢學習的過程,急不得!一些新手寶媽也是羨慕的,自家孩子一天教幾百遍也還是不會喊爸爸媽媽,別人家孩子一出生就會,真是羨慕嫉妒呀!對此,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個醫生就說,大家這都是「過度解讀」了。原來小孩子喊「媽媽」,並不是他有意識下的行為。
  • 3歲寶寶只會說簡單詞語?用六個辦法提高語言能力,讓娃能說會道
    文 | 小書蟲媽媽今天和閨蜜吃飯,飯間聊起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她特別煩惱。原來她家孩子已經三歲了,但還不怎麼會說話,只會說簡單的一些詞語,例如:爸爸、媽媽、吃飯、哥哥、姐姐等,遇事不會表達,急得團團轉,只知道大聲哭喊。閨蜜說,本來計劃九月份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但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這麼差,真的擔心沒有辦法和老師、同學正常交流。
  • 6個技巧教寶寶學說話,家長多堅持,寶寶將來能言善道
    洋洋今年三歲了,說話還很不利索,有時候家裡人也弄不明白他想表達什麼。出門以後別人都不知道洋洋想說什麼,別的小朋友也不願意和他一塊玩。 看著別家孩子能說會道,洋洋的爸媽都急死了!後來諮詢過專業的幼師才知道,洋洋口齒不伶俐都是因為1歲之前家裡人基本不和洋洋說話,導致孩子接受的語言刺激太少。
  • 3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寶爸以為是啞巴要送人,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
    3歲寶寶還不會說話,寶爸以為是啞巴要送人,奶奶上去就是一巴掌在3歲之前,寶寶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家人的關注。寶寶要是有個三病兩痛,最為擔心和害怕的,莫過於孩子的家長了。之後寶寶也是長得很漂亮,白白胖胖的,十分健康。不過,後來麗麗卻發現了一件十分嚴重的事,那就是本該到了說話年齡的寶寶,既然一個字都吐不出,只會咿咿呀呀地叫。寶媽是想盡辦法教寶寶說話,但寶寶愣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寶爸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十分驚訝,覺得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太反常了。
  • 寶寶說話晚、走路遲,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
    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自己的節奏,尤其是上面說的這些,還真不用拼一時早晚。咱們今天就拿長牙、學步、開口說話,這三樣被問的最多的事兒,用科學數據來寬慰寬慰大家:就算寶寶暫時沒別人快,也沒關係!寶寶大概到了2歲半到3歲左右,20顆乳牙差不多就都該長齊咯,附一張可愛的萌牙順序參考圖:家長們還總習慣把出牙的問題和輔食放到一起,問:不是的哦,千萬別本末倒置,4~6個月添加輔食之後,輔食性狀要及時進行由細到粗的改變,這樣做可以刺激牙齦、促進寶寶頜骨和牙床的發育,從而影響牙齒的萌出
  • 兔媽分享寶寶一歲半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你還得重新再生,多累呀,還得在醫院住兩天才能回家,太麻煩了。然後我就被她打敗了,允許她去吃餅乾了…當孩子會說話之後,會覺得這種互動超有意思,也超有成就感,因為你教會了她說話。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育軌跡,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寶寶一歲多還不說話,就身邊的朋友而言,也是有很多的。但是發育的共性而言,是可有參照的,多大該幹什麼可以幹什麼?很多育兒類的書上都有分享過。
  • 一歲寶寶不會說話,奶奶說是因為沒剪舌根,醫生的話讓奶奶閉嘴
    寶寶一歲多還不說話,奶奶要剪舌根,幸好攔住了小麗最近很發愁,因為自己家的寶寶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和他差不多大的寶寶,早就已經開始說話,有的現在已經說得很流利了。這天,有一次說到寶寶還不會說話這件事,孩子的奶奶堅持說,肯定是因為沒有給孩子剪舌根。還埋怨小麗,說之前就要剪舌根,小麗他們不同意,看看孩子現在還不會說話,再這樣下去,孩子就完了。雖然小麗也很擔心,但總覺得婆婆說的剪舌根不太靠譜,畢竟事關孩子嘴裡的東西,萬一弄錯了,剪壞了,孩子就真的毀了。
  • 寶寶遲遲不說話,語言啟動期,四大手勢幫寶寶開口
    這一問好可不要緊,一下打開了阿姨的話匣子,阿姨說:「你看看,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你這個都會問好了,我家這個心裡啥都懂,就是不說話,你說急人不急人。」儘管有老話講「貴人語遲」,但是經過育兒作者們的普及,大部分長輩也都知道了,孩子兩歲還不說話,肯定是有什麼問題。這裡面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能理解你說的意思,並且能夠去按照指令做出回應。
  • 想和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溝通其實沒那麼難,這8個手勢也許有用
    實際上,那些說話比較遲的孩子,通常在動作協調性方面發展得很不錯,如果父母可以儘早教會他們一些簡單有效的手語,可能會讓事情變得簡單起來。寶寶有自己的手語。很多男孩比女孩開口要晚,如何和他們溝通成了早期階段最令父母頭痛的事。
  • 7個月大寶寶開口說話,寶爸卻高興不起來,眾人得知原因後笑不停
    七個月大寶寶開口說話,卻令寶爸崩潰當孩子咿咿呀呀的時候,往往最親近的家長才能知道孩子到底想表達什麼需求,當然,期待孩子早日開口說話也成了家長一個心願。最近,在四川成都,一個7個月大的小寶寶就火了,因為只有七個月的小嬰兒竟然開口說話了!
  • 寶寶兩歲還不會說話,帶孩子去看醫生後才知道原因:家裡人太多
    寶寶兩歲還不會說話,帶孩子去看醫生後才知道原因:家裡人太多前段時間和閨蜜視頻,閨蜜家的寶寶小西瓜也入鏡了,閨蜜讓她叫我阿姨,寶寶卻是一句話都沒有說,起初我還以為是孩子怕生。3、抑制孩子語言表達的動機家長們總是喜歡幫孩子打理好一切事情,從來不過問孩子的意見。當孩子有什麼想要跟父母表達的時候,往往他們還沒有說話來表達他們的需求,父母就已經包辦好了一切。
  • 如何跟3歲內寶寶聊天?依據0-3歲語言發育規律,越聊表達能力越強
    以上是寶寶3歲前的語言發育規律。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節奏,開口時間會有早晚之分,但是也會跟爸爸媽媽們如何教有關。但是我們從這位「小神童」爸爸身上知道一個事實,孩子開口說話,你得教。只有親自教,孩子才能學好說話。教的方法有兩個原則:①遵照孩子的步調教;②堅持,堅持持續、大量地對寶寶進行語言輸入,這個輸入的過程,其實就是跟寶寶聊天。
  • 七個月大的寶寶開口說話了,寶爸卻不高興,大家知道原因後都笑了
    當然,孩子如果在某個大型運動項目上顯得有些遲鈍,做父母就要開始擔心,就會不自覺地陷入焦慮的情緒中。特別是和身邊的其他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時,總是會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比如學會走路?能講話嗎?7個月大的寶寶一開口,就讓寶爸崩潰了。
  • 孩子多大開始說話正常?不是一歲不是兩歲,育兒專家:這是關鍵
    孩子如果到了兩周歲說話還不是很流利,那麼家長也會開始擔心,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因為在大家固有的理念當中,小孩子在一周歲左右開始說話是正常的,如果到了兩周歲還依然不是很會說話,許多大人就會認為這個孩子可能是比較木訥,或者智商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