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主要以Fe2+形式被作物吸收,螯合態鐵也可被吸收,而Fe3+在一般條件下溶解度很低,大多數植物都很難利用;其次,鐵在植物體內很難移動,無法被再次利用;第三,植物吸收鐵受多種離子的影響,Mn2+、Cu2+、Mg2+、K+、Zn2+等,它們與Fe2+都有明顯的競爭作用。
葡萄缺鐵:初期新葉失綠,僅葉面保持綠色,嚴重時葉緣和葉尖發生不規則的褐色壞死斑,枝條停長,卷鬚較大,葉片看似灼燒狀;坐果率低,有時花蕾全部脫落,果粒小。
柑橘缺鐵:葉脈為綠色網紋狀,脈間黃綠,枝條細弱。嚴重時,幼葉及老葉均變成白色,中間葉脈常綠,且葉片易脫落。
獼猴桃缺鐵:葉肉變黃,葉脈保持綠色,致使葉面呈現出綠色網紋狀黃化。缺鐵嚴重時,新梢頂端枯死;果實上表現為果實變黃,果實淡而無味。
百香果缺鐵:新葉出現黃化,葉片小而薄,果實變小,品質低劣。
草莓缺鐵:初期新葉葉脈間失綠,中度缺鐵時會有短暫的綠色復原現象,缺鐵嚴重時,新長出的小葉和新成熟的小葉都會變白或黃化,葉片邊緣壞死,葉片邊緣的葉脈間變褐壞死。
西瓜缺鐵:初期或缺鐵不嚴重時,頂端新葉葉肉失綠,呈淡綠色或淡黃色,葉脈仍保持綠色。隨著時間的延長或嚴重缺鐵,葉脈綠色變淡或消失,整個葉片呈黃色或黃白色。
番茄缺鐵:其植株頂芽及新葉常出現黃白化,且沿葉脈殘留綠色,葉片變薄,葉片基部還出現黃色斑點,一般沒有壞死和變褐現象。
玉米缺鐵:脈間失綠先發生於新葉,上部葉片葉脈間出現淺綠色至白色或全葉變色,中、下部葉片為黃綠色條紋,老葉綠色。嚴重時整個新葉失綠髮白,失綠部分色澤均一,一般不出現壞死斑點。
水稻缺鐵:上部葉片葉脈間失綠,呈條紋花葉,症狀越靠近新葉黃化越嚴重。植株生長不良矮小,生育推遲甚至不抽穗,且老葉常保持綠色。
石灰性土壤易發生缺鐵症狀,過量施用碳酸根肥料也會抑制鐵的轉化吸收。植株或葉片內的二價鐵很容易轉化為三價鐵,無法移動到缺鐵部位。實踐經驗還是螯合鐵更能被根系和葉片吸收,在植物體內運轉也不易受阻。鐵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元素之一,在植物體內移動性不強,鐵對作物的生長尤為重要。1、鐵是形成葉綠素的元素,和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缺鐵時葉綠素合成受到影響,葉片出現灰白色,尤其新生葉出現失綠症狀。2、鐵和銅一樣,促進氮元素的代謝促進硝態氮向銨態氮轉換,尤其對豆科植物尤為重要。4、鐵也是磷酸蔗糖合成最好的活化劑,缺鐵時,植物體內蔗糖減少。7、作物缺鐵首先表現幼葉失綠,植物失去光合作用,嚴重時葉片脫落。8、過量的鐵元素會導致植物中毒,葉片脆弱、脫落、根系發黑腐爛、出現「青銅病」。由於氯化鐵和硫酸亞鐵等無機鐵鹽在鹼性高時很容易變成磷酸鐵或氫氧化鐵沉澱而失效,甚至在中性情況下也會被氧化成鹼式鹽沉澱,而低價的硫酸亞鐵易被空氣中的氧氧化為高價鐵而失效,常造成植物缺鐵,後來栽培中的鐵鹽又改為有機酸鐵,如檸檬酸鐵和灑石酸鐵,這些化合物在有效性雖比氯化鐵、硫酸亞鐵好些,但本身很不穩定,效果也不理想。應用能形成螯合環的有機化合物與鐵作用或螯合鐵,這類螯合鐵用於設施農業和無土栽培營養液中作鐵源,效果很好,所以現在都使用它代替最初使用的無機鐵鹽和有機酸鐵。因此,無機鐵肥在土壤中的效果很差。水溶性較好的螯合鐵肥是補鐵的最佳選擇。英瑞沃博特多螯合糖醇鐵穩定性好,不易被氧化和固定,吸收利用率高。規格:360g/20瓶/箱 600g/20瓶/箱 1200g/12瓶/箱 5kg/4壺/箱抑菌抗病,增糖著色,早熟增產,保肥保水,保果膨果,鬆土養地本品為多螯合糖醇鐵製劑,是一種有機鐵製劑。含量高,移動性好,可在木質部及韌皮部自由運輸。大幅度提升鐵的利用率。鐵源、糖源和有機酸雙補、二次移動,雙向吸收,有效防止植物缺鐵。促進作物的光和效應,能明顯改善並完全治癒作物因缺鐵而出現的葉脈間失綠、黃葉、褐色斑點等病症,起效快,效果持續時間長,可達12周。作物蘋果/梨/柑桔
2000-3000倍
1500-2500倍
1000-2000倍
1000-2000倍
1000-2000倍
生長季節噴2-3次,每次間隔10-15天,有效預防葉焦病,焦心病,蒂腐病,腐心病等生理性病害。英瑞沃博特更多新產品正在研發生產當中,敬請期待!!!
官方網址:www.wbtsw.com
全國諮詢熱線:400-679-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