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擺脫壞情緒?

2020-12-2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疫情期間,有的戰友會出現煩躁、鬱悶、擔心等負面情緒。平時幸福感高,心理資源較為豐富的戰友,受負面情緒影響較小,可能只是一時低落。但心理資源較為匱乏,容易受負面情緒衝擊的戰友,就可能出現心理失衡。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能幫助戰友們找到本身擁有的心理資源,儘快擺脫壞情緒。因此,無論個人實踐還是集體組織,平時都可以進行積極心理小練習。

&nbsp&nbsp&nbsp&nbsp積極的自我介紹

&nbsp&nbsp&nbsp&nbsp壞情緒來襲時,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正面診斷,發掘自己的優勢,介紹自己的閃光點。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高光時刻」:回憶經歷過的、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並在其中找出最能體現自己優勢的故事。回憶越具體越好,可以講出來給自己聽,也可以分享給他人。這樣的練習能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和肯定,從而提升自我認同感,激發正能量。

&nbsp&nbsp&nbsp&nbsp尋找自己的優勢

&nbsp&nbsp&nbsp&nbsp從積極的自我介紹中找出自己的個性優勢,或是從故事中提煉出自己某種特定的品格優勢,並想一想這些優勢曾經怎樣幫助了自己。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優勢樹」:在紙上畫一棵樹,把自己的優勢貼上去、畫上去或寫上去。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優勢,從而對自我和未來充滿希望,並且與他人產生人際聯結,更好地體會人生的意義。

&nbsp&nbsp&nbsp&nbsp發揮品格優勢

&nbsp&nbsp&nbsp&nbsp專注於一些特定的場景,去發現品格優勢是如何促進積極情緒的,以及面對困境或負面情緒時,如何發揮不同的品格優勢。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三個小確幸」:每天有意識地關注每一件事情,然後記錄生活中出現的三件好事,無論其大或小。比如更親密地陪伴家人、戰友,學會某項新技能等。還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令人心情愉悅的事情。這樣做能幫助我們改變視角和思維模式,看到生活中的積極面。

&nbsp&nbsp&nbsp&nbsp表達感恩

&nbsp&nbsp&nbsp&nbsp思考好的回憶和壞的回憶,強調對好事的感恩。這段時間,大家與外界的接觸減少,容易感到孤獨。學會感恩能提升積極情緒,降低孤獨感。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一封「感恩信」:靜下心來想一想,有沒有一個人,你一直想感謝,但卻沒有充分感謝過。你想對他說些什麼?你可以把這些話寫下來,發給他,也可以用語音通話的方式念給他聽,或者拍個照片發給他。建議手寫,增加儀式感。

&nbsp&nbsp&nbsp&nbsp提升樂觀與希望

&nbsp&nbsp&nbsp&nbsp疫情期間帶來的不便可能會影響心情,讓我們情緒低落。這時想想自己曾經是怎樣渡過難關的。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塞翁失馬、因禍得福」:回顧自己成長經歷中三個遭遇危機而後發生轉機的例子,記錄下來。當遭遇挫折時,回味這些事件,回想自己應對危機的過程,讓它們成為屬於你自己的寶貴人生經驗。

&nbsp&nbsp&nbsp&nbsp正面溝通

&nbsp&nbsp&nbsp&nbsp抑鬱情緒嚴重的戰友常有的一個問題就是感受不到人際支持。學會正面回應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從而感受到人際間的正向支持。人與人之間的回應模式可以分為四大類:積極主動、積極被動、消極主動、消極被動。其中最好的回應方式是積極主動。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積極溝通」:我們可以嘗試對別人做的事做出積極主動的回應,即使這件事與我們無關。積極的回應和讚美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nbsp&nbsp&nbsp&nbsp發現別人的品格優勢

&nbsp&nbsp&nbsp&nbsp之前練習了如何尋找自己的閃光點,而這次需要試著尋找別人的優勢。這個行動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優點轟炸」:邀請家人或戰友一起做這個練習。大家輪流用三個詞來描述其他人的優點,態度要真誠。積極的品格描繪有助於提升愉悅感,增強自我和他人應對困境的力量。

&nbsp&nbsp&nbsp&nbsp學會品味

&nbsp&nbsp&nbsp&nbsp人類大腦有一種「享樂適應」的反應,容易對愉快的事習以為常。用心體會生活中的每個片段,能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提升積極情緒。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過去、當下和未來」:品味過去,比如翻看之前的相冊,找出過往經歷中的物件;品味當下,做事時放慢節奏,體會當下的感受;品味未來,做計劃,比如現在就想像一下疫情之後最想見的人或最想去的地方。通過品味生活,給自己掌控感和希望,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

&nbsp&nbsp&nbsp&nbsp發掘更多積極心理資源

&nbsp&nbsp&nbsp&nbsp「別人」是我們積極心理的一個重要來源,很多幸福時刻都是在與他人的關係中產生的。在人際連結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助人,幫助別人會使我們減少負面情緒,並發生持續正面的改變。

&nbsp&nbsp&nbsp&nbsp小練習——「幫助他人」:記錄自己的善行,哪怕是很小的事,細細體會助人的過程和被需要的愉悅。疫情期間可以通過幫助別人給自己提振信心,比如主動關心戰友、幫助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nbsp&nbsp&nbsp&nbsp(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服務】積極情緒的力量——應對疫情的積極心理學練習
    後來,科恩教授又使用流感病毒重做了一次實驗,結果是類似的:積極情緒低的人患流感的機率為26.1%,而積極情緒高的人患流感的機率只有15.5%。所以,積極情緒多的人更不容易患感冒。因此,在和新冠肺炎作戰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有決心、毅力,更需要有積極情緒,積極情緒本身就是幫助我們戰勝病毒的一個方法。
  • 36「積極情緒」如何獲得積極情緒,提升工作效率?(員工篇)
    我是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認證指導師的培訓學員。傳播幸福的科學讓你們收穫幸福與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鐘,期待能夠與你幸福相遇。昨天被邀約給企業老闆和員工分享:如何在復工後擁有積極情緒,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才有了今天和明天的分享。今天是員工篇,明天是管理者和老闆篇!當然今天的內容對老闆和管理者也很有幫助的。
  • 別怕壞情緒,人大心理學老師教你用「心」戰疫
    比如: 1.樹立短期行動目標比如每天深呼吸十分鐘,每天有氧運動十分鐘,每天出去要戴口罩,做好防護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恐慌管理的方法。在這個時期樹立的行動目標,越簡單越清晰越好,有章可循,有方法可依,這樣做是有利於面對疫情的。
  • 受到負面情緒影響,學會這三種方法,擺脫壞心情
    這是負面情緒在作怪。當一個人太在意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變得心神不寧,此時的壞心情消耗著他的活力和精力。在這時,就要把這不好的情緒儘早排出腦海。在壞心情沒有歸於平和之前,這樣的不良情緒會嚴重消耗著我們的精力,還會隨著時間的持續而加強。
  • 積極情緒使我們快樂,消極情緒使我們不快樂。如何控制我們的情緒
    快樂積極的情緒,可使你在同類中脫穎而出。每天都是你的代表作。快樂積極的情緒,說白了也就是正確的人生態度,它包括誠信,主動,熱情,忠誠,認真,自信,自律等,積極的情緒會傳染,會帶給別人正能量。好的情緒就是發現和分享生活中的美有人說:我們在人世間要做光和鹽,要積極分享自己。那當我們不快樂的時候,會產生什麼表現呢?
  • 父母試試這些方法,幫孩子快速擺脫不良情緒
    所以,雯雯的朋友很少,她的內心很孤獨,也常常被自己的情緒所困擾,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1、情緒不穩定的後果。3、如何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呢?a、運用沙赫特—辛格的激活歸因情緒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歸因」是產生情緒的根本原因,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歸因,以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
  • 哈佛心理學專家教你正確的打開方式
    總之就是不能控制自己情緒,一轉眼,自己成為別人眼中「負能量滿滿」的人。當這個負能量的人,是你的時候,你如何逃離?又如何理性面對?每一天,我們都會經歷各種不理性的情緒時刻,無論是自己的壞情緒,還是社交中的壞衝突。因為不了解人的心理反應機制,所以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時,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控制和解決心理上的「自然反應」,就被動的上了壞情緒的「賊船」。
  • 如何用心理學方法發洩情緒?
    本文分享了發洩情緒的9個方法,在看文章前,你可以先聽聽主播金穎的文章,告訴你<我們為什麼會有情緒>我們要做回情緒的主人,拒絕受控。情緒並不等同事件。是情緒動了和壞了,並不是事件的本身。我們就是搞不清楚,認同了我就是那個情緒狀態的全部,自討苦吃,討好情緒和衝動,卻失去了自己。
  • 如何提升幸福感?——積極心理學中的PERMA幸福理論
    隨著積極心理學的發展,幸福的概念從注重主觀感受轉為對多維度進行定義和測量。心理學家對於「幸福」的解讀傾向於多維度的複合概念。由此,關於如何提升幸福感,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了幸福模型 PERMA理論。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
  • 用心理學解讀《小孩》中凱文受「踢貓效應」產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在文章第二部分,我將從兩個故事出發,談談「踢貓效應」產生的深層原因,以及如何擺脫它帶來的影響;文章最後,我將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和心理學知識,談談如何父母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成為「踢貓效應」中的受害者。01、凱文身上的「踢貓效應」到底是什麼?
  • 老師如何遠離負面情緒?如何收穫幸福感?如何與家長溝通……給老師...
    近日,好師妹專訪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彭教授為老師們帶來了10節心理健康課,講述了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擺脫壞情緒,獲得幸福!01積極心理學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 如何運用心理學育兒?三步,激發潛能,讓孩子內心幸福,成績優秀
    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顧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才能做到與孩子進行真正的親子交流?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這一個個問題,困擾過我,也同樣困擾著身為父母的你們,我們享受在為人父母的快樂之時,卻也承受著育兒的「負擔」。事實上,好的育兒方法,應該是從孩子的心理需求出發的。
  • 風靡日本的負面情緒掌控之書 | 去你的,小情緒:擺脫負面情緒的9個習慣
    沉溺於失敗,不能自拔;總在和別人比較,缺乏自信;不由自主地嫉妒他人;總是在抱怨各種東西;休息日仍然無法停止思考工作;一旦情緒低落就很難開心起來;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如果有,請不要太過擔心。不論是誰,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只有喜不自勝的好心情,經常會充滿灰心喪氣的壞情緒。
  •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讓生活更快樂恬淡|學點心理學,自助助人
    造成這種偏見的原因是,心理學是1879年才開始的年輕的學科,而且一開始研究的還只是消極和病態心理,到20世紀90年代,積極心理學才漸漸興起。我們普通人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就是,如何把積極心理學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有意義。
  • 「如何擺脫情緒的羈絆,並輕鬆應對他人的情緒?」丨《情緒剖面圖》
    「有太多的人困擾於憤怒情緒,甚至不惜惡言惡語,拳腳相加,他們缺乏有效的方法來化解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應付對方的情緒。」——陳冬冬·《情緒剖面圖》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1.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了: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客觀的看待情緒所帶來的後果,並因這後果果斷掐斷情緒燃燒的衝動,專注於當下,專注於更主要的需求。事實是,大多數人,不,應該說有太多的人困擾於憤怒情緒,甚至不惜惡言惡語,拳腳相加,他們缺乏有效的方法來化解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應付對方的情緒。難道他們就不知道情緒所帶來的後果嗎?
  • 別把你的壞情緒扔給別人
    天天不會擔心爸爸會有什麼壞情緒,會對他進行人身攻擊,會打擊他幼小的心靈。心理專家趙瑩說過:張亮的教育兒子的方式非常好,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方式叫「情景模式」,通過體驗式學習,讓孩子更容易把成年人口中的道理具體化,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心理專家認為,一個好父親會從點滴小事中給孩子展示什麼是誠實、謙遜與責任,讓他們明白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德。
  • 情緒管理的方法與技巧
    情緒的調控能力是建立在對情緒狀態的自我覺知的基礎上的,是指一個人如何有效地擺脫焦慮、沮喪、激動、憤怒或煩惱等因為失敗或不順利而產生的消極情緒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當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低下時,就會使自己總是處於痛苦的情緒旋渦中;反之,則可以從情感的挫折或失敗中迅速調整、控制並且擺脫而重整旗鼓。
  • 對話心理學家喻豐:積極心理學成了正能量霸權嗎?
    積極心理學和我們常說的「正能量」是不是一回事?在《遇見幸福》出版之際,界面文化專訪喻豐,就如何看待積極心理學成為一門顯學展開了探討。科研人員做了許多實驗才能說一句不那麼滿、推廣性不那麼強的話,社會人士卻可以說很極端的話,創造出的一些自己的方法,讓積極心理學變成一個有些魚龍混雜的行業,這也讓不少學者很困擾。界面文化:因為是顯學,積極心理學似乎很容易和消費聯繫起來,讓幸福變成一種產業。你是怎麼看待幸福商品化這種現象的?
  • 有書五周年共讀大會召開,心理學者許川向公眾推廣積極心理學
    許川的演講從「積極情緒」開篇,向觀眾展示了如何通過解釋風格認識自己,如何通過積極心理引導養成樂觀的思維習慣。同時許川指出,積極心理學不同於傳統心理治療「看病」的邏輯,積極心理學相信個體自身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