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情緒的羈絆,並輕鬆應對他人的情緒?」丨《情緒剖面圖》

2020-12-16 謝丹儒

「有太多的人困擾於憤怒情緒,甚至不惜惡言惡語,拳腳相加,他們缺乏有效的方法來化解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應付對方的情緒。」——陳冬冬·《情緒剖面圖》

作者丨謝丹儒

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

1.

沒有情緒的人是不敢想像的。

不過,如果情緒暴躁、易怒、動不動就失控,這很可怕。

沒有情緒可能被認為是沒有「人情味」的,情緒太複雜或夾雜太多的情緒則令人不安。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如何才能有效改善自身情緒呢?

曾經,我以為忍而不發,隱忍是最好的良藥。

我處處忍讓,各種容忍,心裡堆積了好多好多情緒。

我苦惱,我憤怒,我生氣,我甚至有點兒恨自己。

我恨自己不能向別人那樣將「氣」撒出去;

我恨自己為什麼要那麼怯懦;

我恨自己為什麼要容忍呢?

有些事壓根就不是我的錯,是泥也有三分土氣,是人怎麼可能沒有脾氣呢!

但是,我也知道隨便發脾氣是不對的,發脾氣是不好的。

可是,情緒堵在心口,真的很難受,非常難受。堵的時間越長,難受的感覺就加倍的上升。

於是,我跑步,拼命的跑,希望通過運動將心裡的那股氣發洩出來。

於是,我喝酒,喝的醉醺醺的,希望將這一切都遺忘。

然而,雖然這樣做可以獲得短暫的安寧,但是每次看到那些人,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新的問題,我就又失控了。

然後呢?

喝更多的酒,跑步到精疲力盡,難道要一直這樣循環下去嗎?

這樣的惡性循環什麼時候才能徹底結束呢?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我遲早會崩潰的。

不,我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

2.

然而,一想到發洩情緒所帶來的後果。

我不得不忍著——

無關之人,總不能讓他們承受這無妄之災。

我知道這種感受,所以我更加不能這麼做。

相關的人,也最好不要對他們發脾氣。

興許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哪些的地方犯了錯呢!

興許是我自己的原因,我也有錯,我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不是嗎?

至於其它,發脾氣是傷身體的,而且發脾氣毫無必要,事情已經發生了,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才對。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了: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客觀的看待情緒所帶來的後果,並因這後果果斷掐斷情緒燃燒的衝動,專注於當下,專注於更主要的需求。

事實是,大多數人,不,應該說有太多的人困擾於憤怒情緒,甚至不惜惡言惡語,拳腳相加,他們缺乏有效的方法來化解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應付對方的情緒。

難道他們就不知道情緒所帶來的後果嗎?

我想他們一定都承受過情緒所帶來的災難,無論是自己的情緒,還是他人的情緒,人與人交流,情感與情感的碰撞,必定是有情緒參與其中的,不過是其影響程度大和小的差距罷了。

總還是會有些人能夠很好的控制情緒的,而且大多數時候只要我們明白自己是在做什麼,以及為了什麼而做,那就不至於被情緒所控制太多。

可惜的是,這同樣是理想狀態。

而且,更多的時候我們所面對更多的是對我們無比熟悉的家人、朋友、同事,上司、鄰居,以及毫不相關的路人,無論是出於情感還是利益,可能我還可以忍受,忍耐,包容,但是有時恰恰是這種熟悉令我們更加苦惱和難堪。甚至是一點就燃,比如父母的誤會、父母的要求、「另一半」總是喋喋不休、被誤解的善意、孩子總是不聽話、合作部門「甩鍋」、鄰居將垃圾堆得滿樓道都是……

糟心的事兒太多了,逃避雖然一時有效,也總有無可逃避之時。

何況,那些人是生命中無比珍貴的人,如果在他們面前自己還需要處處容忍,那就真不知道還能逃去哪兒了。

所以,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為個人、家庭、公司和社會帶來積極的轉變,在與自己或他人相處時提供幫助,同時,如果能夠學會有效改善自身情緒,我們也能成為更從容、更快樂的自己呀!

3.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面臨很多的挑戰,有些挑戰可以等閒視之,但也總有些挑戰我們不得不去面對。比如,與人相處。

如若放任情緒爆發,相互攻擊,後果可能是非常不利的,不僅讓我們背負巨大的心理負擔,同時也讓身邊的人,讓自己深受傷害。

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處理好對方的情緒,才更容易讓我們成功應對這些挑戰,進而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新的天地。

在你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是否也曾出現以下希望?

1、能有效化解與人的衝突;

2、能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

3、能從容應對一個特別討厭的人;

4、在受到傷害時,仍能妥善處理。

……

無疑,這些期待本身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這些並有效管理情緒呢?

答案是,請翻開《情緒剖面圖》!

《情緒剖面圖》,作者陳冬冬,「火山模型」理論提出者,百仕瑞高級顧問,長期為世界五百強、央企及大型民企提供培訓諮詢服務。

這是一本講述如何與自己相處,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的書。

4.

《情緒剖面圖》這本書的主題可以用到很多地方:

1、如何識別別人和自己的情緒;

2、如何面對憤怒的自己和他人;

3、如何應對語言和行為暴力;

4、如何調節自己和他人的憤怒;

5、如何擺脫憤怒的羈絆;

……

本書提出情緒的「火山模型」,從六個層面「情緒化行為」、「誘發事件」、「內心的情緒」、「主觀的評價」、「當下的需求」和「心智的模式」來解釋情緒。

書中內容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能讓人清晰了解情緒發生的過程,並掌握相應的化解工具,從而幫助我們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輕鬆應對他人的情緒。

此書適用於每一個想了解或改善情緒的人。

百仕瑞集團創始合伙人楊文彪評價此書:

「它是一本幫助你控制情緒的教科書,堪稱管理心理學的實戰工具書,它是求緣之書!經典的管理案例分析、實用的情緒控制表單和豐富的自測工具,將幫助你處理管理工作中的各類情緒問題。」

百仕瑞產品總監陳勇進評價這本書:

「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這本書將為你賦能,讓你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學會分析和疏導情緒,最終認知它,管理它,跨過它,成為一個更從容、更快樂的自己。」

結構思考力學院創始人,暢銷書《結構思考力》作者李忠秋說:

「這是一本應用範圍極廣的書,它不僅僅能幫人管理情緒,還能淨化心靈,提升溝通力,改善人際關係。」

《情緒剖面圖》提出的情緒的「火山模型」,將案例與理論結合,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情緒發生的整個過程。此外,書中還分別指出:情緒的作用、情緒的脈絡、情緒化的行為、誘發性事件、內心的情緒、主觀的評價、當下的需求、心智的模式、情緒管理的應用等,內容層層遞進,既詳細解釋了情緒本身的發生過程,也將情緒之間的聯繫一層層剝開,直指核心。

了解情緒發生過程,才能有效改善自身情緒,結合相應的化解工具,能讓我們能夠更加從容、輕鬆的應對人生的挑戰。

改善自身情緒,提升情緒管理能力,輕鬆應對他人情緒,從《情緒剖面圖》開始。

即刻開始,翻開它,開啟一場情緒之旅吧!

相關焦點

  • 如何擺脫情緒的「控制」
    在日常中,就是我們遇見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經過我們「認知」的加工,讓我們形成了某種「情緒」,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最後行為再反過來影響我們的「認知」。在情緒方面,有些人會比較淡定,而有些人會很容易被情緒淹沒,然後在強烈情緒的控制下,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情緒來源於人際關係怎麼樣控制情緒
    大家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情緒來源於我們的人際關係,難道我們的情緒就只能被他人左右嗎?有很多疾病主要起因就是因為情緒,那麼我們如何做才能將我們的情緒主導權放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呢?有時候,有些人有意操控著我們的情緒,有時候,他們是無心的,但是我們還是會感到受傷或者很生氣。
  • 情緒是身體的內部信號,如何管理情緒?
    情緒是身體的內部信號,如何管理情緒?,給我們自己及他人傳遞信息,在認識了情緒之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情緒的功能。了解到情緒可能在訴說我們內心的需求,當我們處於糟糕的情緒當中,我們可以問問自己當下渴望的是什麼,覺察自己內心的需要,通過語言表達的方式說出來,以尋求滿足,亦或是轉向其他能夠滿足這一需要的方式,從而擺脫當下持續的情緒困擾。同樣,當我們感到愉悅、自在的情緒時,我們也可以覺察自己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給我們的積極情緒銀行裡增加儲蓄。
  • 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擺脫壞情緒?
    &nbsp&nbsp&nbsp&nbsp疫情期間,有的戰友會出現煩躁、鬱悶、擔心等負面情緒。平時幸福感高,心理資源較為豐富的戰友,受負面情緒影響較小,可能只是一時低落。但心理資源較為匱乏,容易受負面情緒衝擊的戰友,就可能出現心理失衡。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能幫助戰友們找到本身擁有的心理資源,儘快擺脫壞情緒。
  • 情緒及情緒表達的好處(附七種基本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表達會讓自己覺得更加輕鬆和自由。但是人們往往會抑制自己的情緒、掩飾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也會阻止自己以藝術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情緒表達對於心身健康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臨床心理學家發現,適當的情緒表達會讓人擺脫束縛重獲自由。此外,情緒表達也會讓人們獲得更完整的幸福感,即使是一種主觀的幸福。所以,你應該允許自己開口講述自己、開口講述自己的情緒。不要將這些悶在肚子裡。
  • 2.7 情緒管理魔法師一日營| 掌握情緒管理訣竅,做情緒的小主人!情緒大轉盤+情緒思維導圖+情緒手工書+情緒團隊實戰…
    認識情緒情緒扮演|製作情緒樹情緒只有被看見,才能被處理。情緒扮演,重現情緒發生的場景,描述感覺。認識情緒,接納情緒。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情緒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通過情緒思維導圖了解並區分自己的情緒及解決方法,日常情緒全都可以分類進行記錄疏導,知道情緒來了該怎麼做。正確面對情緒,找到情緒管理的正確方法,利用思維導圖分析解決問題。製作自己的情緒手工書,記錄每一種不用的情緒和相應的解決辦法。
  • 發洩情緒傷他人,壓抑情緒傷自己丨5個步驟教你走出情緒的泥潭
    情緒就像是一個鬧人的孩子,它需要被看見,需要被關懷,而不是被關起來。一個人所有用盡全力在壓抑下來的情緒,都會以另一種形式爆發。就像那位媽媽,她把從外面受的氣,回家傳遞給自己最親愛的孩子。「好脾氣」並不是像大家以為的那樣是沒有情緒,而是一個人將友好的情緒展示給了他人,把負面的情緒給到了自己或最親近的人。在外人面前「好脾氣」的人,往往在家裡是最有攻擊性的人。
  • 如何應對職場情緒暴力
    也許該反思的並不是「我是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我是不是在遭受職場情緒暴力?」職場情緒暴力有哪些影響?職場施暴者往往第一步是貶低受虐者,並讓所屬團隊確認這一點,等貶低成為事實之後,即可理直氣壯的殘酷對待受虐者,其他成員也會認為對方罪有應得。
  • 什麼是對他人情緒的感知?
    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是指主體基於對他人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狀況等基本信息的理解,對他人的情感世界和活動相關的外部表現和意義作出客觀反應的能力,是一種理性的認知能力,屬於非智力因素,是情緒智力的基本內涵之一,人際關係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
  •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1:別被他人牽著情緒走
    今天要與你一起來讀《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們為何就讓他人他物牽著鼻子走了呢》。這本書的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被稱為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鼻祖。在美國和加拿大,阿爾伯特在應用心理學上的影響力,甚至在弗洛伊德之上。生活中我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情緒。
  • 如何發洩情緒 發洩情緒的幾種方法
    一個人總有開心的時候,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如果能夠合理的將心裡的不痛快及時發洩出來,也可以讓人變得開心起來,那麼如何發洩情緒呢,發洩情緒有幾種方法?嚎啕大哭當心情極度壓抑的時候不妨大聲哭出來,嚎啕大哭可以緩解壓力,發洩情緒,哭過之後往往會讓人感覺輕鬆很多。
  • 情緒溫度計:讓孩子的情緒不發燒!
    事實上,孩子感受到害怕才會知道要注意安全;孩子懂得羞愧才會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對的;有難過的經驗,才能理解他人的悲傷,幼兒天生懂得用哭來釋放負面情緒。幼兒是一個有多種需要,特別是表達自己情緒需要的個體,老師和家長應重視孩子的情緒宣洩,通過各種活動有意識地來幫助幼兒懂得如何對待和處理自己的各種情緒,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和諧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學會與他人友善相處,從而獲得更多的自信
  • 「控制情緒」就是「壓抑情緒」嗎?壓抑的情緒去了哪裡?
    在我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能想到「不要被情緒控制」這一層面,往往就能讓自己冷靜許多。但隨著對心理學的深入學習,我發現很多人對「控制情緒」有著簡單粗暴的理解:     很多人都以為,「控制情緒」就是「壓抑情緒」,他們為了避免正面的衝突,常常會把情緒壓在心裡,讓自己「喜怒無形於色」。其實,喜歡壓抑情緒的人和經常發脾氣的人一樣,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很多無奈,常常會感覺自己活在不幸福之中。
  • 如何教孩子情緒管理?從給每一個情緒命名開始
    要是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的,你可以告訴我。」她沒有多說,但是我明顯看出來她平靜了很多。我前幾天看到《穿越力》(Empathy) 一書作者說到,當他的小孩鬧情緒的時候,他就幫助把小孩的情緒表述出來,他說的結果和我的體驗完全一樣:小孩每次惡劣的情緒都能因為有準確表達和溝通,而舒緩下來。這種情感的準確表達,有助於促進人與人的相互了解,繼而改善關係。
  • 【心理健康】如何應對冬天季節性情緒障礙
    寒假來臨,春節將近,本應該是令學生們感到輕鬆愉悅的,然而,有小部分同學的情況與此相悖,他們存在著這樣的疑問:一到天氣冷了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感覺心情特別低落,天氣暖和的時候就沒有這種感覺,是不是人在冬天容易抑鬱?抑鬱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常態。
  • 擺脫垃圾情緒
    有這麼一種定律,有些人就想一臺垃圾車,他們裝著情緒垃圾到處走,裡面有焦慮,失望,煩躁,挫敗感,以及憤怒,當裝滿時他們需要一個地方倒掉,很有可能就倒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我們要做的,不是對抗,不是辯解3,而是儘可能的遠離他們。
  • 【情緒問題專欄】有悲觀厭世的情緒該怎麼辦?
    【情緒問題專欄】有悲觀厭世的情緒該怎麼辦?
  • 風靡日本的負面情緒掌控之書 | 去你的,小情緒:擺脫負面情緒的9個習慣
    沉溺於失敗,不能自拔;總在和別人比較,缺乏自信;不由自主地嫉妒他人;總是在抱怨各種東西;休息日仍然無法停止思考工作;一旦情緒低落就很難開心起來;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如果有,請不要太過擔心。不論是誰,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只有喜不自勝的好心情,經常會充滿灰心喪氣的壞情緒。
  • 可以發洩情緒,但不要遷怒他人.
    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被忽略的眼神,都可能會碰觸她的情感底線,引發情緒的潮湧。當壞情緒股一股地湧上心頭,出於不得已,女人可能會選擇強忍著將其壓抑,一次沒關係,兩次也可以,把煩惱統統咽到心裡。然而,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當情緒積蓄久了,就會變成決堤的洪水,若不及時給它找一個引流的出口,就可能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