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在欣賞展出的繪畫作品。
全媒體記者王月文/攝
12月3日,「佛國絲路書、畫、印、佛像漢畫拓片原創題跋展」在義烏市圖書館翰邦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以金石家黃麟貴的石刻佛像漢畫拓片為主線,加以西泠印社名家倪郡陽和義烏著名畫家陳向民的書畫題跋為襯託,讓金石風韻和書畫藝術同成一味,共同呈展。展覽將持續到12月10日。
此次展覽以「佛國絲路」為主旨,「佛國」表現的是義烏的傅大士文化:佛堂古鎮雙林禪寺,歷代僧家雲集,被譽為「震旦國中,莊嚴第一」,中國維摩禪祖師傅大士的佛教思想對日本乃至整個東南亞具有深刻的影響力。「絲路」則體現出義烏的創新發展:如今,義烏是新絲綢之路起點之一,各類商品貿易直達歐洲、中亞西亞,對中歐乃至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佛國」與「絲路」,以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體現出此次展覽的新意。
據介紹,中國石刻畫雕像藝術盛於兩漢之間,歷史悠久,漢畫像石藝術已成中國畫像石藝術的巔峰。中國石刻雕像與佛造像相遇,即衍生出了獨一無二的中國佛造畫像藝術。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大多為金石家黃麟貴今作古磚石刻佛像的拓片作品,也就是在收集來的古舊城磚上進行繪畫石刻的再創作,繪製筆法既有古畫的韻味,又結合了現代繪畫的技法和特點,古今融合,盎然生趣。在拓片作品上,西泠印社名家、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倪郡陽先生和著名書畫家、中國畫禪意探索者陳向民老師共同題跋,書畫相應,古樸生動,是中國石刻畫像藝術與書法藝術的完美結合。
黃麟貴的石刻畫像作品因其技藝性和藝術性的雙重優點而聲名遠播,得到文化藝術圈以及其他領域專家學者的眾多稱讚,被形容為:「摹古之時不忘精進,創意之刻不失根本,作品之古韻今表,兩兩不失。」細觀各佛畫像,可見其表現手法側重神韻以及故事性,作品惟妙惟肖,立體感帶出年代感,線條之遊走流暢,直入人心。
展覽負責人表示,單一金石拓片雖韻味足夠,但如果無人引導,則較難理解,因此,倪郡陽和陳向民特意為拓片題跋,不僅成為金石拓片最好的藝術釋文,讓觀賞體驗多元有趣,更讓多種藝術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展現出多樣的文化內涵。
【來源:金華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