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嶽遠卿】
所謂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缺少鐵質而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常見貧血。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紅細胞形態比較小,由於體內缺鐵,所以紅細胞裡面的血紅蛋白量少,所以又稱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確診後,患者只需要進行鐵劑的補充就可以了,一般三到四周血色素就會有明顯的變化,血色素糾正到正常的範圍後,還需要繼續服用三個月到半年的鐵劑。不過建議補鐵的同時,需補充些Vc。
補鐵包括食補和藥補,食補即通過含鐵食物或食品級鐵劑的補充,一般藥補不如食補,在此,我們主要分享食補。
食物或食品級鐵劑中的鐵可分為兩類:即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一)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是卟啉類化合物,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天然色素和生物鐵。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動物食物,是與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的原卟啉結合的鐵。此種類型的鐵不受植酸、磷酸、草酸和碳酸等的影響而降低其吸收率。
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禽類、魚類、紅肉、動物血等動物食品中,人體對其吸收率較高,只是對素食者無緣,再加上提取的成本也太高,來源也有限。不過有條件的可以服用紅血素鐵補充劑,記得補鐵要補VC,有助於鐵的吸收,防止二價鐵的氧化和保護胃黏膜。
(二)非血紅素鐵
一般來說,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瓜果蔬菜、豆類食品和玉米小麥稻米等植物性中。非血紅素鐵若要被人體吸收,需在胃酸作用下轉變為亞鐵離子。
另外,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的抑制因素有: 植酸鹽、草酸鹽、磷酸鹽和碳酸鹽 單寧、多酚類物質 膳食纖維: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 胃酸缺乏或過多用抗酸藥 因此,植物食品鐵吸收較低,如稻米為1%,小麥為5%,玉米3%,大豆7.5%,菠菜2%。
當然在以下情況下可以改善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
專業提取技術可有效降低影響因素的作用
通過專業技術從蔬菜內提取的果蔬鐵,能將果蔬裡的草酸、磷酸鹽和單寧等降到最低,甚至去除,而且本身就已經是二價鐵。
補充Vc可提高吸收率
補充果蔬鐵的同時,建議與Vc同食,Vc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鐵被氧化,保護胃黏膜,提高鐵的吸收率(含足量Vc的果蔬鐵的吸收率是普通果蔬鐵吸收率的四倍)。
80水蘇糖的幫助很大
水蘇糖能夠有效置換金屬離子鐵,防止二價鐵被氧化和沉澱,提高二價鐵離子的吸收率,尤其是80水蘇糖,效果最好。
綜上所述,紅血素鐵的吸收率遠高於非紅血素鐵,但通過科學提取、添加Vc,尤其是添加80水蘇糖能有效改善鐵的吸收率,無論紅血素鐵還是非紅血素鐵鐵,80水蘇糖的作用均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