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宮縮、陣痛,如何分辨?

2021-03-05 羋月母嬰健康月子中心


懷孕對於新手媽咪而言,

是一個新的開始,

任何的感覺都是第一次,因此難免容易緊張,

而對每個跡象

產生疑問與擔憂。

懷孕初期,胚胎在子宮著床後,慢慢發展出形體、器官、手腳等等,逐漸也會有動作產生,如無意識的反射動作,但這通常是準媽媽無法感受到的。通常到了懷孕中期,孕媽咪才能明確地感受到胎動。

懷第一胎的準媽咪,大約在懷孕20周左右,才會感覺到第一次的胎動,如曾有媽咪形容像是「有東西滑過去」的感覺。其實更早之前胎兒就有動作,但新手媽媽還不知道、沒有特別感覺;甚至還有人剛開始以為是腸子咕嚕叫、抽筋等狀況,後來才驚覺到「原來是胎動」。

懷第二胎以上的媽媽,常常提早到約17~18周左右,就感受到腹中胎兒的動靜。這跟孕媽咪已經熟知胎動的感覺有關係;其次,由於曾懷胎,子宮被撐大過因而相對比較松,因此寶寶的活動範圍變大,動作更明顯,胎動也就比第一胎來得厲害,有的還會讓媽媽以為是「過動兒」!

胎動,不只是胎兒生命的表現,更顯示出胎位的狀況。一般來說,第一胎約九個月左右,胎頭才會下降,加上體內鬆弛素的分泌,孕媽咪的骨盆腔會產生鬆開的感覺,出現較明顯的酸痛。

但第二胎之後,部分媽咪可能在六至八個月間,就開始很不舒服,這是因為胎兒動得比以往還厲害,胎頭可能提早下降,胎位變動大(而較慢固定),且母體本身也比較松一點,所以骨盆腔對於胎兒往下沉的支撐力會比較差,導致酸痛感會提早出現。

因此,就整體懷孕過程來看,懷第二胎以上的經產婦,會比第一胎來得辛苦,除了對胎兒重量的支撐力較差外,還可能發生其他狀況,如:年紀漸長體力不足、需要邊養育第一胎、胎位還不正(而使胎頭頂到橫膈膜,導致母體感覺到喘)、胎兒活力旺盛(可能碰到某些器官部位而導致母體疼痛)。不過,生產時,的確比第一胎還要好生得多。

相信很多孕媽咪在感受到胎動的第一時間,都是既興奮又感動。事實上,胎動的頻率,還可以做為判斷胎兒生命跡象穩定性的參考依據。此時,可以準媽咪的感受為基準,當胎動次數的前後落差明顯(如今天的胎動頻率,比昨天的少很多,或最近胎兒不太動的感覺),建議可儘快就診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問題。

有別於胎動的感覺是「腹部軟軟的」,宮縮給人的第一感覺通常是「緊緊或硬硬的」。宮縮,顧名思義,即「子宮的肌肉收縮」。具體描述其感覺,「就很像是月經到來,有點悶痛、緊緊的,集中在整個腹部的不舒服」,而非單側疼痛或腸子絞痛的感覺。


在懷孕過程中,「宮縮」是必然會出現的狀況。至於可能導致孕媽咪產生宮縮的情況如下:

1.當孕媽咪勞累或翻身的時候,身體承受到刺激,可能會影響子宮的收縮。

2.胎兒周數比較大時,動的力量和範圍比較大;如果正好貼近到子宮,就可能引起子宮的反彈與收縮。當然,並非每一次都會發生,要比較大的動作才會。

3.壓力很大(如工作或家庭),可能會造成精神和生理的緊張,進而導致宮縮。

4.如果發生母體血液循環不佳的狀況,也有較高機率會引起宮縮,如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某部位受到壓迫等。

很多上班族孕媽咪,在黃昏時有較明顯的宮縮現象。推測可能是工作一整天,長期處於壓力下,累積一定程度的疲累,因此傍晚時會覺得腹部很硬、不舒服。所幸大多數的狀況,是回家稍做休息、躺臥,就會改善許多。

然而,畢竟宮縮的感覺並不舒服,許多新手媽咪難免會緊張、甚至擔心胎兒會不會突然要出生?舉例來說,如果準媽咪有疑似宮縮狀況,一整個小時都緊緊硬硬,或有點撐、但不規則,這樣的情形通常不用過於擔心,可能是因為胎兒的腳踢到、背頂到子宮,只要孕媽咪躺著休息一下,就會好很多。

對產科醫師而言,比較擔心的是「規律性的宮縮」--此很有可能是陣痛的前兆--如果宮縮狀況是很規律、持續的,不排除會進展到產程的可能性。此外,部分特殊狀況的孕媽咪,如曾被診斷出有早產傾向、需安胎、早發性子宮收縮等,一有收縮,更要特別留意。

陣痛的感覺,如同前面所述,即規律且持續性的宮縮,除了緊緊的,強度更大、更痛,甚至讓部分媽咪難以忍受。還有「假性陣痛」,常發生在生產前一個月左右,收縮程度更強,可能比宮縮更痛,但不會持續、無規律性,通常休息一下就好。

針對第一胎的準媽咪,「規律的子宮收縮」是第一個警訊,代表即將邁入產程;但這時候,由於子宮頸口開得不夠大,還需要再等待一陣子,導致常有因陣痛就醫卻被「退貨」的情況發生。

一般第一胎的生產過程,通常需要一定強度的陣痛,子宮頸才會打開、整個生產時間也較長(部分例外,如急產);對懷第二胎以上的媽咪來說,可能陣痛的規律與強度沒那麼明顯,但檢查後卻發現子宮頸已開到兩、三指,甚至有些稍微大痛幾次就生產。

由於經產婦的子宮頸較松,有時沒什麼痛感,子宮頸就有點張開;稍微陣痛幾下,可能就已開到一定程度,因此從陣痛到生產的時間,變短許多。 

特別提醒,規律的陣痛開始後,如果孕媽咪有較明顯的落紅、疑似破水等狀況,建議儘快到就近的醫療院所做產科檢查,以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安全。

1.明顯的落紅

  懷胎足月的孕媽咪,如果落紅只是一點點的量,倒不需要那麼緊張;但如果明顯到只要一擦掉就出現,幾乎等於月經量,最好就診觀察。

  補充說明,倘若是未足月、或曾被判斷可能早產者,通常只要有落紅,就要儘快就診,才能提早確知胎盤是否有問題(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子宮頸已打開否。

2.破水

  大部分的破水發生在開始陣痛後;但早期破水較易被輕忽,因為孕媽咪可能沒有任何陣痛與特別徵狀,要小心預防,以免受到感染。

  破水分為大破(低位破水)和小破(高位破水),前者因破水位置低(近陰道)、量較大,感覺明顯;後者破水位置高,慢慢滲漏,這種不明顯的破水常會讓孕媽咪覺得有分泌物流出,但又看不出來,通常用石蕊試紙才能確定。

  然而,一旦破水,最怕發生胎頭太快掉下來、臍帶脫出而卡住,所以只要懷疑或真的破水,一定要儘快就醫待產。(本文由羋月編輯部整理分享)

漳浦僅一家,您的唯一選擇

請認明縣醫院後勤樓


微信號:miyueyuezi

羋月母嬰健康月子中心

漳浦縣綏安鎮縣醫院後勤服務中心

代表專線:0596-3286111

網址:www.happinessmiyue.com


相關焦點

  • 宮縮感覺教你如何區分假宮縮與真宮縮
    如果是真宮縮就要及時去醫院了,怎麼區別真宮縮和假宮縮呢?下面小編就來教大家怎麼從宮縮感覺來區別真宮縮和假宮縮。 宮縮感覺1、胎動引起的宮縮自寶寶有胎動以後,準媽媽可以不時感受到胎兒的活力,腹部因胎兒活動會經常隆起,這種宮縮無規則,也不會伴有疼痛感。
  • 假性宮縮與真宮縮的區別
    宮縮顧名思義,即子宮的收縮。
  • 孕晚期感到腹痛,到底是胎動、入盆,還是宮縮信號?一文看懂
    腹痛的感覺時有出現,究竟是胎動還是入盆,是寶寶快要發動了嗎?帶著這樣的疑惑,媽媽們孕晚期總是心神不寧。胎動和宮縮如何區分?這篇來告訴你。胎動、入盆、宮縮,孕晚期的小腹疼痛,到底啥原因?要真是宮縮陣痛,應該越來越疼才對呢。孕晚期的各種腹痛咋區分懷孕期間,準媽媽會感受到多種多樣的腹痛情況。這其中都有微妙的區別,媽媽們學會區分,才不會白白地瞎擔心。1.
  • 宮縮與陣痛的區別和聯繫
    、真宮縮、陣痛的感覺的。你看到這些詞語甚至會覺得很陌生,宮縮是什麼感覺?陣痛是什麼感覺?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陣痛的感覺 1、肚子疼痛 產婦要了解產生陣痛的原因,就會理解陣痛的時候不僅僅會感覺到腹部的疼痛。
  • 分辨真假宮縮以及宮縮的症狀
    因此,在這裡小編為你介紹真假宮縮的分辨方法和宮縮的症狀相關知識。宮縮是什麼滋味?到預產期,只有伴有疼痛的宮縮,才是分娩的先兆。開始宮縮的疼痛有的產婦是在腹部,有的產婦感覺在腰部。你千萬不要緊張,被陣痛嚇住。其實不強烈的宮縮可以沒有感覺或者與來月經時的小腹疼痛一樣。疼痛的強弱也因人而異。
  • 宮縮與陣痛感覺傻傻分不清楚
    你看到這些詞語甚至會覺得很陌生,宮縮是什麼感覺?陣痛是什麼感覺?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宮縮是什麼感覺? 大約在分娩前幾個月,尤其是最後的幾周,宮縮就已經開始了。有些人剛開始時還沒感覺,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時,才會感受到宮縮,而且孕媽媽會感覺宮縮頻率越來越高。這種宮縮無規律性,了無周期性,也不會有疼痛感。
  • 孕期分不清胎動、腸胃蠕動和宮縮?了解這五點不同,幫孕媽快速分辨
    懷孕後,很多準媽媽都特別關注自身和胎兒的動靜,但是對於胎動和腸蠕動還有宮縮,有些準媽媽不知道該如何區分。
  • 寶寶快出生了,宮縮是什麼感覺呢?
    宮縮和胎動的區別宮縮的感覺和症狀都在一定程度上和胎動相同,這讓很多媽媽分不清兩者,甚至在出現異常情況時也發現不了,導致不良後果。準媽媽們應特別注意胎動和宮縮的區分。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羊水中運動碰撞子宮壁而使媽媽感受到的感覺,此時腹部局部可能會有發脹或緊繃感,但只是局部的。若是整個腹部都有腹脹感,而且時有時無,可能會是宮縮。
  • 宮縮是什麼感覺?
    宮縮是指子宮肌肉收縮。臨床上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假性宮縮,一種是真性宮縮。
  • 【分娩】宮縮與陣痛感覺傻傻分不清楚
    沒有真切體會過分娩的人,是很難體會假宮縮、真宮縮、陣痛的感覺的。你看到這些詞語甚至會覺得很陌生,宮縮是什麼感覺?陣痛是什麼感覺?
  • 緩解宮縮陣痛的姿勢,孕媽媽要知道
    臨產的準媽媽們配合宮縮頻率,可採取這些措施緩解陣痛:宮縮陣痛開始時準媽媽可以像騎馬一樣,雙腿跨坐在椅子上,上半身前傾,將胸部腹部靠在椅背上,注意別把椅子壓翻了,這樣有利於產道擴張,同時能減輕腰部負擔。宮縮陣痛持續期間
  • 宮縮和胎動傻傻分不清?小妙招在這裡~
    有早產高風險的寶媽們往往會有一個困惑,究竟啥是胎動啥是宮縮?來來來,這裡有劉醫生的科普,還有我們寶媽的經驗分享哦!圖 | 網絡文 | 劉銘  顧卓榮編輯 | 顧卓榮胎動就是寶寶在宮腔內的活動。最早在孕7-8周時就可以在超聲探頭下觀察到寶寶的胎動啦。
  • 臨產宮縮是什麼感覺?孕晚期得這樣分辨真假宮縮!
    真假宮縮的區別宮縮指的是孕婦子宮有規律的收縮,宮縮分為假性宮縮和真性宮縮,兩者的區別很大。1.疼痛的強度不同假性宮縮的疼痛感就像女人來月經,這種疼痛孕婦可以忍受,而且孕婦休息或者是停止運動後,子宮收縮減弱,宮縮疼痛會有所改善,甚至是消失。
  • 產前須知:真宮縮的感覺是怎樣的
    有些人剛開始時還沒感覺,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時,才會感受到宮縮,而且孕媽媽會感覺宮縮頻率越來越高。那宮縮到底是什麼,宮縮的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什麼是宮縮  子宮收縮(即宮縮),開始是不規則的,強度較弱,逐漸變得有規律,強度越來越強,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縮短,如間隔時間在2~3分鐘,持續50~60秒。
  • 宮縮是什麼感覺
    沒有生育經驗的準媽媽在宮縮一開始會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宮縮。其實,宮縮在一開始的時候是不規律的,強度也不一,如果宮縮變得有規律,間隔時間在2—3分鐘,每次持續50—60秒的話,就要引起準媽媽的注意了,要密切觀察有沒有見紅或破水的現象,如果宮縮伴隨破水,要馬上拿起待產包去醫院哦。
  • 孕晚期感覺下腹部疼痛,是胎動、宮縮還是胎兒入盆?看表現
    至於是胎動、宮縮還是胎兒入盆,要具體看表現。01孕晚期下腹部疼是為何?3)胎動孕婦到了快分娩的時候,胎兒已經成熟,體型也變得很大,子宮空間相對變小。再加上這段時間胎動也很頻繁,有的寶寶力氣還很大,不提防地踢一下,孕媽就能清晰感受到腹部疼痛。
  • 胎兒打嗝與胎動不同,教你如何分辨!
    胎兒大約在27~28周時就會出現打嗝,也常讓孕媽誤以為是胎動。雖然打嗝與胎動不同,但兩者的共同點是皆屬孕期的『正常現象』,而且容易就能分辨出來!為什麼胎兒會打嗝?胎兒打嗝主要是發展『肺部的呼吸能力』!在孕期27~28周時,胎兒會在子宮內開始吞羊水,肺部會通過吞食的動作練習呼吸。
  • 【微分享】真宮縮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子宮收縮(即宮縮),開始是不規則的,強度較弱,逐漸變得有規律,強度越來越強,持續時間延長,間隔時間縮短,如間隔時間在2—3分鐘,持續50—60秒。  二、宮縮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在妊娠的最後幾個月就是不規則宮縮,尤其是最後幾周內。
  • 真宮縮VS假宮縮傻傻分不清楚
    宮縮就是子宮收縮,代表著子宮受到了刺激開始擠壓胎兒。孕晚期的宮縮可能是生產的前兆,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嚇嚇你的假宮縮。
  • 這可能是假性宮縮在作怪!
    所以學會辨別臨產重要信號——宮縮,能減少不必要的奔波,畢竟大著肚子折騰一回會消耗孕婦不少能量。宮縮,指子宮的生理性收縮,準媽通常感覺到小腹一陣發緊發硬,有一種類似痛經的墜脹和酸痛感,這就是宮縮的感覺。宮縮包括假性宮縮和真宮縮。真性縮是分娩的主要徵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