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修道院恢復啤酒釀造傳統

2021-01-08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比利時小鎮赫林貝亨一家修道院獲準開設釀酒廠,恢復已經中斷200多年的釀造啤酒傳統。

那家修道院建於1128年,最早自13世紀開始釀造啤酒,但在1795年遭法國軍隊洗劫一空後停止釀酒。修道院徽章上繪有一隻鳳凰,配有「燒掉但不能摧毀」的拉丁文字。

「教士釀造啤酒的傳統對我們很重要。」路透社21日援引修道院修士卡雷爾·斯陶泰馬斯的話報導。

卡雷爾是修道院的11名教士之一,今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斯堪地那維亞釀酒學校學習釀造技藝,完成學業後將成為修道院新建釀酒廠的5至6名工人之一。

赫林貝亨政府20日批准那家修道院重建釀酒廠的項目。那一項目由嘉士伯啤酒公司資助,計劃以當地原料釀造限量版啤酒,預計2020出產第一批麥芽啤酒,每年產量100萬升左右。

那家修道院自20世紀50年代起參與商業合作,授權當地釀酒商將修道院名稱和徽章印製於「修道院啤酒」產品上。那個品牌的啤酒全球產量約1.5億升,由喜力啤酒公司負責比利時境內啤酒釀造與銷售,嘉士伯啤酒公司負責法國及其他市場的釀造與銷售。(完)(袁原)

關鍵詞:赫林貝亨修道院(Grimbergen abbey)

相關焦點

  • 科普篇|修道院啤酒(Trappist beer)
    全世界獲得釀造修道院啤酒資質的修道院共有11家,其中有6家在比利時,2家在荷蘭,奧地利、義大利和美國分別有1家。不經過修道士親手製作、通過授權酒廠而釀造出的版本,則被稱為 Abbey Beer 。兩者的區別,你理解成高定款和售賣。
  • 什麼是精釀啤酒中的修道院啤酒
    而生產修道院啤酒的修道院都是國際Trappist協會The International Trappist Association簡稱ITA的成員。由修道院釀造且經過了ITA認證的啤酒才是真正的修道院啤酒。目前只有11家修道院符合資格,其中比利時有6家,荷蘭2家,奧地利、美國、義大利各1家。
  • 修道院啤酒的由來與發展
    入杯:很容易就激起了厚重的泡沫,但泡沫並不算細膩,持續時間很短,很快就散去,同時露出棕紅色的酒體,還散發著水果混合啤酒花苦澀味道的香氣,有別於傳統的比利時愛爾啤酒,也不同於其它修道院啤酒,少了一份厚重感,更跳躍的味道帶來更讓人期待的感覺。
  • 被遺忘的修道院啤酒
    IPA風格為人們所傳頌,但不知是真心喜歡還是人云亦云,有的人甚至連IPA到底是怎麼回事都不明了。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對於迷戀口舌之欲人來說,愛喝即是硬道理,開心就好。美國的修道完啤酒斯潘塞 (Spencer)似乎有種錯覺,現在說比利時啤酒的時候,基本是酸啤在撐著門面,法蘭德斯的紅色女公爵們身上擔子很重。今天就炒炒冷飯,再說一小段修道院啤酒。
  • 啤酒史話:為什麼許多人認為比利時啤酒比德國啤酒好喝?
    從前有個荷蘭小夥子叫盧卡斯,他對鄰國比利時的啤酒情有獨鍾,於是他辭去工作,跑到比利時安特衛普創辦了一家啤酒作坊。盧卡斯刻苦好學,釀造出了好啤酒,數年過去,作坊變成了一家不小的酒廠。文化融合的比利時出產美食,有全世界最好吃的巧克力,也有全球知名的啤酒。說到比利時的啤酒,跟修道院密不可分。數百年前,啤酒是修道士清苦生活的一種營養補充,是他們的日常飲料。修道士們也把自己釀造的啤酒出售給信眾,作為維持修道院的收入。
  • 精釀啤酒中的經典——「修道院啤酒」
    提到精釀啤酒中的精品就不得不說道修道院啤酒,這種帶有強烈而又獨特風味的啤酒與歐洲的修道士有著密切聯繫。修道院啤酒是特定釀造下的酒品,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發展成了一個經典的啤酒派系。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啤酒來自修道院,但對於修道院啤酒了解的人並不多。
  • 別騙自己了,你真的喝過修道院的啤酒嗎?
    而在最有名的修道院啤酒產地比利時,上百個啤酒品牌中真正通過授權認證的修道院啤酒品牌只有18個。而格林堡比利時修道院啤酒(Grimbergen Abbey beers in Belgium)正是其中之一。
  • 說說修道院啤酒那點事(續)
    這也難怪ITA,畢竟如此大張旗鼓地商業化釀造觸及了修道會的底線。這下Koningshoeven修道院就著急了,馬上展開對ITA的公關。但是要回到Trappist行列可不容易,大概經過前後五六年的談判拉鋸,Koningshoeven修道院同意恢復到修道士主導釀造的底線。這樣他們就順利重回Trappist行列,能打上六角形標籤了。
  • 一群修道士,憑什麼能釀造出最獨特,最聲名遠播的啤酒?
    大熒幕女神奧黛麗·赫本的故鄉比利時,正好在歐洲的中心,是多種文化碰撞交融之地,三萬多平方公裡的國土上竟擁有2400多個啤酒品牌,且大多歷史悠久,世代傳承。所以有人說,世界上最好喝的啤酒在比利時,誠非虛言。要是比歷史,比利時啤酒的歷史長得嚇人,它釀造啤酒已近千年。
  • 美國、比利時、德國精釀啤酒的區別在哪裡?哪國的啤酒最好?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精釀啤酒。精釀按字面意思解釋:精細加工,精純釀造。怎麼來理解精細加工呢?純粹的傳統製作方法要求精準、細緻。啤酒的最初原料只有麥芽、酵母和水,啤酒花是在公元736年才被使用在啤酒的釀造中。所以,比利時精釀啤酒的原材料比重上傾向傳統工藝,如今的比利時啤酒品種繁多,始終不變的是麥芽和酵母的口感,比如修道院Trapist(特拉比斯特)派啤酒,釀造過程中常使用小麥麥芽,而酒花的用量非常少。
  • IPA、皮爾森、世濤、修道院,啤酒究竟有多少種風格?
    比利時啤酒啊,比利時!啤酒獵奇者的探險熱土、紅酒愛好者的啤酒目的地、美食家的輕鬆搭配來源、啤酒歷史的活動博物館——比利時對於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義。比利時的釀酒工業擁有與其他歐洲國家相似的根源,但比利時啤酒是在太獨樹一幟,其當今的啤酒面貌體現了民間古法與後現代創造性的神奇融合。
  • 德國啤酒和比利時啤酒,哪個更好喝?
    比利時的啤酒歷史有多長呢,現在世界知名的修道院啤酒最早就出自比利時,它們是當地修道士日常清苦生活的營養補充,最早是不對外出售的,後來為了維持修道院的運行開始逐漸向百姓售賣,直到近代走出高牆,成為著名的啤酒種類。
  • 一杯比利時啤酒,顛覆你對啤酒的認知丨Go·Party探店
    據說,人類最早的啤酒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嗎,可能就是艾爾啤酒;到公元七世紀的歐洲修道院開始呈現有規模的釀造。艾爾啤酒和拉格啤酒的最大不同,是製造時,酵母在水的上層發酵、酒精度數可以做到更高,一般更適合「重口味」人群。
  • 修道院系列你喜歡哪款?羅斯福,西麥爾,智美?
    說起修道院系列的啤酒你會想起那些吶,冬季來臨大家都想找一些適合冬季喝的啤酒,暖暖身體,修道院系列就有很多不錯的選擇呦修道院系列是現代比利時啤酒的主流派,受眾人喜歡的原因並不僅僅是一種啤酒的風格,還有就是過硬的品質。
  • 比利時美食,到底好吃在哪?
    說到西餐,大部分同胞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會是法[fà]國大餐吧?(沒錯,「法」字要發第四聲,才會顯得低調奢華有內涵哦。)的確,法國,是美食之都,精美的法國餐,更是西方餐飲的代表之一。據說早在中世紀,法蘭德斯地區的僧侶就「發明」了釀造啤酒的技術。
  • 老酒換新顏,比利時 Bink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二戰後整個歐洲的工業百廢待興,當傳統的手工釀酒廠從產能和配套業務都已經跟不上工業進步的腳步時,酒廠的第二代話事人-小 Clerinx 為了繼續家族的事業放棄了父母堅持了多年的手工啤酒的釀造,轉而找到了當時比利時第二大的啤酒生產商 Alken-Maes,開始為其代工其旗下的 Cristal lager,這種合作關係一直維持了幾十年,直到 1968 年 Alken-Maes 被荷蘭的 Heineken
  • 自從喝了精釀啤酒以後,就打開了啤酒的新世界
    ,不管是美國的還是德國的,不管是歐洲的還是亞洲的,不管是波特還是世濤,都想嘗嘗,一種啤酒一個味道,比世面的水啤好喝太多了。每一款精釀啤酒都有一個自己獨特的釀造故事,每個人都能品嘗出不同的味道,有酸,有甜,有苦,有澀。朋友在中健銀座健身發現有這麼一家西門9號精釀清吧,帶我們哥幾個過來嘗嘗這裡的精釀啤酒。種類相當多,從精釀入門級的美國迷失海岸,到精釀界扛把子比利時修道院智美羅斯福,幾十種精釀啤酒可以挑選品嘗。
  • 福佳白啤酒:口味清爽的比利時原味!
    圖 / uns而大多數啤酒使用大麥芽釀造,若是用了小麥,就變成了小麥啤酒。小麥啤酒:入門精釀的一把鑰匙小麥啤,酒體顏色普遍偏淡黃,因此也有一種通俗叫法「白啤」。根據德國釀造的傳統的工藝,小麥芽使用比例要高於50%、有的能高達70%,其餘為典型的皮爾森麥芽。這是一類清爽、快速成熟的啤酒,很少使用的啤酒花。這類啤酒通常不耐陳放,在新鮮的時候享用。
  • 啤酒入門必鑑,比利時福佳白啤酒
    首先給大家一個小小的科普Hoegaarden福佳,是比利時的啤酒品牌之一,以專門製作傳統風味的比利時白啤酒而聞名。而不是我們常常說的「福佳白」啤酒。比利時人皮耶·塞利斯(Pierre Celis)於1966年創立的豪格登酒廠現今是另一個比利時啤酒品牌時代啤酒(Stella Artois)的子品牌之一,而後者則是酒業集團安海斯-布希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的一部分。
  • 還在瞎喝精釀啤酒麼?不想被吐槽就趕緊看看這個
    2、根據產地區分:英國、德國、比利時、美國每個國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即便是同一種風格的啤酒,放在不同的國家釀造,也會展現出不同的風味。因此,看到酒標上的產地,也能對瓶中酒液的風格略知一二。英國人鍾愛傳統且果香明顯的艾爾,其釀酒風格比較內斂柔和,任何過分突出的香氣和味道都不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