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西藏、非洲、南極……77歲「松江奶奶」當起背包客,故事...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去西藏看布達拉宮與雪山

去非洲觀草原野生動物大遷徙

去南極望海上的浮冰和日出……

一個大背包、一雙登山鞋,

走過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或許你很難想像,這些精彩的背包客經歷

屬於一個77歲的「松江奶奶」

腰背挺直,雙目有神,精神矍爍,笑聲朗朗。凡是認識或見過莊雅珍的人都會有這種感慨:歲月對她真是太眷顧了,完全看不出年近八旬。

旅遊一直是莊雅珍的愛好,相比於人文景觀,她更偏好自然風光,喜歡看電視裡《動物世界》等節目,「能夠融入大自然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特別嚮往親近大自然。」

1943年出生的莊雅珍原是一家市屬企業的職工,55歲那年退休。退休後被另一家單位聘用,又工作了整整18年,到2016年才第二次退休。「之前我也每年會去旅行,但第二次退休後有了充足的精力和時間,就開始了我現在的旅途。」莊雅珍說。

去西藏:第一次背包徒步旅行

莊雅珍真正踏上背包客之旅是在她66歲那年。

2009年,莊雅珍萌生了去西藏旅遊的想法。「就覺得西藏是一個特別神秘的地方,很想去看看。」她說。當時,在受聘單位上班時認識了一位維護電腦設備的年輕人,交談中才知道,這位年輕人不僅是個電腦專家,還是個經驗豐富的背包客,多次去過西藏,對西藏非常熟悉。

莊雅珍將自己想去西藏的想法告訴了他,恰好他近期也有組織驢友去西藏徒步旅行的計劃。於是,莊雅珍便決定跟隨這位年輕人,實現自己多年的西藏之旅心願。不久,第一次參加徒步旅行的莊雅珍跟隨其他6位驢友,開啟了她的首次背包客之旅。

納木錯

第一次去西藏,莊雅珍一行走的是川藏線。川藏線分為南線和北線,中間也有一些連接的線路。對於不少旅行者而言,旅途中會選擇僅走南線或僅走北線。但為了更全面地欣賞到藏區的自然風光,在與包車司機商量後,他們選擇在南北線之間蛇形前進。就這樣,從拉薩出發,途經納木錯、林芝等地,然後直奔成都,一共3000多公裡,南北線交替著走過了整個川藏線。

「我們在拉薩參觀了布達拉宮、大昭寺,見到了虔誠的藏民。途經直貢梯寺的時候,遇到了藏族傳統的儀式『天葬』,雖然過去早有耳聞,但親眼看到仍然非常震撼。」

布達拉宮

儘管時隔十多年,第一次西藏行的往事還是讓莊雅珍歷歷目。「這種感覺很驚豔、很震撼。因為聽介紹是一回事,自己親眼所見、親自感受是另外一回事。在那樣的環境和風景裡,就感覺把自己也完全融進去了,會心跳加速。這種感覺沒法用語言去表述,甚至沒法用筆墨寫出來。」莊雅珍有些激動地說。

儘管莊雅珍是此次西藏徒步行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但開朗樂觀的性格讓她顯得格外年輕、充滿活力。莊雅珍笑著說:「出門在外我們都是驢友,沒有年齡之分。」而西藏的高海拔也沒有給她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太大困擾,僅僅在海拔約4900米的納木錯感到些許的頭痛,再回到拉薩就適應了。

林芝鄉間

第一次當背包客,給莊雅珍帶來的收穫是巨大的。「因為徒步旅行往往到達的是人煙罕至的地方,看到的風景與跟著旅行社的成熟路線走所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她說。正因為徒步旅行沒有固定景點,可以隨心而停,隨心而走,這讓莊雅珍深深喜歡上了這種出遊方式。

去非洲:震撼心靈的動物世界之旅

走出國門,去看世界之美,也是莊雅珍所嚮往的。她說:「趁著自己身體不錯還能折騰,要先把遠的地方走了。」於是,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都留下了她的足跡。而在莊雅珍的旅行故事裡,三次非洲之旅、遊歷11個國家,也令她印象深刻。

2016年,莊雅珍第一次非洲之旅,是去東非的肯亞、坦尚尼亞和模里西斯。由於對電視的《動物世界》節目的喜愛,她對野生動物有著特別的嚮往。

肯亞與坦尚尼亞之間隔了一條馬拉河,當時正值七八月份野生動物大遷徙季節,食草動物在坦尚尼亞的草原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會集體大遷移,穿越馬拉河,到達肯亞的馬塞馬拉去覓食。遷徙的動物以角馬為主,黑壓壓的一片,蔚為壯觀。

莊雅珍和驢友們在當地包了車,車棚支起來正好有40釐米的空隙,人可以站起來通過空隙看到四周的野生動物。經驗豐富的司機還會特意帶他們去偶遇那些相對危險一點的動物,比如非洲獅、花豹和大象等。

對於莊雅珍而言,這樣的體驗也令她感到震撼:「在非洲,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人煙稀少,到處是野生動物,就會強烈感覺到,在那裡,動物是佔主導的。人和動物之間的那種和諧真的很令人震撼,動物和人類互不侵犯、互不傷害。」

莊雅珍說,這種感覺和在動物園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在動物園會感覺到人和動物之間是有距離的,但在非洲,人類和它們是共處一個大家庭裡,你不必對它們有過多的牴觸和防備。我們有一次正巧碰到一個大象家族朝車子走來,母象在前,小象在當中,公象在最後,因為我們的車擋住了大象的路,大象還很『生氣』,後來我們讓出了路,看著大象一家緩緩從我們眼前走過,那種動物大家庭的溫馨很令人難忘。」

去南極:成為今年最後一批旅客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南極是一個既神秘又遙不可及的旅行地。對於莊雅珍來說,也是一生必須要去一次的地方。在去南極之前,莊雅珍的足跡已經遍布其餘六大洲。

「去過南極洲之後,才算真正走過了全球七大洲。」莊雅珍說。

去南極是無法自己組織的,一定要乘坐專門的郵輪才能抵達。而這趟旅程所經歷的困難,也讓莊雅珍始料未及。南極之旅的出發時間定在了今年1月25日,正值疫情暴發。因此,他們成了今年南極遊的最後一批旅客。

「要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們想,國外疫情暫時還沒有蔓延開,也許還是安全的。通常一艘郵輪可以坐400多人,那時候我們同船的只有183人,而且大家都戴了口罩。」莊雅珍回憶道。

去往南極的路途十分漫長。航班輾轉從上海飛往巴黎,再轉機到智利的聖地牙哥,共耗時31小時。在智利停留2天後,前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再乘坐郵輪到烏斯懷亞——地球最南端的有人類居住的城市,在這個離南極最近的地點登上另一艘郵輪,再經過53個小時後才能抵達。

這中間也出現了一個小插曲。要登上郵輪必須要經過審核,但審核人員在看到莊雅珍的年齡時便有些遲疑了,因為按規定,原則上去南極的人是不能超過75周歲的,而莊雅珍報名的時候已經接近76周歲。「怎麼辦?當時就挺著急的,怕因為年齡造成遺憾。」莊雅珍說,幸虧後來領隊出面,向審核人員解釋他們一直在一起旅行,前幾月還去過南非好望角等地,身體沒有問題,並且有女兒陪伴。最終,在籤了一份擔保書後,審核人員才勉強同意了。

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遊客的上島時間都很短,一次不能超過2個小時,且不允許在島上吃東西、上廁所。那時正值南半球的夏季,晝長夜短,凌晨4點日出,午夜11點才日落。郵輪到達南極的第二天一早,當在甲板上看到日出、看到大片晶瑩的浮冰時,莊雅珍激動得心都快跳出來了。

「站在船上,我看到眼前景色的時候感覺這不是地球,像是來到了天堂,來到了外星球一樣。因為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就是浮冰,那時候感覺心裡很乾淨、很純粹。」莊雅珍似乎還沉浸在當時的情景裡。

莊雅珍興奮地描述了在南極看到的幾種動物:海豹懶懶地睡在冰面上;企鵝其實氣味很難聞的;碰到鯨魚需要運氣,有時鯨魚巨大的尾巴突然就像葉片一樣從海中翻起。「此時你就會感覺到,這裡不是人類的世界,這是動物們的世界。」

去旅行:做喜歡的事與年齡無關

在很多人眼中,77歲的年齡與背包客的身份是不太可能聯繫在一塊兒的。但對莊雅珍來說,只要心裡有追求和夢想,年齡從來不是問題。

在江西宜春一棵有400年樹齡的紅豆杉下,莊雅珍拍了照發在了朋友圈裡,她同時寫道:在它下面,我還年輕!

「驢友們也從沒有把我當作一個老人,我自己也沒有覺得年齡是一回事,我只是這幾年感覺到年齡有一種壓力——不是說累,而是比較急迫地想趁我還走得動,能有更多的精力可以給自己,我要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她說。

在莊雅珍看來,年齡是壓力也是動力,年輕的驢友們都來日方長,而她只能著眼當下,只爭朝夕。所以希望能早點把能去的地方都走走,不留下遺憾。

家人對莊雅珍的愛好都十分支持,她的女兒也和她一樣熱愛旅行,更願意陪著母親一起去旅行。「女兒和我一起去旅行不是要照顧我,一是女兒也喜歡旅行,二是她擅長英語,對團隊來說更加便利。」莊雅珍說。

更令她高興的是,在旅行過程中可以結識很多朋友。「我們在國外旅行時也常會遇到華人,他們很關心我們,也願意援手相助,這讓我們這些旅途中的人倍感親切。」

翻看莊雅珍的微信朋友圈,幾乎都是關於旅行的照片和心得。莊雅珍說:「我覺得一個人喜歡旅遊就特別好,去的地方多,見識也多,心胸比較開闊,再說旅遊也能使人心情愉悅,有利身體健康。旅遊和生命一樣,是一個向前走的過程,會擴大你的視野,令你更自信。」

有夢想的旅行者始終是充滿生機和陽光的

走在路上,看日升月落,聽花開風吟

覺得生命美好、自然和諧、心胸坦蕩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句話道出了無數人的美好嚮往

也許我們都可以像莊雅珍這樣

來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

任何時候出發都不晚

文字:周丹丹

受訪者供圖,部分網絡整理

原標題:《不敢相信!西藏、非洲、南極……77歲「松江奶奶」當起背包客,故事太精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遛豹子、在南極徒步,77歲上海阿姨逛遍七大洲
    莊雅珍,今年77歲,是一個愛旅行的人。 55歲退休後,她再次上崗工作18年。73歲的時候,她決定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 震撼與溫暖 在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裡,一場有預謀的獵殺就發生在觀光者眼前。
  • 在南極徒步,在好望角吹風,77歲上海阿姨說:困難都可跨越
    莊雅珍,今年77歲,是一個愛旅行的人。55歲退休後,她再次上崗工作18年。73歲的時候,她決定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震撼與溫暖在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裡,一場有預謀的獵殺就發生在觀光者眼前。
  • 杭州快90歲的奶奶,去南極看了企鵝,又去北極看了北極熊
    「快90歲的老奶奶了,還一個人去北極玩了一趟。」這幾天,這件事情在江幹區彭埠街道的朗和(銀江)國際醫養中心裡被傳得熱鬧。昨天下午,我和這位大家口中的「傳奇奶奶」約在養老中心見面。在那個被傳得熱鬧的故事裡,她的準確年齡其實是86歲,「一個人」,是自己一個人報了旅遊團,跟團去的北極,沒有和親朋好友一起。健康就是福,世界任我行餘幗華1933年出生,今年87歲了,智慧型手機用得熟練,一見面,熱情地叫我「小弟弟」。
  • 南極看企鵝,北極看北極熊!87歲傳奇奶奶火了:你們年輕人啊,真得多...
    南極是2016年11月去的,當時,她跟著一個45人的團,開啟了一趟南美、南極19天的旅行。在這19天裡,她換乘14次飛機,飛了5.5萬多公裡,一路上遊玩了聖保羅、瑪瑙斯、裡約、伊瓜蘇、烏斯懷亞、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和南極大陸。「年輕時,我就爬過雪山,但一直沒去過冰山,很想去一次。」餘奶奶說。
  • 上海松江對口支援西藏定日25載,高寒缺氧不抵援藏情長
    蔡斌 攝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於上海而言,無疑是遙遠的。從上海人民廣場出發,沿著G318國道,一路西行,穿過日喀則市拉孜縣5000公裡界標,翻越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迎著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便到達距上海5137公裡之遙的定日縣。1994年7月,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議,上海開始援藏工作。
  • 哈士奇把主人77歲奶奶氣進醫院 網友喊話這不起鍋燒水等啥呢
    哈士奇把主人77歲奶奶氣進醫院 網友喊話這不起鍋燒水等啥呢時間:2020-10-09 1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哈士奇把主人77歲奶奶氣進醫院 網友喊話這不起鍋燒水等啥呢 近日,湖南衡陽周先生養的哈士奇把家裡的席夢思床墊給咬了幾個大窟窿,竟把77歲奶奶氣進了醫院
  • 77歲開始畫畫的摩西奶奶
    美國有一位家喻戶曉的「摩西奶奶」,她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她在晚年成為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她說:「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摩西奶奶(1860-1961)是安娜·瑪麗·羅伯遜·摩西的流行名,她本是一個農場工人,喜歡刺繡鄉村景色。76歲時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繪畫。80歲時在紐約舉辦個展,引起轟動。在二十多年的繪畫生涯中,她共創作了1600幅作品,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有展出。
  • 一個背包客的故事
    說起背包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那麼背包客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呢?從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所謂背包客就是指那些常年在外旅行或漂泊的遊子。這些人或許是對旅行有著喜愛之情的,而不乏有的只是因為謀生。背包客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直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城市飛行,其實他們得工作真的不是一般累。
  • 北極,南極和中國的西藏!
    地球上能被稱為極地的地方,只有三個, 北極,南極,和中國的西藏。 青藏高原 相比南極北極, 西藏有著更豐富的色彩。
  • 南極船票多少錢?非洲真的很熱嗎?抖音上這份旅行攻略獲贊千萬
    單純分享風景的視頻看的人不多,今年元旦開始,他嘗試著給視頻加上解說,把風景與旅遊故事結合在一起,向網友們分享自己旅行中的經驗和見聞。   「抖音上有很多分享旅遊的帳號,我的特色是比較接地氣。我就是講講作為一個平凡人,怎麼看待旅遊中的事情。聽完我的介紹、看完我的視頻,大家能真實地感受到他也去過就可以了。」小馬不想把旅遊這件事講得特別「高大上」,他願意分享的,都是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
  • 看看這位77歲的美女如何做
    印象當中,77歲的老奶奶應該是坐著搖椅悠閒的曬著太陽,你會想到一個77歲的老奶奶騎著哈雷摩託車如此拉風嗎?拍攝完這組照片後,黃炎貞惦念起年輕時的夙願:去西藏。03女人可以優雅到幾歲?黃炎貞以自身經歷證明——77歲,甚至更久。
  • 什麼是「背包客精神」?
    什麼是「背包客精神」?作者:魏東在家鄉本文由魏東在家鄉原創,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最近幾年「走出去當個背包客」成為青年人間的熱門話題,再加上外交部陸續跟14個國家籤署打工度假協議的推波助瀾下,讓更多的青年人試著揹起背包走出去。到底什麼是「背包客」呢?
  • 華強北商家變身背包客:大街上賺的更是汗水錢
    背包客,在深圳華強北商圈屢見不鮮。相信經常在線上下單購買華強北手機、配件的人都會有所了解,只要你在下單時給出具體需求,背包客們就會到華強北各市場內的檔口找貨拿貨,然後通過快遞發到你的手中。可以說,背包客與華強北是一同成長一起發展的。背包客的存在,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能足不出戶在當地購買需要的商品。
  • 了解曼谷考山路,東南亞背包客旅行的重要儀式
    這些人不乏狼吞虎咽吃著香蕉薄薄煎餅的背包客新手、正在點金湯雞尾酒的75歲爺爺奶奶們,以及各種嬉皮士、潮人、書呆子、造型女王、團隊遊客、換環球流浪者、休假一周者、間隔年體驗者等。大家膚色、信仰各不相同,卻在這裡奇妙地融為一體。考山(Khao San)的字面意思是「生米」,這個地方可以說是獨立旅行時代最高調的另類目的地。不過,它並非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 《南極之戀》首映 趙又廷楊子姍高默契拍吻戲不刷牙
    監製關錦鵬、導演吳有音、製片人曹欣現身揭秘拍攝幕後,主演趙又廷、楊子姍映著極光亮相,甜蜜互切蛋糕,更大爆默契度已達到「拍吻戲不刷牙」的地步,十分有愛。晚上首映星光熠熠,黃渤、趙英俊、吳中天、蔡嶽勳、盧正雨、春夏、張宥浩、卜冠今等到場觀影,全程有哭有笑,觀眾好評不斷:「南極太震撼,洗眼神作無誤」、「沒想到春節前竟然有這麼一部驚喜的好電影,感動!」
  • 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的全球視野
    《從南極到北極》顯得更加富有野心:這部作品衝破了民族國家的限制,並沒有局限在瑞典一隅,而是將視野放寬到整個世界;如果說此前法國文學家儒勒·凡爾納寫出《八十天環遊地球》那樣的作品是受到英法經營海外殖民地的環境影響,在民族主義盛行之時、在瑞典這一地處歐洲邊陲的國家,產生《從南極到北極》這樣的關注全球的作品則顯得頗不尋常。    賦予《從南極到北極》如此特質的,是赫定的經歷和志趣。
  • 中國捐贈的舊衣物,運到非洲之後如何處理?看完不敢相信
    中國捐贈的舊衣物,運到非洲之後如何處理?看完不敢相信在國內的一些住宅區,經常會看到路邊設立的有愛心捐助,把家裡不穿的舊衣服投放進去,然後由工作人員統一收集處理。那大家想過沒有我們投放進去的衣服到底去了哪裡呢?
  • 88歲中國奶奶賣房週遊世界,玩微信、逛淘寶,活成18歲少女
    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不再年輕,. -生活 故事-被江奶奶記錄在她的朋友圈還是有人有景有美食的九宮格任誰看都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一位88歲高齡的奶奶之手有人認為,江奶奶賣房追逐理想做了無數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簡直帥呆了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熊可以在南極生存嗎?
    所以最初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和南美洲這些地區都是沒有真獸的。後來,隨著大陸進一步漂移,南方大陸解體了,非洲和南美洲分別與歐亞和北美大陸連接到了一起,印度次大陸更是拼合成了歐亞大陸的一部分,這些地方就有真獸了。而澳大利亞和南極洲再也沒有和北方的大陸連接過,所以在有人類以前,真獸類是無法登上這兩片土地的。
  • 77歲爺爺用Excel,87歲奶奶用畫圖板…畫得比拿筆的我強一萬倍!
    說起辦公軟體Excel不少人大概只會想起當年被公式和規則支配的恐懼吧但今天介紹的77歲日本老爺子堀內辰男用起Excel來只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大爺滿腔熱血的找到了一家培訓班但是發現了一個問題——沒錢除了高昂的學費畫紙,畫板,顏料,畫筆……所有材料都是消耗品把畫畫當愛好實在很花錢感覺有點兒負擔不起於是,不死心的大爺問年輕人:「有沒有什麼不花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