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背包客精神」?

2021-01-08 魏冬在家鄉

什麼是「背包客精神」?

作者:魏東在家鄉

本文由魏東在家鄉原創,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最近幾年「走出去當個背包客」成為青年人間的熱門話題,再加上外交部陸續跟14個國家籤署打工度假協議的推波助瀾下,讓更多的青年人試著揹起背包走出去。

到底什麼是「背包客」呢?在背包客聖經下了幾個不錯的定義:

.他們渴望探索不為人知的地方,在拜訪國家時融入當地文化,並追尋深層而有意義的人際互動。

.他們想要發現做事情的新方法,屏除物質享受與舒適的居家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青年旅館與巴士、露營或野外露宿睡袋,全是為了去體驗生活的最大極限。

.背包客屬於有潛力成為未來決策者與塑造者的一代。背包客意圖尋求自我實現,在旅程中常會自我評估與改變價值觀、生活抉擇、工作與優先順序。

.背包客是去一個地方學習新事物,而不是體驗他們已經知道的事物。

.背包客不只是為了尋找一個落腳之處,而是去融入那個環境。

在還沒有踏出國門前,在我心中的背包客,就應該像上述所列的一樣是一群自由、冒險的族群,他不受各種的限制隨興所至。如果今天盤纏用盡時,他可以至街上店家詢問是否有工作機會,等存夠下趟旅遊的錢,又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繼續他的冒險旅程;如果今天預算有限,他能自己規劃出經濟實惠的旅遊路線,甚至與他人共乘交通工具、睡青年旅館,跟不認識的人能很快的交流並分享彼此的經驗,深刻且融入當地的生活脈絡中,這是我腦海中背包客的應有姿態。

別讓自己陷入另一個舒適圈

踏出國門後,我腦海中的背包客的姿態在老外的身上實踐得淋漓盡致。曾有一次在鄉間路上遇到一個英國來的年輕人,背著大背包走了很久的樣子。我忍不住好奇的問他,為何你不搭車?他回答:我是背包客啊!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但這是我們口中的「沒有車就等於沒有腳」的澳洲,而他已經走了一天多。到了工作旅社(Working hostel),所認識的外國人中,沒有人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持續待著,大家都是存夠到去下一個地方的旅費後,就決定要出發,即使他目前有好工作,也毫不猶豫的離開並持續他們的旅程。曾問德國室友說:為何不留下來多賺一點?他說,但我想賺的不是錢,而是錢不能換到的經驗,如果我留下來,我會失去更多機會。

而對比下來,從臺灣出去的絕大部分的「背包客」,還沒有出國,就開始團購特定的出國商品;成群結隊一起旅行、找接機;找到好工作就想盡辦法留下來,甚至用自己的『好工作』去交換下一個『好工作』;只會跟華人圈溷在一起;假日只想留在家裡追劇,絕少參與澳洲的相關活動;常形成小圈圈甚至排擠人;愛比較到底賺多少錢;不喜歡自己去查詢各種資料,只想用問的;不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總選擇逃避或自我安慰;冷漠看待一切,缺乏對新事物的熱情與好奇心;害怕各種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缺少自我解決事情的能力與害怕被拒絕;不敢與外國人對話,甚至連打個電話都卻步。

我們總說「出國是為了讓自己跳脫舒適圈,去學習與挑戰自己的未知」。這句話在出國前很常聽到,但更多人出國後,又自己陷入另一個舒適圈而不自知,害怕面對與挑戰新事物,離不開眼前的「好工作」,也拓展不了自己的交友圈,更別談融入當地人的生活脈絡。而你只是把自己當作外人或過客的心態設限,將永遠讓你只能當旅客而不是一名真正的背包客,這是內心的長城讓你無法於現實世界中跨出去與學到更多新事物。

從旅行中帶回改變的能力

臺灣近年來皆有超過27,000名(最多的時候有超過35,000名(2012-2013))的青年人前僕後繼的去澳洲當背包客,說好聽是為了出國增廣見聞與國際視野,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與真正的具備「背包客精神」呢?我相信是寥寥可數的!這是因為我們的目光還關注在到底這趟可以賺多少錢、澳洲哪個行業薪資最好最穩定、臺灣與澳洲的薪資差距等所產生的誘惑,而忽略了我們應該提升的是自我能力的本質與目光。或許有人會說,即使培養了具備「背包客精神」的人回來,能保證什麼嗎?我相信這種人具有「改變」的特質,因為這種人憑藉勇氣跨過的鴻溝所塑造出來的新的價值觀、自我實現感與思維,是推動臺灣這個社會進步所需要的能力。

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你只是想賺個100萬回來臺灣,那我可以保證,即使讓你賺到100萬,你回來後還是跟你尚未出國前的時候一樣,只是花了兩年去到另一個地方賺了一筆錢回來,偏偏那筆錢卻連房子的頭期款都不夠付;相反的,如果你選擇利用那兩年好好的訓練英文能力,多跟各國背包客與當地人士往來,你或許賺不到100萬,但你卻把『背包客精神』帶回來,相信回來後,你會對臺灣的各種制度與觀念有180度的想法翻轉,而不是只能只能在辦公室裡自怨自艾。這些自身與想法上的「改變」將會成為這個社會改變的契機與動力,而實際上對你自己的改變呢?你在澳洲的各種經歷與英文能力將會讓你回到臺灣後,能有更好的轉換工作機會與發揮。我相信這是兩年換100萬回來跟兩年換一個改變的機會的選擇。

我常覺得走出去需要勇氣,因為你要遠離你摯愛的家人、熟悉的親朋好友、家中幾隻毛小孩、甚至還有是心頭肉的男女朋友。熟透的街坊巷弄換成陌生不知通到哪裡的道路名交錯縱橫;試著跟不同膚色、種族與習慣的人交談做朋友……等等,說都說不完。但如果你走出去後,不能實際的去改變自己、不敢勇敢的去接觸各種人事物、不會自己去處理各種情況,那我可以很直白的說:你只是旅客,不是一名真正的背包客,因為你沒有「背包客精神」!

本文由魏東在家鄉原創,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都市背包客誰唱的 都市背包客完整歌詞介紹
    都市背包客 ( Live at Blue Note Beijing )  風華爵代!場場爆滿!  爵士調配嘻哈的迷人風味!  中文說唱與爵士樂融合的指標性演出,路壹Lu1領銜之「 孤島唱遊 / Nomad Studio Session 」北京 Blue Note 場現場錄音即將登場!
  • 「我」是由物質與精神結合成的
    從佛法的立場來看:「我」是由於「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心靈相加所構成。如果只有身體而沒有精神,身體就如同死屍;如果脫離了物質的身體而僅有精神,精神就如同幽靈。以個人的「自我」來看,由於肉體及精神的結合,才有「我」的生命的事實。一旦肉體的生命死亡,這個「自我」便在現實的世界失去依靠。
  • 為什麼工作中必須有「契約精神」?
    這種不靠譜的人在職場中並不少見,和他們相處時你會感到很沒安全感,無法完全相信對方的承諾,總是做好了被出爾反爾的準備,特別是一到重要關頭,他們就開始掉鏈子。即便這個不靠譜的人和私交不錯,也依然避免在工作上和對方有來往。
  • 王飽飽跨界單向空間賣「精神食糧」,這背後在打什麼算盤?
    要說最近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值得打卡,王飽飽 x 單向空間的「飽讀詩書」主題展絕對值得擁有姓名。
  • 一個背包客的故事
    說起背包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那麼背包客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呢?從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所謂背包客就是指那些常年在外旅行或漂泊的遊子。這些人或許是對旅行有著喜愛之情的,而不乏有的只是因為謀生。背包客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直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城市飛行,其實他們得工作真的不是一般累。
  • feckless「無精神;無力」的運用及起源
    Word of the Day:January 2, 2021feckless無精神的;無力的adjective FECK-lusDefinition1 : weak, ineffective弱的;無效果的2 : worthless, irresponsible沒用的
  • 「衣架」2019春夏「新騎士精神」系列驕傲發布:自騎士精神復興·於...
    2018年10月14日上海時裝周,中國輕奢女裝品牌「衣架」2019春夏發布會在新天地時裝周主會場優雅上演。在此次名為「重生」的發布會上,「衣架」以20世紀知名的女性藝術大師喬治亞·歐姬芙為繆斯,使用復古風格和精緻細節,演繹當代女性「新騎士精神」的動人風姿。
  • 唯一的中國騎士:許多人對「騎士精神」有誤解
    五星紅旗下,這張五官深邃、操流利英語和蹩腳漢語的面孔讓中國觀眾新鮮和亢奮——他第一次讓中國人發現「騎士」、「馬術」與自己生活的這個國度有關。華天的母親是英國人,像許多英國人一樣熱愛馬。在英國,騎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像養條狗」,華天拍拍膝蓋,「區別僅僅是,你不能把馬抱腿上坐著」。儘管在中國生活多年,華天母親仍有周末騎馬的習慣,還養了一匹名叫「孫悟空」的馬。
  • 「潮牌」領克的「硬核」精神?| 魔幻都市也有對立美學
    「魔幻都市」與對立美學?一杯敬朝陽,一杯致遠方。你以為我在說車,說設計?其實,我是想描繪一個生活場景,以及向你講述一種生活態度。領克是什麼?他們嘗試講一個故事——關於都市青年的心靈矛盾與勇敢生活的「故事」。為什麼說矛盾能統一?
  • 衝入 Wrangler 的「牛仔世界」,探索來自上世紀的冒險精神
    通過這句話引申而來的有如「自由」、「獨立」、「堅強」、「真實」等等一系列詞彙,一直都被認為是牛仔精神的如實詮釋。 毫無疑問,這樣的牛仔精神亦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牛仔,以及誕生於美國的牛仔品牌 Wrangler。那麼首先,被視為代表性牛仔品牌之一的 Wrangler 是如何誕生的呢?Wrangler 所指代的牛仔精神又到底為何?
  • 「素人」「玄人」「白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素人」的反義詞是「玄人(くろうと)」,同樣是由仿照「白人」得來的「黒人(くろひと)」演變而來的。「白人」有素淨、純粹的意思,而「黒人」則有熟練的、嫻熟的、經驗豐富的、線條分明的、多種顏色等意思。各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就會得出黑色,所以就有了「黒人」這個詞。
  •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美國精神
    最大的不滿與失落,很單純來自劇情的邏輯安排不那麼說服我,也不太單純的來自即使劇情與其他種種設計相應後說服了我,這股充分體現的美國精神也令人感到失落。過去在美國人心中是如此的重要,在《美國隊長3》中亦然,因此這部發生在「當下」的電影的開場是從一段過去的重現開始──1991年冬兵巴奇執行任務造成的一場車禍。這段情節的重現,畫面不是透過巴奇的視角,而是全知視角展現給觀眾,並且停在開啟行李箱展列的那一袋袋血清上,自然使我們相信那是全部重點,因而造成往後劇情懸念的安置與錯認,同時也突顯了「過去」的重要。
  • 三大「斷舍離」模式:需要型最實際接地氣,哪種最適合你?
    「斷舍離」總不能斷到不能生活吧,但原來,「斷舍離」也可以十分「貼地」,喜歡斷舍離的網友們將「斷舍離」分成不同「派別」,不一定只是拋棄所有身外物!聽到「斷舍離」就覺得知易行難?其實斷舍離也有不同風格,下面列舉最常見的3大模式。
  • 什麼是「貪嗔痴慢疑」
    嗔——嗔恚無忍指怨恨;經常生氣;對什麼東西都分得很清楚,這是我,這是你的;愛較真。《固執己見 較勁 不開悟》慢——驕慢自大指怠慢;傲慢;輕慢;對外界不敏感,或者對外界沒興趣,只對自已的東西感興趣;或者是慣性思維,原來我是對的,現在也應該是對的;缺乏激情,缺乏學習精神。《看不慣瞧不起 看不上 不願理》疑——狐疑猜忌就是懷疑、疑心重,不信任對方,老疑神疑鬼。這五毒是有順序的。
  • Pokemon Go:色違「超夢」降臨5星團戰!特殊技能:「精神擊破」最強超能力系大招!
    超夢將能夠習得限定招式「精神擊破」,「精神擊破」將取代「精神強念」成為超夢最強的超能力系大招!超夢「超夢」 能力分析「超夢」 對戰排行在這次活動中開放的特殊招式「精神擊破」可是非常強,從全部超能力系大招來看效率上排行第二,與超夢之前的精神強念相比,傷害相同續氣卻更少,可說是完全提升了超夢在超能力系的地位
  • 華強北商家變身背包客:大街上賺的更是汗水錢
    背包客,在深圳華強北商圈屢見不鮮。相信經常在線上下單購買華強北手機、配件的人都會有所了解,只要你在下單時給出具體需求,背包客們就會到華強北各市場內的檔口找貨拿貨,然後通過快遞發到你的手中。可以說,背包客與華強北是一同成長一起發展的。背包客的存在,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能足不出戶在當地購買需要的商品。
  • 米蘭·昆德拉|你說的「輕」是什麼輕,人承受的「重」是什麼重?
    翻開李碧華,你會看到「情」和「欲」——人和人的,這裡面又有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叔和嫂,僧和尼,人和鬼的,人與妖的,紛紛紜紜,遮天蔽日,顛倒眾生。在這個「色香味俱全」的有情婆娑世界裡,不沾染七情六慾仿佛都是辜負餘生。
  • 憑藉「反叛精神」,DIESEL 能抓住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嗎?
    在這個推崇多元審美、穿衣自由的時代,影片從對跨性別者的身份認同、勇敢打破社會刻板印象等角度,向世人證明了 DIESEL 還是那個最「酷」的時尚品牌。 「酷」從何來?營銷方式的成功,並沒有讓 DIESEL 的「反叛創新」流於其表。1990 年代以來,深諳年輕人之道的 Renzo Rosso 試圖把 DIESEL 的創新精神從休閒、牛仔時裝領域拓展至更多層面。
  • 華為音樂「劉珂矣國風現場」「背包客電臺」兩場活動空降上海 為...
    而在7月26日,華為音樂還將帶來「華為音樂聽書會·背包客電臺」活動,90後職業背包客大江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世界——他所遇見和經歷的是千年歲月和斑斕文化靜靜的呼吸,是殘酷世界和千人千面釋出的冷暖,大江以聲音作為載體,將為我們帶來一場與古今對話的奇幻之旅。
  • 徒步環島臺灣一圈,這個陸生回中國開了「怪」書店,被CNN評為「全球17家最酷書店」之一
    從事建築工作後,二囍便參與了廣州大劇院的項目,這座「世界最壯觀劇院」、「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可是由建築界「女魔頭」扎哈·哈迪德設計的;之後二囍也獨立負責過建築項目,投過標也中過標,建築師的「基本動作」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