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在經歷八年談判後11月15號正式籤署。這份貿易協定覆蓋的總人口、經濟總量以及貿易額。都佔到全球總量的約30%。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RCEP談判歷時了8年,但是這樣一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並不被包括其中。這份協定的籤署,也正值美國大選,以及美中貿易和科技爭奪愈演愈烈的時候。
可是我們回想過去,RCEP在剛開始組建構想的時候,當時還有美國主導的TPP ,也就是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協定這樣一個談判。後來因為川普政府執政以來,很快就宣布退出了TPP 。TPP 就演變成了現在CPTPP ,也就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目前社會上有很多的研討都在對這兩個協定進行比較。RCEP 和這個CPTPP 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處?這兩個區域貿易協定哪個更好一點,哪個更稍微更遜色一些?美國川普政府當初為什麼要退出TPP,新一屆美國政府又會不會重返CPTPP呢?而咱們中國又會不會加入CPTPP呢,加入CPTPP會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咱們要先了解一下TPP的歷史,TPP 是當初歐巴馬政府主導的一個協議。核心內容除了自由貿易和投資,還對貨幣的自由兌換,稅制公平、智慧財產權保護、勞工權和環境保護以及國有企業私有化和信息自由都有統一規定。
從這些規定咱們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這個協議當初的籤訂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排除中國。最簡單的,貨幣自由兌換這塊中國暫時就不可能達到。
TPP是2005年籤訂的,當時TPP組織是四個經濟體規模非常小的國家倡議的。最早是紐西蘭,他找了智利、新加坡和汶萊四個國家。各位有沒有注意到?他們的整個經濟規模都非常的小,新加坡、智利還稍微大一點。因為經濟體很小,所以他們考慮大家捆在一起能形成一個稍微大一些的一個經濟圈。大家來互助一下。結果沒過多久,2008年他們被美國相中了。那時候美國為了要軟圍堵中國,就說我加入你們咱們一起玩吧,然後又說我們只有5個人不夠,就拉了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還有越南,拉加拿大跟墨西哥很合理,因為他們是屬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拉日本進來,因為日本在亞洲,可以遏制中國,又覺得日本一個在亞洲遏制中國力量不夠,就再拉上越南。別的國家一看,美國老大哥一進群就拉人,那我們也要拉,新加坡就拉了馬來西亞進群來了,新西亞就拉了澳大利亞進來,後來秘魯也給拉了進來,TPP一共就12個國家就在2015年10月5日,完成TPP談判,達成TPP了貿易協定。
TPP設計的領域比世貿組織還要廣。如果真的能夠順利籤署的話,那對以後全球化的深度發展當然是會有比較大的指導意義的。但是2016年11月11日美國參議院否決了歐巴馬竭力主導的TPP貿易協定,2017年川普正式退出。
美國退出TPP,TPP就演變成由日本主導的的CPTPP ,CPTPP放鬆了一些規定,但是基本條款沒有太大變化,依然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協議。
現在要探討美國有沒有可能重返CPTPP,就得先了解當初美國為什麼會退出TPP,TPP成立之初就把第一貿易大國中國排斥在外,這就說明了TPP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組織,而是帶有政治意圖的。當時的歐巴馬美國政府的策略並不是通過增強美國實體經濟部門的實力來與中國競爭,而是企圖通過設定市場準入條件來削弱中國,繞開WTO。
川普2016年競選的時候說TPP不利於美國就業市場,不利於美國製造業,其實這話並沒有說錯,美國這麼多年過度擴張,內部失血嚴重,製造業外流,貿易逆差加大,藍領聚集的城鎮工廠關門,破敗的工業基地隨處可見。
川普退出TPP實質上是為了固本培元而採取的主動收縮,因為美國已經沒有那個力量再採取咄咄逼人的進攻性戰術了,戰略性退縮的目的就是為了重振美國實體經濟,夯實美國經濟基礎。
由此我們再來判定新一屆美國政府上臺後,不管是拜登還是川普會不會重返CPTPP,有人認為拜登是當初歐巴馬政府的副總統,他上臺會延續歐巴馬政策,很有可能會重返CPTPP,要知道2020年的美國跟2017年的美國相比,可以說國內面臨的困難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了,新冠疫情感染千萬人,經濟衰退更加嚴重,大批企業倒閉、工人失業,2016年美國儘管國內經濟衰退,但是還沒有今天這麼嚴重,那個時候參議院就否決了TPP,現在的美國哪裡還有這個能力再重返CPTPP呢,自顧都不暇了。就算是疫苗出來了,美國疫情得到了控制,美國國內經濟沒有個三五年,是無法得到恢復的。所以在三五年之內,美國重返CPTPP概率不大,有心也無力。就算拜登想,國會也不大可能通過。
其實TPP的失敗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是一個為政治利益集團服務的協定,而並不是為了服務於成員國的民眾。TPP為的是西方大國貿易巨頭利益,其他成員國的貿易一旦不符合它們的心意就會被訴諸它們預先設定好的法律。而真正的貿易協定應當基於每一個國家的相互尊重,基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TPP和RCEP 重疊的國家有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越南、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七個國家,TPP是沒有辦法繼續實行了,但是經濟還要尋求突破啊,在這種形勢之下,這些國家轉向由東協主導的RCEP也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相比較之下,這兩個協議,剛剛籤署的RCEP門檻要更低一些。儘量避免有爭議的領域,比較靈活,容易達成共識,可以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希望在執行的過程中慢慢解決問題。
而CPTPP ,也就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是美國退出TPP後由日本主導的,一共11個國家,相比RCEP而言,CPTPP 協定是一個全方位嚴格的貿易協定,不管是在勞動和環境規則、競爭政策、國有企業、智慧財產權監管、網際網路規則和數字經濟等方面都設定了比較高的標準。
RCEP對於發展中國家更加適合一些,而CPTPP標準比較高,就可能會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帶來眾多掣肘和隱性壁壘,更適合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
昨天11月20號,日本關鍵決策人就表示日本希望早日核准RCEP的同時,可以穩步執行並擴大CPTPP自由貿易區。
同天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中國代表也表示中國會積極考慮加入CPTPP。
英國今年早些時候也表示過有加入CPTPP意向。明年日本是CPTPP輪值主席國,日本將積極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
CPTPP是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的,覆蓋有4.98億人口,協議籤署國的GDP總和佔了全球經濟總量的13%。而目前CPTPP有7個成員國和RCEP是重疊的。
對於整個亞太經濟圈來講,沒有中國參與的經濟組織那是不完整的,要想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尤其是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世界經濟陷入低迷的當下,中國的經濟體量以及經濟復甦的韌勁是世界經濟的一顆定海神針。
大家可能會奇怪,CPTPP2018年正式生效,到現在兩年了,日本也沒有考慮過邀請中國參加啊,為什麼現在會向中國伸出橄欖枝呢?
錢道認為是兩方面原因:
第一,美國重返CPTPP可能性不大,美國退出TPP後,其實日本是非常希望美國能重返TPP的,但是現在美國國內疫情嚴重,而且內部分歧嚴重,矛盾加劇,美國現在自顧不暇,會優先應對疫情,對貿易領域現狀的改變興趣不大。
第二,日本國內經濟衰退嚴重,面臨1945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對於日本而言,通過CPTPP擴大和深化和中國的經貿合作,對於穩定和發展其本國經濟,無疑是最優選項。
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了逆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亞太地區數十年來第一次出現經濟整體負增長,亞太合作未來的路怎麼走,關乎到整個地區每一個國家的發展。
中國在加入RCEP的基礎上,如果能夠再加入CPTPP,其意義巨大、深遠影響。
要知道全球化終極目標是無壁壘貿易,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如果一個國家降低關稅,這個關稅就會被所有成員國響應。因為世貿組織幾乎涵蓋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經濟體。這種多邊主義是公認的最優途徑。但是正是因為世貿組織涵蓋了太多情況各異的國家。而且籤署協定需要大小成員國全票一致通過。所以,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進展比較緩慢。很多國家就失去了耐心。陸續和周邊國家成立了眾多的區域協定。目前已經有300多個有效的區域貿易協定。
RCEP和CPTPP就是這眾多區域協定中最具影響力的。
從經濟角度來說RCEP對實施零關稅的貿易貨物數整體超過90%,而CPTPP規定的貨物數更高,為95%,而且在標準和規則上要求更高。
如果中國能夠加入,那麼獲得貿易優惠的貨物數量就會進一步增加,這會更加促進中國和其他成員國貿易的進一步增長。
而且是向世界發出了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一個強烈的信號,而且還能夠有力地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對於全球經濟形成了一個正向預期,拉動全球經濟的復甦。也有利於中國在整個亞太進一步推行一帶一路戰略的布局。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如果中國在加入RCEP後能再加入CPTPP,對於中國實現衝破美國對於中國的圍堵與包圍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對於整個東亞整合和崛起也是有很強的一個推動作用。
這個世界的地緣政治版圖,其實過去一直是兩大中心,一個是北美板塊,另外一個是歐洲板塊。東亞地區過去一直一方面由於各國之間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另一方面本身發展的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過去很難成為一個和北美和歐洲分庭抗禮的這樣的一個政治經濟權力中心。RCEP形成以後呢,就幫助整個東亞地區,能夠逐漸崛起為一個世界的三大經濟權力中心之一。而如果加入CPTPP,中國等於又和加拿大、秘魯、智利、墨西哥間接籤訂了貿易協定,如果英國能加入CPTPP,那麼中國也等於和英國籤訂了貿易協定。
當然任何區域自貿協定只要是基於每一個國家的相互尊重,基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符合世貿組織原則,有利於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國肯定都是歡迎的。
咱們預祝在RCEP順利落地後,明年2021年咱們中國能順利完成CPTPP協定的談判,為世界經濟重振助威。為百姓福祉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