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惡化 美國多家連鎖超市對衛生紙、洗手液等部分商品限購

2020-12-17 瀟湘晨報

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持續的惡化,當地民眾對於生活必需品的購買量增加,因擔心再次出現貨物短缺現象,美國多家大型連鎖超市企業恢復了自從春天以來對於衛生紙和洗手液等物品的購買限制。

其中,全國最大的食品雜貨連鎖店克羅格公司(Kroger Co.)和東南部擁有1200多家連鎖店的大眾超級市場公司(Publix Super Markets Inc.)在上周恢復了對手紙和廚房用紙的限制。克羅格還恢復了洗手液和消毒溼巾的限制。在賓夕法尼亞州、馬裡蘭州、維吉尼亞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經營業務的連鎖超市Giant,也重新限制了廁紙和紙巾的購買。韋格曼連鎖超市(Wegmans)也對紙巾、家用清潔劑和消毒溼巾設置了限購。

這些零售商企業表示,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後,美國製造商和零售商經歷了幾個月的罐頭類產品,主食類產品和生活用紙類產品的短缺,儘管現在它們已經開始恢復供應,但是離完全恢復還有一段距離。而隨著疫情的持續惡化,人們更多地呆在家裡,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斷增長,為了防止再次發生春季所出現的貨物短缺現象,他們決定對部分商品實施限購措施。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國多家超市宣布肉類限購 包括Costco、克羅格等
    美國多家超市宣布肉類限購 包括Costco、克羅格等來源:聯商網2020-05-06 16:50聯商網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部分大型屠宰場在過去數周內相繼關閉,這導致了美國「肉荒」蔓延。
  • 為什麼是衛生紙?
    目前,澳各州衛生部門正加大力度排查病例並對確診病例接觸者進行追蹤和病毒檢測工作。澳民眾為搶衛生紙拼了超市被迫限購隨著澳大利亞疫情加劇,特別是當總理莫裡森宣布政府將啟動國家應急響應計劃,民眾變得緊張起來,多地出現「搶購潮」。從方便麵、義大利麵、麵粉、罐頭等保質期長、易存儲的食品,到衛生紙、洗手液、尿不溼等生活用品,都成為貨架上的搶手貨。
  • 美國疫情加劇 超市重新開始限購衛生紙
    來源:金融界網站隨著美國各地新冠病例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從上周六開始,沃爾瑪重新開始清點並計算進入其門店的顧客數量,以確保不超過容量限制。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美國疫情出現趨穩勢頭,這家美國最大的零售商一度停止了計算進出顧客的實際人數。該公司一位發言人表示:「出于謹慎考慮,我們已經恢復了計算進出我們商店的人數。」目前美國新冠病例數量正持續激增。
  • 英國疫情愈發嚴重 樂購超市限購意面和洗手液 貨架被一掃而空
    民眾開始搶購生活物資,超市上的貨架一掃而空。樂購(Tesco)隨後宣布部分商品限購。英國首相擬召開緊急內 閣會議商議對策。 據英國《鏡報》3月8日報導,英國宣布了自疫情爆發以來的第三個死亡病例。
  • 美國多個品牌快餐店停售漢堡,多家超市實施肉類食品限購
    美國多個品牌快餐店停售漢堡,多家超市實施肉類食品限購  olivia chan • 2020-05-08 10:20:18 來源:前瞻網
  • 美國多個品牌快餐店停售漢堡,多家超市限量供應肉類食品
    漢堡是美國人最常見和最喜愛的食品。近期,美國大型漢堡連鎖餐廳開始暫停供應漢堡。麥當勞也宣布可能會暫停部分美國餐廳的營業,或者停止供應最受歡迎的巨無霸及麥香雞。疫情給美國肉類供應帶來的衝擊前所未有。延伸閱讀:繼囤衛生紙後,美國人又開搶肉類食品!
  • 超市衛生紙被一搶而空!衛生紙像金子一樣珍貴!難以理解這種做法
    隨著北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多,美國、加拿大的民眾開始湧入超市大量購買和囤積日常生活物資。一位顧客表示:「末日來臨時,衛生紙就像金子一樣珍貴。」 據報導,上個周末,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南部的一家大型超市裡,大量顧客排隊購物,許多人的購物車裡都裝著洗手液和消毒溼巾,而醫用口罩和衛生紙已售罄。
  • 武漢多家超市承諾:糧油類商品不漲價、不限購、不斷供
    人民網武漢4月2日電 (郭婷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信息,讓不少市民擔憂,是否會對「米袋子」產生影響。引發部分市民恐慌。近日,湖北多地出現搶購糧油的現象。昨日,武漢多家超市聯合承諾,糧油類商品保證不漲價、不限購、不斷供。
  • 美國肉價或上漲20%!麥當勞巨無霸、麥香雞也遭波及!超市限購、排隊...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 》欄目視頻 美國最大的漢堡連鎖餐廳之一——溫蒂漢堡在全美共有5500家餐廳,受肉類供應短缺的影響,近日部分餐廳開始暫停供應漢堡或其他含牛肉的菜品。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牛肉短缺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好幾周。
  • 美國肉類供應愈發緊張!漢堡店沒漢堡、超市開啟限購……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美國肉類供應愈發緊張!漢堡店沒漢堡、超市開啟限購……據彭博社報導,隨著肉類供應短缺席捲全美,漢堡連鎖店Wendy『s Co公司的一些餐廳已經將其招牌菜漢堡從菜單上撤下。打開Wendy『s的手機APP可以看到,至少在其位於加州的部分門店,只有雞肉產品可供外賣。這種情況使許多顧客在社交媒體上調侃性地發問:「牛肉在哪裡?」(Where’s the beef?)
  • 美國總統第三順位繼任者格拉斯利感染新冠病毒
    媒體指出,美國僅用一周時間就增加了100萬確診病例,速度之快,為疫情暴發以來前所未有。與此同時,美國多州再次加強了防範措施,甚至重新下達居家隔離令,而超市等零售場所也開始面臨新一輪物資短缺,並開始重新限制生活必備品的購買。
  • 疫情下美國超市熱門商品是什麼?CNN梳理購物走勢
    (原標題:超市訂單如何體現疫情下的美國民生?沃爾瑪CEO:我們進入了「染髮劑」階段)雖然關於疫情發展的研究有專業的分析模型,但隨著商業關停、百姓閉門不出,「超市訂單」反倒成了疫情之下最接地氣的民生圖景。
  • 疫情放大英國超市裡的自私行為:塞滿自家手推車,不給別人留一件
    據外媒3月14日報導,在冠狀病毒疫情放大英國超市裡的自私行為:塞滿自家手推車,不給別人留一件疫情爆發期間,英國民眾大量囤積日用品,瘋狂的購物行為使得當地超市一片混亂。由於冠狀病毒疫情引起的恐慌,英國消費者一直在搶購超市中的食物和日用品,迫使超市限制食品和家庭用品的銷售量以保持供應。根據諮詢機構「零售經濟學」(Retail Economics)的一項調查,對2000名購物者的抽樣調查顯示,每十個英國人中就有一名已經囤積了大量商品。英國各大超市的貨架現在已經空空如也,凌亂不堪。
  • 美國人又在超市開搶肉類
    作者 | 張琪▲圖源:Getty紐約每日新聞網5日報導稱,肉類食品似乎正在步衛生紙的後塵,成為美國人近來恐慌性搶購的貨品之一包括沃爾瑪、好市多等多家超市已經宣布,對消費者購買豬肉、牛肉以及禽類等肉類產品實施限購。美媒稱,就像消費者在疫情初期搶購洗手液、肥皂和衛生紙一樣,現在他們又開始搶購肉類食品。美國多家食品連鎖店及超市隨後對肉類食品進行限量供應。好市多和克羅格將限購措施推廣至全美所有門店,其他超市則在某些地區實行限購。
  • 美國星巴克耐克等11家零售店關店,LV香水工廠變洗手液工廠
    星巴克、Blue Bottle宣布部分暫時關店咖啡巨頭星巴克,一直是美國人民都日常剛需產品,最近因為疫情也不得不作出妥協,3月15日(周日)星巴克宣布會馬上開始關閉一些門店,而另一些門店迴轉為grab and go買了就走的取餐形式,此舉措至少實行兩周。
  • 大白菜降到1塊多,有的成本價賣?記者走訪哈爾濱多家超市,價格給你...
    1月30日至2月1日,記者走訪哈市多家大型超市發現,超市內,洗消類、蔬菜類、速食類貨品,近期變得十分熱銷甚至緊俏,出現斷貨情況。但隨著市民回歸理性採購,超市商品充足,很多之前被搶購一空的商品,現在已經供銷平衡。對於有些商品的搶購,商場工作人員表示,供應充足,不漲價。
  • 庫存不足供應鏈僵化,美國超市米麵罐頭再次告急
    記者 | 肖恩由於疫情形勢不斷惡化,美國多個州被迫暫停經濟重啟計劃,超市再次出現食品搶購潮。原本就不充裕的庫存已經見底。根據市場研究公司資訊資源(IRI)給出的數據,截至7月5日,美國市面上10%的包裝食品、飲料和日用品出現脫銷現象,明顯高於疫情開始前的5%-7%。從《華爾街日報》統計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美國超市中脫銷的商品數量在3月底4月初達到高峰後迅速回落,但6月底疫情再度惡化後有有反彈趨勢,其中米麵、罐頭等耐儲藏的商品脫銷速度最快。
  • Costco等各大超市對肉類限購,麥當勞都要停售巨無霸
    美國多個肉工廠關閉事實上,由於美國多間肉製品公司出現聚集性感染新冠病毒的現象,多間公司不得不暫停營業,以致市面上的肉類出現暫時緊張的現象。目前,美國共計23個州的62家肉品加工廠,出現3400例新冠病例,新冠病毒造成至少20名工人喪命。疫情爆發期間,美國中西部地區22家美國肉品包裝工廠關閉。
  • 衛生紙像金子一樣珍貴?疫情面前,不止日本人,美國人也在大量囤紙……
    據報導,原本只需要幾塊錢的捲紙,價格一路暴增了10倍,這讓超市不得不採取限購的策略。衛生紙愈加難買,這讓不少人竟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起自己買到的紙……而在美國,大量顧客湧入超市,用一買一車的方式,同樣將衛生紙貨架一掃而空。
  • 美國疫情愈發嚴重,各地超市被掃空,超市員工:廁紙成金紙
    美國確診病例不斷增加,且出現多例無法溯源確診病例後,當地的恐慌購物者正在清理各地超市貨架,他們擔心如果冠狀病毒傳播,自己可能很快被迫在家裡進行自我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