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小生命,去年10月20日,26歲的唐倩倩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成為了南京市第82位、浦口區第3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再談捐獻歷程 猶豫終於救人
近日,記者找到了唐倩倩的工作單位南京韓辰整形醫院,見到了這位愛心姑娘。一見面,她就熱情地向記者打招呼,並耐心細緻地回答著記者的提問。
唐倩倩十分開心,她還有幾句話想對和自己100%配型成功的小朋友說:「小弟弟你一定要勇敢,要加油哦。現在的醫學技術進步很快,小患者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後康復的機率非常高,希望你早日康復,茁壯成長,開心快樂地長大,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哦!」
2016年,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的唐倩倩在蘇州某醫院實習期間,參加醫院組織的集體獻血活動,第一次聽說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出於愛心,她登記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19年9月,南京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給她打電話,說她的骨髓和一名小患者配型成功,希望她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當時的唐倩倩剛剛結婚,夫妻倆正準備要小孩,父母在得知這件事後堅決反對,認為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我當時也很猶豫,特別是得知對方是一個剛滿一歲的小生命時,我是非常樂於去做這個捐獻的。但是我跟他素不相識啊,如果對我的身體有傷害,我肯定要考慮後果的。」她在回想當時的心路歷程時說道。
後來,在南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科普下,唐倩倩逐漸拋除了這方面的顧慮並最終決定捐獻。在她的耐心勸說下,父母的態度也明顯軟化。由於疫情阻隔,唐倩倩在去年9月進行了捐獻前的體檢準備,卻被意外告知體檢不合格。
為了成功捐獻 一個月不吃肉
為了挽救那個素不相識的小生命,儘快完成捐獻,唐倩倩嚴格遵照醫生的叮囑,清淡飲食。「我平時是個無肉不歡的人,沒有肉吃不下飯,但是為了救人,我一個月都沒有吃肉。」回想起當時的壯舉,唐倩倩驕傲地說道。
一個月後,體檢如願合格。10月11日,唐倩倩正式籤署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並開始了捐獻。「前後大概住了5天院,他們會每天給我打針,取髓過程類似於捐獻血漿,和我之前想的穿刺方法完全不一樣。」唐倩倩說道:「可能因為我體質比較好,捐完之後除了有點累之外,沒有什麼別的影響。父母和老公卻比較擔心我,在7-10天的恢復期內,他們變著法地給我補身體,導致我體重猛增了8斤左右。」
醫院的領導聽說這件事後,也非常支持她的愛心善舉,不僅批了15天的帶薪休假,還給她發了愛心紅包。(來源:現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