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 · 無色界天——無形無相的超級生命

2022-01-10 學佛放生

無形無相的超級生命——天道·無色界天

那麼,無色界,顧名思義,這個世界已經超越了所有物質形色的形態、狀態,它已經不再有形色的束縛了,這是一個無形無相的世界,這兒的生命已經不再是普通的物質存在或能量存在了,聽得懂嗎?生命在這裡,是與「外在」的時空高度相合的,這個「外在」又要打個雙引號。換句話說,在這裡,生命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命,無限的宇宙就是生命!這裡的時間和空間,以及生命,時空和生命在這裡是高度同質,高度同一的。這兒的生命狀態是一種純精神性的,完全的精神生命體,他們沒有任何的物質和能量顯現,連最細微的都沒有,所以叫做無色界。

這一界和色界一樣,也大略分為四層,它也是依四種很深邃的禪定、空定而構建起來的,這四種禪定叫做四空定,境界還要超越四禪,還要在色界之上。像我們平時經常講的四禪八定,指的其實就是這幾種禪定,再加上色界的四禪,合稱為四禪八定。不過在佛陀的定義裡,這幾種禪定都是外道的修法,不是解脫正道。那麼,這個無色界的四空定,它的具體內容,我們現在來看看,從下往上,依次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哦,都是很複雜、很玄妙的名字,這裡的每個字分開來都很好懂、很簡單,但是合在一起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一頭霧水。像這些,其實都是和我們的意識領域相關聯的精神境界,那麼與此相對應的,就是無色界的四重天,四重宇宙,也就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四重天又叫做「四空天」。

這個四空天的境界,說實話,有點兒過於玄妙,離我們太遠太遠,所以介紹太多的話可能沒什麼必要,所謂「媚眼拋給瞎子看」啊,我就怕說多了你們也聽不懂,白費功夫。我這個說的人自己都不懂,那聽的人就更不用說啦,對不對?所以關於無色界,我們只簡單地、大概的介紹一下就好,有些東西點到為止,你們能吸取多少那就要看各人的緣份了。

我們先從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天講起。證入這個境界的修行者,他會體會到一種近乎虛空般的意識狀態,這個虛空裡什麼都沒有,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空空蕩蕩的,了無邊際。很多人證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往往會嚇一跳,嚇得出定,那種空無所依的感覺可不是誰都能接受的。

對這個境界的修行者來說,色界和欲界宇宙是不存在的,因為因緣不相應,兩者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我們對他們來講只是虛影幻相,就像虛幻的影像,他們對我們來講其實也是如此。修行者一旦進入這個境界,那壽命就很長了,以我們人類的眼光來看,他們的壽命足有兩萬大劫,也就是說,我們這個物質宇宙成了又毀,毀了又成,地球「成住壞空」大概要兩萬次左右,人類已經換了無數茬,要到這時,直到這時,他們才會從那個空無邊際的定境中出來,出定。相比之下,欲界天人乃至色界天人的所謂永生就很搞笑了,那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這個空無邊處定的「真空」,這個「真空」境界代表的,聽清楚,這個境界代表的,實際上是心意識超越了欲界物質相和色界能量相後,所執著的微細空間相,明白嗎?

而超越空間相,連「空」都舍離後,修行者就會進入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天,無色界的第二天。在這裡,心意識會非常明確地體驗到自己就是宇宙,就是唯一,而時間相,「一時」的真相,也會在心意識海洋的相續裡有最後的顯現。換句話說,在這一天,在這一境界,修行者會非常深刻的體驗到,時間只是心意識的產物,時空是被創造出來的,不是真實的存在,存在的只有無邊無際的宏大宇宙意識——識無邊處。

那麼修行者由此往上,進一步打破時間的幻相後,就會進入一個沒有時空內外,沒有大小有無,沒有「我」和「我所」概念的高級天堂:無所有處天。這一天的生靈,終其一生都定在一種寧靜寂然,不起諸相的無分別境界裡,幾乎等同於無量光、無量壽,他們的不可思議神通,不是我們能想像的。比如說,他們可以所有人一起住在一個原子上,但是呢,卻一點也不覺得擁擠,這個你們可以想像嗎?唉,所以生命的偉大和離譜啊,有時候真是讓人傻眼的!

由此,最後再進一步,修行者把這個無所有處的境界打破,就可以進入無色界的最高「時空」——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三界所有生命的進化頂點。在這一天,禪定的力量被開發到極致,生命在此回歸為一種單一的、本質的存在——無明心識,我們眾生的最後無明就在這裡。此天的定境,靜妙至極,靜妙到了極點,它已經消滅了前七識的粗想,故稱為非想,但是它還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最後的無明細想,故稱非非想。這裡的生命存在對我們人類來說實在是太難以理解了,所以大家乾脆不要去理解,我們只要聽佛陀說的就對了。

佛陀講,這個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實際上就是一切眾生的無始無明,根本無明!這裡既是三界六道一切萬有的始點,同時也是三界六道一切萬有的終點。從這一天開始,往下,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產生和建立的過程。非想非非想的這個無明心識一旦動念,無明一動,所謂的「內在」領域就會開始產生變化,無明緣行,這時的心識基本上還是無分別的,沒有「我所」,然後很快,行緣識,無中生有,分別意識開始出現,時間相隨之產生,緊接著空間相產生,再接著就是能量光明,種種妙樂產生,能所分別日益明顯,最後江河日下,人心不古啊,就這樣,彈指之間就產生了我們人類所了解的這個物質宇宙。

這樣往下一個次元、一個次元地「同步」衍化,整個娑婆世界、三界的格局就「慢慢」出現了。所以,非想非非想天其實可以說是一切萬有的始點!

嗯,我們前面講的好像聽不太懂是吧?沒關係,你們想聽懂啊,至少要有「精思入神」的功夫,這個心要非常細膩、非常靜定才行,這樣才會明白師父在講什麼,否則干著急也沒用。不過話說回來,暫時聽不懂也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們可以慢慢來,反正有錄像,不懂的人可以多看幾遍,實在不行多多念佛,到時候往生淨土,你們自然就會懂了。

那麼,這個非想非非想天,它除了是萬有的始點,同時,它還是萬有的終點。因為就修行的角度而言,這一天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三界輪迴的最高點,這時的修行者,理論上,他只要往外再跨出一步,那就可以證得真如,回歸法性,從此解脫了,所以,我們說它是萬有的終點。但實際上,很可悲的是,修行者一旦進入這一天,他一旦進入非想非非想定,一定八萬大劫,他在這個定境中其實是根本沒有辦法開悟的,因為不能利益眾生啊,福慧不圓滿,所以他根本無法產生真正的般若解脫智,所以還是不能解脫。

真要說起來,在三界六道中,最最容易開悟,最最容易得道的地方,按照佛陀的說法,其實還是人道,還是我們這個苦樂交煎的人道,其次應該是色究竟天,因為那裡有報身佛在說法。其餘的,惡道太苦,修羅道太嗔,欲界天太樂,色界天太定,無色界天太空,都不是理想的修行場所,所以人身難得就是這樣,這個機會很難得!

佛陀還講,從非想非非想天出定,然後墮落的天人,因為這種無明和無記業的關係,他往往會直墮畜生道,畜生道再造惡,那搞不好就是下地獄的下場。無色界天其它幾天的情況差不多也都是這樣,所以這一界再清淨、再長壽,也並不值得追求,並不值得我們嚮往。後來有祖師總結這個情況說:「假饒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說了半天,還是求生淨土好,到時你們乘願再來,自由自在,那就不是三界人天所能想像、所能比擬的了!這一點是無數前輩、無數古德的經驗之談,希望大家牢記。

那麼,我們現在就可以來小結一下了,繞了這麼一大圈,我們總算把天道境界給大家大致介紹了一遍,以前我們光聽說「天道」、「天道」,但是真正明白天道境界怎麼回事的,真正明白的恐怕沒幾個,那麼這回應該有所了解,有一點了解了吧?師父這個導遊應該當的還不算不太差,還請掌聲鼓勵!(眾笑,鼓掌)呵呵,師父是比丘嘛,是乞士,所以要化緣,要乞討,化緣掌聲。

(大虛法師)

--

【上海周六學佛放生群】依止淨土五經一論和淨土宗祖師聖言量,每日qq群學習教理,每周六放生,每月組織念佛,歡迎新師兄加入。

群網站:http://www.xuefofangsheng.com/

分享:點微信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點微信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

微信訂閱號:xuefofangsheng(『學佛放生』中文全拼)

QQ交流群號: 180208972


相關焦點

  • 何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如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二、中級修煉》       升華靈性成仙人,美妙仙界由此行,從此擺脫人生苦,直達彼岸顯神通;       欲界色界無色界,超脫不在五行中;日日念經不停頓,神佛助我九霄行。雪峰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印度佛學和中國道學的合成體,佛經中沒有此說,只講「三界」,《楞嚴經宗通卷十》中有「十方無影像,三界絕行蹤,不墮往來機,不住中間意」之說,這大概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淵源,《封神演義》中有「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豈得以世俗男女分別而論。」
  • 升色界天與無色界天很好嗎?
    進一步來說,就算能夠離欲發起四禪八定,升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那也還是「上漏為患」,並不是真正的解脫境界。譬如在人世間想要離欲而修學四禪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們能夠遠離淫慾,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蓋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禪天去,遠離欲界的一切苦惱。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沒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們已經完全離開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從這裡我們可以瞭解,男女欲並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脫的。
  • 三界六道輪迴的真相(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色界、無色界是純天人居住的地方。色界與無色界天人,是修善業得於禪定,命終感生到這裡來。有限的天福享盡,也要重入六道輪迴。娑婆界眾生,無始劫來囚禁於此,輪迴生死。故佛稱娑婆世界為「三界獄」。人一生行十善業,命終依於善業則升天道;人一生行善,但善中夾雜驕慢心、嫉妒心、瞋恨心、爭鬥心,命終則感生阿修羅道。
  • 佛教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巴利語:tisso dhātuyo)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在佛教術語中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在薩滿教術語中則指宇宙上、中、下三界。
  • 天道存五欲仍輪迴,極樂自在終為解脫
    享五欲自恣(zì放縱)之樂的人,當然去不了天道,墮落惡趣的人太多,生善道必需欲淺天機深。哪怕是人生天道,也存五欲,雖然天人比人間的欲望輕得多,但依然難了脫生死,在六道輪迴。為什麼天道眾生仍然不能游離五欲河?這是因為他們,雖然可以過著無憂無慮安詳自在的生活,但是過於安逸,而失去修學佛法的因緣。
  • 無色界神力也分三六九等,武庚的無色界並不強,天的白牆無人能敵
    無色界神力是八大神力中最稀有的存在,擁有這種神力的角色屈指可數,目前劇中只有三人擁有無色界神力。主角武庚雖然是人類之子,但是他體內有一半神族的血脈,因此武庚也可以覺醒一種神力。武庚覺醒的神力是無色界神力,不過他無色界神力的覺醒時間並不長,也還沒有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 無色界尚有細色
    無色界色。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者。此是大乘說有色義也。  楞嚴經說,在四空天,身跟心都已經滅盡,身滅了,等於說無色了,心也滅了,到了非想非非想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沒有業果色。孤山解釋說,無業果色者,是顯有定果色——沒有業果色,但是有定果色。定果色是一定要起的果色。無業果色,就是沒有造業所得到的色,無色界,業跟色法不相應,跟虛空相合。但有定果色是什麼意思呢?
  • 佛教「三界」和「二十八天」的關係
    按照生命形式的不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的眾生不論形式如何,也不論壽命的長短,仍處於輪迴之中。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類的俗語,來表示修行的終極目的。三界的概念,建立在佛教的宇宙觀之上,在了解這個概念之前,先說一下佛教的宇宙觀。佛教中的「世界」,世是時間,界是空間。世界就是時空的組合(界定)。佛教關於世界的最小單位為「小世界」。
  • (欲界、色界、無色界)無安如火宅
  • 色界十八天和無色界四天詳解
    色界天    色界十八天的共同業因,是行上品十善且修禪入定。《業報差別經》說,「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能令眾生生色界天。依所入禪定的深淺,有初二三四禪天之階差。其中凡夫天有四:一無雲天,身高125由旬,壽125大劫;二福生天,身高250由旬,壽250大劫。第三層並列二天,一廣果天,是由三禪無量淨天中福德圓明而上升者所居;二名無想天,乃外道人雙厭苦樂,力舍一切念想,「身心俱滅,心虛灰凝」,生於此天,雖如廣果天,亦身高500由旬,壽500大劫,但因「既已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
  • 2017.06.01.中.天道欲界六天之四天王天(含音頻)
    (六) 天 道「六、天道,二十八天不同(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第六是天道,從下到上豎著來說,總共有二十八層天的不同,分成三種界別:一、欲界有六層天,此六層天都具有飲食慾,睡眠欲,男女欲的三種特徵,所以稱為欲界。平時所說天有三十三天,即指在欲界天的第二層忉利天。
  • 武庚紀:八種神力,各有千秋,無色界神力天生王者!
    二、修羅界神力代表人物:十刑他是天的兒子,擁有的傲人的天資,通過使用修羅界神力,可以召喚出荒狼幫助他進行戰鬥,戰力十分強勁三、金剛結神力代表人物:天魁四、空識界神力代表人物:心月葵、伏羲其中心月葵為了效忠於天,與自己的父親和妹妹為敵,是小編很討厭的一個角色,擁有著空識界神力可以感應、傳達、分享,神力大成者還可以窺見未來、預知預言。
  • 生命之頂——廣果天、阿迦膩吒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
    賢友1:《雙論讀本》中18頁「未來——人分本質義」第2點中,為什麼到了色界9界的遍淨天就沒有了?長老:遍淨天的上面是哪一界天?廣果天是不是?首先不用去考慮無想有情天,因為無想有情天界不能禪修。要注意廣果天。31界中比較有特點的有三界——廣果天、阿迦膩吒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凡是聖者進入到這3天,就不會到其他界裡面去了。
  • 佛教: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層層不同,各有凡聖
    ,從字面上來說,也是表示天的外面還有天的存在。然而許多人只是知曉」三十三天「,可對於佛教中的二十八天一無所知,其實二十八天乃是由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和無色界四天共同組成,今天便為大家一一介紹:02欲界六天
  • 忉利天是什麼天?是不是到此脫離了苦海?
    很多朋友不明白「忉利天」是什麼天?佛祖的母親到了忉利天是不是就脫離了三界,不再六道輪迴?說忉利天之前,我們先了解什麼是六道。六道是以我們人類為中心,一生做作好事或者惡事以後的歸宿,就是我們人以後居住的地方,為六道。六道主要包括:人道、天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 佛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下)
    色界--福生天  佛告訴阿難,再者,像這樣的天人(居於天堂之人),各種苦厄不會壓迫身心,苦因已盡,但樂非永久常在,久了必定生壞。此時苦樂兩種心境頓時捨棄,各種煩惱趨滅,純一之福性生出,如此一類稱福生天。17. 色界--福愛天  承上段,如果捨得之心圓融,了解何謂清靜無為,自然無法遮擋福性,在未來可得妙意隨順,如此一類稱福愛天。18.
  • 天行九歌:逆鱗劍靈,黑龍天,武庚三人的無色界神力,孰強孰弱?
    天行九歌:逆鱗劍靈、黑龍天、武庚,三大強者之間的無色界神力對決!導讀:韓非身邊的逆鱗劍靈,武庚手中加持的逆鱗劍,滿血狀態下的黑龍天,你們的相遇是一段奇緣,你們之間的對決,又會吟唱出怎樣的一曲長歌?說到這,我想起來了《武庚紀》當中的黑龍天和武庚,他們二人都擁有無色界神力,尤其是黑龍天的無色界神力,是最強的存在了。而且黑龍天的神力處在全部神族的最頂峰,在遠古時期也一樣,因為他掌管著最強級別的無色界神力。
  • 《天道》: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無住而住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真正的修行是什麼?每天在日更《天道》解析,每天同步在寫很多字,每天同樣在思考自己的思想,有沒有更多新收穫?#天道#六祖大師當年投靠在五祖大師門下的時,曾經跟神秀大師一同做過一首非常有名的佛偈。神秀大師做的那一首偈是;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莊子·大宗師》篇一:知天知人,真人真知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折,是知之盛也。譯:知道天道客觀運行,也知道人的主觀行為,已經給是認知的極致了。知道天道運行的客觀性,這是由於順應自然規律而得知;知道人類的主觀行為,這是依靠人類的智力知道的,依靠智力不知道的,讓自己享盡天年而不至於中途死亡,這也算是智力的極致了。道之所存,無形無相,惚恍不定,能通過自然規律而把握道之運行,能通過智力知道人的主觀行為,這已經是認識的極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