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好上海!臨沂農好!」 沂蒙優質農產品深度對接長三角

2020-12-16 臨沂網信

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將於12月7-9日在上海舉辦

臨沂市推動實施鄉村振興「三步走」、主動對接長三角,又邁出關鍵一步。經市委、市政府同意,12月7-9日,「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

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為期三天,活動以「生態沂蒙山 優質農產品」為主題,由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分為開幕式、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社區品鑑、路演推介等4項主要活動,以及長三角媒體「沂蒙行」大型新聞採風、讓天下臨沂人品嘗家鄉味道、《儂好上海!臨沂農好!》系列紀錄片等配套宣傳活動。

活動設置主會場和分會場,主會場設在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主要針對全國大宗農產品批發商、經銷商和專業採購商,設置綜合展示區和各縣區展示區;分會場設在人流集中的中環百聯商場,主要面向社區市民,展示臨沂市優質農產品品牌,通過市民品鑑體驗,提升「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美譽度,持續擴大「產自臨沂」品牌影響力。

據悉,今年以來,按照省委對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要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實施「三步走」的工作部署,努力把我市打造成長三角中心城市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此次舉辦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三步走」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三步走」邁出關鍵「第一步」的有力舉措,將進一步擴大臨沂優質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全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菜籃子」「果籃子」「肉籃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打開局面、奠定基礎。

目前,活動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活動已邀請對接上海果品協會、上海愛澤商貿、上海昌北商貿、安徽生鮮傳奇、杭州光鮮生等30餘家渠道客商到會,並落實與縣區的產銷對接工作。與上海鼎俊集團就「產自臨沂」上海地區授權店進行深入溝通,雙方在品牌標準、合作方向和戰略目標等方面達成一致。

本次博覽會,主要呈現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把握主題,突出亮點特色。圍繞大會主旨要求,強化精品意識,本次會議重點突出了推介環節,通過開展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產自臨沂」走進上海社區品鑑活動、路演推介活動等,對我市的優質農產品特色優勢和潛力資源進行重點推介,把臨沂優勢和臨沂機遇推介出去,全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菜籃子」「果籃子」「肉籃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

二是豐富載體,體現開放辦會。為提升大會影響力,我們堅持開放辦會理念,邀請對接上海果品協會、上海愛澤商貿、上海昌北商貿、安徽生鮮傳奇、杭州光鮮生等30餘家渠道客商參會。大會宣傳推介環節,將按照站位高、視野廣、角度寬、傳播快的要求,推動全媒參與、全景報導、全息傳播,進行全網直播,大力宣傳臨沂、推介臨沂,進一步叫響提升「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美譽度,持續擴大「產自臨沂」品牌影響力。

 相關連結: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

我市邁出鄉村振興「三步走」的關鍵「第一步」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實施「三步走」的部署安排,臨沂市農業農村局主動對接長三角農產品市場,大力特色產業培育,推動生產標準化、基地規模化、營銷品牌化,加快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打造長三角「菜籃子」「果籃子」「肉籃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目前,已制定出臺《臨沂市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工作方案》,建立了農業農村、商務、文化和旅遊部門三方協同聯動機制,市級先後集中組織5次赴長三角中心城市對接工作,促成籤訂協議34個。

加快培育特色主導產業。突出主導品種、優勢區域,引導每個縣區梳理確定1-3個左右的特色主導產業予以重點培育,持續擴大產業規模。加快推動標準化建設。會同上海蔬菜集團對符合條件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進行認定、授牌,目前已初步篩選143個候選供應基地,年底前將授牌100家。發布了「產自臨沂」品牌背書使用管理規範。以「產自臨沂」為統領,持續推進臨沂優質農產品推介活動,製作臨沂市優質農產品品牌目錄,涵蓋10大產業,513個單品的品牌目錄,為下一步向長三角地區重點推介產品提供了參考。下步,我們將逐步提升基地產出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推動農產品分級分類,加快冷鏈物流建設,努力構建以銷定產、以銷促產、產銷結合的產銷體系,全力建設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

沂蒙優質農產品將深入對接「長三角」

圍繞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籌劃對接長三角中心城市系列活動,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市場組織化水平,鞏固拓展長三角市場,不斷擴大「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今年以來,我市舉辦一系列活動,全力推進沂蒙優質農產品將深入對接「長三角」。

6月16日在臨沂高鐵北站舉辦臨沂市優質農產品對接長三角地區啟動儀式;9月4日,市政府副市長鄭連勝帶隊赴上海考察對接農產品供應基地有關事宜;11月5日,市委書記王安德在上海主持召開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座談會議。

通過系列的對接活動,我市優質農產品對接長三角地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蘭陵縣政府、蒙陰縣政府分別與上海蔬菜集團、叮咚買菜、上海鼎俊(實業)集團籤署合作協議。蘭山區與上海、浙江等地共同發起籌建泛長三角地區肉類供應鏈創新聯盟。莒南縣赴上海集中簽約了投資5億元的山東海中鑫冷鏈物流、杭州鮮行科技有限公司等2個項目。

明年,我市還將開展一系列的優質農產品宣傳推介活動。在我市,將舉辦沂蒙優質農產品交易會、食品產業博覽會,擬邀請長三角地區省市業務主管部門、商會、協會、渠道商、經銷商等參會,籤訂合作協議。在長三角地區,計劃分別在杭州、蘇州、南京等地舉辦臨沂優質農產品推介活動,與當地業務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邀請長三角地區渠道商、經銷商等參會,推動籤訂合作協議。同時,還將紮實開展臨沂優質農產品「三年百城」推廣活動,積極參加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展覽活動,進一步宣傳「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和影響力。

臨報融媒記者 王慧

相關焦點

  • 實施三步走 對接長三角|「儂好上海!臨沂農好!」
    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為期三天,活動以「生態沂蒙山 優質農產品」為主題,由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分為開幕式、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社區品鑑、路演推介等4項主要活動,以及長三角媒體「沂蒙行」大型新聞採風、讓天下臨沂人品嘗家鄉味道、《儂好上海!臨沂農好!》系列紀錄片等配套宣傳活動。
  • 儂好上海!臨沂農好!12月7-9日,臨沂優質農產品將亮相上海
    本次活動會期3天,博覽會以「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為主題,由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辦,分為開幕式、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社區品鑑、路演推介等4個主要活動,以及長三角媒體「沂蒙行」大型新聞採風、讓天下臨沂人品嘗家鄉味道、《儂好上海!臨沂農好!》系列紀錄片等配套宣傳活動。
  • 儂好上海!臨沂農好!臨沂市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在上海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 12月7日下午,臨沂市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在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舉行。臨沂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建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範開業,製片人劉若帆,導演林子路共同啟動《儂好上海!臨沂農好!》
  • 儂好上海!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將於12月7-9日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4日訊 12月4日,臨沂召開「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籌備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本屆博覽會將於12月7日--9日在上海舉行。
  • 生態沂蒙山 優質農產品丨臨沂推介活動為上海市民提供豐富產品
    12月7日,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在上海推出。本次活動展出了豐富產品,傳遞家鄉味道。 2020上海推介會由臨沂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聯合主辦,分為開幕式、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社區品鑑、路演推介等4項主要活動,以及長三角媒體「沂蒙行」大型新聞採風、讓天下臨沂人品嘗家鄉味道
  • 臨沂努力打造長三角農產品供應基地
    蒙陰縣還全面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與推介,重點與「產自臨沂」品牌運營中心對接合作,除依託電商等線上平臺開展品牌宣傳推廣外,還積極參與國內外舉辦的各類農產品交易會、推介會,進一步擴大「蒙陰蜜桃」等優質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5月以來,蒙陰縣多次到上海、嘉興等地對接聯繫,與上海市奉賢區農業農村委員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產自臨沂」品牌直營店在大上海「開枝散葉」
    上海鼎俊鮮生鮮超市採購經理餘文彩稱,「上海市民品牌意識比較強,而產自臨沂的農產品在上海市場上口碑一直比較好,能拿到這個授權,是臨沂市對我們的肯定。」據統計,臨沂每年有300多萬噸蔬菜瓜果供應上海。在上海,每賣出3個蜜桃就有2個產自臨沂,;在長三角城市中,每賣出3隻鹹水鴨,就有1隻來自臨沂;此刻40多萬名臨沂籍務工經商人員正在上海揮灑汗水、創新創業。
  • 「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舉辦
    12月8日,臨沂市政府副市長張玉蘭帶隊「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推介團來到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成功舉辦了文化旅遊推介會。臨沂國際旅行社、臨沂百事通國際旅行社與中國國旅國際旅行社、杭州名鼎國際旅行社籤署了客源互送合作協議;蒙山旅遊集團、臨沂沂蒙紅色影視基地與杭州西子國際旅行社、杭州霞輝旅行社籤署了合作協議。
  • 100秒|「產自臨沂」名氣漸響!費縣石磨工藝麵粉現場收穫300噸訂單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 12月9日,為期三天的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在上海正式落幕。臨沂12個縣區的400多種沂蒙優質農產品集中亮相上海,憑藉著優良的品質,吸引了近百家渠道商、採購商,「產自臨沂」名氣漸響。
  • 山東臨沂全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
    今年以來,臨沂市農業農村局主動對接長三角農產品市場,大力特色產業培育,推動生產標準化、基地規模化、營銷品牌化,加快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打造長三角「菜籃子」「果籃子」「肉籃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
  • 拼多多助力長三角 聯合「力拼」源頭好蟹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
    通訊員 穆功 攝    9月16日,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及滬蘇浙皖一市三省農業主管部門的共同指導下,首屆長三角大閘蟹雲拼節在上海開幕。在開幕儀式上,太湖、固城湖、洪澤湖、長蕩湖、高郵湖、大縱湖、南漪湖、蕪湖、興化等長三角大閘蟹優質產區聯合拼多多,共同成立「長三角大閘蟹雲拼優品聯盟」,推動長三角大閘蟹產業實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11月28日,臨沂市迎來了長三角中心城市——南京市的300人旅遊大團隊;12月9日—14日,上海21家精品旅行社來到臨沂進行實地考察,並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向……2020年,臨沂市委、市政府抓住機遇,做出了「對標高品質旅遊需求,對接長三角客源市場,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當好長三角休閒旅遊後花園,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張玉蘭會見上海旅行社臨沂考察團一行
    魯網12月15日訊 12月14日,臨沂市副市長張玉蘭會見了來自上海的19家旅行社臨沂考察團。雙方就共同推動臨沂市著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的農產品供應基地,長三角中心城市的「後花園」,長三角中心城市產業轉移的「大後方」,發展全域旅遊等方面的合作發展進行會談交流。
  • 未來從此生長 尹家峪擁抱長三角亮相上海中心
    在千呼萬喚、萬眾矚目中,由臨沂城市發展集團主辦的「未來引力」山東臨沂·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走進長三角——尹家峪田園綜合體品牌發布會於7日走入上海,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重磅登場。發布會現場,臨沂城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東春介紹項目建設初衷、理念和願景。未來,臨沂城市發展集團將全面構築「一十百千萬」的總體目標:創建一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落位數十個農旅項目,吸引數百萬遊客,解決數千人就業,構建數萬畝農業產業基地,預計可實現總收入10億元以上。當地農民還可通過土地要素股權化、績效分紅等方式,實現項目區農民長效遞增式增收,總計可帶動農民年收入2億餘元。
  • 臨沂|「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長三角中心城市杭州...
    12月8日,「親情沂蒙·紅色臨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推介會上播放了《臨沂文化旅遊宣傳片》,發布了臨沂文旅雲平臺、「碼」上遊臨沂平臺。臨沂、杭州兩地的文旅部門、150多家旅行社、文旅企業負責人、投資商及兩地媒體記者等參加了推介會。
  • ...市民推薦安徽優質農產品,安徽省上海農交會將在光大會展中心舉辦
    第21屆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20·上海)將於12月18日至21日在上海市光大會展中心舉辦,展會將組織18場豐富多彩的展團館日活動,集中向上海市民推薦安徽省各地優質綠色農產品
  • 長三角「菜園子」「菜籃子」舉行供需對接
    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於12月18日至21日在滬舉行。作為交易會的首場重大活動,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對接活動暨採購商專場於12月17日舉辦。   在對接活動現場,來自安徽省的700餘名農產品加工企業代表和滬蘇浙地區450餘名農產品採購商、近70名高校後勤集團代表,圍繞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開展供需對接。
  • 長三角一體化|鹽城農產品公用品牌「鹽之有味」在滬發布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為深化鹽城與上海農業合作交流,擴大鹽城農產品在上海及長三角城市的知名度和佔有率,11月29日至12月5日,鹽城市委市政府在滬舉辦農業接軌上海系列活動,活動包括名特優農產品展銷、專場招商推介、鹽城農產品上海經紀人培訓、百種農產品進上海百個社區推廣促銷等。
  • 亳州農產品「長」驅直入闖市場
    蒙城縣申報了冷鏈物流項目,蒙城縣興農投資公司投入1億元建設小辛集鄉冷鏈物流中心和7個長三角蔬果生產供應基地鄉鎮冷鏈物流中心。「入長」以來,我市重點打造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農產品深入滬蘇浙地區,形成了優質糧油產品直供長三角大型商超,特色蔬果進入大型批發市場,優質生豬通過冷鏈進入生鮮市場,特色中藥材進入養生保健市場的農產品「入長」格局。
  • 中共臨沂市委關於制定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健全「要素跟著好項目走」機制,強化資金、土地、能耗等要素統籌和精準對接,推動優質資源向大項目好項目集聚。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用好各類引導基金和政府債券,創新股權投資、PPP融資、信貸支持等市場化模式,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鼓勵民營資本及信貸資金參與公用事業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18.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