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文明網公布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名單,昌吉市阿什裡鄉努爾加村加克拉·火加合買提家庭榜上有名。多年來,加克拉·火加合買提和丈夫賽力汗·斯爾克巴依相互扶持、共同奮鬥,大力發展傳統的羊毛氈刺繡手工業,不僅繡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還帶領眾多鄉親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一大早,加克拉·火加合買提的家就開始忙碌起來。受她邀請,村裡的姐妹們圍坐在火炕上,抓緊繡制羊毛氈。2012年,加克拉和丈夫看好當地的畜牧業資源優勢,在自家院內辦起了羊毛氈加工廠。第二年,她們組織村裡另外5戶牧民,創建了昌吉市阿什裡鄉霍依達拉羊毛氈加工專業合作社,一起從事哈薩克傳統地毯、掛毯、毛氈的製作和銷售。
加克拉·火加合買提說,毛氈是哈薩克族的傳統手藝,辦合作社的初衷是想傳承我們的手藝,另外就是帶動我們本村的婦女一起致富。
丈夫賽力汗·斯爾克巴依早年幹過車工、刨工,為更好地支持妻子加克拉·火加合買提創業,他主動承擔了設備的維護和改進工作,並先後研製出羊毛氈打散機、壓實機、擀氈機等加工設備,其中有的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賽力汗·斯爾克巴依告訴記者,手工製作人數多,花費時間也多,一天才能完成一個氈子。有了機器之後,一噸的羊毛都能在一天之內加工完成。
如今,合作社是越辦越紅火,富裕起來的夫婦倆總想為鄉親們做點兒什麼。他們把目光瞄向10多位困難家庭婦女,希望通過傳授刺繡技藝,增加她們的經濟收入。
霍依達拉羊毛氈加工專業合作社社員瑪依努爾·達列力汗說,以前我是一名家庭婦女,我老公是二級殘疾,加入到合作社後,加克拉手把手地給我教技術,現在我一個月可以賺3000元,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此外,加克拉·火加合買提夫婦還經常看望慰問其他困難群眾,並送去麵粉、清油等生活物品。
阿什裡鄉努爾加村黨支部書記達吾列提·阿西木表示,加克拉同志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創收,在村子裡起到了帶頭作用,我們也會支持並鼓勵大家向加克拉學習。
(昌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孫銳 通訊員 沙力塔那提)
編 輯:譚紅亮
責 編:張 樓
審 核:陳 燕
監 審:廖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