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5歲主婦年輕如少女:堅持「斷舍離」10年,把生活過得美如詩

2020-12-16 歷史sir123

「斷舍離」一詞起源於日本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的觀念,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

「斷舍離」一詞就這麼莫名其妙火了,而隨著這個詞的大火,人們紛紛開始從自己家裡開始搜尋,於是引發了一大波的回憶殺,同時也引發了一大批的斷舍離。

其實看一下我們的家裡,真的有很多的東西好久都沒有動過了,曾經喜歡了很久買的衣服,被壓在櫥子的最下面,已經很久都沒有見過太陽了;我們給孩子買的玩具,雖然沒有壞,孩子有了新的玩具就不再玩了;我們跟著網上一時頭腦發熱買的各種流行的東西,用幾次就閒置在一旁了……

有太多太多我們曾經擁有,但是如今卻不再觸碰的東西,就讓它們一直堆積在家裡,等到你收拾房間的會發現它們的存在,雖然沒有什麼用了,自己也不喜歡了,但是卻又找了個地方讓它們繼續待著。

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它們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念想,或許還是捨不得,或許覺得有朝一日可能還會用到它們的時候,於是越堆越多,家裡的沒有用的東西越來越多。

日本35歲主婦年輕如少女:堅持「斷舍離」10年,把生活過得美如詩

日本家庭主婦tomo原本並不是一個喜歡收納整理的人,也捨不得扔東西。曾經一個人居住時,家裡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現象,舊的不捨得扔,遇到喜歡的又會買買買,所以日復一日,家裡的東西愈來愈多,難以割捨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長此以往,tomo認為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了,於是25歲後的她,開始嘗試去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嘗試「斷舍離」。現在她已經35歲了,於是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了10年。

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她意識到

「捨不得扔掉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就會越多」

看了《斷舍離》之後,她又馬上用自己的衣櫃開始實踐,可能乍一看並不算多亂的衣櫃。她使用分類放置+斷舍離的方法重新整理一遍,原本外套和裙裝都掛在一起,毛衣都整理到一個籃子裡,包包放到一起。

而在這個整理的過程中她也找到了自己斷舍離的部分,比如穿了很久的彈性毛衣,已經不再是自己風格的長裙,還有已經很久沒穿或是確定再也不會穿的衣服,一共40多件,統統都捨棄了,這恐怕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吧!

作為家庭主婦的tomo,雖然長期經營著廚房,而且廚房也十分整潔,但是她還是對廚房也進行了一番斷舍離。

柜子裡藏著鍋碗瓢盆、速食麵條、清洗用品等等廚房用具,依舊是先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類出來,掃除用品歸為一類,保健品歸為一類。

而那些打開後很久不用的東西,一些沒有用的鍋碗瓢盆,一些多餘的廚具,統統都捨棄掉,這樣下來,廚房也更加整潔了!

tomo在學會斷舍離的過程中,改變了強烈的依戀型性格她漸漸地發現:「不對物品執著,可以過更舒適的生活」

家庭主婦的生活美學就藏在這個細心經營的房子中,在黑白的北歐風格玄關中,在簡約文藝的臥室裡,在,客廳小小的木質茶几上......

有時候換上最愛的和服,化上美美的妝拍一些喜歡的照片,有時候就泡上一壺茶,看著一本書,享受午後的陽光。

這種斷舍離生活,讓她的心態變得更年輕,也讓她看上去更加的明媚,擁有一顆少女心。

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的收納術,從深層次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整理房間就是在整理自己的內心。

斷舍離是一種對於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由內而外的,並不是單純的花一天,去整理雜物,而是捨棄那些拖累自己的生活節奏,影響生活健康的不良方式。

人這一生,只有懂得了「斷舍離」,才能更好地無憂無慮的生活,才能將自己身邊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才能使自己不會感到空虛無助,才能不會被一張無形的網束縛,才能更好的抵擋那些欲望,活得更加明白通透。

《斷舍離》一書就是山下英子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出版以來,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冊。

稻盛和夫、張德芬、林夕、楊瀾、 李冰冰、蘇芩、林依晨、陳數等眾人都從書中得到啟示和力量,對本書盛讚有加。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斷舍離的部分,但是我們卻又做不到真正的斷舍離,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看一下這本書,讓它告訴你,為什麼要斷舍離?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日本35歲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如今年輕似少女,生活美如詩
    這裡就有一位堅持「斷舍離」10年之久的日本家庭主婦tomo,斷舍離回饋給她的福澤就是,儘管今年她已經35歲了,可看起來卻仍舊充滿青春與活力,仿佛二八少女。其實在tomo 25歲以前,她也不熱衷於收納整理,家中經常是一種亂糟糟的狀態,散亂的書籍,過量的衣物,從未用過的餐具。這些混亂一度給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
  • 35歲日本主婦年輕似20歲,堅持10年「斷舍離」,生活過得美如詩畫
    「斷舍離」這一概念是來源於日本著名整理大師山下英子寫的同名書籍《斷舍離》,在這一概念提出後很快就在日本甚至是全球流行起來。很多人在想到「斷舍離」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想到「扔扔扔」。其實這是一種局限性的思維,山下英子提出的「斷舍離」並不僅僅只是意味著扔東西,更多的是讓我們來整理那些我們以為能用到,卻從來沒用過的東西,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淨化自己的內心,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輕鬆自由,美如詩畫。日本就有一位家庭主婦Jennie,她堅持「斷舍離」已經10年。
  • 35歲日本主婦年輕似20歲,堅持10年「斷舍離」,生活過得美如詩
    「斷舍離」這一理念是日本的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可能一提起這三個字,很多人都會想到是扔扔扔,實際上,斷舍離不僅只是扔東西,更多的是讓我們學會整理無用的雜物,簡化生活環境的同時,也是在淨化自己的內心。
  • 35歲日本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年輕似20歲,生活過得美如詩
    卻不知,斷舍離才是生活的最頂級的活法。「斷舍離」的學說是日本雜物管理大師山下英子所提出的。斷舍離不僅僅是扔掉東西,更多的是整理自己無用的人生,淨化自己的內心。曾經有一個日本主婦小松和子堅持「斷舍離」10年時間,現如今已經40歲了,但看起來卻像20歲的少女。這就是斷舍離帶給她的好處。
  • 35歲日本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年輕似少女,生活美如詩!
    進入成年人的世界,面對繁雜的社會,人們常常會抱怨生活壓力大。工作、生活、社交各方面的負擔向我們撲來。成年人也要給自己的心靈適當減壓,釋放束縛的靈魂,生活才會越來越輕鬆。簡單生活從「斷舍離「開始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斷舍離」的人生整理觀。本質是讓人們通過整理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更加簡單舒暢。
  • 35歲日本主婦年輕似少女!堅持10年「斷舍離」,生活美如詩!
    簡單生活從「斷舍離「開始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斷舍離」的人生整理觀。本質是讓人們通過整理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更加簡單舒暢。日本家庭主婦maki,原本很不喜歡整理收納,家裡最亂的時候曾有過500多件衣服和各類書籍散落各處,整個家裡都亂糟糟的。但在25歲時,maki第一次接觸到「斷舍離」概念,她意識到「捨不得扔掉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也就會越多」。
  • 日本35歲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年輕似少女,生活過得美如畫
    日本35歲家庭主婦tomo,原本她並不是一個喜歡整理收納的人,在25歲之前,她一個人有500多件衣服,家裡到處都是雜亂的書籍,和堆放的衣服。後來她的生活理念開始發生變化,她感覺雜亂的房間給自己一種窒息感,想要逃離這種環境。
  • 35歲主婦如少女,只因十年堅持斷舍離,過減法生活越活越年輕
    ·35歲的主婦堅持斷舍離十年,看上去如20歲的少女,她把生活過成詩在日本有一位名叫Tomo的家庭主婦,在她25歲之前,她的家裡曾經有超過五百件的衣服,家裡到處都是堆放的衣服和散落在地的書籍。Tomo不僅不愛收拾,也不捨得扔,家裡有好多用都沒有用過的餐具,將柜子佔滿。不過,在她25歲時,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Tomo接觸到了一個新概念——斷舍離。
  • 35歲主婦堅持十年「斷舍離」,年輕如少女,精緻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35歲主婦堅持十年「斷舍離」,年輕如少女,精緻的人生到底有多爽面對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與你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欲與執念,當離。雖然很多人都聽過「斷舍離」,但對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比較模糊的,至少你讓他講個所以然出來,他講不出來,只知道將沒用的東西扔了。「斷舍離」一詞起源於日本,這個觀點是日本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這個詞在網絡上已經盛行多年。
  • 35歲日本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年輕似少女,生活精緻又溫馨
    無能為力的事,當斷,扔掉負累,才能走得更遠;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斷舍離」一詞起源於日本,這個概念是山下英子提出的,已經在網絡上盛行很多年。年齡35歲的日本主婦Jolie,原本並不喜歡收納整理,也不捨得扔東西。Jolie自己一個人住的時候,家裡有超過400件的衣服,書籍到處亂放,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舊的捨不得扔,遇到喜歡的瘋狂買買買,隨著時間的推移,家裡的東西越積越多,煩惱也越積越多。
  • 35歲主婦,10年堅持「斷舍離」,年輕如少女:讓你更奢侈的愛自己
    35歲主婦,10年堅持「斷舍離」,年輕如少女tomo原本並不是一個喜歡收納和整理房間的人,也捨不得扔東西。家裡的衣服超過500多件,到處都是散亂的書籍,堆砌在一起的餐具、雜誌、衣物等,常常將她絆倒。之前可能是年輕,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在25歲之後,她的生活理念開始出現不同,她感覺雜亂的房間給自己一種窒息感,想要逃離這種環境。於是,她開始逐漸嘗試「斷舍離」這種方式,後來寫了《斷舍離》這本書。
  • 日本35歲主婦,10年堅持斷舍離,看起來像20歲,如今生活美成詩
    日本35歲主婦,10年堅持斷舍離,看起來像20歲,如今生活美成詩日本家庭主婦tomo原本並不是一個喜歡收納整理的人,也捨不得扔東西。曾經一個人居住時,家裡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
  • 35歲主婦堅持十年「斷舍離」,年輕如少女,精緻的人生值得學習
    ——《斷舍離》山下英子「斷舍離」一詞起源於日本,這個觀點是日本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這個詞在網絡上已經盛行很多年。康德曾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已經35歲的日本家庭主婦tomo原本並不是一個喜歡整理收納的人,也總捨不得扔東西。之前一個人居住時,家裡居然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從沒使用過的餐具。
  • 35歲主婦,10年堅持「斷舍離」,年輕如少女:要學會奢侈地愛自己
    日本有一個家庭主婦tomo,在25歲之前她原本是一個喜歡收納整理的人,也捨不得扔東西。曾經一個人居住時,家裡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不過在25歲的某一天,她突然接觸了一個新的概念——"斷舍離"。
  • 日本35歲主婦堅持斷舍離10年,年輕似少女,原來簡單才是最好的
    日本就有一個35歲的家庭主婦tomo,在25歲之前,tomo並不喜歡收納整理,但由於這種壞習慣,導致她的生活變得十分混亂,到處都是散落的書籍,家中甚至還有超過500件衣服,還有很多沒用過的餐具。Tomo想改變這種亂糟糟的狀態,於是她漸漸接觸到了「斷舍離」一詞,並開始實踐起來。在這個過程中,tomo逐漸意識到:想留下的東西越多,你最終失去的東西只會更多。
  • 35歲主婦堅持十年斷舍離,年輕如少女,看看精緻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這是《斷舍離》這本書裡的一段話,送給我自己,也送給大家。「斷舍離」一詞起源於日本,這個觀點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在網絡上已經盛行很多年。年齡35歲的家庭主婦tomo原本並不是一個喜歡收納整理的人,也捨不得扔東西。曾經一個人居住時,家裡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
  • 堅持斷舍離,35歲主婦年輕如20歲,成年人生活要學會「垃圾分類」
    日本有一位家庭主婦,原本並不是一個喜歡收納整理的人,而且捨不得扔東西,在25歲後她下決心改變,開始一點一點學習「斷舍離」。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意識到,「捨不得扔掉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就會越多」,現在她已經35歲了,於是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了10年。
  • 日本35歲家庭主婦,堅持斷舍離10年,將生活過成詩
    論家庭主婦,我想說日本的真的很牛!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收拾了屋子,照顧好老公孩子。之前,看過網友總結的日本家庭主婦的一天,再一次刷新了我對她們的認知。看完這些「時間表」,導致我對日本家庭主婦的印象,就固化在了"不修邊幅,手忙腳亂"的形象上。但是最近看了一位日本主婦tomo在ins上發的照片,打破了我這一先入為主的認知。廚房裡的所有東西都收納整齊,木柜子裡放著很多鍋碗瓢盆、速食麵條、清洗用品等等廚房用具,但都井井有序。
  • 35歲主婦如少女,10年堅持「斷舍離」:極簡精緻人生到底有多爽
    一直覺得,想要把家打理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日本主婦tomo絕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其實一開始tomo也捨不得扔東西,曾經一個人居住時,家裡有超過500件衣服,到處是散亂的書籍,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
  • 日本35歲家庭主婦,堅持斷舍離10年,如今看起來像20歲少女
    論家庭主婦,我想說日本的真的很牛!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收拾了屋子,照顧好老公孩子。之前,看過網友總結的日本家庭主婦的一天,再一次刷新了我對她們的認知。看完這些「時間表」,導致我對日本家庭主婦的印象,就固化在了"不修邊幅,手忙腳亂"的形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