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瀋陽人王楠第一次獻血是在大學二年級,至今累計獻血1600毫升。近年來,除了堅持每半年無償獻血一次,他還開始每月跑步200公裡以上,堅持健康自律的生活習慣,而他鍛鍊身體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實現一個心願——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他人。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在瀋陽中心血站了解到無償獻血志願者王楠的故事。
本人供圖
王楠在大學時第一次獻血,當時在學校的組織下,作為班長的他第一個報名參加了獻血活動,並帶動同學們積極無償獻血。大學畢業後,他毅然報考了瀋陽市紅十字會。如今的他,已經成為瀋陽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副主任、機關黨支部副書記,在汶川、玉樹、雅安地震等重大災害救助工作中都做出重要貢獻。
從2017年起,王楠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並堅持每半年獻全血一次,累計獻血已達1600毫升。去年11月,他接到通知,自己與一名白血病患兒初配成功。為了成功實現捐獻,他每月跑步200公裡以上,生活愈發自律,為實現幹細胞捐獻時刻準備著。他的救人心願有望在今年實現。
來源:瀋陽晚報
編輯: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