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乾燥易損傷肺氣。一旦肺氣不足,就會導致肌膚乾燥、面容憔悴等症狀。所以,各位廣大朋友更要注意適應天氣的變化,好好地保養肺氣,守住美麗。保養好肺氣,還能避免發生感冒、咳嗽等疾病。
「肺主皮毛」,肺氣不足皮膚易乾燥粗糙
中醫認為人體的組成外有皮、脈、肉、筋、骨,內有五臟六腑,以及經絡、氣血的縱橫聯繫,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因此皮膚與臟腑有密切的關係。尤其與肺的關係甚為密切。
「肺主皮毛」。人體通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氣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乾燥,面容憔悴而蒼白。肺虛的人,皮膚乾燥而沒有光澤、面容憔悴。此時若能做好養肺工作,就可以幫助皮膚活化,使皮膚光亮。
補肺氣,潤肺養肺,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款產品《康壽丸》
康壽丸,補氣養血,潤肺滋腎。用於氣血兩虛,精血兩虛,精血不足導致的身體瘦弱,神疲乏力,眩暈健忘,失眠多夢,多汗,乾咳少痰,心悸氣促,腰膝酸軟。
肺為生氣之源,腎為納氣之主,肺強腎壯,兩髒相互協調,互為利用才能從根本上治療呼吸系統久咳不愈的症狀。
康壽丸成份中地骨皮,天冬,麥冬,都有非常好的潤肺降噪的作用,是肺氣清潤下行,而八種成份中,有多達六種成份入腎經,起到了非常好的滋補腎臟的作用,腎納攝正常,調度肺氣,使肺腎及各個臟腑達到動態平衡。
乾咳少痰,久咳不愈,服用康壽丸三天見效!
8個保養方潤肺補肺氣
飲水法
肺為嬌髒,最易遭受燥邪侵襲而發病,因此,及時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秋季每天要比其他時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也可將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每次10分鐘,每日2~3次即可。
大笑法
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大笑能使肺擴張,還可以清除呼吸道「濁氣」。人在開懷大笑時,可吸收更多的氧氣,氧氣隨著血液行遍全身,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充滿活力。
摩頸法
站直或坐立,仰頭,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雙手交替按摩20次為1遍,可連續做2~3遍。注意按摩時拇指與其他四指張開,虎口對住咽喉部,自頦下向下按搓,可適當用力。
這種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搓鼻法
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磨擦有熱感後,用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然後,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即位於鼻唇溝內,橫平鼻翼外緣中點處,每遍15~20次。
如此,每天1~2遍,可增強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傷風、鼻塞不通。
按穴法
一是按摩大椎穴,兩手搓熱後輪流搓大椎即第七頸椎棘突下,可每天早起後搓大椎,較冷時出門前也要搓熱大椎,對防止感冒方便又有效。
二是壓揉承漿穴,承漿穴在唇下凹處,以食指用力壓揉,可感覺口腔內會湧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時,用力壓揉此處10餘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覆飲水。
這種分泌液不僅可以預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緩衰老的腮腺素,同時可使人面色紅潤。
耐寒鍛鍊法
通常用冷水洗臉、浴鼻,身體健壯的人還可用冷水擦身、洗腳甚至淋浴。有研究表明,適當的冷水鍛鍊對預防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除了冷水鍛鍊外,還可選擇一些有助於提高抗寒鍛鍊的有氧運動項目,如登山、冷空氣浴、堅持秋冬泳等。
呼吸法
在室外空氣清新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掌一上一下相疊,掌心向上,放於臍下3釐米處,兩眼平視前方,全身放鬆,吸氣於胸中,收腹,再緩緩呼氣,放鬆,再吸氣、呼氣,如此反覆,持續半小時。
拍肺法
每晚臨睡前,坐在椅子上,上身挺立,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放正,眼微閉,全身放鬆,吸氣於胸中,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胸部由上至下輕拍,每次約做10分鐘,最後用手背隨呼吸輕叩背部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