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明原因發熱,這個簡單的檢查一定要做!

2020-12-18 騰訊網

發熱6天,第3次就診才確診!

病例診療經過

兒科醫生 :您好,孩子多大了?怎麼不舒服了?

兒童家長:醫生您好,孩子2歲了,發熱6天,前邊已經來看過2次,5天前查了血象,問題不大,醫生說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開了個清熱藥,讓我們回家吃藥觀察。

吃藥3天後,孩子仍發熱,也就是2天前,我們又複診1次。醫生聽聽胸部,說心肺沒問題,讓檢查各項尿常規,我們沒接到尿。又化驗了血象,稍微有點高。醫生給孩子加用了阿奇黴素這個抗生素。

今天吃抗生素2天了,還在發熱,感覺一點也沒好轉,我們就又來複診了。

兒科醫生:嗯,剛剛我又給孩子做了仔細的體格檢查。確實,孩子的精神狀況不太好,也太開心,但一般情況還可以。心肺聽診無異常,咽部也沒有扁桃體腫大、化膿等明顯的感染病灶,確實應該再查發熱的病因。

孩子吃得還好嗎?有嘔吐和腹瀉嗎?小便和平常一樣嗎?排小便時他哭嗎?有沒有尿尿停停、排尿時不舒服的表現?

兒童家長:沒有腹瀉,但吃得沒有平常好了,有時候稍微吃多就想嘔吐,噁心乾嘔多,吐出來的少。小便和平常差不多吧,這幾天發熱不舒服,大便、小便他都哭鬧,好像有哭著、尿著,有時候也會停停再尿。

兒科醫生:泌尿道感染也是兒童常見的發熱原因,而且不像呼吸道、胃腸道感染時表現那麼明顯。比如,呼吸道感染時會有明顯的鼻塞、流涕、咳嗽,胃腸道感染時會有明顯嘔吐和腹瀉,而兒童泌尿道感染時很多時候就是哭鬧、發熱、全身難受。

我們大人泌尿道感染了,會明顯感到尿痛、尿急、尿頻,但小孩子很多時候沒有這樣的表現;或者有,但孩子說不出來,只會哭鬧。所以,尿常規檢查還是要做的,這是診斷泌尿道感染的關鍵措施啊。另外,再複查個血常規。

兒童家長:好的,我們今天來就準備好了要查尿,多來了2個大人陪護著,也讓孩子多喝了水,您開化驗單吧。我們去化驗室拿好尿杯子和管子,幾個人盯著他的尿,尿了馬上接住裝好。

兒科醫生:好,儘量留取中段尿,就是剛尿那一股不取,中段尿化驗得準確點。

(1個小時後)

兒童家長 :終於化驗出來了,醫生您看,孩子的血象更高了,這尿化驗也不正常啊……

兒科醫生:是的,孩子的血象更高了,尿常規化驗白細胞+++、紅細胞++,可以考慮泌尿道感染了。現在,需要馬上再給孩子做3件事情:

留取尿液做尿液細菌培養,進一步明確診斷;因為孩子發熱已經6天,血象也高,需要儘快靜脈輸注抗生素治療;給孩子做個腹部泌尿道B超,看看有無發育異常、結石等問題。這第3件事明天做也可以,但也要儘快,

兒童家長:好的,醫生,我們聽您的,真後悔前天沒有留取到尿做化驗啊。另外,您說,需要輸液用抗生素,那麼,我們是住院治療?還是門診輸液治療?

兒科醫生:目前,孩子一般情況還可以,而且現在門診輸液也方便,是住院、還是門診輸液治療,您可以依據您家裡的情況選擇。

兒童家長:那麼,我們就先門診輸液治療,同時做完您剛才說的檢查和培養。再多問一句,您說要輸注抗生素,那麼,我們之前口服的抗生素(阿奇黴素)怎麼好像沒效呢?

兒科醫生:目前看來,是沒有獲得好的效果。我們用抗生素是依據感染部位和程度選擇種類和用藥方法的,因為兒童發熱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呼吸道感染中鏈球菌類和支原體類都較為常見,阿奇黴素對這2類微生物都有效。但是,泌尿道感染是以大腸桿菌等多見,阿奇黴素對這類細菌無效。

兒童家長:明白了,謝謝醫生。

後記:靜脈輸注抗生素24小時後,患兒體溫即下降至正常,複查尿常規化驗即明顯好轉,3天後尿常規正常;靜脈輸注抗生素5天後,再次複查尿常規無異常,即改為同類抗生素口服10天。患兒的尿液細菌培養5天後結果顯示,無致病菌生長。

寶寶出現高燒時,很多家長會想到幼兒急疹、感冒等常見情況,但泌尿系統感染這個原因卻時常被忽視。請父母一定要提高對泌尿系統感染的認知,警惕寶寶不明原因發熱的情況,及時驗尿排查。

病例解惑

細菌侵入兒童泌尿道致病的途徑有哪些?

細菌可以通過以下3個途徑,侵襲泌尿道引起感染:

1.血源性感染:即經血源途徑侵襲感染泌尿道,大多數先有全身感染的臨床表現,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2.上行性感染:致病菌從尿道口上行並進入膀胱,引起膀胱炎,膀胱內的致病菌再經輸尿管移行至腎臟,引起腎盂腎炎,這是泌尿道感染最主要的途徑。

引起上行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腸桿菌,其次是變形桿菌或其他腸桿菌。膀胱輸尿管反流常是細菌上行性感染的直接通道。

3.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結腸內的細菌和盆腔感染可通過淋巴管感染腎臟,腎臟周圍鄰近器官和組織的感染也可直接蔓延。

兒童急性泌尿道感染的診斷依據有哪些?

1.臨床症狀

不同年齡的兒童泌尿道感染,臨床表現存在著較大差異。

新生兒臨床症狀極不典型,多以全身症狀為主,常伴有細菌擴散導致全身感染的敗血症,局部排尿刺激症狀多不明顯,一部分患兒的血和尿培養出的致病菌是同樣的。常見的臨床表現為發熱或體溫不升、黃疸、蒼白、吃奶差、嘔吐、腹瀉等。部分患兒可有嗜睡、煩躁甚至驚厥等神經系統症狀。

嬰幼兒臨床症狀也不典型,以發熱最為突出,拒食、嘔吐、腹瀉等全身症狀比較明顯。局部排尿刺激症狀可不明顯,細心觀察可發現有排尿時哭鬧不安,尿布有臭味和頑固性尿布疹等。

年長兒可以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尿液渾濁、肉眼血尿等局部尿道刺激症狀,也可以出現發熱、寒戰、腹痛等全身症狀,常伴有腰痛和腎區叩擊痛、肋脊角壓痛等。

2.實驗室檢查

尿常規檢查及尿細胞計數:清潔中段尿離心沉渣中白細胞>10個/HPF,即可懷疑為尿道感染。血尿也很常見。腎盂腎炎患者有中等蛋白尿、白細胞管型尿及晨尿的比重和滲透壓減低。

尿培養細菌學檢查:尿細菌培養及菌落計數是診斷尿道感染的主要依據。通常認為中段尿培養菌落數≥105/ml可確診。104~105/ml為可疑,

尿液直接塗片法找細菌:油鏡下如每個視野都能找到一個細菌,表明尿內細菌數> 105/ml

兒童急性泌尿道感染如何治療?

1.治療原則

明確診斷後儘早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症狀,徹底根除病原體,去除誘發因素,預防復發和再發。

鼓勵患兒多飲水以增加尿量,急性期臥床休息,注意外陰部的清潔衛生,加強護理。

鼓勵多進食以保障營養,供給足夠的熱卡、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對症支持治療以減輕患兒痛苦,對高熱、頭痛、腰痛的患兒應給予解熱鎮痛劑緩解症狀。對尿道刺激症狀明顯者,可口服碳酸氫鈉鹼化尿液。

2.抗菌藥物治療

兒童泌尿道感染確診後,精準合理、規範足療程應用抗生素是治癒疾病、防治併發症和後遺症、維護兒童健康生長發育的關鍵措施,選用抗生素時,兒科醫生需要考慮下邊這些的原則和具體措施。

感染部位:若感染累及了上尿道,應選擇血濃度高的藥物;若感染局限在下尿道,應選擇尿濃度高的藥物。兒童大多數難以區分上下尿道感染,應選擇在腎組織、尿液、血液中都有較高濃度的藥物。

感染途徑:細菌由泌尿道外口侵入的上行性感染,首先是下尿道感染。如果先有發熱等明顯的全身感染症狀,考慮血源性感染,首先是上尿道感染。

儘量選擇抗菌能力強、抗菌譜廣、腎毒性小的殺菌型抗生素。依據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結合臨床療效合理選用抗生素。

下泌尿道感染:目前臨床上,在進行尿細菌培養後,常用頭孢克肟、頭孢地尼分次口服,療程為7~10天。待尿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後,再結合藥敏試驗結果和臨床療效調整選用抗菌藥物。

對上泌尿道感染或有尿道畸形患兒,在進行尿細菌培養後,首先選用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待病情好轉後再口服同類有效抗生素維持治療,療程為10~14天。目前臨床上常用靜脈輸注抗生素為頭孢呋辛、頭孢噻肟鈉和頭孢曲松鈉等。待血液和尿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後,再結合藥敏試驗結果和臨床療效調整選用抗菌藥物。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主任醫師 徐靈敏

相關焦點

  • 經典病例:這樣的不明原因發熱你一定沒見過
    當一名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下圖這些皮疹時,你能辨別出這些皮疹是什麼嗎?你是如何診斷不明原因發熱(PUO)?其鑑別診斷包括哪些?
  • 山東省立三院兒科溫馨提示:孩子持續不明原因發熱,可能得了「川崎...
    1歲7個月男寶寶小豪,就診時已經反覆發熱3天,嘔吐1天,且在當地醫院治療後,仍持續高熱不退,小豪一家立即驅車到我院就診。入院當天,患兒除了高熱持續不退、精神差伴嘔吐外,查體無其他異常表現,化驗檢查提示白細胞20.19×10^9/L,C反應蛋白70.74mg/dl,血沉70mm/h,白細胞、C反應蛋白和血沉的異常升高引起了兒科醫生的高度重視。
  • 七旬老人不明原因發熱一個多月
    安徽商報訊 76歲的陳奶奶家住肥東,素來身體健康,一個月前忽然反覆出現發熱不適,並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狀,就診於當地醫院治療後未見明顯好轉。陳奶奶日前轉至安徽省二院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一病區,經檢查發現,老人家的症狀,竟與家裡養的貓有關。
  • 孩子發熱!情況危急!請這樣做!
    就像我今天寫的這一篇文章一樣,有了這一篇文章做打底,家長們遇到孩子發熱的情況就不會那麼慌亂。敲黑板,以下這些情況需要來醫院,牢記!第一,如果孩子不滿三個月,尤其是新生兒,新生兒是什麼樣的孩子呢?新生兒是28天以內的孩子,這些孩子一旦出現體溫超過38度的情況,就一定要來醫院就診。
  • 不明原因不孕,還能懷上嗎?
    大家知道不孕症的診斷是靠試孕得出來的,當充分的試孕一年還懷不上的時候就診斷不孕症。
  • 不明原因反覆發燒一年多,住院7次,她終於在瑞金醫院確診
    去年3月,愛人突然開始發熱,39℃的高溫,持續四五天才好轉,但一周後,高燒捲土重來,如此反反覆覆。跑了很多家醫院,沈女士覺得她把別人一輩子的檢查都做了。但反覆高熱卻未有絲毫好轉,高燒為何不退?為何查不出原因?恐懼將家人深深包圍,抱著一絲希望,她來到上海瑞金醫院。
  • 幼兒反覆發燒卻原因不明?醫生:男孩第一次、女孩第二次,就該警惕
    為熙熙進行更加具體詳細的檢查後,也印證了醫生之前的猜想:孩子反覆發燒並不是「著涼」這麼簡單而是這種常見又隱匿的尿道畸形引起「泌尿感染」造成的唐耘熳醫生介紹:「如果不做造影檢查,其實是很難找到真正原因的,甚至連一般的超聲影像都看不出來。」所幸找到病因後,小兒泌尿外科醫生對熙熙進行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治療,40℃的高燒終於退下來了,一周後,小寶貝就健健康康地出院了。
  • 淺談「小兒蒸變」,原來發熱還有這個原因!
    很多小孩出生100天後,突然間發熱了,一熱呼哧呼哧地,家長看得心急火燎特別難受,趕緊去醫院,一針把熱退下來了,結果沒兩天小孩起了一身疹子。我在臨床上看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發燒在臨床上往往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反應,它還存在著一種生理性的發熱反應。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醫生分不清兩種發熱,盲目用藥造成的。
  • 寶寶第一次發熱一般在什麼時候?這個發熱高峰期,媽媽們要注意
    一般寶寶攜帶母體的抗體出生,孩子剛出生六個月內發熱的可能性不高,除非是寶寶出生的時候出現別的情況,如先天性疾病,羊水誤吸等情況。正常的情況下寶寶出生免疫力比較強,尤其是現在媽媽都懂得第一口奶的重要性。6個月以後寶寶隨之出現很多媽媽們始料未及的問題,寶寶腹瀉,流鼻涕,發熱等等一系列問題接重而來。發熱不是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發熱,寶寶發熱有多種情況引起,由於嬰兒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隨著環境變化也有很大的變化。在氣溫較高的環境中嬰兒的體溫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也會比較高,嬰兒在穿厚衣服時也會出現較高。
  • 愛喝酒的人要當心了!酒後出現這個異樣,勸你去醫院做個檢查
    尤其是在喝酒之後15分鐘-20分鐘左右的時間,身體當中某個部位就會出現疼痛的症狀,那麼這就意味著病灶就在那裡,此時患者就有必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來確診病情。提到淋巴瘤大家都非常恐懼,因為整個身體都會被淋巴結覆蓋,當出現淋巴瘤改變的時候,有可能會引起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給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 長沙3歲女孩身體發出不明原因的臭味!最後在這個地方取出奇臭異物
    一個3歲小女孩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臭味,輾轉一月餘來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檢查發現,臭味的原因是其左側鼻腔有異物。
  •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5個熱點問題解答!
    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尤其是新生兒期間(0-28天),10%以上的發燒是嚴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腦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又很不完善,容易導致嚴重後果。問題二: 為何3個月內的孩子發熱一定要看醫生?
  • 發燒一年多,有一種病叫「發熱待查」
    20多次,還有骨穿、PET-CT……,幾乎所有的診療手段都做了,但持續發熱的原因就是找不到。最終接診沈大姐的,是瑞金醫院感染科王暉主任醫師,一個處理不明原因發熱的高手,擅長捕捉疑難疾病的蛛絲馬跡。  有一種病就叫「發熱待查」,在醫學術語上」發熱待查「是指發熱時間持續3 周以上,體溫大於 38.3℃,經過1 周以上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的病例。  王暉說:「不能再耽誤下去了!」
  • 體溫一高就緊張,發熱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體溫測量已經成為我們每日必做的功課,雖然現在絕大部分地區都恢復了正常,但我們進入商場、醫院、飛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場所,還是需要測量體溫。那發熱與新冠病毒之間究竟有何千絲萬縷的關聯,對於體溫和發熱,您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釋一下。
  • 探案:「深藏不露」的發熱原因
    發熱間隔數日至2周不等,當地診所通常靜滴藥物(具體不詳)1日後體溫恢復正常,或持續2-3天後自行下降至正常。在當地醫院,自述多次驗血及胸部CT均無異常發現。入院前3日再次出現發熱伴畏寒,Tmax 39.6℃,否認其他伴隨症狀,遂至我科就診,擬「發熱待查」 收入院。神清,精神可,胃納夜眠可,二便正常,一年內體重減輕5kg。
  • 3歲寶寶經常不明原因發燒,這個原因很重要,家長不能忽視!
    在孩子的常見病中,孩子發燒是最讓家長坐立不安的。這不,3歲的朵朵動不動就發燒,爸爸媽媽總以為天氣原因,格外小心,可還是防不勝防。其實孩子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兩個:一是外感,即我們常說的感冒,二是積食。
  • 換季孩子易發熱,學會這幾招讓您不慌亂~(建議收藏)
    「安然度過」了一個夏天,突然發熱確實很讓人措手不及呀,今天小田就幫大家總結一下,孩子換季突然發熱該怎麼做。首先,我們還是要弄清楚孩子發熱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下面小田就幫大家梳理下換季常見的發熱原因以及處理方法,大家趕快跟著小田一起複習一下吧~積食是孩子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積食引起的發熱也是非常常見的。
  • 不明原因頭昏頭痛可能是幼時這個「孔」沒閉好!
    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常出現不明原因頭昏、頭痛,頭顱影像檢查可見腔隙性腦梗塞,常規檢查不能明確病因,故行發泡實驗。幸運的是,該女士排除了卵圓孔未閉,明確了病因。這是心血管病科首次聯合光華院區功能科完成該項檢查,標誌著省中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再上新臺階。
  • 疫情期間孩子發熱怎麼辦?莫慌,兒科專家手把手教你
    原創 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許多家長缺乏醫學知識,孩子一發熱就非常害怕。我在許多平臺上做過發熱方面的公益講座,以下是相關講座的整理。一、孩子發熱家長怕什麼我調查了一下, 家長有四怕。
  • 這個因素會導致不孕、流產……檢查一定要做!
    臨床上,很多女性不孕或是反覆流產,到醫院做檢查,排除了婦產科的問題,那麼,很有可能是甲狀腺的問題了。 這8類女性要注意! 如果發現了甲亢、甲減或其他甲狀腺疾病,一定要遵醫囑服藥、定時檢查。 這樣,可以幫助備孕的女性恢復正常的月經,恢復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