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時代進步中收穫的一點點紅利

2021-02-24 北青藝評


女性經營生活的方法,一定會受到時代限定,即便女明星也不例外。當我們回顧這半個世紀女明星的人生選擇時,不能不覺得:女性的出路,是一點點擴張的;女性的自由,是一點點增加的;女性的命運,是最易被時代左右的一種。

所謂「女神」,是用誇張的手法,讚美那些曾經出現在我們視野裡的「最好的女子」。她們可能是明星,也有可能是隔壁班上的那個女孩兒,當然,最能經得起考驗的女神,還是以女明星居多。她們和我們有距離,媒體又在她們身上堆積了過多神話,使她們更具「神性」,就像比較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說的:「演員都扮演著神話性的角色,他們是我們認識生命的教育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女神,對於七零後八零後來說,他們剛好可以看到一代女神的生命起伏,從她們的崛起、全盛到衰退。這一代人的女神,在全盛時期過去後,都在尋找出路,有的轉向幕後,例如陳衝;有的去體驗全新的領域,例如張曼玉;有的已經消失;有的還活躍在銀幕上,只是開始扮演別人的母親或者婆婆。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是網絡流傳的疑似倉央嘉措詩。而「女神」們幫助我們認識生命,讓我們知道,要有許多種手段,許多次隱藏,許多次轉身,才能巧妙度過一生。總之,每個人都在設法經營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繼續充盈。

不過,女性經營生活的方法,一定會受到時代限定,即便女明星也不例外。當我們回顧這半個世紀女明星的人生選擇時,不能不覺得:女性的出路,是一點點擴張的;女性的自由,是一點點增加的;女性的命運,是最易被時代左右的一種。

1964年7月17日,女明星林黛在寓所服食過量安眠藥兼吸入煤氣自殺。

她是四屆亞太影展的影后,1957年,23歲的時候,就憑在電懋公司主演的《金蓮花》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隨後加入邵氏,又憑《貂蟬》、《千嬌百媚》和《不了情》在亞太影展上封后,創下四次成為亞太影后的記錄。只是,1963年,李翰祥啟用樂蒂和凌波拍攝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為邵氏公司創造票房奇蹟,林黛正感覺被冷落。某位導演,又趁勢在某天當眾罵林黛「你還神氣什麼?你已經一天不如一天地走下坡路了」,回到家裡的林黛,又與丈夫爭吵,於是自殺,不幸成功,當時不過 30歲。她不是唯一一個自殺的女演員。60、70年代,女明星自殺幾乎成為風潮,而且個個都曾自殺過兩次以上。

林黛


樂蒂也在稍後的1968年自殺,而列在自殺名單上的女明星,還有陳思思、白小曼、杜娟、莫愁 、李婷。事業遇到瓶頸,自殺;感情遭遇危機,自殺;但她們並不完全是因為徹底的絕望而求死,往往是為賭氣,為抗議,甚至——為姿態。比如林黛,在給丈夫龍繩勳留下的遺書中這樣寫:「萬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話,請千萬不要送我到公家醫院去,因為那樣全香港的報紙都會當笑話一樣地登了!只能找一個私人醫生,謝謝你。」她其實不想死,其實還有留戀,所以才留下遺書,囑咐搶救事宜,才在自殺之前精心梳妝打扮,她們以為自己死不了,醒來之後,問題都已獲得解決。

樂蒂


自殺既然被當作解決問題、刷新人生的方法,就難免會用了一次又一次。曾經在徐克導演的一部以反社會人群為主角的電影《第一類型危險》中扮演女主角的林珍奇,也曾多次自殺。1973年加入邵氏之後,她兩次吞安眠藥意圖自殺,1976年6月,她又割脈自殺,幸得男友汪禹發現,將她送醫。在結婚息影多年後的2006年,她又因為丈夫僱的「巴士阿叔」陳乙東而與丈夫發生爭執,再度自殺,再度被救回。

翁美玲


自殺的為什麼是女人?為什麼多發在那個年代?為什麼在那之後,無論世事多麼離奇艱難,遭遇多麼恥辱不堪,自殺人數如何上升,都不再有女明星蜂擁自殺?大概因為,那個時代,剛給了女性一點自由,卻又不充分,給了她們一點允諾,卻處處剋扣。林黛的兒子龍宗瀚曾說:「那個年代她已經懂得自己成立公司,自訂合約保障自己,而且全是英文,以當年來講,男人都未必能做到這樣。但她只有靠演戲才能表現出她的能力,那個年代是男人的年代,女人再怎麼聰明,最多也只能做個高級秘書。做生意?不會有人願意和女人合作。」她們像是明朝人,被驟然運送到二十世紀,卻沒有獲得二十世紀的精神支持和政治保障。

終於,翁美玲的自殺,給這個半存希望半留絕望的時代,劃上了一個尾聲。

女神們有沒有別的出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的香港臺灣,給出了另外一條出路:嫁人,最好能嫁入豪門。「老大嫁作商人婦」成了她們的共同命運,一旦婚姻出現波折,就得再度重返娛樂現場。

鄭佩佩


比如當年的「武俠影后」鄭佩佩。她在1963年加入邵氏電影公司,因為有舞蹈功底,被胡金銓導演看中,隨後在1966年,出演電影《大醉俠》,在這部被視為新派武俠開山之作的電影裡,扮演女俠金燕子,由此一舉走紅。1968年的《金燕子》和《玉羅剎》,更是將她的女俠形象推向頂峰,她也在第二年被媒體選為「武俠影后」。但她卻在1971年淡出電影界,此後雖然斷斷續續出演過幾部電影,多半是客串。1983年,在胡金銓電影《天下第一》中,她也只是擔任配角以及舞蹈設計。直到1993年,藉助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正式復出。二十年時間,她形同退隱。

原因是,她在剛剛進入電影界時,就認識了後來成為他丈夫的原文通,原家多年經商,曾是邵氏電影在臺灣的代理商,算是個殷實家庭。而在鄭佩佩那代女性看來:「女孩還是以結婚為最終結局,必須要有happy ending,那有人願意娶我就趕緊嫁了」,而且,她的生育觀,也處處流露出特有的時代氣息:「覺得丈夫是單傳獨子,我既然做他的太太我就有這個義務,要把自己的肚子借給他生孩子。」

嫁去美國後,懷孕八次,生下四個孩子,以至於,她後來自嘲說,在美國的二十年,她只做了兩件事:懷孕和賺錢。為了生育,她給唐人街眾鄰留下的,就是一個孕婦形象;為了賺錢,她開舞蹈教室、電器行、做房地產以及影視公司。直到影視公司破產,她離婚,回到香港,再度出山。

和她情況類似的,還有最近為了TVB連續劇《女人俱樂部》匯集在一起的七位女星:李若彤、陳慧珊、袁潔瑩、李麗珍、江欣燕、張慧儀、葉蘊儀。

葉蘊儀


七個人裡,要數葉蘊儀的生平最離奇。當年,僅僅十四歲的她,憑藉一張精緻出奇的臉孔,被星探發掘,成為耀眼偶像,但她在1995年,才22歲的時候,架不住商人陳柏浩的狂熱追求,和他結婚,五年後離婚,並試圖重返娛樂圈,其間,甚至化名去深圳當售樓小姐。

袁潔瑩也是和葉蘊儀同期出道的,九十年代,是她的黃金時代,她主演的《廉政追緝令》和《人龍傳說》,都是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她是當之無愧的當家花旦,是銀幕上一道冷豔潔淨的光,但她在九十年代結束之後,退出了娛樂圈,再復出時,她的時代也過去了,甚至,連TVB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當然,還有陳慧珊,在丈夫破產後復出;張慧儀,1992年的馬來西亞華裔小姐,九十年代,也是她的黃金時代,後來,她復出、遭遇家暴。

袁潔瑩


她們的經歷,也解釋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港臺女星為什麼會特別強調「退出」與「復出」,兩者都像是一個重大的儀式,而在內地女星身上,很少看到這種情形。那是因為,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臺灣,在這些傳統的力量沒被破壞的地方,家庭神話和夫權神話還牢不可破,即便是職業女性(哪怕是女明星),也把出嫁當做重大的人生契機,希望通過這個神話,一勞永逸地解決人生的全部問題。「退出」和「復出」,因此都格外慎重。

陳慧珊


終於,家庭神話和夫權神話同時破產,婚姻,終於顯出本來面目,那不過是一段經歷,未必足夠託付全部人生。尤其是在2000年後,經濟的大起大落,婚戀觀念的轉變,都加速了家庭和夫權神話的破產,婚姻家庭,已經成為一個紙巢。

就像勞倫斯·布洛克的小說《八百萬種死法》中,那個自殺的女人留下的遺言所說:「無人願意為我一擲千金。無人願意與我共結連理。無人願意救我一命。我已倦於微笑。我已疲於奔命。美好時光已成過去。」

那麼,女神們,該怎麼經營自己呢?或許,在當下,唯一的出路是,不管是轉到幕前幕後,不管是扮演主角或者配角,先決條件是經濟和身心的獨立,為了實現這一點,必須要不停地經營自己的職業身份和職業形象。

當我們用香港和內地女星做比較時,特別能覺出職業形象的重要性。一個例子是張栢芝,她在1999年橫空出世,《喜劇之王》和《星願》裡的她,面容嬌豔欲滴,又珠光寶氣,一顰一笑都有微波漾開,她更有向著演技派進發的能力和決心,《白蘭》和《忘不了》,都在顯示這種決心。而娛樂圈的普遍情形是,有表現力的,相貌不夠上乘,有絕世之姿的,沒有表現力,她卻兩者兼具。在2000年,香港電影已經頹相初露的時候,她卻依然被視為未來巨星,被當做香港影人送給影壇的一件禮物。這種期望持續多年,甚至沒有因她個人生活的巨大變故出現更改,2010年年底,她復出時,片酬叫價千萬,人們依然覺得有說服力。她是稀缺資源,完全不可複製。

張栢芝


但婚戀變故損害了她,離婚大戰,以查小欣的爆料文拉開序幕,最後演變成轟動一時的娛樂事件。顯然,情事,是支撐一個明星形象的鋼筋,但只有情,卻又讓一個明星的形象顯得單薄。情事又往往多變,成為明星形象中最不可控的因素。

與此同時,內地明星,卻已經懂得建立團隊,搜謀智囊,為自己的事業紮根,使自己的形象進化,淡化性格中的感情色彩,減弱緋聞在自己明星形象中的含量,增加文化、公益、公共事務等方面的內容,讓自己和團隊一起顯得兇猛,而不是讓自己的個性顯得兇猛,以此作為進駐主流社會的籌碼。伴隨著升級進化過程到來的,自然是利益。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李冰冰。十多年前,她還是黑龍江小縣城中的音樂教師,月薪不足200元,若非一飛沖天的夢想在心中激蕩,大概也不會甘於拋棄所謂穩定工作,一口氣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從此越過龍門逆流而上。若當時的她有片刻的猶豫,刻意錯過某班火車,在某個當口傾向於退縮,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涕淚縱橫的影后就會換作另外一個人,娛樂圈就要缺少一位「勤勉領袖」,苦寒之地的小縣城卻不過多出一位當音樂教師的主婦。

出演《少年包青天》、《八大豪俠》,她的演藝之路起初走得波瀾不驚,儘管人們對她懷有期待,終於,2005年,朱孝天和李冰冰拍攝《天空之城》期間的緋聞,成為她星路的轉折點,她從此重整河山,成為媒體焦點。

李冰冰


而這一切,都有她的妹妹李雪的功勞,她大學就讀於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新聞專業,畢業後在杭州做了三年記者。但她從大一起,就在幾地奔波,為李冰冰張羅、出謀劃策,她建議李冰冰去北京,她替李冰冰梳理媒體關係,並從傳媒形象締造的角度出發,給李冰冰打造了一個職業形象。

這個形象包括銀幕形象,除此之外,還包括環保公益形象,這個形象在2009年後越來越鮮明,她參加了各種公益活動,獲得各種「環保先鋒人物」稱號,成為許多環保項目的形象大使,而她在哥本哈根會議上的報導和主持,則把這個形象推到了最高點。2009年,是李冰冰的明星形象完成年。此後的一切,因此順理成章,2012年,她成為倫敦奧運會火炬手。而這個公益形象,又反過來回饋了她的銀幕生涯,她在《生化危機5》、《變形金剛4》中的演出,給她開拓出一條國際化之路,讓她接下國際品牌的廣告大單,和這兩個形象的互動分不開。

不久前,她更是和黃曉明、任泉一起,通過「羅輯思維」宣布,他們創辦了一家名為StarVC的風險投資機構,正式進軍風投界,並宣稱「準備了足夠的誠意與資金,來尋找中國最有創新力的公司」。StarVC所貫徹的,是比較健康的投資風格,例如「不陽光不投」、「不大眾不投,企業能夠創造生活美學」、「不需要品牌支持不投」,甚至還要求潛在的合作方能善待員工,「企業員工幸福指數很高」。當然,比較讓人意外的一點是,他們不投影視公司,轉型的決心非常明確。

人類社會,永遠存在一種「青年崇拜」,而我們也正處在這樣一個青年崇拜揚頭的時間段,所有人沒頭蠅一樣,向青年人伸手求援,青年思想家手一揮,知識界隨之鼎沸,似乎社會的解藥就在前方;年輕女孩寫的宮鬥和職場小說,被認為是社會真相的殘酷揭示,裡面那些閉門造車的橋段,被當做職場寶典。整個社會,開始向原始的生命力屈服,生怕被青年人丟下。

在這樣的時代,那些不再青春的女神們的出路,格外牽動我們的心神,她們在青春逝去後,怎麼轉身,如何安然於那些從前不會接受的角色?如何在婚姻破滅後,尋找一個更為牢固的信仰?但不管怎樣,時代還是在一點點前進,她們用自己處境的變化,展示著女性在時代進步中收穫的一點紅利。

關注北青藝評的前提下,回復下方紅字可以查看2月精選內容

過年

一瓶君製作的過年專輯

情人節

一瓶君製作的情人節專題

奧斯卡

本屆奧斯卡的點評

腰圍

演員的腰圍管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狼圖騰

《狼圖騰》電影影評

卡佛

現在你還不知道卡佛就OUT了


相關焦點

  • 只要有收穫了,哪怕是一點點,也是一種進步!
    韭菜自己種下的東西經歷了三個月現在收穫了,成就感滿滿的,心情很愉快而且通過我們的汗水通過我們的雙手收穫了,現在老公也開始上班了,雖然還沒有領工資但是全家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只要自己想做的就要賦予行動哪怕最後成功只有一點點那都是很好的。
  • 營銷翻車 全棉時代廣告紅利還能吃多久
    原標題:營銷翻車 全棉時代廣告紅利還能吃多久  擅長營銷的全棉時代這一次在營銷上翻了車。就廣告宣傳被指侮辱女性事件,1月11日,全棉時代相關負責人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事件已由公司專人負責處理,目前不方便回復。」
  • 中國製造的品牌紅利時代來了
    對此,同濟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程名望表示,「『新品牌計劃』是一項開放性的共贏體系,既為中小企業作出了針對性的服務,也能有效拉動內需,作為主體平臺,拼多多則能從中收穫穩定高質的增長。」中國新消費時代的品牌經濟對中國品牌,不同年齡層的群體會有不同的答案。
  • 早安勵志心語:每天讓自己進步一點點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先生說過你只要做到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昨天更聰明一點。認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目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就算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後,大多數人會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獲得成功。早安!
  • 【海狸辣媽說】「Napkin time」:一天進步一點點
    在閒聊過程中,總會學到一點有用的東西,尤其是一些地道的美語表達。我會順手把這些「小收穫」寫到咖啡館的面巾紙上,回家後慢慢消化。這種約會也因此被我們戲稱為「Napkin time」。我和Jim渡過了若干個「Napkin Time」,讓異國他鄉在彼此心中逐漸豐滿親切起來,也幫助我實現語言應用上的突飛猛進。  外語究竟應該怎麼學?
  • 留幾手教你成為新時代女性
    現在,女性結了婚在家當闊太太每天逛街購物,和閨蜜喝下午茶…或者蹲家裡相夫教子,跟個保姆似的苦逼兮兮幹家務,完全與社會脫節。這兩者已經out了,許多網友發私信問我,「手哥,手哥,你眼中新時代女性應該是啥樣呢?」哥就這個問題,簡單給大家分析下。1.首先,經濟必須要獨立。現在社會節奏快,生活豐富,機會多,誘惑也多。
  • 從學霸君一對一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
    都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多努力成績肯定比別人好,勤奮未必成功,但不勤奮就註定失敗,但每天還是收到不少家長的私信「明明課外輔導課沒少上,為什麼孩子成績就是上不去?」「為什麼孩子學習態度端正,很努力,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其實,學習是一個持續查漏補缺的過程,若孩子每天在「已掌握」的知識點上努力,那「未掌握」的難點依然會拖後腿。
  • 新媒體紅利時代如何實現個人價值變現?
    這個時代不缺少賺錢的機會,不缺少資源,缺少的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言出必行的執行力。信息流時代,我們經常都會刷到,某某主播日進多少萬,某某短視頻製作者,播放量過百萬,某公司估值又有多少億。看著很心動,心裡痒痒的,也想去試試。
  • 從張雨綺到楊笠,女性主義的真紅利與偽生產
    剪章魚腳的張雨綺,和調侃男性迷之自信的楊笠,似乎掌握了曾經握在Papi醬手裡的女性主義生產流水線。而如果誰不符合這個發展階段,就有被嘲的風險。近日,馬伊琍「不太贊同強調女性題材」上了熱搜。群眾紛紛質疑:吃過女權角色紅利的馬伊琍,怎麼又反對起了女性題材?與此同時,男女權的對攻已成為社交網站的「大電影」,幾乎每月都有一部重磅。
  • 面對網際網路紅利期機會,75%普通人都沒有思考過的問題
    所謂的網際網路紅利期,其實質是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帶給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的一種不可逆的、必然的趨勢,具體變化為商業社會滿足人們需求的組織方式的變化,比15年微信的興趣,出現了微商。現在各種直播平臺的興起,出現了各種直播電商。
  • 2020年普通人的時代紅利是什麼?
    作為5G時代,最大的紅利,短視頻平臺,已然站在的風口浪尖,網紅帶貨的變現數字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我們的認知,也一次又一次精準的打擊到了還在苦苦掙扎的實體商人們。網紅帶貨數字衝擊著我們的認知有韭菜的地方一定有人在等著收割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去年下半年,有天突然接到我一遠在安徽小縣城開店的大哥電話,簡單寒暄過後,想讓我幫他問問,在我們這邊大學裡,招聘做文案的學生,需要多少薪資。
  • 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給女性的紅利 ——寫給女教師、女校長和女同學
    「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給女性的紅利」,這句話好像首先是出自【得到】APP聯合創始人、CEO脫不花之口。我們教育行業的女性那麼多,看到這句話不免很有感慨。於是,我就想此為題寫點什麼。談到傑出的女性,無論是政界、商界還是學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這個名單可以很長,杜邦的CEO庫曼、百事可樂的CEO納伊、IBM的董事長兼CEO羅美迪、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華為董事長孫亞芳、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等等,-那麼,女性特質中有哪些內容很重要呢?
  • 是時代的進步,還是男權的下降?古羅馬時期女性為何勇於離婚?
    在羅馬早期,父親在家庭中擁有著最高的地位,他決定著配偶的生活條件以及子女的一切生活。《十二銅表法》就曾明確規定:大家長對於其家屬擁有著絕對領域的生殺大權。這樣就造成了男權至上的現象,女性社會地位普遍很低。
  • 學會分享,讓別人得到進步,才是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原來分享,才是最大的收穫。 我自以為的不分享是對自己好,殊不知這讓我失去了更多。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失去了讓更多人認識我的機會,最終導致自己的圈子也就越來越小了。
  • 浙江:從生態滋養中收穫生態紅利
    「老百姓找到了生態自信,生態紅利的釋放找到了路徑。政府創造環境,百姓創造財富,『千萬工程』就是『牛鼻子』!」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社會事業發展處處長邵晨曲介紹。奧妙全在細微處在著名的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西側,有座歷史悠久的古鎮叫瓶窯。
  • 以「簡單之美」展現時代女性的態度與力量《看見美好生活》17
    節目以「簡單美,新國貨」為主題,進行國貨新品的全球首發,並傳遞新時代女性「活出自己的精彩」的全新理念,突出女性價值,強化女性話題、女性力量,強化社會共鳴感和女性共情感。節目將充分挖掘當代女性成長、奮鬥的勵志故事,並從各行各業中邀請才華卓越、特色鮮明的女性代表,共同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弘揚青春正能量的歌舞作品,充分抒發新時代女性與祖國共成長、與時代同進步,講好新時代女性故事。
  • 男性覺得沒性別紅利,女性覺得有性別歧視,紅利究竟誰吃了?
    我問一個女性朋友,她說,怎麼這麼奇怪啊,我們女的在父權社會下被剝削、打壓、歧視了這麼多年,這才剛剛開始要點主權、話語權啥的,男的就這麼受冒犯呢?一個個吃了他家米一樣?他們難道不是既得利益群體嗎?男的委屈,不是裝委屈,很可能也是真委屈。他們也沒覺得自己佔到什麼性別紅利。女的吃虧,當然也是真吃虧了。她們受的歧視打壓更是實實在在的。
  • 上證紅利、深證紅利、中證紅利,紅利指數基金值不值得投?
    假如有這麼一種股票指數,選擇股市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 定規模及流動性的股票作為為成份股,就是所謂的「紅利指數」。比如,分別選取和滬市和深市中的50隻或100隻高紅利股票,就有了上證紅利指數(000015)、深證紅利指數(399324)、中證紅利指數(000922)。
  • 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深圳紅利到底哪家收益更好?
    答案:深圳紅利好,深圳紅利17年時間增長了10倍,年化複合增長14.5%。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兩個,上證紅利15年時間增長了1.5倍,年化複合增長2.8%,中證紅利15年時間增長3.37倍,年化增長8.45%。
  • 華訊投資:時代紅利不收費 推薦投資從甄選股票開始
    華訊投資發現,時代提供的歷史機遇,細化到具體的投資上,便是以正確的方法分享A股市場的時代紅利。這個傳說中不收費的紅利該如何抓住讓一眾投資者犯了難,但華訊投資建議先從甄選股票入手。   華訊投資先回溯一下美國的「卵巢彩票」。美國股票市場的長期向上是建立在經濟的長期繁榮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