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全面認知量子力學

2020-12-14 量子認知

量子物理學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在許多學科和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量子物理學的基石是量子力學,它相當複雜,許多人對其眾多概念及其聯繫感到頭疼。這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首先,看一下這張圖的大概結構:左上部是有關量子力學的基礎,然後往下是關於從量子現象到量子技術,中心部關於量子理論,下部和右邊是有關量子的學科和領域。

先從量子力學的由來說起從18世紀到19世紀末,發現已有的經典物理理論,無法解釋一些重要的現象,通過這些問題的認知,在20世紀初創立了量子力學。這些現象主要有:

氣體吸收並發射特定頻率的光,稱為原子光譜。這是一個謎,對此沒有已知的經典物理解釋。人們對原子是如何穩定的感到困惑。在古典物理學中,電子會不斷輻射能量坍塌入原子核。對放射性現象也缺乏合理的解釋。高溫物體會發出不同頻率的電磁輻射,這稱為黑體輻射。從黑體觀察到的光的分布與經典物理學的預測不符。當光照射某些金屬時,可以使電子飛走。這是所謂的光電效應,經典理論難以解釋。現在看一下量子力學的基礎。量子力學的基石實驗是雙縫實驗,電子通過兩條縫發射,在後面的探測器上形成幹涉圖樣,這種幹涉模式是只能在波中看到的東西。這是量子波粒二象性的基本實驗證據之一。

實際上,在量子力學數學中,所有粒子都被描述為波,通過稱為波函數的數學工具。著名的薛丁格方程描述了這種波隨時間變化的方式。但是我們始終無法直接看到這些波,因為我們檢測到的只是粒子。但是通過這個波函數,可以預測粒子可能出現的位置,可是必須對它們做一些數學運算。通過稱為伯恩規則,得出粒子可能在哪裡的概率分布。這將我們帶到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它表示量子物體對於某些特性沒有確定的值,例如位置和動量,如果粒子具有確定的位置,但是我們沒有有關其動量的準確信息。另一個重要的方程是狄拉克方程,它擴展了薛丁格方程,包括了相對論,並描述具有高能的粒子。貝爾定理是另一個重要的基礎概念,它證明了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不是對隱藏變量的認知不足所引起的,而是宇宙的基本組成部分,這也導致了非定域性的概念。然後是對能量進行量子化,這就像電子這樣的物體只能具有確定的能量的地方,這是量子力學中量子這個名稱的起源。而量子化是因為它們的波函數只能以某些特定的方式振動,這也意味著量子總是具有最小量的能量,稱為零點能量。這不僅適用於原子中的電子,甚至適用於真空的空間。現在,繼續看一下量子系統所具有的量子現象的特徵。量子力學中的粒子具有許多上面提到的特性。如位置和動力,還有許多其它特性。

自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屬性。所有粒子分為兩類:具有整數自旋且都可以具有相同量子態的玻色子,和費米子具有一半整數自旋但不能具有相同的量子態。當粒子有可能處於許多不同狀態時,疊加是一種屬性,例如同時在兩個不同的地方。這表示其波動函數在兩個不同位置具有值。儘管當測量它時,它只會在一個位置出現一次。薛丁格的貓,就是對疊加的流行描述。這個貓最初旨在顯示量子力學看起來荒謬,因為貓不能同時又是生又是死。但這不是因為疊加不是真實的。像貓這樣的宏觀物體由於退相干而失去了量子行為。量子物體與環境相互作用,量子行為在該環境消失,會發生退相干,將我們從量子領域帶到所生活的環境。糾纏表示兩個或多個粒子的波函數相互作用並混合,使這些粒子成為了單個量子對象,這意味著不同粒子的性質相互關聯,即使它們相距很遠,這種描述粒子的波函數遠離粒子傳播的概念稱為非定域性。還有其它一些有趣的現象,它們僅在量子系統中發生。如量子隧穿,粒子具有穿越狹窄障礙的能力,這是因為它們的波動功能;超導電子在低溫下以零電阻運動的能力;超流體出色的流動性,使流體以零粘度流動;還有量子霍爾效應,它是二維材料中電導的量子化;卡西米爾效應是由於在兩塊板之間切出大的量子波,而引起的非常短距離的吸引力。在研究從一個集體行為到另一個集體行為時,相變系統的量子行為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些類似於固體、液體和氣體不同相之間的過渡。但是在量子相變中,不僅溫度和壓力起著重要作用,還可能有外加的磁場。現在來看有關量子科技的應用。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很多技術,利用了量子的驚人特性。

雷射使用一種稱為受激發射的過程來創建具有許多光子的光束,這些光子的頻率和相位都相同。原子鐘通過使用銫原子中非常特殊的超精細躍遷,產生的光的頻率來保持令人難以置信的準確時間,這是我們全球定位系統的基礎。固體能帶理論描述了許多不同固體材料中電子的能級,它是半導體產業的基礎,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技術,例如世界上每臺計算機的構建基塊電晶體。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使我們能夠看到光學顯微鏡看不到的東西,因為它們可以看到比可見光小的波長來分辨諸如病毒或原子之類的物體。磁共振成像技術被用於生物學和化學領域,例如查看我們的身體。使用巨型超導磁體來產生大磁場,製造如世界上最靈敏的磁傳感器的超導量子幹涉儀,其核心組件是超導線環,其中包含一個稱為約瑟夫森結的絕緣間隙。

量子信息是正在興起和改善中的新技術

量子密碼學利用量子糾纏進行通信。這種通信極為安全,並構成了量子網際網路的基礎。量子位是量子計算機的構建塊,使用量子疊加和糾纏來創建實際上在經典計算機上無法模擬的狀態。挑戰在於設計大批量子比特。這些量子比特可以保持足夠長的連貫性以執行其計算。這並非易事,但潛力巨大。因為它們的組合疊加意味著他們可以同時探索指數級的計算能力。這使它們與我們每天使用的傳統計算機處於不同的複雜度等級。量子計算機有許多令人興奮的應用。由於它的計算能力,量子模擬將有廣闊的前景。對於發現具有全新特性的新材料,或解決化學和生物學中計算量巨大的任務,例如蛋白質摺疊,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現在來看量子物理學的有關學科領域(從左至右):

量子生物學研究量子力學在生物系統中的作用,關於能量的傳輸、光合作用的效率、和生物學中有許多過程。離開量子力學理論這些很難解釋,例如鳥類的磁感受導航、我們的嗅覺和視覺如何工作、以及酶如何加速化學反應。冷原子物理學是從凝聚態物理學演化而來,研究了在磁阱或光阱中控制,並通過雷射冷卻將其冷卻至超低溫的氣體,研究許多異質相,如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和萊德伯格物質,觀察其行為,例如量子相變量子自旋系統。還有更多的冷原子實驗也可以用作量子模擬器,還有量子傳感器,例如引力傳感器。量子力學描述了原子中電子的行為,所以它也描述了化學的基本規則。薛丁格方程用來描述原子的電子結構,以及分子如何結合和移動,稱為分子動力學。解決分子的量子力學是一項計算量很大的任務。計算技術對量子化學非常重要,一種流行的方法是稱為量子蒙特卡洛的方法。核物理學是對原子核以及核聚變或核聚變方式的研究,還描述了這些核反應中涉及的粒子和能量。核物理的應用如包括核電、核武器、核醫學、核磁共振技術、離子注入和放射性碳測年等技術。粒子物理學是從核物理學演變而來的,認知宇宙的基本粒子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粒子物理學中的實驗在大型粒子加速器中進行,高能粒子被粉碎,從而從碰撞能中產生出新的粒子,因此被稱為高能物理學。

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描述我們所知道的所有基本粒子,這些粒子歷經數十年被發現,其中最後一個是希格斯玻色子。標準模型的理論包括描述電磁力的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相互作用,包括弱力,和量子色動力學,也描述了強力。在標準模型中,這些都是量子場論,粒子被理解為是量子場的激發,這也決定了粒子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可能還有其他尚未發現的粒子。暗物質有可能由稱為弱相互作用的大顆粒的粒子組成,而弱力與引力之間的巨大差異被稱為層次問題,可以通過稱為超對稱粒子的其他粒子來解決。粒子物理學的前沿是嘗試探索新的方法,來探索高能潛在粒子的態勢。最後進入量子理論部分,之所以把它放在中心部位,是因為它實際上涵蓋了整張圖中的每個角落。下裡是一些重要的量子理論方面。量子理論的核心是設定基本的量子力學假設。

路徑積分通過對粒子可能採取的所有可能路徑,進行積分巧妙地計算粒子的運動。希爾伯特空間是描述量子系統所有可能狀態的多維空間。量子力學的對稱性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告訴我們守恆規則,基本上是粒子相互作用的規則。結果是,我們達到了當前理論認知的極限,。有兩個主要的理論領域:一個是量子力學詮釋是試圖解決波函數的反直覺含義,一個是量子引力旨在調和量子場論和廣義相對論,以構建能解釋一切的宏偉理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核心是測量問題。當對量子對象進行測量檢測到粒子時,波函數突然改變。量子力學定律不包含對波函數實際發生作用的任何解釋。在測量的瞬間,我們也不知道波函數是否真的存在。量子力學中的這些概念性問題,多年來試圖予以解釋。默認的解釋理論是哥本哈根詮釋,其它有如導航波理論、多世界解釋和量子貝葉斯等,還有其它許多不同的解釋。之所以稱為詮釋或解釋,是因為我們還沒有任何實驗來說明哪些是真實的、哪些不是。所以實際上只是一種想法的集合,而不是恰當的物理理論。量子場論是對物理現實的最全面描述,結合了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但是我們知道這不是完整的描述,因為它不包括廣義相對論和引力。嘗試將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合併為一個統一的萬物理論。

主要有弦論和圈量子引力論,M-理論將各種相容形式的超弦理論結合在一起。測試量子引力理論非常困難,因為需要非常高的能量,目前對量子引力探測的最大希望來自觀察宇宙中的高能過程,大爆炸或黑洞的探測可能會給我們一些線索。這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

以上,就是量子物理學的大概的主要內容。如果還需要具體地了解有關方面,可根據需要進一步的深入學習。這張簡單扼要的量子物理圖,希望能使你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量子#

相關焦點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如果認為這實際上是可以發出聲音的,則「針落無聲」的認知需要修改為「針落有聲」,如此提出了一個「落針的悖論」。最近在《自然-物理》上發表的一篇重磅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量子悖論,再次使量子力學這門公認的與其它任何科學不一樣的科學、看起來更為奇特、怪異、與恐怖,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 【量子物理】一文搞懂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理解
    關於量子力學中比較出名的學術爭論,第一派就是以愛因斯坦、薛丁格為首的大咖級別人物;另一派就是以波爾、波恩和海森堡等人牽頭的另一批大咖級別人物,下面我們就來正式看看這兩派人物對量子力學觀點上的差別。愛因斯坦學派認為,微觀粒子在任何時刻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和速度,微觀粒子和我們宏觀物體本質上沒有什麼差別,我們之所以無法同時精確測量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是因為我們的量子力學理論還不夠完善,這個理論還無法完全揭示量子世界的物理規律,所以這個不確定性其實是因為人類對物理規律掌握程度的不夠造成。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不好說離散性是量子世界最本質的特徵,但是,它的確觸發了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的概念由普朗克提出,而量子力學的創立則歸功於海森堡和薛丁格。量子力學一開始就是以公理表述的形式出現的。01 經典物理學回顧任何物理理論都不僅僅描繪事實,它們包含由經驗延伸出的假設和觀念。經典物理學大致包含四個分支: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和統計力學。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這兩個是人類能否踏入星辰大海的前提條件,實際上也是人類避免困在地球上陷入全面內捲化困境的唯一解決出路。所以我們能在「量子計算機」這個未來算力突破的至關重要領域,取得階段性的世界領先地位,是十分振奮人心的,這是踏出長徵之路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 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包括你
    然而,我們並不這麼認為,量子力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物理學家在半個世紀前放棄了唯一的理解方法。時至今日,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幾乎停滯不前。當年沒能解決的重大問題今天仍然懸而未決。我們仍然不知道暗物質是什麼,我們仍然沒有解決愛因斯坦引力理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之間的分歧,我們仍然不了解量子力學中測量意味著什麼。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譚師出品 雙縫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為神奇的實驗之一。該實驗由英國科學家託馬斯·楊在1807年提出的,證明了光波動性;到了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出現,給雙縫實驗增加了新的解釋。
  • 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量子力學是一門令人感到深奧、違反直覺的理論,但這個理論並不是所想像的那麼神秘與不可思議。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
    雖然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夸克等等這些粒子與量子一樣都是量子力學的研究範疇,但是這些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夸克等等粒子與量子並不屬於同一個範疇,首先來說,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夸克等等這些粒子是客觀存在的,是一種物質,而量子本身並不是一種實際存在的粒子,而是物理學家們人為定義的一種物理概念。敲黑板:量子是物理學家們人為定義的一種物理概念。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該書從回顧量子力學的發展開始,對當下量子力學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探討。
  • 你身體裡的量子力學
    (果殼翻譯學習組/譯)量子力學中最著名的那個思想實驗的要旨就是,量子世界完全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讓我們想像一隻貓放在一個箱子裡。這隻貓的命運和量子世界緊密相連,因為箱子裡放有毒藥,但只有當一個放射性原子衰變的時候才會釋放出來。
  • 都說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到底是個啥?
    量子到底是什麼呢?把一個長一米、寬一米的物體,放大十倍,再放大十倍,然後放大一千倍,再放大一千倍,最後再放大一百億倍,你就進入了量子的世界。量子世界裡,所有物質都可以被還原成61種基本粒子。和宏觀世界不同,量子世界裡很多物理量是不連續的,比如質量,電荷,甚至是能量,都有一個最小的單元。這些單元不可分割,任何數值只能取它們的整數倍。這就好比你可以從口袋裡掏出5毛或者1分錢,但你永遠也掏不出來半分錢。所謂量子,就是指這些不可分割的最小單元。
  • 【量子物理】量子物理學實驗驚人證明 !
    不管兩個粒子(有共同來源)距離多麼遙遠,一個粒子的變化立即就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這就是量子糾纏。準確來說,所謂量子糾纏指的是兩個或多個量子系統之間存在非定域、非經典的強關聯。 量子糾纏涉及實在性、定域性、隱變量以及測量理論等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並在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波爾,量子力學三大巨頭之一
    20世紀20年代初,一所貌不驚人的理論物理研究所,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拔地而起,一個全新的學派,在這裡被悄然孕育出來,他們主攻量子理論,尤其是量子力學方面的科學研究,提出的相關解釋被稱為是,量子力學的,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代表了,量子力學方面的世界頂級水平,這一學派就是享譽世界的,'哥本哈根學派
  • 【科學素質】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量子力學是一門令人感到深奧、違反直覺的理論,但這個理論並不是所想像的那麼神秘與不可思議。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涉及從炮彈到網球、汽車、火箭和行星等移動的東西。量子力學描述物體在分子、原子和亞原子等水平上的運動,例如光子和電子。
  • 量子力學裡的「波函數坍塌」是由於人的意識導致的嗎?
    有一幫人老喜歡將量子力學神秘化,這不又有人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裡「意識」到底指什麼?量子物理中,沒有這樣的說法。原來是想借量子力學招魂納幡死灰復燃的神鬼玄說,是某些宣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一幫子人咋呼的。他們利用的是量子力學中一些奇異特性,如不確定性原理(測不準原理)、波函數坍塌、量子糾纏等與宏觀事物邏輯相悖的特點,把量子力學神秘化,往神學上引。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派之爭。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麥可·D.菲爾在《啤酒與肥皂》裡寫道:你早上起來,上班、吃飯、睡覺、回家,不知道月亮是什麼,但也還是很開心。你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不知道它們的屬性。我們生活在物理現象的海洋中,它可以像海浪一樣把我們掀起。可能我們無法控制周圍的世界,但是對它一無所知真的合理嗎?
  • 量子論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其實是由於黑體輻射的危機所導致的。當時普朗克發現,如果假設能量是連續的,理論和實驗觀測就沒有辦法擬合了。從這時起,量子力學就一發不可收拾,前前後後三代幾十位偉大的科學家為此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什麼是量子認知?物理學理論可以預測人類的行為
    不同之處在於,一個領域旨在理解物理粒子的基本性質,而另一個領域則試圖解釋人性及其固有的謬誤。合肥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學家、神經科學家 張效初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生活科學》說:「認知科學家發現,人類有很多『非理性』的行為。」經典的決策理論試圖預測一個人在給定的參數下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但易犯錯誤的人並不總是按預期行事。
  • 這個新方程可以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能讓愛因斯坦感到驕傲的新方程。
  • 看美劇學知識:科幻美劇中的量子力學
    科幻作品超喜歡量子力學量子力學一直以來都受到科幻題材影視作品的青睞,之所以備受青睞,源於量子力學自身與宏觀世界的「矛盾」以及其內核中散發出來的哲學意味,用我們常說的話來講,量子力學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像是當我們所觀察的物質小到一定範圍之內的時候,它的物理性質就會與宏觀世界出現截然不同的變化,量子力學就為了研究這一現象而出現的。比如說我們所知的電子、光子,都屬於量子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