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變天了」?2種存款被「強制上鎖」!錢生錢時代結束?

2020-12-18 逸雲財富

文:Jarvan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儲蓄國之一,很少有國家的儲蓄率能與中國相比。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08年,中國的儲蓄率從35.6%飆升至51.8%,而居民儲蓄率也從2000年的28.2%上升至2008年的37.3%。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儲蓄率已經有一定的下降,但儲蓄率仍然高達45%。據去年年底公布的央行數據,高達1922000億的存款總額,排名世界第一。

中國人喜歡存錢,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原因主要因為兩點:

能有效減少衝動消費。在當今社會,我們擁有豐富的物質產品,所以當我們看到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會爭先恐後地去買。然而,當我們買了它,我們會發現這些東西是不需要的。儲蓄可以減少這方面的消費支出,提高生活質量。

強大的抗風險能力。當未來需要一定數量的錢,而不需要借錢來防範風險時,儲蓄習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儘管網際網路金融正在興起,銀行仍然是人們理財的好地方。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他們想把錢存起來增值,他們就必須選擇更高的利率。把錢放在銀行就能拿收益,這就是等於躺賺。

因此,許多銀行也提高了存款利率或提供高息投資,以吸引儲戶把錢放在「保險箱」裡。於是,「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就誕生了。

結構性存款是在存款人存款的基礎上整合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匯率、指數等波動相互關聯後,存款人可以承擔一定的風險,獲得較高的收益。

另一方面,智能存款甚至更加靈活。簡而言之,智能存款,本質是中長期銀行存款,支持提前支取。一般來說,「結構化儲蓄」和「智能儲蓄」都不同於普通儲蓄,居民更有可能選擇這兩種儲蓄方式中的一種。

然而,這兩種存款方式有利也有弊。自結構性存款出現以來,它一直被視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在越來越多的存款人被收款人的同時,許多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出現了「經營管理不當」、「誤導銷售」等一系列行為,因此,這兩種存款方式被上鎖了!

早在2019年10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就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規定必須在2020年10月17日前糾正「虛假結構性存款」。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的結構性存款在2019年2月底達到了11.23萬億元的峰值,此後大幅下降。然而,到今年3月底,這一數字已飆升至11.67萬億元,與監管意圖背道而馳。

一位專業人士表示,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有人從「資金空轉」中獲利。

因此,銀行推出的這兩個「儲蓄方式」,實際上是用高利率來吸引儲戶。我們很少知道,這種高利的方式,反而會讓社會出現一系列的「混亂」。

正因為如此,中國央行和銀監會對「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進行了改革,以維持存款市場的競爭秩序。

對銀行來說,監管機構的命令將剝奪它們吸引儲戶的另一條途徑;對居民來說,隨著這兩個存款方式的迅速退出,他們將不可能繼續依靠它們躺賺了。但是,儲戶也不必太擔心「高收益存款」的消失,畢竟為了吸引存款,銀行還是有其他辦法的。

相關焦點

  • 居民存款要「上鎖」?央行發布新規!今後存錢統一認「這一標誌」
    我國居民在銀行中的存款總額在不斷的增長中,光是在今年這個數字再次增長了數萬億元之多。在全球範圍內我國儲蓄率常年位居前列「儲蓄大國」的稱號並不是白來的,不過雖然我國居民在銀行存款一直增多,但大家也擔心自己的存款安全。
  • 5.6億中國人沒存款,誰都沒想到錢都流向這兩個地方了
    據央行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在中國約13.9億人口當中,目前有5.6億人的銀行存款為零,也就是說零存款的人數佔據總人口的40%!這是一組多驚人的數據,不少網民看到這組數字直呼不敢相信,也有網民表示「零存款就是本人」。這屆居民不存錢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掏空了這代人的儲蓄?
  • 支付寶下架了所有存款產品,我的錢怎麼辦?
    今天一則突發新聞,說支付寶下架了所有的存款產品,很多朋友跑來問說,自己的錢會不會丟。還是照例先給結論:錢不會丟,大可放心。那麼,為什麼要下架呢?別著急,我將從這些方面為你一一展開,希望能幫你理解,先看個目錄:1. 什麼是網際網路存款?
  • 想要「錢生錢」可以有多少種方法?
    要做到錢生錢,方法肯定不少。下面我就幫大家梳理一下我所知道的各種方法。銀行存款無論是銀行定期存款還是活期存款,這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錢生錢的方法,生活中大多數人只要一有閒錢,都會考慮去存到銀行,把錢存到銀行,不僅可以賺利息,資金還安全,兩全其美。理財產品眾所周知,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般比銀行存款高一些。
  • 每個月想要拿到5000元的利息需要存款多少錢?網友:太多了!
    近兩年來,我們身邊負債的人越來越多,居民槓桿率越高就意味著透支未來的錢越多。如果是在償還能力不足的時候選擇透支消費,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壓力,每月對著帳單惶惶終日,是不會獲得安全感的,生活質量自然會下降。居民槓桿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好處的。
  • 銀行存款利率再次提高?2021年存10萬元錢,每年拿5880元利息
    在大多數人看來,銀行是現金存款最安全的地方。從金融收入上看,銀行收入較為穩定,定期存款利率較高。大中型銀行通過結構性存款進行存款,「保證」的年利率已超過4%。銀行存款利率再次提高?2021年存10萬元錢,每年拿5880元利息
  • 有2萬元存款,存入銀行好,還是支付寶好?存銀行一年能賺多少錢
    我國老百姓一直以來都有儲蓄存款的習慣,總有這麼一些人定期存款。尤其是打工族,每到發工資當天或者第二天,會立馬把錢轉到銀行賺取利息。不過,也有一些人看不上銀行存款利率,賺取利息都抵制不了物價上漲。更樂於投資到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例如:股票、期貨、基金等。以抵制物價上漲帶來的貶值,做到真正的錢生錢理財觀念。
  • 2020年都快結束了,還在傻傻存定期?這3種存款方式利息更高
    現在,市面上的理財產品已經有很多,與銀行存款相比,其中有不少產品的收益要高出不少,但是考慮到存款的安全性時,更多人還是傾向於把錢存進銀行。 並且,將錢存進銀行,如果能將自己的資金合理分配,也是可以有較為可觀的收益的,有銀行經理透露:2020年只要存夠了「這個數」,相當於每月能多領4000元的工資。
  • 儲戶存款注意:錢不要全部存入銀行,「這樣存」利息高更有保障!
    我國被稱為「儲蓄大國」,對於我國一些居民來說,存錢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國很多居民的眼中,將錢存在銀行之中不僅安全,還有利息可拿。甚至當自己在銀行的存款,達到一定地步時,還能做到「躺賺錢」。銀行存款也有幾種分類。不同類型的存款利息將有很大的不同。一次性存款和一次性提取以及一次性存款和零提取。這種方法比較靈活。這筆錢不需要一次全部存入,也不必等到特定的一天提取。如果儲戶有10萬元現金的話,可以考慮中小型本地銀行和私人銀行開展的智能存款業務。如果分開存的話,銀行一旦破產,也能夠「賠得多」,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銀行的破產概率是很低的。
  • 愛理財的上海人人均存款才這麼點?錢都去哪兒了?
    (包括小編在內的)很多吃瓜群眾露出了來自底層的仰望,無論如何,有存款的都是「人上人」,在此先給你們跪了。但是,「上海人均存款13萬元」的說法還是讓人生疑。不知道是怎麼統計出來的。作為一些生活態度稍微嚴肅了點兒理財小編,我們去找了一下數據的源頭。哦,原來是每年年初的時候,統計局都會發布上一年度各大城市的「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
  • 銀行存款又出「新套路」,這四點不注意,到手錢變少?
    雖然這樣一來節省了不少時間,免去了不少麻煩,但也讓我們對銀行的業務變得越來越不熟悉了,有時銀行出了一些「新套路」,我們要是沒注意,到手的錢就可能會「變少」,不少儲戶已經吃虧了,快來了解一下吧!另一方面,問這個問題也是為了幫儲戶和銀行實現利益最大化,知道了你的存款金額,就可以向你推薦最合適的存款方式,銀行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潤。所以下次去銀行存錢,銀行員工問你存多少錢,記得如實回答,不過如果是一些涉及到隱私的問題,就要留個心眼了,畢竟是跟錢有關係,最好想清楚了再回答。
  • 銀行職工透露,存款達到「標準」,就可以?
    如何將自己的錢「變多」,是當下很多人在思考的問題。隨著人們對於「金錢觀」的改變,現在人更加注重「錢生錢」了。以前中國居民對於「金錢觀」非常的保守,有了錢之後都喜歡存在銀行之中。而到了現在,更多的人喜歡將錢「投資」出去,實現上面所說的「錢生錢」的情況。但事實上做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在商界中一直流傳著「收益越高風險越大」這句話。對於普通人來說實現「錢生錢」,並卻沒有太大風險的方法,就是將錢存在銀行之中。將錢存在銀行之中,不僅安全還有利息可拿,這也是我國人民喜歡將錢存於銀行的主要原因。
  • 我曾是月光族,月入5000,3年存款15萬,別再說你攢不下錢不理財
    二線城市月薪5000的人吐槽工資低存不下錢;北漂2萬月薪的白領,不低的收入卻也沒有存款,這暴露了一個事實:他們沒有基本的存錢意識,更別提理財了!我也曾是月光一族,而且生活在二線城市的我,剛開始工作,工資5000低的可憐,但當我看到電視中經濟獨立的女性、以及身邊工作家庭都處理的很好的職場領導,我意識到,女人要儘早做到經濟獨立,我開始有意識的強制存錢,我用3年時間,實現存款15萬元!
  • 銀行存款方式有哪幾種?這幾種是常見的
    文/股城網以前,我們都會將錢放在銀行裡面的,因為銀行才是最可靠的,但是現在時代了,支付寶以及其它平臺推出了理財功能之後,我們也是很少接觸銀行存款了。至於現在銀行存款方式有哪幾種,已經不知道了,下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 銀行存款玩出「新花樣」,這四點要把握好,要不手裡的錢會變少?
    以前,買東西是現金付款,錢多了的話,還要找零,而現在幾乎是直接掃碼支付,說多少錢就轉多少錢,簡單快速。 1.銀行員工確實會將你的錢先清點一遍,但再問一次,就相當於是再次確認,保證兩者之間所對接的金額相一致,以免雙方金額不統一,那一旦出現問題,銀行就要承擔一旦的風險。比如說,你去銀行辦理5000元的存款,但銀行清點的金額為4999元,若他們沒有確認直接以4999元的金額為你辦理存款,那就會有問題出現了。所以說,銀行員工問儲戶存款金額是他們的必做工作內容之一。 2.
  • 銀行「儲蓄時代」要結束了,管理層意在引導居民儲蓄入市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對於銀行業來說,屬於它的時代,似乎正在慢慢褪去光環。僅僅隔了四天,12月22日證監會也發文,強調將加強對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 平均每天新增710億元,為何第1季會出現「報復性存款」?
    最近幾天央行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金融數據,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居民存款餘額達到87.8萬億元,同比增加6.47萬億元,平均每天新增710億存款,這個新增存款可以用「報復性增長」來形容。
  • 去銀行存款怎麼存最合適?銀行職員:這2個月存最合適,利息高!
    說起來,不是年輕人愛花錢,也不不是年輕人不愛存錢,真正的原因是年輕人「無錢可存」。雖然現在時代在進步,但是與之前相比,已完全是兩個改變。如今買車、買房,生娃、養娃以及養老等壓力日益增大,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不僅僅是年輕人存不住錢,甚至很多中年人到現在也是「口袋空空」。
  • 收入越高,存款就越多?全國存款最多的城市是哪個?
    相信只要是成年人,都會認為存錢很難,現在已經不是七八十年代,物資匱乏,有錢也沒地方消費,如今中國經濟越來越發達,商品越來越豐富,消費渠道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受不了商家的各種引導和「誘惑」,手裡的錢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就花完,根本就難以存下錢,甚至還會負債。那按照這個情況來看,是不是只要收入越高,存款就會越多呢?
  • 8種存錢方法,讓你一年多掙好多錢
    1、12單存錢法——接力儲蓄在實際生活中,大家可以每個月從工資裡扣除生活費,其他的錢都直接存1年的銀行定期,堅持12個月。這樣在下個年度的時候,每個月就有1筆定期到期。這種強制儲蓄的意味更強,又能適當保持存款的流動性。2、銀行定存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在銀行儲蓄固定金額。長期以往堅持下來,會有一筆不小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