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億中國人沒存款,誰都沒想到錢都流向這兩個地方了

2020-12-14 投資家網

「你今天存錢了嗎?」

咱們父輩以來,基於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危機感,國人較為熱衷存錢,「今天的錢明天花」是過去的傳統理財觀念。可近年來這種觀念在悄然轉變。根據最近的公布數據看,不光是80後、90後月光不存錢了,被掏空了口袋的父輩們也存不動了。

據央行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在中國約13.9億人口當中,目前有5.6億人的銀行存款為零,也就是說零存款的人數佔據總人口的40%!這是一組多驚人的數據,不少網民看到這組數字直呼不敢相信,也有網民表示「零存款就是本人」。

這屆居民不存錢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掏空了這代人的儲蓄?

儲蓄率不斷下降,「存錢生錢」的時代已結束

過去,父輩們都熱衷於將辛苦打拼的財富以定期或活期的方式存入銀行,一是資金存放穩妥,財富更有保障;二是面對房子、婚娶、醫療、教育等大額消費,存錢以備不時之需;再者將錢存入銀行,達到了保值升值、賺點銀行利息的目的,以錢生錢。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儲蓄率不斷跳水,給居民存錢的活躍度澆了一盆冷水,以至于越來越多人不愛存錢了。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表示十年前中國居民儲蓄率高達50%,位居全球前茅。可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目前中國居民儲蓄率下降到了45%,居民儲蓄率一直在下降。

移動理財層出不窮,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

其次,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迅猛來襲,成千上萬的理財平臺遍地開花。網際網路金融的蓬勃發展為居民存放資金開闢多元化新渠道,有越來越多人不再願意將「雞蛋」只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將「雞蛋」從銀行轉移出來,投入到五花八門的金融平臺環抱。可見支付寶等這一類網際網路理財工具,吸走了相當大一部分銀行存款。

沉迷透支消費,「月光族」居多

另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群體無錢可存。在時代潮流的衝擊下,這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更偏向信貸消費、透支消費。信用卡、花唄、網貸玩得團團轉,以至於許多人沒有存錢的習慣,而且不少人還背負著各種債務,比如房貸、車貸、信用貸等等。花著明天的錢享受著當下的生活,非「負翁」即「月光族」,成了這代消費群體的真實寫照。

根據數據分析機構尼爾森發布的《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八成以上的年輕消費者在使用信貸產品,他們的平均負債率高達四成。更有一項數據表明,這代90後人均負債已高達12萬元!

中國人的財富都流向了這兩個地方

那不少人好奇了,既然國人都不愛存錢了,那大家的財富都流向了哪裡?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房產首當其衝是其中一個「吸金獸」。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突飛猛進變化,存錢的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他們更願意將錢花在投資上,尤其是在購置房產方面。

在過去數十年裡,我國房地產奏響了黃金時代的主旋律,房價一路推高。居民的購買熱情也被空前釋放出來,紛紛奮身投向房產,手握幾十套、上百套的「房叔」「房姐」不在少數。可以說房產掏空了大多數居民的口袋,也透支了他們的消費潛力。

不過除了房產「掏空」了我國居民的一大部分財富,或許大多數人沒想到大健康也成了掏空口袋的另一隻「吞金獸」。

過去居民但求一日三餐吃飽穿暖,如今隨著生活質量的大幅提升,解決溫飽之餘,人們對健康長壽的渴求日漸強烈。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地生活下去,健康長壽的願望被提上了日程。

近年來很多細節的變化也映照著居民對健康長壽觀念的渴求。從市場宏觀看,不管是線下快消零售門店,還是各大電商平臺,牛油果、秋葵、萊特維健NMN10000、納豆等膳食營養食品悄然走紅,帶動了「健康膳食生意「、」抗衰老經濟熱」等;從微觀處看,人人熱衷微信打卡步數、《燃燒卡路裡》洗腦神曲唱響大街小巷等等,這些無不透露出居民對健康、長壽的渴求。可以說越來越多居民更願意為健康長壽消費買單。

與之相對應的是居民投入到大健康板塊的資金也空前高漲,甚至催化了千億現象級別的抗衰市場空間。

根據市場權威調研公司Zion Market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9年全球抗衰老市場規模達到191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3%,預計2021 年該規模更將達到 2160億美元;福布斯數據則認為中國抗衰老市場目前已達到45億元的大規模,但未來仍有千億元的發展空間;而今年中信證券發布的NMN(萊維特建β-煙醯胺單核苷酸核心成分)深度行業研報顯示,當前國內以NMN抗衰老市場為首的需求達到304億元規模,隨著未來抗衰老產品的不斷深化發展,該行業遠期市場有望突破千億元空間。

不難理解國人的財富會流向這兩個領域,畢竟生與死向來是國人最看重的兩大人生之事。不過「零存款」透露出了我國仍有相當大一部分人的抗風險能力脆弱,尤其處於後疫情時代,遭遇失業、大病時,這群人的生活就無法得到保障,甚至會引發社會問題。這給我們每個人都敲了一錘警鐘:現金和健康為王!其他皆為過眼雲煙。

相關焦點

  • 12億中國人沒消費能力?5億人沒存款?是什麼「掏空」大家錢包?
    馬雲曾說過,中國是個巨大的市場,有14億消費群體。但曹德旺卻持不同意見,他對此反駁道:14億人口中,真正有消費能力的只有2億,其他12億人其實都沒有消費能力。兩位的企業家大佬的分歧,其實在於「消費標準」。
  • 53%的中國人都把錢存銀行!因為他們怕……
    沒想到,我們沒等來報復性消費,反而迎來報復性存款。今天,我重點來聊聊儲蓄這塊。數據顯示,53%的居民更傾向於將錢放在銀行儲蓄中,其實這也不是近期才有的現象,中國一直是高儲蓄率國家,或者說,中國人一直都很喜歡將錢放在銀行。儲蓄率,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總額中儲蓄額所佔的百分比。
  • 居民存款「變天了」?2種存款被「強制上鎖」!錢生錢時代結束?
    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08年,中國的儲蓄率從35.6%飆升至51.8%,而居民儲蓄率也從2000年的28.2%上升至2008年的37.3%。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儲蓄率已經有一定的下降,但儲蓄率仍然高達45%。據去年年底公布的央行數據,高達1922000億的存款總額,排名世界第一。
  • 有人為存高息存款,本金沒收回還要坐牢,什麼高息存款不能存?
    文/龍小林去銀行存錢,誰都希望存款利率越高越好。不過,銀行是靠存款和貸款的利率差來賺錢的金融機構,而貸款利率因為受到法律法規和市場環境的限制,銀行若還想賺錢,存款利率就不可能定得太高。可有些人就偏不信邪,覺得自己有路子找到利息很高的存款,結果非但利息沒拿到,本金最終都可能追不回來了。存高息存錢卻遭牢獄之災銀行存款利率,正常來說最高也就在基準利率上上浮50%左右,按照目前的基準利率,1年期的存款利率最高也就2.25%左右,再高的話就已經算是不正常了。
  • 都2020年了,為什麼銀行存款還是最主要理財方式?就沒其他選擇嗎
    文/龍小林 要說當前最安全的理財方式,那把錢存銀行應該算一個。因為只要銀行沒破產,銀行就有義務全額償還儲戶的本金和相應的利息。不過,銀行存款雖然安全,但收益率卻不高。
  • 8億人沒坐過飛機,老百姓口袋「空空」,錢去哪了?曹德旺3字點醒
    中國經濟近些年來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時,工資水平也在不斷上漲,簡單點來說就是老百姓口袋裡的錢開始「鼓」起來了。在這一背景下,很多人都覺得中國人是有錢的。而另一方面負債率卻居高不下,「0存款」居民人數可能要達到數億之多。
  • 銀行有1億存款,只靠利息生活會怎樣?銀行高管說出「4個字」!
    文/ 小向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有存錢的習慣,古時候,人們把錢存到「錢莊」,或者是把錢換成金銀首飾,方便攜帶的同時還能升值。而在現代,人們只要手中有「閒錢」,就會把錢存到銀行裡。這樣的話不但能「未雨綢繆」,安全的同時還能拿到相應的利息,可以說一舉兩得。
  • 杜拜皇室價值5億的車!除了王子誰都別想開,但這個中國人除外
    杜拜皇室價值5億的車!除了王子誰都別想開,但這個中國人除外對於杜拜這個城市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這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地方,尤其是杜拜的皇室更是非常的有錢,而杜拜皇室價值5億的車!除了王子誰都別想開,但這個中國人除外!
  • 5.6億人存款為「0」,央行新規,2021年,房貸人卸擔子?
    而目前我國大約有8億人是處於工作中,所以3%的比重,估計也就是0.24億人收入高於7000元。按照這個預計,月薪5000元的人比例應該在20%-30%左右,所以,5200元/月薪屬於響噹噹的「高收入人群」。2、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現階段有9億人的月收入不高於2000元,同時在這其中,有6億人的月收入不高於1000元。
  • 過了三十歲,有存款和沒存款的女人,區別很明顯
    對於任何人來說,三十歲都是一個時間節點,三十歲以前和三十歲以後,是兩個不同的生活節奏。
  • 支付寶下架了所有存款產品,我的錢怎麼辦?
    為什麼網際網路存款的利息這麼高?4. 這麼好的產品,為什麼要下架?5. 如果已經買了,會有影響嗎?6. 如果還沒買,以後有什麼產品可以替代?在了解原因之前,先來補充一點背景知識:什麼是網際網路存款?過去,我們把錢存在銀行,這中間的債權債務關係為存款人和銀行。現在,為了方便銀行攬儲,許多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始銷售存款產品。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平臺向公眾提供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方便快捷,債權債務關係仍然為存款人和銀行。
  • 成年人的底氣,都是存款給的
    沒想到一天後,國家頒布了新政策,可以免費負擔治療費用,遺憾的是,孕婦已經不治身亡。要是再多一點點錢,整個結局或許就完全不同。聯想到《圓桌派》一期節目中,嘉賓丁學良教授聊到他在美國留學時最好的朋友。對於普通人來說,努力賺錢不是為了胡吃海混,更多的時候只是為了給自己多點安全感和保障,誰能保證自己和家人一生都不得病呢?一場突如其來的病,就足以壓垮一個家。喜劇可以不和錢扯上關係,悲劇肯定和錢息息相關。
  • 崛起的拼多多,反映最真實的中國存款現狀,95%的居民僅有2.6萬元
    然而拼多多並不是阿里和京東後第一個嘗試做電商的平臺,在它之前有很多人和公司,都想要做大做強,只是在京東和阿里的「監視」下都沒能成功。拼多多在諸多的新晉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是阿里和京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正是因為一時的放鬆,現在這塊電商「大蛋糕」,多了一個分享者。截至今年4月,我國的電商企業前三甲依舊是這三位「朋友」。
  • 月收入1000塊的中國人有多少?答案是6億!
    最近官方就公布了這樣的數據:月入1000元的中國人有6億人。當然這其中包括了老人和孩子,那就去掉65歲以上的老人大約2億人,以及去掉15歲以下的孩子大約2億人,還剩下2億人,這2億人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
  • 存款800多億美元,黃金100多噸!如果他沒死,才是真正世界首富
    在提到世界首富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會想到誰呢?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如今已經去世,但如果他沒有死的話,絕對稱得上是真正的世界首富,他就是卡扎菲。卡扎菲是利比亞的領導人,但是他所帶領的利比亞卻得罪了美國,發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 中國人「負債纍纍」成負債大國,200萬億的債務?錢到底去哪了?
    但是近些年我國的儲蓄率一直都在下降。但與此同時,我國居民的存款是在不斷增加的。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我國的存款總額已經超過了210萬億元,創歷史最高。居民存款也是歷史首次達到了91.25萬元的水平。按照14億人口來算的話,人均存款達到了6.5萬元。
  • 成龍、張栢芝都在戴的泰國佛牌:管它靈不靈,中國人的錢真好騙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大多數竟是來退錢的。 以前中國遊客都是散布錢財的小可愛,怎麼這次卻變成了索要債務的討厭鬼呢,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答案是風靡中國的「佛牌」。
  • 「潛伏」中國30餘年,年營收高達300多億,沒想到竟然是外國品牌
    文:小娜說到辣醬,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老乾媽。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辣醬,深受消費者喜愛。不僅中國人非常喜歡它,而且它每年都被出口到國外,許多外國人也很喜歡它。但2014年,陶華碧將公司交給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未經允許擅自改變配方,使得老乾媽的銷售額下降。
  • 1.2億90後熬夜實錄:人均睡眠6.5個小時的中國人,還能拼多久?
    「實在睡不著,就在咖啡裡放了一顆安眠藥,同時解決了兩個問題。」如果與一個90後聊天,你經常能收到以上關於熬夜的搞笑段子。最近新浪微博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調查,發現有七成90後是12點後才睡覺,其中超兩成90後是凌晨1點後才睡覺。如果按照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人數進行計算,也就意味著有1.2億90後在過著熬夜生活。
  • 愛理財的上海人人均存款才這麼點?錢都去哪兒了?
    都說上海人精明,有錢,尤其是愛理財。很多人對上海人的印象是:一旦拆遷就有數千萬資產和n套房,就連上海丈母娘找女婿,都要求理財年化收益率達到10%。全國只有1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上海的平均工資就有9000多元。不過,最近有個數據讓人大跌眼鏡。有媒體報導說,上海人均存款是——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