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90後熬夜實錄:人均睡眠6.5個小時的中國人,還能拼多久?

2021-01-09 騰訊網

「來呀,熬夜呀!」

「睡覺?不存在的!」

「實在睡不著,就在咖啡裡放了一顆安眠藥,同時解決了兩個問題。」

如果與一個90後聊天,你經常能收到以上關於熬夜的搞笑段子。

最近新浪微博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調查,發現有七成90後是12點後才睡覺,其中超兩成90後是凌晨1點後才睡覺。如果按照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人數進行計算,也就意味著有1.2億90後在過著熬夜生活。

而根據2018年睡眠指數數據報告來看,中國人均睡眠時間長度變為6.5個小時,近八成受訪者正在因為熬夜遭受健康方面的困擾。

是什麼把人們逼入了「失眠」的處境?不睡覺的人們,到底在幹嘛?

01

我熬夜上癮的原因只有一個:只有在深夜裡,我才能做我自己。

作為一名新媒體編輯。白天,我的時間都給了工作和老闆。發愁選題,發愁閱讀量,但愁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自己無關。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九十點,下班回家,吃完外賣洗完澡,一瞅手機,馬上12點,這一天又要過去了。按理說該上床睡覺了。

但是!我不甘心!

白天是為了生存,夜晚才是屬於我的生活。

白天沒時間交朋友,晚上把朋友圈挨個刷一遍。看到秀恩愛的,就隨緣點個讚;看到曬加班的,就回個「抱抱」的表情;看到深夜放毒曬美食的,就發兩個「流口水」的表情包。

退出微信,已經凌晨1點了。我開始自責,夜晚時間這麼寶貴,怎麼能用朋友圈社交消耗自己?

要充實!要學習!

於是我開始刷知乎,刷微博。看到李勝利事件又曝出新瓜,趕緊戳圖先吃為快。順便回顧一下時間線,出事的藝人都有誰,他們之間什麼關係。

溫故才能知新。

雖然看過的東西明天一睜眼就忘了

——但只要我不閉眼,這一天就不會結束。

我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答:「熬夜快感的本質是什麼?」

有人說:「報復心理。」

就像《西虹市首富》裡的王多魚,窮怕了,一夜暴富就可勁兒花錢。

我也是,白天被壓抑得太久,一到夜晚就瘋狂熬夜。

--BY 鐵樹開花 25歲

02

一位都市青年,如果手機裡的常用軟體同時出現:微博、抖音、知乎、朋友圈。

並擅長十二點以後,在它們中間切換自如的話,那他基本就是迷失型熬夜患者沒跑了。

這種患者的症狀表現為——

熱衷不帶腦子地瀏覽信息,以為只看了五分鐘,但其實已經過了一小時,並且啥也沒記住。

舉個例子,就是我。

每天晚上十二點,我都會對自己說:「刷五分鐘抖音吧。」

然後,再抬頭,兩點了。

回顧一下我的每日抖音之旅,基本可以這樣總結:

前十分鐘,爆發密集笑聲並拍床。

二十分鐘後,笑聲頻率驟減。

半個小時後,手機白光打在臉上,我面無表情,只有大拇指在屏幕上瘋狂奔跑。

玩累了,我就會自行進入賢者時間。

這時候我就會選擇刷刷朋友圈。別看我平常高冷的要死,但深夜不管刷到誰的朋友圈,我都會大力支持。

一路點下去,有一種「朕已閱」的快感。

朋友圈看完了,再翻翻前任的微博,翻翻現任的前任的微博,看看張佳瑋的知乎專欄。

再抬頭一看,就已經天亮了。

整整一夜,我看似在瘋狂獲取信息。但其實,啥也沒記住,還覺得特別累。

所以說,迷失型熬夜患者其實和無腦觀光客是一個性質。

別人是在各大景點中迷失自我。

而我們的旅遊就是在各大軟體間切換自如。

--BY 全金屬外殼 21歲

03

我是那種有拖延症的人,什麼事情都喜歡拖到晚上再做。

去年考研的時候,一開始給自己制定了很詳細的計劃:7點起床,上午背單詞,白天看專業課,晚上背政治。

為了逼自己儘快複習完,還給每個章節規定了複習時間。

當時我想的是,到11月末,這些書最少也能看個七八遍。

沒想到,堅持不到一星期,我的拖延症就犯了,早上躺床上刷會手機,中午跟同學出去吃個飯,偶爾出去逛逛夜市。

到了晚上悔恨不已,熬夜做那些沒做完的事。

這時才發現,要看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咖啡衝了一杯又一杯,搞到凌晨3點也看不完。

沒辦法,囫圇吞棗看一遍就去睡了,根本不管看沒看懂知識點。

就這樣形成惡性循環,晚上睡不了,早上起不來。一覺睡到大天亮,到圖書館的時候,連位子都找不到。

更可怕的是,我壓根沒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每次熬夜到兩三點時,總忍不住發個朋友圈顯擺一下,收穫一堆誇我學習努力的評價。

這時候我總安慰自己:你已經挺厲害了,睡的比他們都晚。

結果是很慘的,到了11月末,我連基礎知識點都沒背完。

完成一件事情的期限被無限延長,但是到底做了多少事,只有自己心裡有數。

--BY 大力狗 23歲

04

報復型熬夜、迷失型熬夜、還債型熬夜…這是上面的例子所講述的三種典型的熬夜模式。只有這些嗎?當然還有更多。

熬夜本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到底為什麼在熬夜?

只是為了上面說的情緒、焦慮、拖延嗎?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中國人永遠不會死。」

1991年,義大利普拉託地區政府開始調查為何在過去的12個月裡,在普拉託或附近的兩個城鎮沒有任何中國人死亡的官方記錄。2005年,政府仍然感到困惑——那年,在數量超過4萬的中國移民中,只有3人死亡。

沒有朝陽群眾的洞察力,義大利人只能瞎猜測,其中流傳最廣的猜測是:中國人好像永遠不死。因為他們在義大利從沒見過中國人的葬禮。

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義大利《晚郵報》和《共和國報》的記者歐利阿尼和斯達亞諾,從義大利北部動身,一路南下採訪中國移民,並把見聞寫成書——《不死的中國人》。

書中這樣記述中國人:他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娛樂,沒有歡笑,沒有休息。面無表情,除了工作賺錢,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他們很少露面,但一出來就是一大群。義大利人為什麼沒見過他們的葬禮,因為他們一旦幹不動活即被送回國內,說好聽點叫「葉落歸根」。

書中有一段記述了一個典型的中國移民在義大利的工作時長:「到達法國後,寧紅接到了蛇頭的電話,讓她到機場商店買一頂阿迪達斯的帽子,戴著它在商店等候……蛇頭終於來了,對上號碼,把她帶到裡昂車站,在那裡,寧紅上了一輛寬敞的TGV車,踏上了義大利的居留之路——給一家紡織廠每天工作16小時,一周工作7天。」

中國人仿佛是永不疲倦的,工作工作再工作,攢錢攢錢再攢錢,休息極少,消費極少,義大利老闆看不下去,給中國工人們放假,被他們斷然拒絕,「我們是來賺錢的,為什麼要休假?」

《不死的中國人》這本書封皮上赫然寫道:他們幹活,掙錢,改變著義大利,因此令當地人害怕。

中國人瘋狂的工作勁頭何止嚇壞了一個義大利!

05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在《變革中國》中感嘆道:中國人的勤奮,令世界驚嘆和汗顏,甚至有一點恐懼。

網際網路界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國內某公司高薪聘請了一位日本專家。日本專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體會議上做完自我介紹後,說到:我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請大家儘量配合我的工作!說完深深鞠了一躬。三個月後,日本專家辭職了,辭職的時候只說了一句:你們這樣加班,是不人道的!

無論是移居海外淘金,還是奮鬥在國內,中國人不知疲倦的工作勁頭並不隨著地點的轉移而改變,已經內化成了民族的集體本性和人格底色。

其他民族隨著收入提高,工作時間越來越短,而很多中國人隨著收入提高,工作時間卻越來越長。無論富豪或中產,還是普通民眾,大家一刻不得閒,閒下來就會發慌,焦慮感仿佛「綁架」了每個中國人。

記得羅振宇在節目裡說過一句,他在美國度假的時候,沒有鋪天蓋地的信息和商務洽談,剛開始輕鬆了一陣,僅僅過了幾天就慌得一比,趕緊打道回國,生怕跟不上時代潮流被淘汰。

從全世界歷史上看,人類的工作時間是持續下降的。《巨人的隕落》寫過一戰前期沙皇俄國的煤礦工人每周日要做禮拜,一周只上六天班,而現在五天工作日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標配。工業革命時期,人們一周工作60個小時,而現在,國際規定的工作時長是每周40個小時。

但我國勞動者的年均工作時長卻在逆勢增長。農民少了,農民工多了,農民的忙是忙一陣子,農民工的忙是「不分二十四節氣的。

加班加點、超時工作,不只是在農民工密集的製造業和建築業如此,985、211名校畢業生雲集的網際網路等高科技企業也是當仁不讓,你要是不實行「996工作制」(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網際網路企業。據說「996工作制」正在向「247工作制」進化,一天工作24小時,一周7天,當然,是三班倒,只為在網際網路殘酷的行業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要麼是1,要麼是0,網際網路的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滴滴此前發布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東以晚上23:16的平均下班時間,成為中國最「狠」公司冠軍。

高德地圖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華為每日人均加班時間長達3.96小時,成為中國企業「加班王」。

釘釘CEO甚至質問員工:「不知道你們每天10點(晚上)前回家幹嘛,回家有什麼事情嗎?不到1點都不合格!」

即使到了晚上十一點,去國內大型網際網路或科技公司樓下看看,很多辦公室都還亮著燈!

真應了那句話:比你優秀的人還在比你努力!

不只是企業界的人們如此拼命,在體制內,「一杯茶、一張報紙」也成了老黃曆,「5+2」、「白+黑」成為許多公務員的工作常態。

全民齊拼命,讓中國的工作時長排到了世界數一數二的位置上!

你肯定會覺得,這難道不是一種變態的模式嗎?

其實不然。

「多勞多得」是市場經濟的典型特徵,在市場化的職場中,你加班多意味著你得到的回報超過了你的付出,付出回報長期不成正比的話,你肯定會跳槽。一個加班但高薪的工作,一個朝九晚五低薪的工作,絕大多數有志青年都會選擇前者,誰不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呢?

人人崇尚奮鬥、渴望財富,收入的快速增長刺激了更多的付出,創業成功的財富效應伴隨著網際網路的傳播激勵著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創業大軍,打了雞血似的忘我工作,使得整個國家的人均工作時長一長再長。

目前中國人的工作時長相當於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的水平以及英德法等國1950年的水平,而現在我國人均GDP已是日本1983年的水平、英德法等國1979年的水平。

民族還是那個民族,窮的時候搞大鍋飯,搞平均主義,多勞不多得,導致更窮;打破大鍋飯,實行市場經濟,多勞多得,富了之後也沒有懈怠,反而更加努力。而且我們發現,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努力,收入越高的人越能加班。

據滴滴大數據統計,北京以絕對優勢佔據「最能加班城市」第一名,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位列榜單前五。而從加班時間維度上來看,這些城市的下班高峰都集中在晚9點左右。最發達的地方成為最能加班的地方,最拼的地方。

工作時長越來越長,顯然意味著睡眠時間越來越短。回到文章的開始,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人均睡眠時長已由8.8個小時降至6.5個小時。

熬夜成了常態,不止1.2億90後,還有更多個億的70、80後。可是當90後逐漸步入30,成為工作的主力軍時,就又回到了那個問題,你為了什麼而熬?

是為了拼命去證明自己的價值?還是

為了自己難以解決的情緒、焦慮、拖延?

前者不確定是否能立刻帶來光明,

但後者卻一定會拖垮你的身體,因為它在消磨你的精神。

近年來,一些國外媒體在唱空中國經濟時經常說「中國經濟斷崖式下跌、即將崩潰」,但事實上,一個GDP已經90萬億規模的經濟體還在保持著6%以上的增速,不僅沒有崩潰,還在持續成長。他們對中國最大的誤讀,就是忽略了人的拼命的因素。

歷史是人創造的,經濟也是。

人在拼命,經濟的韌性就會堅強有力。

你今年多大?你又在為什麼而熬?

素材來源:新世相、秦朔朋友圈、視覺中國

編輯:小舞

相關焦點

  • 早起1小時和熬夜1小時,差距究竟有多大?
    而這一切,都從那次熬夜開始,明明只是想晚睡1小時,可到最後卻發現,熬夜會上癮。今天是1小時,明天就是2小時,每次都有「正當理由」,因為工作,因為焦慮,因為睡不著。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發起了一項「你為什麼熬夜」的小調查。總計2.5萬名網友參與,而其中,1.4萬名,56%的網友選擇的熬夜原因為「追劇,刷手機,捨不得睡」。睡前玩會手機,幾乎成了所有90後、00後們的生活常態。
  • 每天睡夠8小時,真的比睡6小時受益更多麼?|熬夜|睡眠不足|免疫力|...
    據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顯示,90後睡眠時間平均值為7.5小時,其中,31.1%的人屬於「晚睡晚起」作息習慣,30.9%的屬於「晚睡早起」,熬夜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
  • 中國平均6人中就有1人脫髮,90後居多,那麼如何防止脫髮?
    目前很多中國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中年人還是年輕人都面臨嚴重的脫髮危機,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有超過2.5 億人正飽受脫髮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其中,大批90後也已經加入到脫髮的陣營中,已經成為其中的主力軍,並且很多90後已經開始植髮,20到30歲的年輕人佔據了57.4%。造成大量年輕人脫髮的原因是什麼呢?生活作息紊亂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就沒有不熬夜的,就算你不熬夜其他人也會慢慢帶著你熬夜。
  • 今晚請早睡1小時!
    不同於舞臺絢爛的燈光不同於夜晚耀眼的星辰它叫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均睡眠時長是6.5個小時而在5年前,這個數據還是8.8小時!在中國,這個數據是38.2%超過1/3的中國人都睡不好覺八成人有失眠困擾日前一APP發布了《2018上半年度全國睡眠地圖》從報告中可看出中國人睡眠質量普遍不高失眠和熬夜人數均超過6成超過8成的中國人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為什麼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
  • 晚上睡多久影響活多久!少於這個時間,死亡風險驟增!每天睡幾個小時最好→
    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而少於4.5小時或高於9.4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症學會花了六年時間對100萬名年齡介於30歲到102歲的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結果如下圖:
  • 每天睡多久對身體才最好?提示:優質睡眠並非8個小時
    每天睡多久對身體才最好?提示:優質睡眠並非8個小時擁有一個優質的睡眠,對於一整天的勞累能夠得到緩解修復,第2天也能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工作和生活。而我們常說的優質睡眠是擁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與人體來說是非常好的,但有些人因為體質的不同,所以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對青少年來說,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在深度睡眠狀態下進行的,如果青少年經常熬夜的話,那很可能會影響身高增長。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有一個高高的身材,建議最好在每晚11點之前就上床睡覺。
  • 超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這樣睡10分鐘頂兩小時!轉給辛苦學習的TA!
    這個數據來自中國睡眠研究會2016年公布的調查結果,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而且在逐年攀升中。 睡眠質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健康狀況有重要影響,調查顯示,睡眠狀況為優的學生,45.4%的人在班級排名中位於前5%,34.1%的人在班級排名中位於前6%—20%,睡眠狀況差的學生,41.9%的排名在班級靠後。
  • 國民疫情期間平均睡眠超8小時 晚睡熬夜情況加劇
    國民疫情期間平均睡眠超8小時 晚睡熬夜情況加劇原標題:疫情期間中國居民平均睡眠超8小時,你最近睡幾個小時近日,《2020全民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白皮書》顯示,疫情期間全國各省市居民熬夜的前三名依次是江西省、陝西省和四川省,最不熬夜的是北京市。疫情期間,全國居民平均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但中國居民的人均睡眠時間從晚上10點到11點,往後推遲了2個小時左右。
  • 熬夜傷不起,長期睡眠不足6小時,會帶來5個「心腹重患」
    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奔波在工作崗位上,似乎只有下班後的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看看電視、打一局遊戲,不知不覺時間就在指縫中溜走,在電子產品的刺激下,睡眠也變得越來越困難,熬夜更是成了家常便飯。
  • 拿什麼拯救【3億中國人的睡眠障礙】?
    圖源:網絡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又再一次遙遙領先),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90後成熬夜軍團的「領頭羊」,據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2018年發布的相關調查數據:1/3凌晨1點才睡,六成以上90後覺得睡眠不足。超六成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
  • 經常熬夜的人,身體可能會遭受4個「磨難」!熬夜具體指幾點?
    2019年6月14日,浙江一27歲女士熬夜玩手機猝死,第二天被發現時眼睛竟然還盯著手機屏幕,但身體已經沒了溫度…… 2020年12月1日,潭州一小夥吃宵夜吃到凌晨2點才準備回家,結果上樓時,感到呼吸困難、渾身癱軟、無法走路。
  • 拼多多員工猝死|多晚算熬夜?7條熬夜後補救方法!
    人生有很多熬夜是儀式感,是團圓,期待著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期待著能有值得被紀念的一天。但是團圓的對立面,又一網際網路公司員工被曝出在元旦加班回家的路上猝死。而拼多多官方回復字裡行間令人膽寒,引起一片唏噓。
  • 新鄉縣人今晚起請早睡1小時!
    不同於舞臺絢爛的燈光 不同於夜晚耀眼的星辰 它叫 熬 夜 有統計數據顯示 目前中國人均睡眠時長是6.5個小時
  • 天天熬夜?80%的威海年輕人都是朋友圈的「熬夜冠軍」!
    >還有人表示白天工作忙晚上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這些網友的心態也太好了吧雖然窮,但是一覺睡到天亮超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睡個好覺,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奢望如今睡眠障礙已經成為一種現代都市病調查數據顯示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
  • 無心睡眠的中國人
    無心睡眠的中國人《2015中國睡眠指數報告》指出,63.7%的中國同胞都加入了「晚睡星人」行列。不過同樣是晚睡,有人心比天高,有人命比紙薄,由此分為兩大派別:◆  ◆  ◆主動派——熬到深夜自成嗨2015年中國人的熬夜比例已經達到了22%,遠超2013年的14%。俗話說,每一個熬夜的男人身邊都有一臺筆電,每一個不睡的女人枕旁都有一部手機,導致中國人熬夜的前三大原因都和電子產品有關。
  • 為什麼有的人只睡5、6個小時,卻很有精神,有的人卻總睡不醒?
    作者認為,「8小時睡眠論」指的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時間,但是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每天晚上睡多久比較好?還是得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歲中年人,睡眠時間應該在7到8小時;如果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天5、6個小時的睡眠,其實就已經足夠。
  • 每天睡眠8小時就夠了?是謠言還是事實?終於清楚了......
    按照每個人自己的生物鐘來推算,保持一定的規律就不算熬夜。無論是連續兩星期每天減少睡眠2小時,還是連續48小時不睡覺,都會降低大腦的認知功能,影響是一樣的。但慢性睡眠不足的恢復時間卻要比通宵更多,所以長期睡眠不足,看起來是節省了時間,其實得不償失。
  • 每天睡多久才最好?醫生提醒:優質的睡眠不一定是8個小時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如果每個人每天可以擁有8個小時以上的優質睡眠,對於身體還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其實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並不一定是8個小時就算是最佳睡眠時間。對於青少年來說,如果長期熬夜很可能會影響身高,只有處於深睡眠的狀態,體內的生長激素才會充分分泌,促進長高,所以對於青少年來說,最好還是要在每天晚上的11點之前就上床睡覺,這樣才更有利於長身體。
  • 1歲嬰兒睡眠時間表 1歲嬰兒睡眠多久合適
    12-24個月的寶寶午覺時間大概為2.5小時左右,但是個體差異非常大,有些寶寶睡1個小時就夠了,而有些寶寶要睡4個小時。12-18個月的寶寶夜間睡眠時長大概在11個小時左右。而關於夜醒,1歲以上的寶寶中有15%還有一次夜醒,夜醒的時間不固定。一般來說,13-24個月的寶寶有獨立自主入睡能力,白天從睡兩個小覺合併為一個。
  • 《睡眠革命》:「8小時睡眠」是誤區,「睡眠周期」才最重要!
    我們每個人每晚的睡眠大概是由4-5個睡眠周期組成的,每個周期大約持續90-120分鐘,而且每個周期是由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交替進行的。其中,NREM又包含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和深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