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化妝也用粉底,種類至少6種以上,製作工藝讓人驚嘆

2020-12-12 騰訊網

用粉化妝面部,是我國古代女性化妝的基本內容之一。最晚起源於先秦時代。春秋戰國之際的韓非子在論述治國之道時曾比喻說:

「若毛嬙西施之美麗,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描述的東鄰少女是天生麗質:

「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可見在那個時代粉妝已在女性中流行。古代的化妝粉主要有金屬類的鉛粉和植物類的米粉等。

鉛粉的介紹和製作方法

鉛粉又名解錫、鮮錫、粉錫、鉛華、胡粉、定粉、瓦粉、光粉、白粉、水粉、官粉,它是用鉛化解後調以豆粉和蛤粉而成。我國古代一度鉛錫不分,稱鉛為「黑錫」。我國很早就有製造鉛粉的記載,晉張華《博物志》稱:

「紂燒鉛作粉,謂之胡粉,即鉛粉也。」

商紂時,已有鉛製酒器,而當時釀造業已能造酒制醋,鉛製酒器在盛放這類物質時,與其中的醋酸接觸,就可生成鹼性炭酸鉛,故當時製造使用鉛粉是很有可能的。這種鉛粉的具體製造方法在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記載如下:

「鉛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內,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鹽泥固濟,紙封甑縫。安火四兩,養之七日,鉛片皆生霜粉,掃入水缸中,依舊封養,次次如此,鉛盡為度。」

據李時珍記載

「明代時,金陵(今南京)、杭州、韶州(在廣東)、辰州(在沏南)皆造之,而辰粉尤真。」

辰粉的製法是在鉛醋化為粉後,按「每粉斤,入豆粉二兩,蛤粉四兩,水內攪勻,澄去清水,用細灰按成溝,紙隔數層,置粉於上將千,裁成瓦定形,待幹收起」。鉛粉傅面,有較強的附著力。《齊民要術》作紫粉法中配有一定比例的胡粉(即鉛粉),並解釋說

「不著胡粉,不著人面」,

意思是說,不摻入胡粉,就不容易使紫粉牢固地附著於人的面部。另一方面,把一定量的鉛粉摻入米粉中,又有使後者保持鬆散,防止粘結的作用。

鉛粉主要成分為鹼式碳酸鉛,如保管不當,容易硫化變黑,但置久,經自然氧化作用又可重新轉白。

古代最常用的粉飾是米粉。

漢人《釋名》說得很清楚: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

關於米粉的製作,北魏賈思勰有著詳盡的記述。

首先選取上等的米作原料,「粱米第一,粟米第二」,米必須是同一品種,不能混入其它。除去雜質,碎米後研細,置入木槽,加水,腳踏淘冼十遍至水清將淘淨的粉米盛入大甕,灌足水浸泡。春秋季個月,夏季20天,冬季則要60天。中間不換水,時間久了發臭更好。粉質會更滑膩。屆時,換上新水,攪拌淘洗,去盡酸氣,取出研磨。磨細的粉邊澆水邊攪拌,接取白色汁液,裝入絹袋過濾,濾出的汁水放到別的甕內沉積。

然後再精研細磨,澆水接汁,重複前一道工序。接著,把汁液盛在甕內,以種叫「把子」的農具長時間地拂拍遍透。使其澱澄,去掉粉層上的清水,把粉汁置於大盆中,用木杖順同一方向攪轉三百圈,蓋甕防塵汙。待澄積清淨,以杓輕緩地舀去上清液,用三層布貼在粉層上,布上撒布穀糠,糠上置灰。灰溼就換上幹灰,直至灰不再溼為止。而後除去布層,削去粗白無光潤的表層粉。餘下「圓如缽形、酷似鴨子」,白而光潤的部分稱為「粉英」,在晴好無風的天氣,攤於床箔,以刀薄削並曝曬乾透,再用手反覆揉搓以達滑潤。並收貯備用。

用以制粉的水質好壞對產品的優劣很有關係,水質越好粉質越佳。《華陽國志》記載:

「巴郡江西縣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為粉,則皓曜鮮芳,常貢京師,因名為粉水。」

《荊州記》也說

「範陽縣有粉水。」

除鉛粉和米粉以外的其他妝粉

古代還曾有水銀製作的水銀膩,又有馬嵬土、磨夷花、露華百英粉,龍消粉等。

水銀膩據說是春秋時蕭史所創製,為其愛侶弄玉傅面所用。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酷愛吹簫,而蕭史於此道堪稱技藝精絕,兩人因簫締姻。世傳最終同升仙。晉崔豹《古今注》稱:

「蕭史與秦穆公煉飛雪丹,第一轉與弄玉塗之,今之水銀膩粉是也。」

馬嵬土又稱貴妃粉,因唐玄宗所寵楊貴妃在「安史之亂」逃難途中被賜死馬嵬坡(今陝西興平縣境)。傳說該坡上有土白如粉,婦人用以敷面。

據古人記載,磨夷花出自南海頓遜古國,用來製作的粉芳香馥鬱。露華百英粉是漢成帝的愛妃趙飛燕使用,自然是貴重之物。至於龍消粉,《釵小志》、《舊唐書》等都說是周光祿的姬妾妝面的用品。

古代女性所用的妝粉,大多購於街市。

經營妝粉和其他化妝品的基本是小商小販,有時官府也插手其間。市售的妝粉既有粉心,也有合粉。

南朝宋《幽明錄》記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位富家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賣粉女郎,無由親近,便每日上街買她的胡粉。時間一久,女郎好生奇怪,便詢問說:「君買此粉,將欲何施。」這位痴情郎藉機剖白心意說:「意相愛樂,不敢自達,然恆欲相見,故以此觀姿耳。」女郎為他一片至誠所感動,遂以身相許。由此可見,古時,妝粉的買賣在民間是很普通的事。

但另一方面,宮廷和有條件的富豪也自製妝粉。晚清宮廷中就有幾個老太監專門負責製作妝粉供慈禧使用。

各種妝粉一般盛放在粉盒中,置於較大的妝奩內,以供日常所用。粉盒大多為圓形、橢圓形,也有方形、六邊形、葵瓣形,亦有仿瓜果型的,均有蓋。其質料有夾忿胎和木質漆器,瓷器和銀器等。

如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粉盒就是以漆灰造型並粘貼麻布、絲帛的夾胎漆器,內面紅漆,外表為黑褐色漆,有的還以金、紅、白三色油彩繪雲龍紋。既精美堅固,又輕巧靈便。內中還存有白色粉狀或塊狀白粉。又如一些宋代墓葬中出土的粉盒,常是影青瓷製品。

古代女性通常以粉撲沾染妝粉,化妝於相應部位。

粉撲是以絲綿、綢之類的軟性材料製成。

以白粉塗飾肌膚,使之潔白鮮潤,保持柔嫩,現出青春美感,粉妝的目的便在於此。古人以白為美,以黑為醜。詩云

「素以為絢兮"。

素,即白色,白色是絢麗的。荀子曾言:

「目辨白黑美惡。」

魏晉時,左思《嬌女》詩曰:

「我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自然,「膚似凝脂」、「冰肌雪膚」很有魅力。白樂天筆下的楊貴妃「雪膚花貌」,她情懷落寞,珠淚暗垂之時猶如「梨花一枝春帶雨」,晶瑩清白,嬌美無比,無怪乎傾倒眾生,迷亂君王了。

粉妝是化妝的第一步驟,古代女性對此總是細心妝摩。

在這方面,清代的慈禧甚為講究。她對粉的要求很嚴,所用的粉經精工製作。在選料上,除新上市的白米外,還用顏色已發微紫的陳米,揀淨雜質,分別以大小不同的磨子研磨,磨了篩、篩了磨,反覆五六次,由粗而細乃至極細。然後把兩種細粉嚴格按一定比例摻和。為防鉛毒影響皮膚,粉中只配入極少的鉛粉,僅以使米粉鬆散、不粘結為度。這種粉的色澤微黃於市售的產品,質地特別細軟。

敷粉時,慈禧端坐在她自已設計的月牙形梳妝檯前,對著鏡子,慢條斯理,十分小心地動作在臉上敷上一層很薄的粉。

「薄粉輕紅取次施」,「新妝粉面下翠樓」,古代女性敷粉最常見的是在面部。但也有在頸、胸、背、臂乃至全身塗以粉飾的風氣。《漢書·廣川惠王傳》記載:

廣川王后昭信,曾在王前讒毀寵姬陶望卿,說是:「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敷粉其傍。」

意思就是陶望卿在畫工面前脫衣露出肩背,在胸、臂和背部敷粉。

唐代女性有著寬鬆衫裙、袒胸露乳的習尚,其頸、胸敷粉者不在少數。唐人詩詞如溫庭筠《女冠子》詞「雪胸鸞鏡裡」,方幹《贈美人詩》「粉胸半掩疑晴雪」,「常恐胸前春雪釋」等皆可鑑證。而韓偓詩句「鬢垂香頸雲遮藕,粉著蘭胸雪壓梅」又妙在比喻清雅。

在古代,敷粉不單限於女性。

漢魏時代,男子敷粉屢見不鮮,為一時之風尚。漢惠帝的男寵閎孺和近侍官均有敷脂粉的癖好。《三國志》說魏文帝之臣何晏「粉白玉去手,行步顧影」。但《語林》卻說「何晏平叔美姿儀,面純白,魏文帝疑其敷粉,後夏月以湯餅食之,汗出,以朱衣拭,面色轉皎然。」

在這些敷粉的男子中,堪稱風流倜儻的大概要算曹操之子曹植,《魏志王粲傳》注引《魏略》說:

「植初得邯鄲淳,甚喜,延△坐,不先與談。時天暑熱,植固呼常從取水自澡訖,傅粉,科頭拍袒胡舞五椎鍛,跳丸擊劍,誦俳優小說數千言。」

這位曹子建果然才情恣肆,他為自己熊結識邯鄲淳這樣位博學多才之士喜不自勝,不覺要顯露一下自己的才華。你看他請人坐在那裡,自已卻洗澡,敷粉,然後緒上頭髮,也不戴冠,拍著自已祖露的身體跳起一種叫作五椎鍛的胡舞,接著又拋彈丸遊戲和擊劍,末了又學著藝人念誦小說數千言。

儘管如此,古代傅粉的主要還是女性。

總結:這一化妝的風尚在經歷漫長的歷史年代以後,一直流傳到今天。

相關焦點

  • 在沒有粉底、沒有口紅的古代,人們都用什麼化妝?
    現在的女孩子在出門之前絕對要好好的化妝,那麼需要用到的化妝品就太多了,隔離霜、粉底、眉筆、眼影、睫毛膏、口紅等等,打扮好自己花費的時間最少也要一小時,化好妝的女孩子出去都感覺特別有自信,如果不化妝的話都不敢露臉,說起話來都沒有自信。
  • 【雅趣】古代美女們用的粉底居然是糧食製成的
    詩人用「淡妝濃抹總相宜」來類比西湖,說西湖就像西施一樣美麗,無論濃妝還是淡妝都好看。可以看出,化妝也是古代美女們的日常課題。《韓非子· 顯學篇》中提到「脂澤粉黛」一詞,可見,2200多年以前就有「系列」化妝品了。 那麼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呢?今天就來見識一下古代的化妝法寶——米粉。
  • 這些化妝品的瓶瓶罐罐竟然如此精緻,古代女性的臭美之物!
    古代女性的化妝過程和現代女性差不多,只是使用的化妝原料比現代的自然原始,顆粒大一些,色彩沒那麼豐富。但是,古代化妝品也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包裝極其精緻,堪稱奢華,絕非今日塑料/混合工業玻璃的外包裝可比擬,秒殺現代任何大牌。妝粉美白用的,相當於現代的BB霜或粉底。
  • 用蟲子製作的口紅越貴?口紅能吃嗎?
    用蟲子製作的口紅越貴?口紅能吃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化妝品已經是成為了一種潮流趨向,有許許多多的美妝博主也隨著化妝品的潮流而慢慢興起,化妝品的種類也是有分許多種類的,比如香水、粉底液、遮瑕膏、口紅等產品種類。
  • 中國古代女性化妝及發展歷程
    化妝,作為中國女性日常生活習俗,有著久遠的歷史,它蘊含著豐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內涵,它的盛衰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更替、風尚之變遷。追溯歷史,徜徉其間,在捧撫山項洞人的礫石串飾之時,你能感到蠻荒時代雄渾屮的一股文明清風』駐足歷代色彩紛呈、工藝精絕的化妝用品之前,你不能不由衷讚嘆先人的智慧。
  • 古代的女人們用什麼化妝品?除了山寨和國產,也用進口化妝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愛美之心自古有之,上到王公貴族的小姐太太,下到平民百姓家的女人,也是用化妝品的。當然,有錢人家用的是高檔貨,也有韓國原裝進口貨,當然還有楚國進口的,齊國進口的,秦國進口,西域進口的,波斯國進口的等等。窮人家的女人大多只能用些山寨貨了,沒有正規生產廠家,或者乾脆就地取材,自己製作了。
  • 粉底質地居然分6種,你知道這6種粉底類都怎麼用嗎?
    底妝類產品可以說是我們「化妝」必不可少的,無論你是想打造初戀臉、御姐臉、少女臉還是清純臉,都逃不開那乾淨又無瑕疵的肌膚,我們也應該知道粉底主要的功能主要就是均勻我們的膚色讓整個皮膚看上去少一些坑坑窪窪、痘印痘坑、膚色不均等情況。那麼你知道嗎?
  • 文化常識——古人用什麼化妝品
    古代的化妝品種類繁多,而且成分非常恐怖,古人真的是「什麼東西都敢往臉上抹」!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皮膚白皙是古今東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妝的基礎是美白用的粉底,而古代美女化妝也用粉來美白。「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
  • 霞紅點面譜,眉飛落九天:古代化妝的技藝及歷史審美的變化
    現代的女性們已經離不開化妝,清晨起來半個小時的描繪就能改善膚色,提升神採,讓人看起來更加美麗自信。除了妝容以外,玲琅滿目的護膚品也是女性們不可或缺的東西,有控油也有防衰老等各種功用,應有盡有。但其實古代女子們化妝護膚的能力並不遜於現代女性,其步驟繁複,道具奢華,集妝容之大成,足以令一眾&34;的化妝黨們自行慚穢。很多古代的妝容也是十分奇巧美豔,嫵媚動人的。
  • 中國珠寶七大頂尖工藝,讓人驚嘆不已
    二、點翠工藝 點翠作為古代首飾製作的一種工藝,歷史之悠久,可以一直上溯至戰國時期。作為中國一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由於其製作工藝複雜,成品非常難以保存以及所用的翠鳥羽毛稀有罕見,再加上環保等時代需求導致這項傳統工藝幾乎失傳。現代所見的點翠工藝飾品絕大多數都是清代流傳下來的精品,點翠工藝的發展在清代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
  • 古代的化妝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如今的化妝品種類多樣、功能各異,且有著各種價位可供選擇,可謂是百花齊放。現代的化妝技術非常發達,但我們的老祖宗們也不遑多讓,有著自己的獨特化妝方式。在口紅、粉底、各種精華各種霜出現之前,古人便自己創造出了許多讓自己更美的物件了。而最為誇張的是,古人為了追求美麗,有時候甚至連生命都不珍惜,實在不分輕重。那麼,我們便來一起看看古人們奇特的化妝方式吧。
  • 古代美女都是純天然的?那是你不知道,古人為了變美有多拼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隨著科技發展,化妝品琳琅滿目,化妝手段也在不斷發展著,一個人化妝前後簡直判若兩人。更有甚者,會選擇去通過醫學手段來改變自己的容貌,讓人不得不感嘆天然的美女越來越少了。那在科學技術不那麼發達的古代,人們會用什麼化妝品呢?古代的美女都是素麵朝天的嗎?
  • 古代女性耳飾的分類和製作方法以及演變歷史
    製作耳璫的材料,有用透明晶瑩的玻璃。玻璃,古稱琉璃,我國最晚在春秋戰國之際,已能燒出琉璃,色澤有赤、白、黑、黃、青、綠、紫等。因其透明度高,用它製作的耳璫,也稱「明璫」、「明月璫」。這種琉璃耳璫實物曾在四川忠縣的蜀漢墓中出土,呈短圓柱形,細腰,長1.6釐米左右,中穿一孔,用以穿耳,深藍色,半透明,玲瓏剔透。
  • 人靠衣裝,美靠化妝!古代女子化妝的五個步驟,有沒有和你很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人不分男女,都會選擇化妝來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各種各樣的化妝品層出不窮,而且化妝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那麼,古代的人也會化妝嗎?他們使用的化妝品又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呢?
  •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自古以來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特別是對女性而言用化妝品打扮自己從來都人生是大事。女性出門之前都會經過一份精心打扮,希望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女性化妝之後自己的心情也會更好。在化妝品的精心點綴之下,會讓人增加生活自信,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 古代女子有哪些化妝品用?口紅三十多色號!網友:原來古人這麼厲害
    化妝品不是一天就能產生的,那麼我們古代的前輩們是怎麼化妝的呢? 其實我們古時候的前輩真的很聰明,而且化妝品的種類還很多,而且化妝的程序也很全面。 1.鉛粉。 鉛粉的作用類似於目前的粉底。都是為了突出膚白貌美。
  • 古代的女人都是自然美?那是直男癌不懂化妝……
    春雨君忍住了內心的十萬點暴怒說:「讓我來大發慈悲的跟你聊一聊,古代女人究竟是如何化妝的。」數數古代的化妝品有多少?古人雖古,卻不土,女人從古至今都愛美。事實上,妹子們化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代至西晉年間,相傳殷紂王時代的婦人就已經在用紅花凝脂妝飾,戰國時期,西施也善用「脂澤粉黛」來博得吳王歡心,那時的化妝品只是簡單的植物汁液。
  • 近20萬根刷毛,至少20道工序製作而成,粉底刷的魔鬼細節公開
    名稱取自於創辦人植村秀先生,先前參與好萊塢電影的化妝工作,隨後成立彩妝品牌,更是首創「開放式試用區」的彩妝櫃經營模式,其中潔顏油便是受歡迎至今的代表性產品。去年植村秀再推出令人驚豔的賣翻之作-55刷,同時擁有刷具遮瑕、美妝蛋均勻服貼的特性,讓眾多底妝愛好者一用就回不去。光是這支粉底刷,就有著18萬9千根的刷毛,柄身每一寸更是經過精準算計….
  • 男人也臭美:古代男子化妝圖鑑
    有一說一,就衝這精緻程度,完全值得小編到歷史的汪洋大海中,海淘一把,順帶瞧瞧古代男子都是怎麼捯飭自己的。古代男子化妝,雖不比女子上妝手法繁複,但自有一番追求。魏晉 敷粉:魏晉男子對膚色有一種執念,總希望能白得像玉石般溫潤透亮。如果沒有先天優勢,那就塗層粉底吧。
  • 用化妝刷上粉底有刷痕?不不不!那是你不會挑選化妝刷!
    01刷毛的種類和區別化妝刷刷毛大體分為兩類,動物毛和人造纖維毛,動物毛又分為貂毛、黃狼尾毛、山羊毛、馬毛、松鼠毛。一般來說動物毛會比合成毛柔軟,使用感也更加舒服一些。有些人的臉比較敏感,用動物毛可能會過敏,但是合成纖維毛就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