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紋身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世界紋身藝術的發源地之一。其以圖案精細、抽象、線條複雜見長。日本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人們對紋身的看法也時時變化。
一些年輕的日本人認為紋身是一種時尚,潮流,就如世界大多數地區年輕人一樣。但仍然有許多人不太接受紋身,認為那是不文明的行為,常常將紋身於下層人士以及黑幫聯繫在一起。
早在2000多年前,居住在日本的早期居民—阿伊努人,就曾經有紋身的習俗。漁撈是阿伊努人重要的生計方式,因此他們用紋身裝飾身體,潛入水中捕魚。這恐怕是日本紋身藝術的最早起源了。
日本戰國時代,各地諸侯間相互吞併,戰爭不斷,武士階級也在這個時代應運而生,武士在身上刺上城主或者諸侯特有的標識和代表圖案,祈求保佑平安,能在戰場上戰無不勝,這也可以說是早期的刺青意義。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紋身藝術開始成為浮世文化的一部分。妓女用紋身讓自己更有魅力,民眾們也逐漸喜歡上這一身體修飾藝術。
1720年開始,紋身正式作為對罪犯的懲罰,直到1870年由明治政府廢除。在這150年間,這種處罰方式使社會上形成一個新的階層,即有紋身的社會遺棄者。
進入近代,日本紋身又不幸與一個日本人聞之色變的黑幫組織''雅庫扎''( Yakuza )聯繫在一起,因此紋身者很多時候不受歡迎。
現今,隨著紋身大潮的衝擊,日本社會開始容忍紋身者的出現。日本的紋身藝術已與西方歐美的紋身沒有太大差別,他們自身傳統的紋滿全身的英雄形象已在歷史的潮流中漸漸模糊。
日本紋身的早期作品以圖騰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又先後出現了表現武士道精神主題的紋身作品,或肖像圖形紋身,或紋字圖形紋身。由於受到日本傳統繪畫藝術的影響,很多紋身作品帶有''浮士繪''的痕跡。
與多以小圖案為主的美式相比較,傳統日式的構圖通常宏偉大氣,在全身或四肢處環繞展開。下面是一些傳統圖案:
神鱗應龍
有翅膀的龍,能生出像火焰一樣的一雙翅膀,經過500年可以變成角龍,再經過1000年能變成應龍。
錦鯉
從古至今被日本人稱為吉祥的淡水魚,代表的是勇敢。
霊鳥 鳳凰
能帶來吉兆的神鳥。自古以來,被人們看作是神鳥中的神鳥。因為靈氣很高,也被稱為鳥王。
蛇
蛇在日本別稱為神的使者。隨著生命周期的變長,身體也會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