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刺青美學:我有刺青,但我不是黑社會!

2021-01-12 騰訊網

[摘要]作為刺青師,到死都是一場修行。這是彫佑西給自己的決心,也是他的對刺青一輩子最大的感悟。在這場修行裡,只有多走幾步,多繞彎,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現在喜歡刺青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愛上刺青文化,刺青=黑社會的偏見早已不存在。在日本,也曾有加入黑幫時,必須刺青以表忠誠的傳統。知日在《實錄!山口組》特集中,來到了日本傳奇刺青師三代目彫佑西的工作室,他將為我們揭秘日本刺青的美學。

日本傳奇刺青師三代目彫佑西位於日本橫濱的工作室

在日本,「刺青」最早被稱為「入墨」,針刺以構圖,隨即入墨以著色,即成「刺青」。入墨是黑幫的歸屬象徵,不僅僅是表達忠誠,更是忍受漫長煎熬和痛苦以給予自身的覺悟。「刺青」一詞的盛行,源於 1910 年穀崎潤一郎筆下的小說《刺青》,在書中,刺青作為追求肉體美感的人們而倍受推崇,其中手藝高超的刺青師清吉更是渴望著能親手以刺青塑造一個傾世佳人。自此,「刺青」開始有了更加隱秘而妖冶的美感。從最早的鯨面刑罰到極道之忠誠,再到美學意識的凸顯,歲月的流逝再加上島國的地域,讓一代又一代刺青師在手藝的傳承上漸漸形成了這個國家獨特的刺青文化。時至今日,日式刺青所蘊含的東方傳統美和厚重的歷史沉澱已不僅僅讓它在亞文化中獨樹一幟,也成為了世界刺青世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過好一輩子,莫過於珍惜當下

三代目彫佑西背上的刺青「天女與龍」

三代目彫佑西,無數次傳承的手藝人之一,現在已成為日本刺青第一人。刺青在他的手間已不僅是一個技藝的錘鍊,更像是一場人生的修行。

「彫佑西」是他的襲名,師承當時的日本刺青第一人彫佑西。從中學時代就痴迷於刺青的他在 21 歲時,造訪了一代目彫佑西,自己的背上的天女與龍刺青也是出自一代目彫佑西和其兒子二代目之手。而自己,也終在 25 歲時成了一代目彫佑西的入門弟子。之後,在 33 歲時,承襲三代目彫佑西的名號開始了刺青師的生涯。「彫」是刺青師的尊稱,而他也是全日本唯一被冠以此尊稱的人。

只是因為喜歡而成為刺青師的他一直就沒什麼宏圖大志,單純因為喜歡而想要做到最好,而做到最好就儘可能地努力去做,然後再在無數次的努力中,越來越深刻地感悟到人生教給他的東西。他說,人生其實和刺青沒什麼差異,刺青從構圖開始,到輪廓,到底紋,最後到著色,每一步都環環相扣,只有這樣做了,最後的刺青才能完美。輪廓就像人生最初的規劃,刺下的每一針就像自己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一針沒有刺好,刺青就不夠完整,人生亦是如此,所以過好一輩子,莫過於珍惜當下。

刺青師,到死都是一場修行

在彫佑西這裡,每一次構圖都是原創且從不拘泥於現實,將傳說化成現實中的具體,將具體幻化傳神一直都是他信奉的理念。他一直主張的「守破離」與道家所崇尚的吐故納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學之積累,手藝之傳承視為「守」,自我的創新和突破視為「破」,在不斷的「守」和「破」的循環中,達到「離」的狀態,完成自我超越。

作為刺青師,到死都是一場修行。這是彫佑西給自己的決心,也是他的對刺青一輩子最大的感悟。在這場修行裡,只有多走幾步,多繞彎,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捷徑意味著路短,所學有限,只有路長了,人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這個一直精益求精的男人,從來都不將自己看作是藝術家,而是始終把自己看作「職人」,也從未將自己的作品看作是藝術品,刺青,在他眼中是一種隱秘的文化,不該如此大放異彩於眾人眼下。他不喜歡現在刺青的複製和泛濫,隨隨便便的招搖過市在他看來是對刺青的一種褻瀆,真正的作品蘊含著職人的精髓,而真正的刺青美學是蘊含著這份精髓與美感的。

今年,彫佑西已經步入花甲,窮儘自身的大半輩子研習刺青的他至今仍坦言,自己大概直至死亡也無法到達一個極致的境界,長存虛懷若谷的他依然對現在的自己不滿足,他希望自己活的有價值,即便是在百年之後也能有人悼念而不曾留有遺憾。

三代目彫佑西

日本刺青第一人,唯一一個以「彫」尊稱的襲名刺青師,一直在中國被傳說為日本最大的黑幫「山口組」的御用刺青師。

interview

知日×三代目彫佑西

對刺青依舊抱有偏見的人反而更多了。

知日:聽說你是在中學時候看了一本名叫《文身百姿》的書,驚嘆於其中的刺青圖案,之後想要成為刺青師的,這是你成為刺青師的最初的契機嗎?

彫祐西:因為那時候對刺青師還不是很了解,只是想做罷了,機緣巧合我找初代目的彫祐西在背上紋了一幅天女與龍刺青圖,之後就拜了初代目彫祐西為師,開始了刺青師的學習的道路。

知日:你做了30多年的刺青師,在刺青上有什麼執著或堅持的地方嗎?

彫祐西:要說堅持的地方,就是一直遵循「守破離」的想法,繼承日本傳統的同時也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不被時代所遺落地創造新的設計,徹底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過這些也都是「守破離」的一部分,所以也就是,將「守破離」貫徹到底吧。這聽起來似乎不容易,但只要具體做來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艱難。

知日:在刺青上你一直堅持做原創,那麼在構圖上,你是怎麼去構想的呢?

彫祐西:大家都看過很多科幻小說、電影,其實就像構造這些情節故事的想像力一樣。想像力不僅僅在於對未來事物的幻想中,也包括對過去時代的幻想。在我這裡,就是對過去時代抱以幻想的想像力。比如說,我們現在對於古時候武士的印象都是來源於電影,但其真正的形象我們不得而知,這就是一種對古代的想像。與我們是否看到並沒有關係,關鍵是在於想像,就像不管是神明還是佛像,都是人們想像出來的樣子,第一個想像出來的人造就了我們現在的認識。而我也就是這樣對古代進行想像,從而構圖的。我不會之前畫出來,而是直到那個人站在我面前了,我才能有所構想,就是那瞬間的靈感。

知日:和以前相比,現在的刺青師人數大大增加,但不仿照而一直堅持原創製圖的人並不多,那麼你是怎麼看待仿照和原創的呢?

彫祐西:不管是仿照還是原創,這都因人而異。有人更喜歡仿照,有人更喜歡原創,這並不存在說誰更好的問題,每一個都是一個作品,如果無法做到讓自己滿意的原創,仿照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怎麼說,這二者都無關技術,但只要是內行一看,仿照的作品總會缺少一些精髓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原創與仿照的區別。同時,這也需要和客人交談,看客人更喜歡這個刺青師什麼樣的作品。但在我這裡,我是絕對不做仿照的。

知日:日本刺青在全世界的刺青文化中是非常獨特的,那在你看來,日本刺青的美學文化主要表現在哪裡?

彫祐西:日本刺青悠久的歷史是形成它美學的源泉,這樣的刺青是與人體相得益彰的,具體什麼樣的身體和部位適合什麼樣的構圖,在日本,不同部位的刺青有著不同的說法,這些都是十分有講究的,這也是形成日本刺青美學意識的重要因素。此外,日本傳統上的每一個刺青都有著它自己的意義,不僅只有主要的物,可以襯託其意義的背景圖案,這些都是刺青的組成部分,日本的刺青從來不刻沒有意義的東西。不過在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關注於刺青的意義而胡亂刻,沒有意義的刺青太多了。但事實上其中包含的意義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知日:在刺青的構圖上,以前大家喜歡的構圖和現在有什麼差異嗎?

彫祐西:以前,大家都很不喜歡「鬼」的構圖,但是在日本泡沫經濟之後,「鬼」這個刺青構圖就突然間流行了起來。再比如說「風神」這個角色,風神那裡有一個繩系的口袋,裡面裝了風,這個設計就是來源於我,這個口袋原本是還沒有的。

知日:在中國,都說你是山口組的御用刺青師,所以到你這裡來刺青的黑幫組員多嗎?

彫祐西:其實我並不是什麼御用刺青師。這樣的刺青師很早之前是有的,但現在已經沒有了。我要真是山口組的御用刺青師,我現在得有好多錢了,那我經我手的人全都變成山口組的人了。客人的話,其實現在真正黑幫的人來刺青的人和以前相比,已經很少了,因為要是刺青後,他們遇上警察會很麻煩的,此外如果之後想要退出黑幫了,但是身上有刺青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是比較麻煩的。其實日本人也會這樣,如果看到身體上有刺青的人,都會覺得是黑幫的人,這是個非常錯誤的想法。

知日:你怎麼看待黑幫的刺青呢?

彫祐西: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來我這裡刺青的客人,不管是黑幫,還是普通人大家不都是人嘛,刺青本身和黑幫並沒有什麼關係,在黑幫中也有不刺青的人,一般的上班族也會有去刺青的人,明星藝人也是這樣。大家對於刺青都是興趣所致,和這個人的身份並沒有關係,將刺青歸結於黑幫這個想法本身就是不對的。

知日拍攝當天彫祐西正在完成的作品

知日:在以前,人們總是會覺得身上有刺青的人都是不正經的人,對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好印象,現在有沒有什麼變化呢?

彫祐西:這樣想的人現在一樣很多,這一點大概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尤其是現在,隨著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我覺得在這之前刺青的人會越來越少,避免給來日的外國人造成不好的印象,估計會有些清理行動,畢竟對刺青抱以偏見的人還是佔了大多數。當然在具體上還不知道,但是刺青的人數是越來越少,而對刺青依舊抱有偏見的人和以前反而更多了,大家對待刺青的態度也更為嚴格起來,這是肯定的。

知日:現在有很多人都把刺青看作是一種藝術,但你好像並不喜歡這種說法。

彫祐西:對,因為我是職人,不是藝術家。這是大家個人的判斷,但是我並不認為自己是藝術家,刺青師是一份職業,並不是藝術創作。

知日:直到現在,刺青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彫祐西:應該說,是刺青教會了我人生的活法。其實刺青和人生很相似,刺青需要一針一刺不斷重複,才能刻出完美的刺青。人生也是如此,每度過的一天,一個小時,一分一秒都是這樣的,認真走好每一步就像認真刺好每一針一樣,只有這樣才能不負時光和人生。

三代目彫祐西說,現在對刺青抱有偏見的人反而增多了。

你有刺青嗎?你受到過偏見嗎?你如何看待刺青文化?

桑禾/ text & interview

葉修/ photo

(本文圖文與專訪選自《知日・實錄!山口組》特集)

轉自「楚塵文化」微信公眾號(ccbooks),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日本刺青,一針一刺都是人生修行
    「刺青」一詞的盛行,源於 1910 年穀崎潤一郎筆下的小說《刺青》。在書中,刺青備受追求肉體美感的人們推崇,其中手藝高超的刺青師清吉更是渴望著能親手以刺青塑造一個傾世佳人。自此,「刺青」開始有了更加隱秘而妖冶的美感。
  • 刺青人體藝術:日本浮世繪大師《水滸傳》人物畫滿刺青「體衣」
    電影《夕霧花園》有一幅美麗的刺青,由阿部寬一針針刺上李心潔的背,這幅刺青承載了她在戰俘營受的痛、妹妹的死,以及突然消失的感情;經過時間的「借景」,二戰經歷成就她的仕途,而刺青竟然是幅藏寶圖,指向日本人藏黃金之處,如果不是她偶然發現,秘密可能就隨著肉身消滅了。
  • 日本刺青的發展史
    日本的刺青經歷了出現與消失的不斷反覆,其形式與審美在江戶時代獲得極大的發展。這次將介紹一下日本刺青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日本北方原住民阿伊努族的女性則在嘴唇周圍和手上刺青。由此可知,日本各地自北向南都曾廣泛地流行刺青的習俗。
  • 如何成為一名日本刺青大師
    我曾整整兩個小時端正地坐著,仔細觀察師父的手,學習他刺青的本領。師父對我說,『我不會給你講課,你要學我的本事就自己看。』如果人真的想要學什麼的話,觀察是最快的方法,而不是聽課。即使我一腔熱情,我的技術卻沒那麼容易長進。我幾乎看不到一丁點兒進步。
  • 刺青大師|雕佑西三代目Yoshihito Nakan
    》中,我看到的不是一種獵奇膚淺的文化,刺青秘技的背後和為人做事同理,在這位滿身刺青的老者口中,雞湯式的訓言反而字字珠璣。他還是日本的刺青聯合會會長,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座紋身博物館的館長。據傳聞他是日本黑社會團體「山口組」的御用紋身師。其紋身博物館中收集了12張刺青人皮!
  • 《刺青》:對美的極致追求,隱含著對受壓迫女性的悲憫
    他的短篇小說《刺青》簡直就是為美而生的,在這部作品中,谷崎潤一郎將自己的美學思想統統提煉了出來,所以通過這篇小說分析谷崎潤一郎的美學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與此同時,谷崎潤一郎不只是在單純地寫美,他對美的極致追求中,隱含著他本人對於受壓迫女性的悲憫。
  • 電影裡的刺青簡史
    但她不是那種苦命的、暗沉沉的單身母親的刻板形象,因為她身上的紋身在敘事。尤其在日本的黑社會幫派中,刺青是入會考驗之一,意味著至高的勇氣和能夠得到同儕的認同。因而有了「左青龍,右白虎」這句話來代表黑社會份子。電影「古惑仔」系列裡,陳浩南那一條從右胸部延伸肩部到右臂的龍形紋身圖案,就十足讓人印象深刻。
  • 這幾年刺青可是火的不行,大街上,各種年輕人各種刺青,心痒痒的你,有合適的圖案嗎?從這篇文章找下感覺吧!
    # 宗教很多人都有宗教信仰,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可侵犯的神聖感,不論是展現對自己信仰的尊敬、忠誠,又或是看上祂不怒自威的隱形力量,都可以是人們以宗教作為刺青素材的理由。# 動物硬派文身中動物的刺青並不是家中養的動物,它們一定是一些具有野性、有攻擊性,與自然共生的「野生」動物,越是兇猛殘暴越是好。
  • 牧師也瘋狂,超硬派刺青牧師ARTHUR HOLLANDS
    刺青;是一種紀念也能說是一種藝術一種裝飾,只是因為這門藝術被人往往誤認為成是「壞人」身上才會有的特徵,我想許多人身上的符號曾是他們記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吧,即使刺青是多半不被接受的一種次文化。說到這裡,來秀幾張刺青照給大家觀賞一下!
  • 日本明令禁止刺青,為啥刺青文化反而更受青睞?難道與藝術有關?
    "此時,女性也跟男性一樣,身上有了刺青;而男子呢,從人人身上都有刺青到了也有一些人選擇不在身上刺什麼圖案。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日本經歷了二戰戰敗。隨著盟軍到日本進行駐紮,刺青很快迎來了迅速崛起。當時,有很多駐紮日本的美國大兵意識到,自己以前在身上刺上一個"忍"字之類的刺青,跟真正日式刺青的華麗與繁複簡直不能相提並論。在這些外國人的推崇下,刺青終於在日本合法化了。雖然一百多年以後,禁止刺青的命令被取消了,普通大眾對於刺青的壞印象卻一時難以改變。
  • 聊一聊日本刺青文化與本國的差異!
    所以我們也應該多去了解一下日本的紋身文化 雖然日本的紋身起源比國內要晚很多年但是發展速度之迅猛又遠超了我們的不過從古至今即使如此有美感了仍然得不到日本政府的承認他們認為如此低級趣味的只有市井底層居民才會去紋身卻不知道其實當時的紋身也很受一些貴族的喜愛真正將日本紋身發揚光大的是日本的社團也奏是咱們常說的「黑社會」這簡直是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行為呀社團的成員之間推行紋身後來紋身的面積越來越大
  • 中國刺青師廣為流傳的《刺青真經》被破譯,轉給刺青的有緣人.
    它為我們提供了一份關於刺青的大數據。也解決了最讓刺青師頭痛的TOP5問題。我們諮詢過多位刺青師,他們對於客人最頭疼甚至最反感的問題top 5是:1,刺青疼不疼?有多疼?(刺青機魔性的滋滋聲會不會像磨牙機那麼尖利酸爽)2,刺一個多少錢?
  • 刺青 | 這樣的刺青會被抓,盤點4 種潮帥刺青連女孩都尖叫!
    事實兩方面都有,但更多的意義是為了紀念、為了回憶,也有人是為了爽快、單純的喜歡圖案,個性的則認為夠屌!無論刺青為了何目的,小編都建議在刺之前要再三考慮,畢竟後悔要洗掉就要承受比刺青好幾百倍的痛。刺不刺是一回事,當藝術般欣賞也是一回事,對於刺青造型的審美相信大家都有一套標準,本期小編整理了4個適合的「個性型人」剛硬造型系列供大家欣賞,要是你也想要文身,卻不知道文什麼圖案好,不妨從這裡獲取一丟丟靈感吧。
  • 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日本刺青的這些事兒
    紋在罪犯身上的圖案主要有兩種:手臂上的環狀紋身圖案,或者是刻在額頭上的文字。在罪犯身上刺青,是為了讓其他人知道他們做了壞事。江戶時代城市裡人口眾多,犯罪率也跟著提升,因此政府開始以刺青來逞罰犯罪者。不知情的人很容易對刺有文身的日本人產生仰慕之情,不過,你可以先想想那得有多疼……這種用木針或炭筆文身的人體藝術叫「irezumi」。
  • 香港-燕子刺青
    然而,在1940年,他的船被日本潛艇的魚雷攻擊,那時他正在穿越印度洋。他乘坐的船被炸毀、還失去了許多的船員,James最終抱住了一塊漂浮的船體殘骸,被一艘美國的軍艦所搭救,並被逮到了加爾各答,在那裡的軍隊醫院休息調養。在住院期間,他開始對軍人的紋身展現出極大的興趣。
  • 看到背上的刺青,也就嚇嚇小孩
    雷哥明明是一個小孩子,但因為在劇組裡面演了皇上,就把自己當成了真的皇上,不僅對導演呼來喚去還欺負唐悠悠,這讓作為男朋友的關谷忍不了,就打了雷哥的屁股,但真正嚇跑雷哥的不是關谷,而是他背上的刺青。
  • 刺青文化
    刺青,又稱文身或紋身,即用沾有墨的針刺入皮膚表層而在皮膚上刻繪出圖案的藝術。       紋身不是現代社會發現的文明,從古代時期,就開始變成了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一習俗在世界各地均有展現。
  • 超硬派刺青牧師【牧師也瘋狂】
    我想許多人身上的符號曾是他們記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吧,即使刺青是多半不被接受的一種次文化。刺青是一種紀念也能說是一種藝術一種裝飾,只是因為這門藝術被人往往誤認為成是黑幫分子身上才會有的特徵。父親是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母親是日本人。他在20歲時去了美國,在那裡他獲得一個美國摔跤比賽的全國冠軍。並在全國柔道錦標賽上名列第三。23歲接受洗禮,成為一個牧師,並於1982年返回日本的福音.
  • 為什麼自古至今「黑社會」都要紋身?
    關於黑社會紋身的起源,還真要解釋為是一種「烙印」,但是這種烙印不是指對組織的忠誠,而是來自古代刑法的一種懲罰手段——墨刑。
  • 強強純愛文,推《刺青》《設計師》,給我留個刺青,和你共度餘生
    有沒有鬧書荒呢?找不到可以熬夜也要看完的小說了?今天阿肆給大家推薦強強純愛文,推《刺青》《設計師》,給我留個刺青,和你共度餘生,讓你熬夜也要讀完,現在開始,帶大家入新坑!記得關注我哦,愛你們喲~1.《設計師》作者:常叄思短書評:工科男有工科男的溫柔,在錢心一三十五歲那年,陳西安參照行業最嚴標準瞞著他造了棟房子。抗震9度,耐火一級,防雷一級,傳熱係數2.0,地震不倒,雷劈不到,冬暖夏涼,節能環保。精裝驗收後,他把設計說明連同鑰匙一起遞到錢心一面前,說:「我給你一個家吧。」結果職業病發作的錢心一震驚的說:「你這是建了個軍火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