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刺青師廣為流傳的《刺青真經》被破譯,轉給刺青的有緣人.

2021-02-22 赤青CQ



刺青界流傳著一張如羊皮聖經一樣的寶典,很多刺青店都將它貼在店裡的牆壁上,今天我們就來揭秘,這張寶典到底是什麼秘籍。


原來,它是一份數據統計,來自加拿大國家郵報,通過2006年的調查獲取。雖然這份數據離現在已有10年之久,已沒有時效性,但畢竟這樣一份客觀真實可以借鑑的調查數據可以讓我們獲取很多信息。它為我們提供了一份關於刺青的大數據。也解決了最讓刺青師頭痛的TOP5問題。

我們諮詢過多位刺青師,他們對於客人最頭疼甚至最反感的問題top 5是:

1,刺青疼不疼?有多疼?(刺青機魔性的滋滋聲會不會像磨牙機那麼尖利酸爽)

2,刺一個多少錢?(不說刺什麼,多大,什麼風格,開口就問價格)

3,刺青能洗掉不?(還沒想好刺什麼的情況下,就想後悔的事)

4,墨水對身體有害不?(我能不能因此得皮膚癌、愛滋、B肝。。。)

5,你說我該刺個啥?

這種情況往往更容易發生在「陪刺」身上,就是陪同朋友去刺青,突然看到挺有意思,然後自己就無心插柳地想刺一個上身。刺青師往往對於這些一無所知,然後又猶豫又恐懼又選擇困難的客人的無釐頭追問頭痛不已。可是我們從小白的角度來看,當被刺青機那神秘的「滋滋」聲刺激一激靈的時候,最容易湧入腦海的的確是這幾個問題。

大數據時代,我們就用這張刺青聖經上最直接粗暴的數據告訴小白的你,決定刺青之前,你應該知道什麼:

人們喜歡把刺青紋在身體什麼地方?


擁有刺青的人群分類:


刺青顏料是什麼成分?

刺青墨水是由小的色料粒子懸浮於消毒載體——通常是酒精或純淨水構成。傳統來說,刺青墨水由金屬鹽、鉛、鈷和碳元素作為不同的發色顏料。美國皮膚病學會則報導,刺青墨水近年來有轉向有機染料的傾向,這些顏料是用於印刷油墨和汽車噴漆的基本成分。皮膚科專家米茨博士曾發出警告,對於這些新材質的刺青墨水是否與激增的皮膚並發問題有內在關聯,還存在很多未知數。」加拿大皮膚協會說,對於刺青墨水的製造進行監管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刺青工具的原理

刺青機被認為是擁有超百年歷史的第一個專利設備,而事實上它的基本操作原理仍然沿用了它的老前輩——通過關閉和打開一個電路驅動一個尖端鑲有刺青墨水的針頭上下移動。刺穿皮膚表層最快可達到每分鐘3000次。


針頭是如何上下移動的?

1,電流穿過銅線圈,使兩個線圈形成一個電磁場。

2,在兩個線圈上面的銜鐵,是連接到針頭的。當線圈被磁化,銜鐵向下,推動針頭刺破皮膚。

3,金屬彈片和觸杆可以控制電流。當它們兩個相互接觸時,電流能夠流入線圈。但當磁化線圈驅動銜鐵向下時,彈片不再接觸觸杆,電流被切斷,進而導致線圈消磁,針頭隨之拔出皮膚。

針頭導流將墨水刺入皮膚,一組小針頭(經常是三個或者一個)經常被用於割畫清晰利落的輪廓線,而最多32枚的大組針頭像豬鬃筆刷一樣,常常用來畫陰影(打霧)或著色。


墨水怎樣到達皮膚裡面


表皮層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覆蓋在刺青上像一層彩色花窗

真皮層是刺青存在的目標區域,在這裡抗體組織環繞著墨水點並將它們存入恰當的位置。

刺青針吸入墨水,刺入皮膚的同時將墨水滴入皮膚表層1 - 2毫米以下。墨水的顏料粒子被困在真皮層形成纖維細胞組織。雖然身體認為這些顏料粒子是入侵者,白細胞的應激反應應該是移動或摧毀它們,但是對於白細胞來說,它們太大了,根本無法移動或破壞。

      

皮下脂肪——如果刺青針將墨水送達這一層,墨水會直接流散並模糊。


關於去除刺青

一種普遍的誤解是去除刺青和刺的時候一樣容易,具有超過20年雷射去除刺青經驗的哥倫比亞大學皮膚學教授兼任溫哥華醫院皮膚科主任,哈維博士說:「只有在去除刺青的時候他們才如夢初醒。」

哈維博士說,雖然雷射祛除刺青是比燃燒和手術方法更好的選擇,但是對於受損皮膚來說,沒有完美的技術。去除紋身比刺紋身更加痛苦,刺的時候好比你煎培根的時候皮膚被濺了一滴油滴,可是去紋身的時候要承受上百個這樣的小油滴而且要持續一段時間。

經過一次雷射祛除刺青治療後,受傷和起泡的皮膚需要一至兩個星期來恢復然後才可以進行第二次祛除。那些大而複雜的紋身需要15次祛除處理才可以,不過,皮膚會看起來像灰白色的顏料塗在白色的牆上,哈維博士說。


長按二維碼關注「赤青訂閱號」,更多精彩的刺青內容等著你

  *本文版權歸赤青訂閱號所有,轉載請告知,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刺青美學:我有刺青,但我不是黑社會!
    在日本,也曾有加入黑幫時,必須刺青以表忠誠的傳統。知日在《實錄!山口組》特集中,來到了日本傳奇刺青師三代目彫佑西的工作室,他將為我們揭秘日本刺青的美學。「刺青」一詞的盛行,源於 1910 年穀崎潤一郎筆下的小說《刺青》,在書中,刺青作為追求肉體美感的人們而倍受推崇,其中手藝高超的刺青師清吉更是渴望著能親手以刺青塑造一個傾世佳人。自此,「刺青」開始有了更加隱秘而妖冶的美感。從最早的鯨面刑罰到極道之忠誠,再到美學意識的凸顯,歲月的流逝再加上島國的地域,讓一代又一代刺青師在手藝的傳承上漸漸形成了這個國家獨特的刺青文化。
  • 刺青文化
    刺青,又稱文身或紋身,即用沾有墨的針刺入皮膚表層而在皮膚上刻繪出圖案的藝術。先秦時代以來黥刑就是在犯人臉上刺字.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文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嶽母刺字的故事.但慢慢刺青已演變成個人裝飾的一種,例如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至少就有三個身滿刺青的重要角色: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與浪子燕青。
  • 日本刺青的發展史
    而對裸露肌膚感到牴觸的這些人,便在身上刺入刺青。於是,社會上形成了「『鳶』必有刺青」的固有觀念。對於沒有文刺的年輕「鳶」,街道裡的富人還會集體出錢供其刺青。奮戰在火災現場的「鳶」,在江戶時代是「帥氣、瀟灑」的象徵,因此,鳶的刺青對他們居住的街道來說,也是一種體面和驕傲。「鳶」們刺入的刺青圖案大多為龍,據說是因為相信龍會興雲降雨,於火災有利,也能在冥冥之中保佑自己。
  • 「在深圳,沒出息,畫畫不好的,才會去當刺青師。」
    在深圳,做什麼工作會被人說沒出息?刺青師算一個。「沒出息,畫畫不好,沒錢耗不起時間。」「你怎麼會做這樣的工作?」……成為刺青師後的他們,聽父母說過太多難聽的話,也直面過很多的偏見。刺青想要不花冤枉錢,以花花的經驗來看,「先看作品,再選風格,如果有自己喜歡的相應風格的刺青師更好。關於刺青師的機器,其實也有用手針扎的,效果不一樣,這些要分清楚。」
  • 別具一格的刺青文化,唐宋時期就流行刺青了,不一樣的藝術風格
    影視劇中,我們看到一些兇神惡煞的大漢身上布滿刺青,或者下意識的,只要看見身上有刺青的就會認為這個人不好惹。其實刺青文化歷史久遠,在先秦時期就有記載,在唐朝發展至巔峰,在宋朝略微下降,在元明清逐漸衰敗,直至少有人知道這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
  • 日式刺青與工匠的聯繫
    前年的享保五年發布了墨刑的法令,刺青變成了前科者(有前科的人)的同義詞。於是當時的人想出了「紋身」這個詞,相必是和刺青做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區分吧。就算看到了也是紋徽章,很小的生首,即使有大面積的也不過是沒有統一的圖案。那時沒有專業的紋身師,也沒有聲音說專業紋身師是必要的。
  • 日本明令禁止刺青,為啥刺青文化反而更受青睞?難道與藝術有關?
    "此時,女性也跟男性一樣,身上有了刺青;而男子呢,從人人身上都有刺青到了也有一些人選擇不在身上刺什麼圖案。這種刑罰通常用在被流放或者犯過罪的人身上。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公共的沐浴設施,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澡堂"開始歧視身上有刺青的人了。不過,物極必反。刺青成了一種懲罰措施,政府對刺青也持否定態度,結果呢。經濟危機後的底層老百姓反而更加青睞這種"人體藝術",為了養家餬口很多人也得選擇一種「刺青」崇拜。東京一度成了男男女女追求刺青的絕好去處。
  • 那些眩目的日式刺青到底有什麼含義?
    利維坦按:日本從1720年開始,紋身正式作為對罪犯的懲罰,取代以前的刑罰(割鼻或割耳)。紋在罪犯身上的圖案主要有兩種:手臂上的環狀紋身圖案,或者是刻在額頭上的文字。這種處罰方式持續了150年,直到1870年由明治政府廢除。不知情的人很容易對刺有文身的日本人產生仰慕之情,不過,你可以先想想那得有多疼……這種用木針或炭筆文身的人體藝術叫「irezumi」。據說完成一個文身最多要反覆刺50次(每次間隔約兩星期),刺青大師們在工期內會保持堅定的意志和清醒的頭腦,兢兢業業地完成作品。
  • 日本刺青,一針一刺都是人生修行
    「刺青」一詞的盛行,源於 1910 年穀崎潤一郎筆下的小說《刺青》。在書中,刺青備受追求肉體美感的人們推崇,其中手藝高超的刺青師清吉更是渴望著能親手以刺青塑造一個傾世佳人。自此,「刺青」開始有了更加隱秘而妖冶的美感。
  • 刺青書法十韻
    (聽歌賞圖)大衛喬治刺青社刺青師喬治,以國畫書法結合刺青,將書法在紙上的藝術形式載體,呈現在人體的肌膚上,即為書法刺青是身體的藝術
  • 刺青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也許並不璀璨,卻也有過炙熱的溫度。很想忘得一乾二淨,卻力不從心,就像深深扎進肉裡的一根刺,或多或少,或深或淺。  身體是畫布,文身超出簡單的裝飾含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身者的審美、喜好、過去、信仰與歸屬。在每一個有文身的身體上,奪目的線條和豔麗的色彩以一種跳躍的方式展示出來,刺青凝結成為一種永恆。
  • 黑白寫實刺青大師-CHINO | 拾叄印客刺青創始人
    【13 Ink Social Club】來自臺灣的十一年刺青品牌
  • 2017上海刺青極限藝術展|木乃伊刺青期待與你的相會
    木乃伊刺青團隊出場上海極限刺青展!你準備好我們的到來了麼?!2017年沿續展現「刺青極限Tattoo Extreme」流行藝術品牌的重要精神:My Tattoo.My Style.My Life,透過豐富、國際藝術的展覽內容,讓參觀民眾更了解目前潮流趨勢與展品特色;刺青在東西方歷史中,都曾有過是地下文化的歷史,但隨著刺青與潮流藝術的結合,與世界對它的觀感改變,正向傳播慎重刺青及教育正確觀念,相信能吸引喜好流行藝術的民眾參觀
  • 【月途獵奇】那些眩目的日式刺青到底有什麼含義?
    紋在罪犯身上的圖案主要有兩種:手臂上的環狀紋身圖案,或者是刻在額頭上的文字。這種處罰方式持續了150年,直到1870年由明治政府廢除。不知情的人很容易對刺有文身的日本人產生仰慕之情,不過,你可以先想想那得有多疼……這種用木針或炭筆文身的人體藝術叫「irezumi」。據說完成一個文身最多要反覆刺50次(每次間隔約兩星期),刺青大師們在工期內會保持堅定的意志和清醒的頭腦,兢兢業業地完成作品。
  • 新疆第二部長篇反恐小說 《刺青》獲好評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何向陽,著名文學評論家、《十月》雜誌常務副主編陳東捷等給予好評,並提出寶貴意見。    《刺青》作者孫春明,筆名初十,任職於新疆法制報社。《刺青》是其長篇反恐小說三部曲第二部,講述了環保志願者在海拔近三千米的羊圈營地帳篷裡發現一名安詳死去的絕美女子,警方勘查發現死者大腿內側有神秘刺青符號。
  • 刺青的文化
    刺青,也叫紋身,刺青文化一直廣受年輕人歡迎,刺青對於年輕人來說,是追尋潮流,突顯個性的象徵,是現代年輕人的一種另類時尚,也是一種「扮酷」行為,同時也是飽受人們的爭議。刺青的主體有男有女;部位則遍及身體各個角落,包括私密區,但臉部除外;圖案也是五花八門,有人物、花鳥走獸、國畫等。
  • 如何成為一名日本刺青大師
    Patrick口中影響了西方一代刺青風格的日本刺青大師堀秀說,在大腿上練習,左右兩條,自己的大腿。看完默默認真工作臉。從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我開啟了一段為期兩周的旅行,期間,我將陸續在東京、韓國、中國,最後一站香港,做短暫的停留。長久以來,我一直醉心於日本刺青的禪意與工藝美,而這次旅行正好讓我如願以償。
  • 刺青 浮想聯翩!學蕾哈娜、梅根這些女神,選擇超誘人的刺青部位
    刺青不僅有奪人眼球的花臂、包頸微刺青、大面積的紋身也是各種精彩強勢 riri、搞怪的 Cara 、性感小野馬泫雅等等這些女神她們胸下、肩、肋骨這些性感的部位就有不少,若隱若現超級誘人!,直到有個男孩傷了她的心
  • 盤點外國明星讓人迷糊的中文刺青
    東方文化對於歐美國家的人來說充滿了神秘的氛圍,尤其是對博大精深的中文字、漢字更有說不出的迷戀,因此近幾年開始越來越多外國人選擇將中文字刺在身上,就連好萊塢明星們也對此著迷,最經典的例子便是足球金童貝克漢身上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過如果不搞懂中文意思就去刺青的話,下場可是會很慘的這回小吉就為大家整理出
  • 刺青人體藝術:日本浮世繪大師《水滸傳》人物畫滿刺青「體衣」
    電影《夕霧花園》有一幅美麗的刺青,由阿部寬一針針刺上李心潔的背,這幅刺青承載了她在戰俘營受的痛、妹妹的死,以及突然消失的感情;經過時間的「借景」,二戰經歷成就她的仕途,而刺青竟然是幅藏寶圖,指向日本人藏黃金之處,如果不是她偶然發現,秘密可能就隨著肉身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