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投降,麥克阿瑟用5支筆籤字,後來將它們送給了誰?

2020-12-17 尖峰新視野

二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捲入其中,不過美國最初並沒有加入到戰局之中,而是坐收漁翁之利、大發戰爭財,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當時麥克阿瑟是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是美國的一員悍將,他有著無比精彩的履歷,19歲以第一的成績考進西點軍校,38歲時成為「彩虹師」師長,是一戰中美軍最年輕的將軍,39歲成為西點軍校校長。二戰時期麥克阿瑟再次大放異彩,成功指揮美軍擊敗了日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麥克阿瑟被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9月2日,受降儀式在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麥克阿瑟代表盟國籤字受降,日方代表是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麥克阿瑟身後還站著兩個人,分別是曾被日軍俘虜的國將軍溫賴特和英國將軍珀西瓦爾。

二戰是一場非正義戰爭,最終「邪不勝正」同盟國贏了德日意三大軸心國,這是眾望所歸。從麥克阿瑟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此人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普通將軍,喜歡戴墨鏡、抽雪茄,儼然是一個「網紅」。而在受降儀式上麥克阿瑟做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用5支派克金筆籤字。

他首先用第一支筆寫了「道格」兩個字,送給了身後的美國中將溫賴特。然後用第二支筆寫了「拉斯」,將其送給了英軍司令珀西瓦爾。接著用第三支寫了「麥克阿瑟」,然後將其收了起來,後來把這第三支筆送給了美國政府檔案館。之後用第四支寫了「盟軍最高統帥」,這支筆後來歸了美國西點軍校。最後他用第五支筆寫了年月日,將這支筆送給了自己愛妻瓊妮。

不得不說麥克阿瑟是一個十分會來事的人,籤一個受降書用了5支筆,然後將其送給了五個不同的人和組織,這五支筆就是歷史見證者。麥克阿瑟此舉也讓日方代表顏面盡失,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他們終於低下了不可一世的頭顱。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了6支鋼筆籤字,分別都是送給了誰?
    而投降儀式的主角,以盟軍統帥身份代表盟軍各國籤字的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卻表現得出奇冷靜,日本代表在投降文本上簽字後,麥克阿瑟在籤名的時候,竟然變戲法似的,先後用了六支鋼筆。麥克阿瑟籤名為什麼用了六支筆,他這樣做有何深意?
  • 接受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特地用了5支筆籤字,都送給了哪些人?
    作為二戰中法西斯陣營裡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對日本的受降儀式標誌著這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戰爭徹底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上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正式籤署投降書,麥克阿瑟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所有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籤字,這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二戰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史詩級」戰爭,而二戰結束的標誌,就是日本終於被逼之下選擇無條件投降,可為何在籤署投降書時麥克阿瑟自己一個人就用了5支鋼筆籤字了,這位著名的將軍此舉到底有何深意?原來麥克阿瑟將軍不僅想用這5支鋼筆「送人情」,更要幫助自己的戰友洗刷恥辱。
  • 日本戰敗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人,一連換了五支鋼筆籤名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這次儀式宣布著二戰結束。這次投降儀式上,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在籤字的時候,一連更換了五支鋼筆。他為什麼要更換五支鋼筆,完成這場籤名?而這五支鋼筆,全都送給了其他人,放到今天,絕對是能上全球熱搜的大事件。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在確定投降後,之後的安排便快速了起來,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以日本外相重光葵為代表的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當時接受日本投降的同盟國代表分別為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另外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等也都有代表出席。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為紀念東京灣受降,徐永昌還將自己籤字時所用的鋼筆刻上「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日在東京灣籤日本降書之筆」的字樣,裝入一個鐫有「萬邦鹹寧」的絨盒內,並將其獻給了政府。麥克阿瑟5支金筆籤字見證歷史何先生向東方網記者展示《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複製本時,指著其中一個名字講述了一樁軼聞——他在拿到複本後,查閱了大量資料,了解到麥克阿瑟在籤字時特意用了5支筆,並將其作為禮物送給了身邊的人。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曾下令日本說英語,天皇大臣慌了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於1945年8月30日飛抵日本。9月2日,在組織名垂青史的密蘇裡號投降儀式後,麥克阿瑟開始了戰後改造日本工作。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他的第一道命令在9月3日上午10時籤署。
  • 日本投降秘史:日本人在投降書上改了一個字,麥克阿瑟哈哈大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日本天皇裕仁的《終戰詔書》,注意此書是面向日本國內的版本,用的還是「朕」有末精三帶著天皇裕仁的親筆詔書,去盟軍總部拜見麥克阿瑟。(有末精三,日本陸軍中將,是終戰聯絡委員長)這一歷史時刻,各戰勝國代表都在場,大家傳閱裕仁的投降詔書,難掩激動。打幾年仗,不就為了日本天皇這封投降詔書嗎?中文版的降書突然,美國軍官惠特尼提出了異議。這位美國律師出身的將軍,一向具有法治精神,對投降詔書上的措辭不滿。
  • 麥克阿瑟,一生戎馬,折戟朝鮮戰場,晚年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更是迎來了自己人生又一個巔峰。圖|麥克阿瑟主持日本投降儀式1945年9月2日,在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65歲的麥克阿瑟主持了日本投降儀式,代表同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並在日本降書上簽字。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尼米茲曾向美國總統杜魯門表示,如果不在受降儀式上體現海軍的作用,他將拒絕出席。為了平衡陸軍和海軍,杜魯門最後決定受降儀式在美國海軍的軍艦上舉行。但是問題又來了,密蘇裡號戰艦上究竟該升誰的將旗?按慣例一艘軍艦隻能升一個將旗。
  • 二戰日本投降時,儀式上的美軍為什麼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從相關的歷史照片可以發現,出席這個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的美國軍人,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這是為什麼?
  • 日本投降後真的服氣嗎?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街頭採訪
    這是一段挺讓人警醒的故事,日本籤字投降次日,一個中國人就到日本大街上走了一遭,種種見聞觀感讓人心理備受壓抑,最後他得出一句話:警惕:日本投降只是臨時的休戰! 他就是當時香港《大公報》駐太平洋戰區的隨軍記者、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的朱啟平。
  • 揭秘:麥克阿瑟曾想火燒靖國神社,為什麼後來又放棄了?
    二戰後美國國務院的機密檔案中寫道:「靖國神社等神社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宗教,它們崇拜軍國主義精神,培育了狂熱的武裝分子,這樣的場所應該完全關閉」。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美軍將領麥克阿瑟抵達日本,開始改造日本。其中,關閉靖國神社就是首當其衝的任務。麥克阿瑟作為盟軍的最高統帥,決定著7500萬日本人的命運。
  • 最好用的圓珠籤字筆TOP5
    很多人用了一輩子籤字筆,也沒有遇到一款趁手如意的,案頭的筆筒裡永遠躺著一堆中風偏癱更年期的雜牌貨,每到籤發大額支票、購島合同,紙面上顫顫巍巍破衣爛衫的筆跡總能將主人的渣男氣質洩露無遺
  • 唯一拒絕日本投降的國家,20萬日軍被掃射只剩1萬,至今讓日本害怕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隨著德意兩國的先後投降,僅剩日本依舊在負隅頑抗,而美國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就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壓垮了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但在眾多國家都在為戰爭的告終歡呼時,卻有一個國家直接拒絕了日本的投降,它就是澳大利亞。
  • 愛物 | 用鋼筆書寫生活,讓時光在筆尖上流淌
    但是羽毛筆筆尖磨損實在是太快,歐洲人為了更加便利和便宜地書寫,創造出了用青銅製成的金屬筆尖。羽毛筆然而人們覺得,寫幾個字就要蘸一下墨水實在太過繁瑣,於是歷代的匠人們開始嘗試如何用筆自身來儲存墨水,持續流暢地書寫文字。 直到一千多年以後,鋼筆才有了接近今天的模樣。
  • 麥克阿瑟如何為戰友報仇雪恨?違命進行38次登陸,擊斃40餘萬日軍
    為此,雅爾達會議上,美國不惜出賣中國的利益,換取蘇聯對日本宣戰的承諾。會議結束不久,尼米茲發起了硫磺島戰役,原本計劃打5天的戰役,結果打了一個多月。而沒有戰鬥任務的麥克阿瑟在幹什麼呢?他還能獲得更大的榮譽嗎?
  • 韓戰中,麥克阿瑟明明已經準備了26顆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出原子彈的國家,在二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因此日本宣布投降,從而結束了持續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就發動了韓戰,韓戰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勝利的戰爭,也是美國戰爭史上的一大恥辱,在韓戰末期的時候,有人叫囂要用原子彈結束這場戰爭,而美國的戰爭狂人麥克阿瑟也正式的向美國總統提出了使用原子彈的報告,並且秘密準備了26顆原子彈,但是最後卻沒有使用。這是為什麼呢?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軍隊,而日本只能成立自衛隊
    從以上的5個要點我們就能看出,同盟國對德國的戰後處置是有一套非常完整的規劃和方案。1945年5月,德國籤署投降書,二戰歐洲戰場以盟國的勝利而告終。美英法蘇四國軍隊按照雅爾達協議的規定分區佔領德國本土。此時的德國已經喪失了國際法意義上的獨立國家地位,其軍隊、政府和政黨都被解散,同盟國管制委員會對德國實施了全面的軍管,並主導了戰後對德國戰犯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