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了6支鋼筆籤字,分別都是送給了誰?

2020-12-26 歷來現實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說在大家的眼裡,那些帶兵打仗的將軍頭腦簡單、是四肢發達的戰爭機器;但凡事都有例外,麥克阿瑟將軍也是個粗中有細、感情豐富的將軍。

盟軍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為親歷戰爭的軍人們,無不欣喜若狂、不能自已。但麥克阿瑟這個兵頭卻表現出難得的冷靜。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盟軍舉行了隆重的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儀式。

8點50分,日本方面的代表登上戰艦。

九點整,樂隊高奏美國國歌,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宣讀《波茨坦公告》,隨後,麥克阿瑟將軍莊嚴地宣布:"現在我命令,日本帝國政府和日本軍隊總司令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那些身經百戰的盟國軍人,都喜極而泣,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日本代表則顯得非常慌亂,手足無措。

而投降儀式的主角,以盟軍統帥身份代表盟軍各國籤字的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卻表現得出奇冷靜,日本代表在投降文本上簽字後,麥克阿瑟在籤名的時候,竟然變戲法似的,先後用了六支鋼筆。

麥克阿瑟籤名為什麼用了六支筆,他這樣做有何深意?

盟軍接受日本投降意味著二戰結束,在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盟軍代表用來籤名的筆當然具有非同尋常的紀念意義,麥克阿瑟要把籤名用的筆送給自己的朋友,來分享勝利的喜悅。但一支筆顯然不夠,只好用了六支筆來籤署兩份投降書,每份投降書用了三支筆。

第一支筆和第二支筆分別送給了溫萊特將軍和英國的帕西瓦爾將軍,而這兩位將軍當時在場,麥克阿瑟轉身就給了他倆。

第三支筆麥克阿瑟留給了自己的夫人。

這三支筆的下落比較清晰,溫萊特將軍的筆後來送到了西點軍校,西點軍校是為美國培養軍事人才的地方,麥克阿瑟又是在西點軍校畢業,在西點軍校度過了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見證了他的成長,麥克阿瑟在1919年擔任校長,他也是西點歷史上最年輕的校長,這支筆留存在西點軍校,再合適不過。

第四支筆送給了麥克阿瑟的副官惠特尼,第五支和第六支有不同說法,有的說贈給了中國方面的代表徐永昌一支,還有的說被麥克阿瑟送給了日本人,也有的說是送給了海軍學院,也有說法是被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了一支,但主流說法是兩支筆都被麥克阿瑟紀念館收藏。

美國國家檔案館是國家級別的歷史博物館,美國參加二戰,拯救世界,值得大書特書,而代表盟軍受降,在投降文本上簽字的這支筆,肯定要保留在這裡,讓美國後人了解這段非同尋常、波瀾壯闊的歷史。

中英兩國是二戰的重要盟軍,而且他們跟美國站在一起並肩作戰,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在投降書上簽字用的筆,如果真的是讓中英兩國代表保存,是理所當然的,也表達了美國對兩國的尊重。(麥克阿瑟把其中一支鋼筆送給了英國的將軍帕西瓦爾,其中就有對英國感謝的意思。)

雖然蘇聯也參加了二戰,但美國認為蘇聯在戰爭初期和德國人狼狽為奸,瓜分波蘭,就是二戰的發起國。

後來蘇聯人又無比貪婪,趁火打劫,吞併了波蘭和德國大片土地,佔領了日本的北方四島,暴露出了跟希特勒一樣的侵略本質,是戰後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美國當然對蘇聯不感冒,而且充滿了敵意,所以是斷然不會把鋼筆給蘇聯代表的。

麥克阿瑟把一支鋼筆送給了自己的夫人,那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俗話說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麥克阿瑟為了人類正義事業戎馬倥傯,他的夫人路易斯為此做出的巨大犧牲,常人難以理解,只有自己丈夫最懂。麥克阿瑟把一支筆送給愛妻,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那麼,麥克阿瑟為什麼要把第一支筆送給溫萊特將軍?這個人又是什麼來頭?

其實在國人看來,這個美國將軍溫萊特名聲並不好,因為他曾經在二戰中帶領幾萬美軍向日寇投降。

溫萊特出生於軍人世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溫萊特接替麥克阿瑟成為美國駐菲律賓總司令。他率領的美軍在菲律賓進行了殊死搏鬥,最後美軍彈盡糧絕,溫萊特為了保障士兵的生命,在1942年5月率殘部向日軍投降。

在日軍的戰俘營,美軍戰俘就像進入人間地獄,受到了非人待遇,不少人被活活折磨死,溫萊特也被殘忍對待,骨瘦如柴。

看著自己的戰友為了國家遭受這麼大委屈,還要忍受個別人的非議,麥克阿瑟當然於心不忍,他專門安排自己的戰友溫萊特中將參加受降儀式,親眼目睹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也是對自己戰友的一個最大的安慰。英國的將軍帕西瓦爾的情況與溫萊特中將差不多,他也在日本人的戰俘營中待過。

由此可見,麥克阿瑟不但是個英勇善戰的將軍,還是個情商非常高,感情細膩的將軍。有這樣的將軍不但是美國人民的福氣,也是日本人的福分。

因為二戰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作為佔領軍的軍事首腦,對日本進行了嘔心瀝血的改造。撥付美國軍糧支援日本度過饑荒難關,助推日本頒布了和平憲法,經過他的努力,使得日本由一個軍國主義控制的國家,轉變為一個民主、繁榮的正常國家。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籤字,這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二戰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史詩級」戰爭,而二戰結束的標誌,就是日本終於被逼之下選擇無條件投降,可為何在籤署投降書時麥克阿瑟自己一個人就用了5支鋼筆籤字了,這位著名的將軍此舉到底有何深意?原來麥克阿瑟將軍不僅想用這5支鋼筆「送人情」,更要幫助自己的戰友洗刷恥辱。
  • 接受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特地用了5支筆籤字,都送給了哪些人?
    作為二戰中法西斯陣營裡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對日本的受降儀式標誌著這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戰爭徹底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上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正式籤署投降書,麥克阿瑟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所有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
  • 日本戰敗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人,一連換了五支鋼筆籤名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這次儀式宣布著二戰結束。這次投降儀式上,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在籤字的時候,一連更換了五支鋼筆。他為什麼要更換五支鋼筆,完成這場籤名?而這五支鋼筆,全都送給了其他人,放到今天,絕對是能上全球熱搜的大事件。
  • 二戰日本投降,麥克阿瑟用5支筆籤字,後來將它們送給了誰?
    二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捲入其中,不過美國最初並沒有加入到戰局之中,而是坐收漁翁之利、大發戰爭財,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面對日本這種恐怖的計劃,美國也不敢硬碰硬,因此在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後,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跟長崎上空投擲下原子彈,瞬間摧毀了這兩座城市。 在確定投降後,之後的安排便快速了起來,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以日本外相重光葵為代表的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當時接受日本投降的同盟國代表分別為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另外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等也都有代表出席。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為紀念東京灣受降,徐永昌還將自己籤字時所用的鋼筆刻上「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日在東京灣籤日本降書之筆」的字樣,裝入一個鐫有「萬邦鹹寧」的絨盒內,並將其獻給了政府。麥克阿瑟5支金筆籤字見證歷史何先生向東方網記者展示《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複製本時,指著其中一個名字講述了一樁軼聞——他在拿到複本後,查閱了大量資料,了解到麥克阿瑟在籤字時特意用了5支筆,並將其作為禮物送給了身邊的人。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當時麥克阿瑟代表同盟國受降,並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則代表美國受降。問題來了,雖然兩人都是五星上將,但是麥克阿瑟是陸軍的五星上將,而美國海軍認為打敗日本並且付出巨大犧牲的主要是美國海軍,讓陸軍將領主持受降儀式,美國海軍很不服氣,對這樣的安排意見很大。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
  • 日本投降秘史:日本人在投降書上改了一個字,麥克阿瑟哈哈大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日本天皇裕仁的《終戰詔書》,注意此書是面向日本國內的版本,用的還是「朕」有末精三帶著天皇裕仁的親筆詔書,去盟軍總部拜見麥克阿瑟。(有末精三,日本陸軍中將,是終戰聯絡委員長)這一歷史時刻,各戰勝國代表都在場,大家傳閱裕仁的投降詔書,難掩激動。打幾年仗,不就為了日本天皇這封投降詔書嗎?中文版的降書突然,美國軍官惠特尼提出了異議。這位美國律師出身的將軍,一向具有法治精神,對投降詔書上的措辭不滿。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曾下令日本說英語,天皇大臣慌了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於1945年8月30日飛抵日本。9月2日,在組織名垂青史的密蘇裡號投降儀式後,麥克阿瑟開始了戰後改造日本工作。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他的第一道命令在9月3日上午10時籤署。
  • 二戰日本投降時,儀式上的美軍為什麼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從相關的歷史照片可以發現,出席這個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的美國軍人,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這是為什麼?
  • 愛物 | 用鋼筆書寫生活,讓時光在筆尖上流淌
    書籍與鋼筆正因為鋼筆進化到了無比便利的時代,20世紀的重要歷史時刻幾乎都被一支支鋼筆所記錄了下來。比如二戰結束後,日本投降儀式在美軍戰艦「密蘇裡號」上舉行,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寫完了自己的一個名字,籤字後將5支鋼筆分別贈予了美國國家檔案館、西點軍校、兩位在對日作戰中屢建功勳的美國將軍以及自己的夫人。1992年,美國前總統布希和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用兩支紅色鋼筆在華盛頓籤訂了裁軍協定。
  • 麥克阿瑟,一生戎馬,折戟朝鮮戰場,晚年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更是迎來了自己人生又一個巔峰。圖|麥克阿瑟主持日本投降儀式1945年9月2日,在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65歲的麥克阿瑟主持了日本投降儀式,代表同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並在日本降書上簽字。
  • 為了表示對日本法西斯的蔑視,參加儀式的盟軍官兵都身著軍便裝
    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原定於8月底,後因颱風改為9月2日舉行。這天上午,美國驅逐艦首先把盟國的將軍們暈倒「密蘇裡」號上,同行的還有世界各國包括日本的新聞代表。此時,「密蘇裡」艦的所有炮口都高高地仰起,全艦官兵早就聚集在會場周圍,有的人甚至爬到大炮的炮身上坐定,俯瞰這令人激動的一幕。
  • 麥克阿瑟如何為戰友報仇雪恨?違命進行38次登陸,擊斃40餘萬日軍
    麥克阿瑟所屬部隊開始向棉蘭老島、巴西蘭島等島嶼,先後進行了38次登陸作戰。在兩個月內,除棉蘭老島若干據點外,菲律賓各島嶼基本被解放。 對於頑固的日軍,麥克阿瑟根本不給其投降的機會,直接用猛烈的炮火壓制,甚至以推土機和坦克開道,將他們封死在堅固的工事裡,一點一點地將日軍消滅掉。當然,此時的日本大本營早將注意力放在了本土,這些日軍只能自生自滅。
  • 鋼筆遠遠沒有消失,還是男人遊戲中最好的信物
    這是密蘇裡艦上,麥克阿瑟將軍在接受日本投降的文件上簽字。那天,麥克阿瑟一共用了六支鋼筆,四支威迪文(WATERMAN),一支派克,還有一支是惠特尼。其中有兩支,現在藏於博物館,被載入史冊。於是,鋼筆在男人的政治遊戲中,扮演了某種特殊的角色——信物。籤字,是極具儀式感及象徵意義的行為,雙方再互贈鋼筆,就顯得愈加珍而重之了。美蘇和美俄領導人之間,都有過籤完字,笑呵呵互換籤字筆的美談。
  • 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大怒,細節揭露蔣介石意圖,何應欽登報解釋
    岡村寧次此時敗局已定,但岡村寧次仍然垂死掙扎,日本軍國主義的狂熱和囂張有目共睹,更何況岡村寧次手中仍有128萬侵華日軍,僅在南京上海一帶就有第6軍跟第13軍,共計33萬人,更不用說日軍的武器裝備跟火力配備都強於中國軍隊。
  • 佩洛西30支鋼筆籤字,提前發放紀念物,川普下臺在即?
    根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當地時間1月15日,佩洛西在移交至參議院彈劾川普的條款上簽字時,竟然使用了30支鋼筆。佩洛西每寫完一個筆畫後就換了一支鋼筆,而且在籤字完成之後,佩洛西還將這30支鋼筆像獎品一樣分發了出去,難道川普真的下臺在即?這無疑引起了共和黨人士的強烈不滿。在共和黨看來,佩洛西的行為顯然太過於興奮了。
  • 日本投降後真的服氣嗎?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街頭採訪
    這是一段挺讓人警醒的故事,日本籤字投降次日,一個中國人就到日本大街上走了一遭,種種見聞觀感讓人心理備受壓抑,最後他得出一句話:警惕:日本投降只是臨時的休戰! 他就是當時香港《大公報》駐太平洋戰區的隨軍記者、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的朱啟平。
  • 山下奉文戰後被審判,差點被寬大處理,但麥克阿瑟點名讓他死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簽署了投降書。第二天,山下奉文走出了他藏身的密林,來到他曾經的司令部籤署了投降書。而盟軍代表正是幾年前山下奉文在新加坡的俘虜,英軍司令官帕西瓦爾,籤字儀式完成之後,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就成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