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秘史:日本人在投降書上改了一個字,麥克阿瑟哈哈大笑

2021-01-11 飛春讀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

日本天皇裕仁的《終戰詔書》,注意此書是面向日本國內的版本,用的還是「朕」

有末精三帶著天皇裕仁的親筆詔書,去盟軍總部拜見麥克阿瑟。(有末精三,日本陸軍中將,是終戰聯絡委員長)

這一歷史時刻,各戰勝國代表都在場,大家傳閱裕仁的投降詔書,難掩激動。打幾年仗,不就為了日本天皇這封投降詔書嗎?

中文版的降書

突然,美國軍官惠特尼提出了異議。這位美國律師出身的將軍,一向具有法治精神,對投降詔書上的措辭不滿。

幾天前,麥克阿瑟在菲律賓時,讓日本大使帶回一個投降事宜的草稿,他們想這次投降詔書應該變動不大,但他們發現裕仁天皇詔書文縐縐的。

配圖

經過翻譯,雖然弄懂了原來的意思,但對裕仁自稱「朕」感到不滿。

「這個朕字用不得。」惠特尼嚴肅地告訴有末精三。

「這是天皇一貫用法。」有末精三辯說。

「『朕』是帝王之稱,你們現在投降了,要聽候盟國的處理,天皇的小命保不保都不一定了,還以帝王自居?是天皇統治盟國,還是盟國統治天皇?」

戰後的裕仁籤字

一席話讓有末精三啞口無言。麥克阿瑟和各受降國代表哈哈大笑。

「你們在投降書上偷天換日,無法無天,詔書還這樣,日後盟軍的管制法令,也這樣胡來嗎?」惠特尼窮追猛打。

「不敢,不敢。」有末精三面紅耳赤地說。

麥克阿瑟

惠特尼拿起麥克阿瑟的鋼筆,在詔書上將「朕」字劃掉,換成了「餘」字。

有末精三諾諾退去。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了6支鋼筆籤字,分別都是送給了誰?
    九點整,樂隊高奏美國國歌,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宣讀《波茨坦公告》,隨後,麥克阿瑟將軍莊嚴地宣布:"現在我命令,日本帝國政府和日本軍隊總司令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那些身經百戰的盟國軍人,都喜極而泣,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日本代表則顯得非常慌亂,手足無措。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投降儀式舉行當天,密蘇裡號上的所有美國官兵均不系領帶不佩戴勳章,以此形式表達對日軍的輕蔑。這場投降儀式註定要載入史冊,在激動人心的場面即將到來時,即便像麥克阿瑟這樣經歷過許多大事件的人也無法克制,以至於他竟然在艦長艙的衛生室裡劇烈嘔吐,將剛吃下去還沒有消化的早餐盡數吐了出來!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原子彈跟當時所有武器壓根就不處於一個量級,可以說原子彈一出,日本再怎麼抵抗都是無用功,因此在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選擇接受《波茨坦公告》,進行無條件投降。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籤字,這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二戰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史詩級」戰爭,而二戰結束的標誌,就是日本終於被逼之下選擇無條件投降,可為何在籤署投降書時麥克阿瑟自己一個人就用了5支鋼筆籤字了,這位著名的將軍此舉到底有何深意?原來麥克阿瑟將軍不僅想用這5支鋼筆「送人情」,更要幫助自己的戰友洗刷恥辱。
  • 接受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特地用了5支筆籤字,都送給了哪些人?
    作為二戰中法西斯陣營裡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對日本的受降儀式標誌著這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戰爭徹底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上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正式籤署投降書,麥克阿瑟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所有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英文版《日本投降書》復件現滬東方網記者看到,何先生帶來的復件是英文版,文件名稱是《INSTRUMENT OF SURRENDER》(投降書),上面有日本方面和同盟國方面共12個相關人物的籤名,包括當時中國的受降代表徐永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美國受降代表尼米茲,以及投降一方的日本時任外相重光葵和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
  • 日本戰敗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人,一連換了五支鋼筆籤名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這次儀式宣布著二戰結束。這次投降儀式上,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在籤字的時候,一連更換了五支鋼筆。他為什麼要更換五支鋼筆,完成這場籤名?而這五支鋼筆,全都送給了其他人,放到今天,絕對是能上全球熱搜的大事件。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
  •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署投降書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停泊於東京灣的美軍密蘇裡號戰艦,籤署投降書。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籤字。日本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軍部籤字。麥克阿瑟以盟軍司令身份籤字,接受投降。尼米茲將軍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籤字。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曾下令日本說英語,天皇大臣慌了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於1945年8月30日飛抵日本。9月2日,在組織名垂青史的密蘇裡號投降儀式後,麥克阿瑟開始了戰後改造日本工作。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他的第一道命令在9月3日上午10時籤署。
  • 二戰日本投降時,儀式上的美軍為什麼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從相關的歷史照片可以發現,出席這個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的美國軍人,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這是為什麼?
  • 他接受日本人的投降,為何兩次向日本人鞠躬?
    1945年8月,日軍投降,代表日方向中國投降的是日本二戰著名將官岡村寧次,因此中國方面代表接受投降的也應該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就是何應欽,一個在軍閥割據的夾縫中平步青雲的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其實他做過很多事遠超蔣之上。
  • 山下奉文戰後被審判,差點被寬大處理,但麥克阿瑟點名讓他死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簽署了投降書。第二天,山下奉文走出了他藏身的密林,來到他曾經的司令部籤署了投降書。而盟軍代表正是幾年前山下奉文在新加坡的俘虜,英軍司令官帕西瓦爾,籤字儀式完成之後,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就成了俘虜。
  • 日本投降後真的服氣嗎?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街頭採訪
    這是一段挺讓人警醒的故事,日本籤字投降次日,一個中國人就到日本大街上走了一遭,種種見聞觀感讓人心理備受壓抑,最後他得出一句話:警惕:日本投降只是臨時的休戰! 他就是當時香港《大公報》駐太平洋戰區的隨軍記者、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的朱啟平。
  • 二戰日本投降,麥克阿瑟用5支筆籤字,後來將它們送給了誰?
    二戰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捲入其中,不過美國最初並沒有加入到戰局之中,而是坐收漁翁之利、大發戰爭財,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 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大怒,細節揭露蔣介石意圖,何應欽登報解釋
    在掌握對日本的分寸上面,何應欽遠遠比陳誠高明,如何能夠把握日本人的心態,讓日本人(岡村寧次)能夠真誠的跟蔣介石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按照蔣介石的意圖來投降,陳誠比何應欽差遠了。1945年8月18日,蔣介石致電何應欽,命他:承委員長之命,處理在中國戰區內之全部敵軍投降事宜。
  • 麥克阿瑟如何為戰友報仇雪恨?違命進行38次登陸,擊斃40餘萬日軍
    為此,雅爾達會議上,美國不惜出賣中國的利益,換取蘇聯對日本宣戰的承諾。會議結束不久,尼米茲發起了硫磺島戰役,原本計劃打5天的戰役,結果打了一個多月。而沒有戰鬥任務的麥克阿瑟在幹什麼呢?他還能獲得更大的榮譽嗎?
  • ...麥克阿瑟說:給他們點糧食 或者給我些子彈把他們全乾掉
    要說變臉技術,中國的川劇還真排不上號,變臉比翻書還快的,當屬二戰剛剛結束時的日本高官和軍隊高級將領,雖然他們就在投降幾天前,還叫嚷著「本土決」、「一億玉碎」,但是隨著投降書一籤字,他們馬上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成了駐日美軍的「好朋友」,成了管理人民、鎮壓反抗的急先鋒。
  • 唯一拒絕日本投降的國家,20萬日軍被掃射只剩1萬,至今讓日本害怕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隨著德意兩國的先後投降,僅剩日本依舊在負隅頑抗,而美國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就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壓垮了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但在眾多國家都在為戰爭的告終歡呼時,卻有一個國家直接拒絕了日本的投降,它就是澳大利亞。
  • 為了表示對日本法西斯的蔑視,參加儀式的盟軍官兵都身著軍便裝
    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原定於8月底,後因颱風改為9月2日舉行。這天上午,美國驅逐艦首先把盟國的將軍們暈倒「密蘇裡」號上,同行的還有世界各國包括日本的新聞代表。此時,「密蘇裡」艦的所有炮口都高高地仰起,全艦官兵早就聚集在會場周圍,有的人甚至爬到大炮的炮身上坐定,俯瞰這令人激動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