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坤(1536年—1618年),字叔簡,一字心吾、新吾,自號抱獨居士,明代歸德府寧陵(今河南商丘寧陵縣)呂大莊人。明朝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曆年間天下「三大賢」。
《呻吟語》是作者探討人生哲理的筆記合集。該書一共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後三卷為外篇,內篇分為性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外篇分為天地、世運、聖賢、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等十七篇。
《呻吟語》是隨得隨錄的隨筆式語錄體,行文靈活,文之長短,形隨意移;儒為根底,兼採眾慧,亦莊亦諧;寓言性、文學性、趣味性、哲理性強,語言「簡重真切」。
呻吟語序言
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語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難與他人道,亦惟病時覺,既愈,旋復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時呻吟,輒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無復病。」已而弗慎,又復病,輒又志之。蓋百病備經,不可勝志。一病數經,竟不能懲。語曰:「三折肱成良醫。」予乃九折臂矣。沉痼年年,呻吟猶昨。嗟嗟!多病無完身,久病無完氣,予奄奄視息而人也哉!三十年來,所志《呻吟語》,凡若干卷,攜以自藥。
司農大夫劉景澤,攝心繕性,平生無所呻吟,予甚愛之。頃共事鴈門,各談所苦,予出《呻吟語》眎景澤。景澤曰:「吾亦有所呻吟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蓋三益焉:醫病者,見子呻吟,起將死病;同病者,見子呻吟,醫各有病;未病者,見子呻吟,謹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懲於天下,而所壽者眾也。既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餘矍然曰:「病語狂,又以其狂者惑人聞聽,可乎?」因擇其狂而未甚者存之。
嗚呼!使予視息苟存,當求三年艾,健此餘生,何敢以沉痼自棄?景澤,景澤,其尚醫予也夫!
萬曆癸巳三月,抱獨居士寧陵呂坤書。
【譯文】
呻吟,是生病的聲音。呻吟時說話,是生病時痛苦的話語。病中的痛苦,只有生病的人自己知道,難以與別人說清楚;也只有在生病時才覺得痛苦,病癒之後,隨即又忘了這痛苦。我這個人生來孱弱多病,生病時呻吟,就記下痛苦的情狀以懊悔平時不愛護自己,說要生了病要當心,不要再生病了、不久不當心,又生病了,就又記下來。世上的疾病要防備它經常復發,不能讓它成為慢性病。我生了一種病,多次復發,竟然不能吸取教訓。俗話說:多次折斷胳膊就會成為良醫。我竟然九次折斷手臂了!年年感到痛苦,呻吟聲就像在昨天一樣。唉!病多了就沒有完滿的身體,病久了就沒有充沛的元氣。我身體衰弱,看起來還在呼吸像個人啊!
三十年來,我所記的《呻吟語》一共有若干卷,帶在身邊用它來醫治自己。司農大夫劉景澤,善於養生,平生沒有病痛,我很喜歡他。眼下我與他一起在雁門共事,各自說起感到痛苦的事。我拿出《呻吟語》給景澤看,景澤說:「我也有呻吟的話語,只是沒有把它們記載下來。我們這種人的病,大都相同。你既然記載下來了,為什麼不向人們公開?公開了有三個好處:醫生看到你呻吟的話語,將使你起死回生;與你同病的人看到你呻吟的話語,就會去醫治各自有的病;沒有病的人看到你呻吟的話語,就會在還沒有得病的時候小心提防。這樣,你以一個人的呻吟話語警示天下,長壽的人就多了。即使你不能痊癒,也能治癒別人,這也不值得讚美嗎?」我驚視著景澤說:「病中的話瘋瘋癲癲的,再用這種瘋瘋癲癲的話去迷惑世人的視聽,可以嗎?」因此選擇那些雖然癲狂但還不是最為癲狂的話語保存下來。啊!假使我還能苟且活命,當求三年的老來之健,我的餘生哪敢因為頑固難治的病而自暴自棄呢?景澤,景澤,難道你是公開地在為我治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