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油箱」之首:碳水化合物
位於三大「油箱」之首的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們在減肥的時候最怕攝入的糖。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日常最容易獲取的食物,主要分為精細米麵、雜糧雜豆、根莖薯類三類。
基本上我們日常所吃的主食:米飯、麵條、大餅、紅薯、馬鈴薯、山藥等等,就已經很好地覆蓋了我們剛剛提到的三類不同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我們所需的營養素中,比例最高,所以身體不能不足。當碳水化合物進入身體以後,就會變成我們能利用的糖原,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熱量。
每1g糖提供4千卡的熱量,如果糖的攝入不足,人就會低血糖,而低血糖對大腦的傷害特別大。
而在運動時,脂肪和糖會同時為身體提供能源。強度越高的運動,相比於脂肪,需要消耗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越高。所以運動後半小時,尤其是在高強度的運動後,需要補充一片麵包。
三大「油箱」之二:蛋白質
第二個「油箱」是蛋白質,它是人體細胞的關鍵組成成分,也是讓我們肌肉充滿力量的重要營養物質。
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就會導致身體虛胖,很多人認為,肥胖是由於各項營養素超量攝入、營養過剩造成的,其實不盡然。我們常說的虛胖,其實是由於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同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超量造成的,本質上是飲食不均衡造成的一種營養不良。
虛胖的人看起來很「壯」,但實際上因為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肌肉流失,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傷和生病。
三大「油箱」之三:脂肪
生活中太多人談脂肪色變,其實脂肪並不是一無是處,它也有優點:
>可以減慢胃部排空的速度,減緩飢餓感,增加飽腹感;
>緩解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
>有助於身體健康和細胞膜的修復;
>促進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的吸收;
>某些脂肪酸還有益於代謝;
>優質脂肪可以給身體提供強力的營養,從而對關節、器官、皮膚和頭髮進行細胞修復。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健康有活力,就必須控制脂肪的攝入,也需要優化脂肪的來源。通常來說,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中的反式脂肪酸,都會加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某些脂肪酸如Omega-3,卻可以增強心臟功能。
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Omega-3,所以平時需多吃三文魚、金槍魚、魚油、核桃、亞麻仁油、芝麻油等食物。
做好情緒上的斷舍離
做好生活中的斷舍離
做好人際交往中的斷舍離
規整好自己
持續前行
我們堅固的人
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
不求自己的喜悅
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
[羅馬書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