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我們身體中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它的工作包括理解觸覺、視覺和聲音的輸入,並負責語言、推理、情緒、學習、運動的精細控制,還有其他許多方面。
大腦實際上包括腦幹、間腦、小腦和端腦,在醫學及解剖學上,多用大腦一詞來指代端腦。雖然它看起來是一整塊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它的不同區域是都會有相應的功能,他們都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端腦(大腦)
指大腦兩半球,主要由灰質表層、白質和皮下神經節(即大腦皮質、神經纖維髓質和極低神經節)組成。由聯合神經纖維(主要是胼胝體)聯結在一起的大腦兩半球劃分為額葉、頂葉、枕葉、顳葉與島葉(也有人認為其實是顳葉的一部分),而且它們各有一定的機能分工。
1.額葉
額葉是靠近前額的腦葉,額葉和人的情緒、情感、人格有關。尤其是額葉前皮質,它常常被稱為腦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決策和自控等較高層次思考就在這裡進行。
2.顳葉
靠近耳朵,兩側的腦葉稱之為顳葉。剛才說到的聽覺言語中樞就在顳葉的下方,準確的說是顳上回的後部,而顳上回的是為聽覺皮質區,和人的聽力,就算整個聽力傳導都沒問題,但是如果這一塊區域損傷,就會導致患者無法感知聲音。顳葉還有一塊區域叫做,海馬,由於形狀和海馬相似,因此被稱為海馬體。海馬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與記憶有關。
3.枕葉
枕葉是後腦勺的部分,是處理視覺信息的中樞。枕葉損傷的患者會造成對側的偏盲,也就是說患者是視野會縮小,一邊看不見。枕葉是處理視覺信號的地方,這裡的損傷會造成眼睛傳來的視覺信號不能理解,哪邊收到損傷,就導致對面的一遍不能理解,從患者告訴的信息就是,一團黑。
4.頂葉
頂葉可能是大腦皮層最重要的區域,被稱功能區。他包括許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和感覺。一側的頂葉受損,很有可能引起對側肢體運動和感覺的障礙。受傷之後,一側的手腳立刻就不能動了,也失去了感覺,這是給患者帶來的最直觀影像,也是對患者生命造成的嚴重困擾的問題。
小腦
小腦的功能主要是位置和平衡。小腦受損的人常常表現一種位置感不準確的典型症狀,比如指鼻子指不到,走路不能走直線等等,臨床上成為共濟失調。
腦幹
腦幹是人的生命中樞,也是在後腦勺的位置。人之所以能保持體溫、呼吸、血壓等等最基本的生命體徵,都是通過腦幹的作用。一旦腦幹受損,隨時可能死亡。
間腦
間腦位於中腦和大腦半球之前,兩側與尾狀核和內囊相鄰。間腦一般被分為:丘腦、丘腦上部、丘腦下部、丘腦底部和丘腦後部5部分。
圖 1 為顱腦正中矢狀面。AC:前聯合;LT:終板 OC:視交叉;IS:漏鬥柄;TC:灰結節;MB:乳頭體;PC:後聯合
醫學解剖是解剖類專業微信平臺,平臺內容涵蓋人體系統解剖、斷層解剖、局部解剖、影像解剖、解剖藝術等。形式多樣,包括圖文、圖譜、視頻等。歡迎廣大解剖學習者關注。
解剖是醫學必修課,亦是一門藝術課
探索生命,解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