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存十七年,知鳴為一夜.

2021-03-01 KALEIDO萬藝

十七年蟬的一生都在等待,守護著一個恆久的約定。

在生命的伊始,他曾與一粒水姜的種子承諾,十七年後的夏天,水姜將綻放最芳香的花朵,而他將在漫長的蟄伏結束時發出此生最鳴亮的叫聲。

等待是煎熬的,十七年蟬的世界充斥著無聲的寂寥,以及無邊無際的黑暗和冰冷。在孤獨中,他始終緊貼著樹根的邊緣,堅守著自己的那一方天地,堅守著最初的承諾。

偶有一日,這樣的一成不變被打破。伴隨著淅淅瀝瀝的雨聲,一道清脆的聲音響起

「你在做什麼。」

他看到一條蚯蚓緩慢地爬過他面前。

十七年蟬告訴蚯蚓,他在等待。

蚯蚓只有一夏的生命,所以他全然無法理解等待所要承受的意義。

沉寂。

蚯蚓的出現似乎只是一個小插曲,十七年蟬重新回歸黑暗,和漫長的等待。但他沒有想到,還能再度遇到蚯蚓。

蚯蚓第二次見到十七年蟬,他依舊維持著不變的姿勢,時間在他身上仿佛是靜止的,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這次的蚯蚓聽說了十七年蟬和水姜的約定,知道他在等一朵花的盛開。

十七年蟬有些許驚訝,蚯蚓告訴他風是傳遞消息的最佳助手。

十七年蟬沉默,他從未感受過風的吹拂,不能想像那是怎樣的景象。

蚯蚓問他:「你難道不會覺得無聊麼。」

十七年蟬靜靜地看向蚯蚓,在蚯蚓以為他又會沉默不語時卻冷冰冰地開口道:「這是我的命運。在第十七個夏天來臨前,我並不期待任何改變。」

蚯蚓卻無法苟同,自顧自地描述外面的世界給十七年蟬聽。

「地面上有風,有山川,有河流,有溫暖的陽光,有藍色的天空和棉花糖般的雲朵。現在外面在下雨,你看這裡的空氣這樣悶熱。雨後地面上的空氣特別清新,草地上會滾落晶瑩的露珠,味道可甜了。」

十七年蟬依然沒有反應,蚯蚓似已能接受他這樣的冷漠,繼續說道:「陽光熱烈的時候,我喜歡躲在葉子下和螞蟻聊天。感到餓了,我就啃啃草根。地面上除了水姜還有各種不同的花,千姿百態,香味也各異。而你一直待在這裡,難道不是浪費生命嗎。」

十七年蟬終於有了動靜,「我知道。」

蚯蚓詫異地看向他。

「這是我的選擇。」 也是一種信念。

十七年蟬再度見到蚯蚓,依然是在一個雨天。

這次蚯蚓的到來,帶給他一個沉重的消息。

水姜花盛開了。

可時光才悄然走到第十五個年頭。

十七年蟬依然維持著沉默,緊貼著樹根的身影卻頭一次有了輕微的起伏。蚯蚓好似能感覺到他冰冷外殼的破裂,以及內心的疼痛。他企圖說些什麼安慰十七年蟬,卻終是啞口無言。

夜思夢想都是水姜花盛開的身影和那無與倫比的香氣,彼時應該有最嘹亮的蟬鳴相伴,一夕之間,卻皆成為幻影。

良久,十七年蟬沙啞的聲音在蚯蚓耳邊響起,「我相信這不是背叛。若是水姜在第十五個夏天便吸收了充足的營養得以盛開,那這只是他的決定罷了。」

蚯蚓頭一次感覺到這樣的生命之重,令人喘不過氣來。

「那你沒有想過提前出去麼,何必等到第十七個夏天。現在出去,還能看到水姜花盛開。這難道不是你最想看到的景象麼。」

十七年蟬的聲音虛弱卻堅定,「命運無法改變。我只能等到第十七個夏天,在這之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汲取營養,積累力量。」

蚯蚓感到悲傷,十七年蟬不知道,他所能擁有的,只是這第十五個夏天。

此後的日子,哪怕沒有下雨,蚯蚓也一直陪伴在十七年蟬身邊。十七年蟬依然固執於等待,對於他而言,其實並無什麼改變,只不過是耳邊多了些嘈雜。

 

蚯蚓每天會帶來地面上的消息給他,孜孜不倦地講述著外面的世界美好不可方物,離開的時候則會說一個故事,大多是和螞蟻家族嘮嗑時聽來的。

不知不覺,夏天的最後一個夜晚來臨。

蚯蚓難得地安靜了下來,沒有像往常那般在十七年蟬耳邊喧譁。這倒讓他有些不適,久而久之,他竟已習慣了蚯蚓的存在和陪伴。

「你怎麼了。」十七年蟬忍不住開口。

蚯蚓望向他,眼中充盈著悲傷,片刻後卻閃爍起他未曾見過的欣喜的光芒,慢慢又黯淡下來。

「我要離開了。」

蚯蚓最大的願望是十七年蟬能和他一起去領略外面的世界,他本以為會很遺憾,然而十七年蟬終於願意接受他的相伴,這讓他很欣慰。

「為什麼呢。」他聽見十七年蟬不再平靜的聲音。

「就像你一直相信的命運,我的離開也是必然的。不過我很滿足了,這個夏天的最後跟你一起度過,我真的很開心。」

蚯蚓的聲音逐漸遙遠,微弱到十七年蟬快要聽不見,「你用了這麼長的時間等待,一定會有屬於你的第十七個夏天。然而現在,我想請求你,為我等待你的第十七個夏天。」

有什麼東西,在那一瞬間崩塌了。蚯蚓的身體終於喪失了最後一絲溫度。十七年蟬長久以來在心房外築起的高牆,片瓦不留。

是的,這糟糕的命運。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等待是如此漫長,輝煌卻總是片刻既逝。無論是水姜花,蚯蚓,亦或是十七年蟬,都未曾想到生命中的某些決定,看似輕微,實則帶來的傷痛是如此令人措手不及。成長總是伴隨著傷痛,但留下的人依然要懷揣著已離去人的期望,繼續走下去,無論有多難,因為這是生命的責任。

「好。」這是十七年蟬最後的答覆,雖然他知道蚯蚓已不可能再聽見。

相關焦點

  • 十七年蟬的第十五個夏天
    蚯蚓對再次見到十七年蟬,充滿了期待,儘管下雨的時候,這裡讓它感到非常鬱悶。而十七年蟬的沉默就像十五年來籠罩著它的黑暗一樣無邊無際。這是它的事,在第十七個夏日到來之前,十七年蟬只想把這些寂寞的年頭沉澱成心中所有的呼喊。
  • 十七年蟬
    微信號:hslady
  • 一期一會 十七年蟬
    13年有一部國產動畫《夏蟲國》。便取自莊周的這句典故。片長17分鐘,敦煌畫風的手繪,用了一萬多塊石膏板。故事講的是夏蟲國國民只有三季度生命,春生秋死。據他們的史書記載,冰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可誰也沒見過。將軍、力士、墨斗先生三個人,於是踏上尋冰之旅。他們歷盡磨難,尋神木,造大船,戰無常,打敗風雨雷電四神,最後卻回到了起點。
  • 能見天日1個月,地下隱居17年,一隻蟬的生死錄
    十七年蟬體長大約2.5釐米,與一般的親戚外形基本相同,軀體呈黑色,眼睛呈紅色,翅膀半透明有脈絡,這似乎就是它的全部的外貌特徵。雄蟬的腹部有發音器,在求偶期會發出鳴聲來吸引雌性,不過它們自己並不能聽見這種聲音。
  • 關於蟬
    蟬是一種個子比較大的昆蟲。蟬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大約有2000多種。不同種類的蟬鳴叫出的聲音也不相同。 蟬以吸食樹木的汁液為食。雌蟬會把卵產在木質組織裡,也就是比較嫩的樹枝裡。 世界上還有一種非常著名的蟬,它們需要在地下呆上十七年才會鑽出來,所以,又暇十七年蟬,真可以稱得上是蟬顯存中的長壽明星了。
  • 蟬的壽命有多久?在地下待了那麼久,剛出來就被吃,你怎麼看?
    世界上共有蟬2000餘種,但大多數的蟬的生命周期在3-5年之間,有的更短一些。蟬的大部分生長時間都在地下,真正出土存活的時間很短暫,最長只有2個月的時間。蟬在出土之後,會羽化為成蟲,此時的蟬最為漂亮,身體呈淡淡的青黃色,非常柔軟,翅膀為透明狀呈現出微微的黃白色,這時候的蟬通常會倒掛著,讓自己的翅膀完全伸展開,軀體慢慢的變硬,待逐漸適應外部的環境之後,蟬就會飛走了,之後就是爬在樹杈間開始叫喚了。
  • 蕎麥和十七年蟬
    我倆搖搖頭,蕎麥繼續說,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除盡的數就叫質數,蟬的幼蟲只在質數年鑽出泥土,因為質數的因數少,不同年份的蟬在鑽出泥土時,可以防止和更多同類一起爭奪領土和食物,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錯開與天敵大規模相遇的機率。裡則林說,太深奧了。 蕎麥說,舉個例子吧。北美洲有一種蟬,生命周期非常長,有十七年。
  • 最長壽的蟬——17年蟬
    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查了相關的報導,然後找到了答案。原來之所以被稱為十七年蟬,是因為它們在土裡蟄伏十七年之久,才能破土而出,爬上樹枝,開始蛻殼,再長成成蟲,絢爛一夏,完成生命的繁殖後,悄然逝去。值得一提的是,它們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長壽的蟬。 所以說,它們實際在地上的存活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夏天。       接著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蟬要千辛萬苦的爬到樹上蛻殼呢?
  • 盼望黃昏,盼望雨後,更盼望在樹下發現蟬幼蟲!
    蟬幼蟲,一般雨後更容易在鬆軟的土壤中拱出地面,悄無聲息地尋找出口,慢慢爬行,找尋合適的攀援之物,爬到一定高度便靜伏不動,等待破殼而出。蟬的幼蟲全身金黃色,故歷來被稱為「金蟬」,前端頭上,有兩隻突出晶亮的大眼睛,據說食用後對人的視力大有裨益。
  • 蟬的一生
    首先,它在土裡需要蛻五次皮,這段時間最短的也要花上2年,最長的長達17年!不可思議吧!                然後,在一天的夜裡,它悄悄的從土裡鑽出來,爬到樹上。       所以,因為蟬的蛹屬於離蛹,所以蟬在蛹的階段可以自由活動。       爬到樹上的蟬,開始金蟬脫殼了!它先在背上裂開一道縫隙。
  • 黃蟬、紫蟬和紅蟬
    夾竹桃科黃蟬屬植物原產南美洲,我國南方各省區有栽植應用,上次介紹了最常見的好男人花—軟枝黃蟬,這次介紹另外兩種常見的黃蟬屬植物和一種相關的植物。
  • 淚目丨SHE十七周年再次合體發新歌《十七》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微唱歌SHE出道十七周年,新歌《十七》的MV真實的讓人淚目了,MV裡三人復刻當年造型,勾起多少人的青春回憶。>聽著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聽波斯貓和不想長大的年代,那個還聽錄音帶的年紀,小學生的我存著零花錢買過的磁帶中就有她們的一盤
  • 【飛鳥和蟬】2020年最好聽歌曲推薦
    2020年即將成為終章,回顧一年來發行的新的歌曲,最好聽的最能打動筆者的就是這首《飛鳥和蟬》。歌手任然2020年7月3日《飛鳥和蟬》發行,迅即在各大音樂網站成為熱播歌曲,分別在QQ音樂、酷狗音樂、有你音樂榜、K歌金曲榜榮膺冠軍,足見歌曲質量的成色。
  • 玉米地和果園裡溫度正高斷不能去走走,家裡也熱得無處可呆,即使門房的過道裡,吹過的風都是熱的,而肚中的油潑辣子面又撐得人難受,吃茶抽菸必不解勁,此時,最能撫平人渾身不自在的,莫過於院牆背後楊樹上傳來的蟬聲了。
  • 在地下生活了17年的數百萬隻蟬,即將破土而出!
    據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稱,今年,維吉尼亞、北卡羅來納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的部分地區每英畝將出現150萬隻蟬。蟬/圖片來源於網絡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人們將會看到一種自2004年以來從未發生過的獨特的自然現象。
  • 【人生五味】怨——李商隱《蟬》
    虞世南的蟬,是「流響出疏桐」,不求聞達而自然聞達;駱賓王的蟬則是「風多響易沉」,儘管嘶鳴不已,卻終究鬥不過風聲。而對於蟬高居樹杪這個特性,每個人的解說也不相同。對於虞世南,那是「居高聲自遠」;駱賓王呢,雖然並沒有特別提到這件事,但是,既然「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看來大樹也絕非蟬的庇護所。晚唐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李商隱也有一首詠蟬詩,他又會賦予蟬怎樣的情感呢?
  • 月夜蟬聲話蟬趣 金蟬花開故人來
    嫋嫋蟬聲,晨鳴晚噪,伴我走過難忘童年。模糊的記憶,黑的夜,調皮小夥伴燃一堆篝火,猛踹樹幹,驚蟬撲火,焚而食之,味秀極鮮美。也不曾忘記,踏清晨露,尋蟬的若蟲知了猴,以鹽水淹漬,蒸,餐之若珍饈。恍惚間,一路向前,童年趣事已茫然,可追憶者了若晨星,然對蟬的點滴卻依然如昨,「人貌非昨日,蟬聲似去年」,中年聊發少年事,想來也真是情不自禁笑了。
  • 一樹碧無情——李商隱《蟬》賞析
    李商隱的《蟬》,這首詩號稱唐代詠蟬三絕之一,其他兩首是初唐虞世南和駱賓王的詩。根據考據,這首詩應該是寫於汴州幕中時期,時幕主盧弘止因病而亡,李商隱面臨失業,而且,他的愛妻王氏,此時也已病入膏肓。傳說蟬餐風飲露,所以大多數人,對「本以高難飽」的理解,是餐風飲露沒營養,所以很難吃飽。怎麼說呢?我覺得還是沒有講清楚,本,以,高,三字的意義。本,應該是本來,一直以來的意思;以,應該是「目的在於」的意思,比如「以儆效尤」的「以」,就是這個意思。高,則有兩層意思,一是高枝,二是高潔。
  • 蟬蛻,蟬文化
    甲骨文中有「烤」蟬,周代有「蜩」蟬。曹植在《蟬賦》中寫道:「委厥體於庖夫,熾炎炭而就燔」。《禮記·內則》記載「爵、鷃、蜩、範」,可見無論是貴族還是普通百姓,都有食用蟬的記錄,差別只是吃法不同。蟬作為昆蟲含有很多蛋白質,營養豐富,直到現代蟬仍然是一種流行的食品。
  • 奇趣的蟬
    + 角 蟬 +圖片來源:見水印擬蜂異胸角蟬Heteronotus vespiformis是在擬態黃蜂,瞧,標誌性的黑黃配色,外加酷似黃蜂體型的「犄角」,使得擬蜂角蟬看上去格外危險。+ 蠟 蟬 +仔細觀瞧才它也是一隻蟬!旌翅顏蠟蟬將「長觸角」、「彎鉤鼻」、「黑豆眼」裝飾在屁股上,擬態象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