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真正的「野果之王」:味道又酸又苦,但維C含量是獼猴桃5倍!

2020-12-11 村長吳拿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想要獲取更多三農信息歡迎點擊關注按鈕!

在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先苦後甜,現在不吃苦日後怎麼享受甜的滋味?這也是農村老人們經常用來激勵年輕人的話,希望年輕人能有出息,能在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而在農村的山裡,有一種野果也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

它被不少農民朋友稱為真正的「野果之王」,多生長於南方,在北方比較少見,特別是在兩廣地區的農民朋友,應該對它的印象會更深。它的名字叫做「餘甘果」,第一口吃下去的時候,那味道是又酸又苦,不少人都受不了,但為什麼還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呢?

因為等你吃第二口餘甘果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突然變得甘甜無比,非常神奇,所以它也很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先苦後甜。不少農民朋友也是發現了它這神奇的一點,所以對於餘甘果十分喜愛,經常吃著吃著就停不下來了,能吃到吃不下了為止。

除了味道神奇外,餘甘果的營養價值也並不低,有專家研究餘甘果後發現,其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以及果酸、鈣、磷、鉀和17種胺基酸等營養物質,並且維C的含量甚至比獼猴桃還高,是獼猴桃的5倍左右,所以這也是它為什麼能被稱為「野果之王」的原因。

現在有的南方地區對餘甘果有專門的培育養殖,將其酸味苦味去掉了,只剩下甜,並且在北方甚至價格還不便宜,能漲到30元一斤的都有。現在市面上餘甘果有野生與人工種植的,大部分南方人還是更愛吃野生的,畢竟先苦後甜才有甜的意義所在,不是嗎?

對這些,你有什麼想說的?又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這野果又酸又苦,維C卻是獼猴桃5倍,被譽為真正的「野果之王」
    導讀:這野果又酸又苦,維C卻是獼猴桃5倍,被譽為真正的「野果之王」很多人在受不了苦的時候,老人家都會說「沒有苦哪來的甜呢?不過說到先苦後甜,讓筆者想到兒時常吃的一種野果,可能很多北方的小夥伴沒有吃過,但是南方很多地區的小夥伴應該吃過,特別是兩廣地區的朋友,對它印象應該十分深刻,這種野果第一口吃起來又酸又苦,但是等你吃第二口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甘甜無比,這和先甜後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這種野果是什麼呢?
  • 這種盛產於潮汕的野果,北方是見不到的,VC含量比藍莓高100倍
    這種盛產於潮汕的野果,北方是見不到的,VC含量比藍莓高100倍我的老家在山裡面,小時候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回老家去玩,因為那裡我的小夥伴很多,我們都有著共同的愛好,就是進到山裡面,去摘山裡面的野果子吃,放到現在的話我肯定不敢再去了,因為山裡真的很危險,而且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能夠活到現在
  • 兒時解饞的野果,主產雲貴高原,維C是柑橘的50倍,改名成高端貨
    那時候的我們通常都去山上採摘許多野果來解饞,野果幾乎每個季節都有,根據時令不同去採摘,甚至哪個坡哪個樹上的野果什麼時候成熟我們的牢記在心中。其中有一種水果是我最喜歡吃的,從它開花開始,便每天上山看看,雖然是野生的,但是對它們的關愛就像自己栽種的一樣。這種野果開粉色或者白色的花,非常美麗,等到七八月的時候果實成熟了,我們就下手了。
  • 南方農村一種常見水果,常因味道被嫌棄,殊不知被譽「果中黃金」
    南方農村一種常見水果,常因味道被嫌棄,殊不知被譽「果中黃金」現在天氣慢慢變涼了,人們也知道秋天來了,而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有很多新鮮的瓜果蔬菜。進入秋天以後,天氣也比較涼爽,人們除了會喜歡吃蔬菜以外,都比較喜歡吃水果。
  • 水果越酸,維C含量越高?維C含量高的水果有哪些?
    水果越酸,維C含量越高? 番石榴肉質細嫩、清脆香甜,是養顏美容的最佳水果,營養方面,以維生素C含量而言,是柑桔的8倍。 2、黑加侖 黑加侖又名黑醋慄,有著「水果界的愛馬仕」之美稱,大多被製作成葡萄乾食用。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水果,而且具有多種養生功效。其每100克鮮果中維生素C的含油量為181毫克,因此,黑加侖用於補充維C非常合適。
  • 人稱「油金子」,維C是蘋果100倍,卻因酸澀難咽,市場冷淡
    在水果界,獼猴桃是公認的維C之王,但在野果領域,獼猴桃可就要讓禪了。畢竟在野果當中,維C含量要比獼猴桃豐富的多得是,常見的刺梨就要比獼猴桃高出很多了。 一般我們對比某一種水果的營養總喜歡拿蘋果來對比,比如獼猴桃的維C含量就是蘋果的40倍,(獼猴桃維C含量大致是400毫克/百克,蘋果的維C含量大致是10毫克/百克),這樣一比較
  • 這種小野果能量高,初入口又酸又澀,過後甘甜回味無窮,生津消渴
    這種小野果能量高,初入口又酸又澀,過後甘甜回味無窮,生津消渴家鄉的屋前屋後不遠處都是山,或高或矮,山裡一年四季有各種野果,那都是我們兒時不可多得的美食,而山上零星分布的餘甘子就是其中一種。餘甘子味道很特別,初入口時,酸酸澀澀的,但過一會,嘴裡就會有股甘甘的回味,這會,再喝上一口清涼的白水,那種甘甜甘甜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美好。餘甘子,又稱庵摩勒、米含、望果、滇橄欖等,為大戟科葉下珠屬植物,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常生長在山地疏林、灌叢、荒地向陽處。
  • 俗稱「牛甘果」,李時珍說「服之輕身不老」,長在路邊少人識
    在農村常見的野果中,味道不是甘甜如蜜就是清脆爽口,而如果是說到吃起來先苦後甜的野果就比較少見了。少見不等於是沒有,這種野果就是餘甘果,個頭只有指頭肚大小,看著美味可口而吃起來卻又酸又苦,鄉下小孩看了嫌棄,殊不知價值珍貴,現在9元一斤有人收。
  • 5種高維C的野果,第一種正當季,後兩種被開發成暢銷飲料
    導讀:5種高維C的野果,第一種正當季,後兩種被開發成暢銷飲料在農村的山野之中,有著許多的野果資源,但大部分野果都在野外自生自滅,能被人們重視且利用的很少。能進入人工種植開發的野果,本身都具備一定的優勢,要麼口感好,要麼營養價值高。今天就來說一下5種被人們開發的野果,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維C含量都比較高,特別是最後兩種,本身口感不怎麼樣,但維C含量非常高,被開發成了飲料,在市場上十分暢銷。1、樹莓。
  • 號稱「維C之王」,維C含量是蘋果的80倍,不同品種有什麼區別
    如今入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早熟的獼猴桃開始大量地出現在市場上。就在前幾年,市場上的獼猴桃還是以綠心獼猴桃為主,當初獼猴桃便以非常高的維生素C含量而聞名,被冠以「維C之王」的稱號。但是近年來,隨著獼猴桃品種的不斷培育,黃心獼猴桃和紅心獼猴桃相繼出現在了市場上,尤其是紅心獼猴桃,維C含量是蘋果的20到80倍,那麼,不同品種的獼猴桃有什麼區別呢?紅心獼猴桃是從野生的獼猴桃中選育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抗病蟲害的能力,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區均能正常生長,還具有抗高溫抗乾旱的特性,適應性很強。
  • 獼猴桃檸檬靠邊站,它才是夏季的維C之王,清新脆嫩,5元炒一盤
    比如接下來我要講的一種瓜, 這當季瓜有人說苦,有人說甜,孩子不愛吃,但用來下酒下飯特別香。夏天本身就是吃瓜的季節,而一種瓜為什麼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呢?難道真是這個瓜有兩種味道?肯定不是這樣子。俗話講:「人講苦瓜苦,我說苦瓜甘,甘苦任君擇,不苦哪有甜」?不管是甜是苦,無論你採取何種做法,沒有哪一個孩子說它好吃的,可你們不知道的是,苦瓜的營養價值是特別高的,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獼猴桃檸檬靠邊站,它才是夏季的維C之王,清新脆嫩, 5元炒一盤。你以為水果的維C多,卻沒有想到苦瓜比獼猴桃和檸檬都高數倍不止。
  • 有一種很苦的野果,被譽為「果中黃金」,維C是獼猴桃的5倍
    它不像其他水果那樣味道甜和酸,其味道是苦,但是也受到人們的喜愛?讓我們來看看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水果?餘甘果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地區,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海南等地較為多見,在湖北、湖南、四川的部分地區也有,多生長於高海拔的山林裡,所以想吃餘甘果的話,一般都要爬山的。
  • 小小野果滿身刺,相貌雖醜價值高,其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800倍
    一說到水果,大家想到的就都是多吃水果美容,護膚,補充水分,補充維生素,不過說起來維生素C,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蘋果,還有獼猴桃,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我們南方的山間,有一種野果,被當地人成為維C之王,這種水果長相醜陋,常年被人忽視,但是人們發現了它的價值,它現在可成了搶手貨。
  • 誰是真正的維C之王?
    棗裡所含的不止糖分,還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鐵、磷、鈣等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每百克鮮棗(幹棗中的維C含量較低)高達300~800毫克,素有「維生素丸」的美稱,尤其是酸棗,維生素C的含量更高。
  • 花青素是藍莓的13倍,維生素P是普通水果的100倍,這種野果價值高
    即便結出果實,往往也只有一些嘴饞的農村娃採摘當零食,在人們的眼裡,它一輩子不可能走出深山,出現在城市人的視覺中……而一些小野果,也逐漸的熱了起來,比如前段時間非常火的藍莓,而繼藍莓之後,又一種野果火了起來,這種野果就是——藍錠果!為什麼要科普藍錠果?因為它的花青素是藍莓的13倍!
  • 農村一種野果維生素含量是蘋果的幾倍,人稱「水果皇后」,認識嗎
    農村的大山深處有很多種野果是不被人所知的,故而被人們拋棄,有些只聞其名,不知是何種野果
  • 獼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譽,維生素含量多,尤其是Vc含量大
    獼猴桃,非桃。《本草綱目》中稱:「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獼猴桃維生素C的含量很大,有「水果之王」的美譽。 獼猴桃含有的維生素種類較多,總體含量也較大。每百克獼猴桃的維生素C的平均含量為100毫克,有的品種高達400毫克以上,為柑橘和草莓的3-10倍。
  • 北方才能吃到的「軟棗子」,切開後卻像獼猴桃,如今家家都可以種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話說的一點不錯,幾年前我有幸吃過一個北方朋友,帶來的獼猴桃一樣的野果,真的太好吃了,比獼猴桃還甜,而且味道更好。當時只說叫「棗」也不知道這玩意叫什麼,那一刻我真的想搬到北方去。我還以為再也吃不到了,沒想到又讓我遇到了。
  • 那些年,我們在深山裡摘過的野果
    一、酸管也叫虎杖酸管(字直譯成壽寧話的音)別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湯梗、川筋龍、斑莊、斑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蒤、大蟲杖、苦杖、酸杖、斑杖、酸桶筍、斑莊根、鳥不踏、酸杆、斑根、酸榴根、土地檎、酸通、雄黃連)、蛇總管、大活血
  • 農村一滿身是刺的樹,果實是農村娃零食,維C是蘋果20倍,別錯過
    在農村最多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它們的種類很多,生長在各個角落裡,慢慢的人們對它們也就習以為常了。在每年到了春末夏初的時候,農村就會長很多的野果,而這些野果就成為了農村娃天然的零食,是閒暇之餘不可多得的美味。